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传-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看战斗。拿破仑明知故问这是为何,一个老兵脱口答道:我们要夺取敌人的军旗和火炮来庆祝陛下加冕纪念日。拿破仑没有掩饰内心的喜悦,他激动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最荣耀、最有意义的一夜。士兵们因为拿破仑与这位老兵的一问一答,都知道了明天是拿破仑的加冕一周年的纪念日。

无数火把的亮光把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昼,奥军在远处发现了这一景象,他们认为这是法军掩护撤退的一种伪装。拿破仑将计就计,他率领军队沿着摩拉维亚被雨水冲刷的泥泞道路,毫不停顿地忽而前进,忽而后退,故意放弃普拉岑高地,将自己左翼暴露在敌人面前,向山谷退却,诱使敌人实行迂回,以便在运动中攻击其侧背。拿破仑以少数兵力利用河川进行防御,主力迂回并集结在般托维茨至波省立兹之间的地区。

12月2日,拿破仑战争史上一次最着名的、最辉煌的战役打响了,这一天,在奥斯特里茨村以西、维也纳以北120公里的普拉岑高地周围的丘陵地带上,三国皇帝展开了一场血腥大会战。这日拂晓前,俄奥联军分成6路纵队开始进攻。联军北面两个纵队由巴格拉吉昂和利赫特尔斯登指挥,他们横越布尔诺——奥斯特里茨大道攻击由拉纳和贝尔纳多特所防守的北段,君士坦丁堡大公指挥的俄国近卫军则作为预备队跟在两支俄军后面。中央方面,科洛华特指挥的奥军25000人攻击在柯贝尼茨的苏尔特军。联军攻击的主力则在普拉岑高地以南,共有3个纵队,33000人,由俄将布克斯盖弗登指挥,指向在戈尔德巴赫河南段的苏尔特,并攻占了索科尔尼兹和狄尔尼兹。

上午7点30分,掩盖着谷地的浓雾刚刚散去,一轮红日喷薄而出,73000名决心以死效忠的法国官兵在奥斯特里茨的太阳照耀下,早已准备就绪,严阵以待。拿破仑从指挥所里看到普拉岑高地几乎已无俄军防守,他立刻意识到敌人犯了放弃中央高地的严重错误。

他命令两个师前去占领高地,这两个师不费吹灰之力便完成了任务,从而将敌人切成两段。

科洛华特纵队在行军中受到侧面攻击,秩序大乱,四下溃逃。俄国皇帝、总司令库图佐夫以及司令部正是跟在这支纵队之后,因而失去了对联军的控制。

在北段,拉纳成功地击退了巴格拉吉昂的攻击。当苏尔特完全控制高地之后,拿破仑令其左翼向俄军发起全面进攻。俄军作战十分英勇,对法军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在南段,布克斯盖弗登受到苏尔特和达武西支兵力的夹击。面对法军大炮的猛烈轰击,联军很快就被压缩到狄尔尼兹和察特卡尼之间半结冰的湖泊上。湖泊的冰块被法军炮火击碎,敌军整团整团地掉在湖里淹死了,有的则被法军的霰弹击毙,其余的则当了俘虏。

奥皇和俄皇眼见全军覆没,慌忙逃窜。他们的侍从人员只顾自己逃命,把两位皇帝丢在路上。两位皇帝只好骑着马各奔一方了。

短暂的冬日已近黄昏,明亮的太阳已经下山,亚历山大和弗兰西斯在昏暗中逃脱了法军的追捕。亚历山大像得了疟疾一样全身发抖,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哭了起来。库图佐夫在激战中负了伤,差点成了法军的俘虏。

战斗结束了。拿破仑在一大群元帅、近卫军将军和副官的伴随下,在士兵们的欢呼声中,不断地踩着难以数计的人和马的尸体,穿过广阔的平原,视察着血腥的战场。这一仗,俄奥联军死伤27000人,损失火炮155门,炮兵几乎全被消灭,余众四散逃命,俄奥联军事实上已不存在。

第二天,法军所有部队都受到了拿破仑的赞扬,他说:

“士兵们,我对你们表示满意:在奥斯特里茨一天中,你们完成了我要求你们以果敢精神去完成的一切。不朽的光荣归于你们,我的雄鹰们。在俄奥皇帝指挥下的100000军队,不到4个小时,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没有死在你们剑下的那些人,也在湖里淹死了。……士兵们!当保证我国的繁荣昌盛所需的一切都已完成时,我将带领你们回到法国,在那里我将尽我所能保护你们的利益。我的人民一定会兴高采烈地再和你们相见。你们只要说我参加了奥斯特里茨战役,他们就会回答说好一个勇士啊!”

同一天,奥皇弗兰西斯二世派使节前来请求与拿破仑会晤。拿破仑同意了这项要求。12月4日,拿破仑在骑兵卫队的簇拥下来到会晤地点——距奥斯特里茨约3公里的一座磨坊里。奥皇也乘坐有篷轻便马车来到这里。拿破仑一见奥皇,立刻下马前去迎接,并同他拥抱。奥皇提出休战,拿破仑当即同意,条件是要求所有的俄军撤出奥地利,退回波兰。12月5日,俄军开始撤退。12月6日,法奥签订停战协定。12月26日,法奥在普莱斯堡签订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对皮埃蒙特、热那亚、巴马等意大利地区的占领;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国王,并把威尼斯、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交给意大利王国;承认巴伐利亚和符登堡为王国,巴登为公国。普莱斯堡和约结束了第三次反法联盟。

不久,意大利的副王欧仁·博阿尔内娶了巴伐利亚新国王的长女为骑,这是拿破仑首次公开表示愿意让他的家族同欧洲原有各王室联姻。同时还宣布,皇帝身后若无男嗣,意大利王位将传给欧仁。

奥斯特里茨会战以后,拿破仑在布尔诺逗留了数日,监督其部队安营情况。他在这里查明了法军的损失——总共不到9000人。他派副官到医院去慰问伤兵,并以他的名义赏赐每个伤兵一枚拿破仑币。对受伤的军官,则按其级别发给500到3000法郎不等的慰问金。

然后拿破仑起程赴肖恩布鲁恩宫。抵达肖恩布鲁恩宫的次日,他接见了普鲁士的使节豪格维茨。豪格维茨本是代表普鲁士政府前来向法国下最后通牒的,普鲁士政府甚至还指示他:若是拿破仑被联军击败,他有权代表普鲁士公开与俄奥结盟。可如今法军大获全胜,他不得不隐瞒迫使命的目的,把最后通牒藏了起来。他带着甜蜜的微笑拜会了拿破仑,他向拿破仑深深地鞠着躬,对他的胜利表示热烈祝贺。胜利后的拿破仑对待这位使节异常严厉和高傲,他怒气冲冲地大声嚷道:“命运之神把你祝贺的对象改变了!你以为你的主子对我守信用吗?他公开向我宣战倒还体面些,即使他不存心这样。那样他就可以为他的各个新盟国效劳,而我在作战前就得顾到两头。你们希望同各方都做朋友,那是办不到的。你们必须在他们和我们之间作一选择。如果你们愿意随他们走,我不反对。但是,如果你们留在我这里,就必须是真心实意。我宁要公开的敌人而不要虚假的朋友。你们自称是我的盟国,竟然允许多达30000的俄国军队经过你们各邦同大军联系,这是什么意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这种行为辩解,这是公然的敌对行动。如果授给你的权力不允许你处理所有这些问题,你可以扩大。至于我自己,哪里发现敌人,我就向哪里进军。”

豪格维茨从拿破仑的这番话中看到一场风暴行将袭击普鲁士,于是,未经君主授权,就自作主张地同拿破仑签署了一项条约。根据条约,普鲁士必须与法国结盟,并向英国关闭一切港口。同时,普鲁士须用巴洛特和安斯巴赫两侯国交换汉诺威。普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早已吓得心惊肉跳,他正以惶恐的心情等待着拿破仑的惩罚。如今豪格维茨代他签订的这项条约,比他预料中的惩罚要轻得多。他不敢再讨价还价了,对条约的一切都表示同意。

拿破仑在离开奥地利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惩罚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本应保持中立国地位,但那不勒斯王国的波旁王朝与革命后的法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尤其仇恨拿破仑,所以当他们获悉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惨败后,欣喜若狂,认为拿破仑一定会失败,便和英国和俄国拉上了关系,向英国、俄国开放了各个港口,在其各邦接纳了12000名俄军和8000名英军。那不勒斯王后曾当着法国使节的面毫不掩饰地说:她想使那不勒斯王国成为一根点燃燎原烈火的火柴。〃但请陛下想一想,不管这场大火的结局如何,火柴总是首先烧尽。〃法国使者这样回答了他。现在,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后,这根〃火柴〃在转瞬之间就燃为灰烬了。拿破仑对波旁王族进行了残酷的清算,他宣告:“波旁王朝不再统治那不勒斯了。〃法军立即占领了整个王国。波旁王室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逃到西西里岛,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被任命为那不勒斯国王。

 。。



第一卷 第五章…2


耶拿之战1806年1月26日,拿破仑离开维也纳回到巴黎,受到无数狂欢民众的欢迎。几天后,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拿破仑的死敌、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去世,英国要求与法国签订和约。威廉·皮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创立者和鼓吹者,他希望这个耗费了几百万黄金建立起来的联盟能够阻止法国向英国进攻。然而,奥斯特里茨一战使得这一联盟土崩瓦解。

议员们开始指责威廉·皮特,反对党要他下野,皮特经受不住精神上的震动,就此一病不起,过了几个星期便一命呜呼。格兰维尔继任为英国首相,他任命了同情法国大革命的福克斯为外交大臣。福克斯一贯反对皮特的对外政策,他真诚希望法国和英国能和平相处。于是,福克斯派亚尔默思勋爵去巴黎进行和谈。

拿破仑向亚尔默思勋爵表示:如果英国在他的条件下签订和约,他愿把汉诺威还给英王。消息传到普鲁士,整个宫廷大为震怒。普鲁士曾用了两个侯国交换了汉诺威,只是由于英国因此要对其宣战,才让拿破仑的军队继续驻扎该地。如今拿破仑又将汉诺威作为与英国和谈的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