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嫤语书年-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不必多礼。”我说,看看他,“不知王公何事?”



 



王琚道:“赵隽之事,夫人想必已经知晓。”



 



果然是为了这个。



 



我颔首:“知晓。”



 



王琚又道:“不知夫人可有了对策?”



 



我看着他,道:“还未想好,王公可有指点?”



 



“不敢当。”王琚道,“夫人,某曾与赵隽相交,其人重义,却最是孝敬母亲。赵隽的妻子母亲,主公已命人接去雍都。”



 



我一怔。



 



魏傕接赵隽的家人去雍都,当然不是为了请他们去作客。这般手段,摆明了是要挟。



 



还说什么相交,什么同乡。



 



我笑笑,“王公若是赵隽,闻得此言,不知是否愿降?”



 



王琚神色仍然平和:“此事不过是个由头,夫人劝说若是艰难,可以一用。”



 



我没说话,过了一会,点点头:“多谢王公,妾自有计较。”



 



这话有送客的意思,王琚是个明白人,也不多留。



 



“夫人,”他站起来,低声道,“夫人莫过担心,若有用得在下之处,尽管开口。”



 



我望着他,微笑:“王公好意,妾自心领。”



 



王琚看看我,一揖,走了出去。



 



虽然他们都说我不用太在意,可我仍然想了许多。



 



当我到了囚禁赵隽的地方时,我暗自深吸口气。



 



“要我同你进去么?”魏郯问我。



 



“不必。”我一口拒绝。



 



“真不必?”魏郯扬眉。



 



我看看他:“见个故人而已,又不是赴死。”



 



魏郯笑笑,让守卫打开木栏,把我推进去。



 



军营里的牢狱做得简陋,不过魏郯对待赵隽特别好,单间的牢房,收拾得很干净,且有案有榻。



 



赵隽出身士族,修养严谨。他显然是听到响动,知道有人来探,我到门前的时候,他已经端正地坐在席上,摆出一副迎客之态。



 



“赵公。”我说。



 



他看到我,脸上有些疑惑之色,少顷,像想起什么似的,忽而一变。



 



“傅女……”他吃惊地张口,却顿住,片刻,改称:“夫人。”



 



说罢,他整整衣冠,向我端正一揖。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存稿箱里的,鹅已经飞走了~蓝天上,一会排成“之”字,一会排成“人”字……



 



“公不必多礼。”我坐在推车上还礼。



 



赵隽危坐,目光仍旧诧异,落在我的伤足上。



 



我继续道:“妾不甚扭伤足踝,不能全礼,公见谅。”



 



赵隽忙道:“隽岂敢受夫人之礼。”



 



见他神态并不冷硬,我心中稍稍安下,看着他,“多年不见,公仍是精神。我记得上回见公,还是在长安。”



 



“正是。”赵隽道。



 



我轻叹口气:“彼时公与先父在后园对弈,公三子而赢,先父竟不肯放公走。”



 



赵隽沉默了一下,没有接话,却道,“隽上一回见夫人并非在府上,夫人出嫁离京,隽曾登楼,远目相送。隽也记得,夫人彼时嫁入的是莱阳韩氏。”



 



我没想到赵隽会提起我嫁去莱阳的事。



 



“是么?”我说,“公记性甚好。”



 



“夫人过奖。”赵隽道,“隽后来闻得传言道魏氏又娶了夫人,一直不信。隽不才,仍记得傅公在世之时,尤重门风,教养之下,必不容二嫁之女。若非今日见到夫人,隽只道那是魏氏作假。”



 



这些话犀利刺耳,这是我嫁给魏郯以来,第一次有人当着我的面讽刺我二嫁之事。我很意外,我设想过赵隽各种推拒的说词,唯独没想到他会拿这个说事。



 



“哦?”我面上不变,心里却毫不怀疑我下一瞬就会让狱卒打开牢门踹他,再给他几个耳光。



 



我冷笑:“以公之言,我这二嫁之妇来劝公做贰臣,乃是无耻之至。”



 



赵隽不答,面色平静地向我一揖:“夫人,请回吧。”



 



手用力地掐了一下手心。



 



我盯着他,压着火气,让搅得烦躁的心绪慢慢沉下。



 



“公拘在此处,不知有多久了?”我忽然道。



 



“已有半月。”



 



我颔首:“丞相为何将公拘在此处?”



 



赵隽看着我,声音平平:“自是劝降。”



 



我道:“公若不从,丞相又当如何?无论囚禁或刀俎,公终不能再事谭公。”



 



赵隽面不改色:“隽自束发受教,从不忘师长教诲,以死昭以节义,在所不辞。”



 



“如此,”我说,“若丞相将公放归谭营,谭公不知信么?”



 



赵隽淡淡一笑:“大不了亦是一命。”



 



这些话大概自从赵隽被拘以来,早已触及多次,他对答如流,像事先背好了一样。



 



我并不忌惮,道,“公口口声声,只说节义。敢问公当初投奔谭公,是为何?”



 



赵隽闪过讶色,随即答道。“社稷蒙难,我等身为仕人,岂可弃天下不顾。谭公反何,声势最大,隽毅然投奔。”



 



“既是如此,如今谭公征战,仍是为了社稷么?”



 



赵隽答道:“自然是。”



 



我冷笑:“公家学深厚,不知师长教诲之中,可曾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公家世代为天子之臣,公虽辞官,仍有孝义之名。而如今丞相以天子之师讨逆,公不但助敌顽抗,还口称不为贰臣。”我微笑,“不知公所言孝义,是谁家的孝义。”



 



此言出来,赵隽如同冰面一样的表情出现了些许松动,虽一闪而逝,我的眼睛却没有错过。



 



“丞相名义为相,实为窃国。”他声音里隐有怒火,“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心叵测!”



 



“哦?”我不紧不慢,“不知以赵公睿智,若谭公挟有天子,必将尊天子而还政么?”



 



赵隽脸色不定。



 



我却将话锋一转,稍稍缓和,“妾记得公有一子一女,还记得公子与妾同龄,女君与妾相差十岁,不知确否?”



 



静了片刻,赵隽回答:“正是。”



 



“妾当年出嫁,公亦相送。公可知彼时,妾心中想的是什么?”我缓缓道,“妾无德,不解生死大义。当时只心想,若能够再来一次,妾愿意生在乡野,只求父母健在,兄长安康。即便无富无贵,目不识丁,却天伦和美,出嫁还有父母相送,皆是珍贵。”



 



“赵公不妨想想,公若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而公若生还,最欢喜的人又是谁?”



 



赵隽默然,眼睛直直地看着我。



 



我却不理他,刚才一番话,我的心情有些难受,只想离开这里,转头唤道:“来人。”



 



一名狱卒进来,恭敬地行礼:“夫人。”



 



“带我出去。”



 



狱卒应声,过来推车。



 



“夫人。”将要出去的时候,赵隽突然开口。



 



我回头。



 



他坐在席上,向我躬身长揖:“谢夫人探望。”停顿一下,低低道,“方才如有冒犯,夫人勿怪,隽并未贬损夫人之意。”



 



我看着他,没有回答,转过脸去。



 



才出到牢房外,我意外地看到魏郯。他站在门前,光被木板的缝隙切作长条投他的侧脸上,神色沉静而不明。



 



见我出来,他没有问,只看看我,道:“回去吧。”说罢,从狱卒手里接过推车。



 



我以为赵隽即使被我说动了心思,也要再过个两三日才有回音。没想到,下午的时候,军士就来告知,说赵隽降了。不过他声名,他降的是天子,不是魏傕。



 



有区别么?我面上高兴,心里不以为然。



 



魏傕自然欣喜万分,亲自到牢狱去将赵隽迎出来,设宴款待。我是内眷,而且交给我的事已经做完,理所当然地被丢到了一边。



 



魏郯一直留在大帐,据说陪着魏傕和赵隽细细谈。



 



我百无聊赖,于是去找魏安,想就他送我做推车的事道一声谢。不料,去到他的营帐,军士说他和魏慈出去了。



 



“四公子说要试什么投石机。”军士道。



 



我不知道投石机是什么,不过听说有魏慈陪着,想来也不用担心。我用推车走来走去不方便,只好回到营帐里。



 



到了晚上,魏郯回来了。



 



“用膳了么?”他问我。



 



“用过了。”我说。



 



魏郯颔首,让军士将烧好的水提来,给我浸脚。他伺候我的脚已经有半个月,我面对他的时候也绝无羞涩,常常会说说话。



 



不过今天,我没有什么闲聊的心情,只看着他把我的脚从一只桶换到另一只桶。



 



“怎不说话?”魏郯打破沉默。



 



我看看他:“说什么?”



 



魏郯将我的伤足揉着,淡淡道:“夫人连灭族这样的事都挺过来了,别人说二婚就受不了?”



 



这话没有遮掩,我狐疑地看他:“夫君都听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