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萧婉和四妃一起向太后见礼。
崔后回头瞧见几人,眼睛一亮,过来就拉萧婉:“姐姐,母后病了几日了,吃不下睡不着,连药也不吃,这可怎生是好呢?”
萧婉看着她热切的样子,眼帘微垂:“让我来吧。”
崔后不好意思地将药碗递给她,萧婉就端着半跪在榻前,柔声劝道:“太后,良药苦口利于病,您多少吃一点,臣妾喂您!”
太后回头瞧见是萧婉,脸色就缓和了些,竟然乖乖地吃了几匙羹,过了一阵,她的脸色就有了颜色,闹着喊饿,崔后一喜,忙命宫娥们去取了早就炖好的血燕,服侍着太后用了小半碗。
崔后就笑吟吟道:“还是萧姐姐得太后的心,我在这里劝得口都干了,硬是没灌几口药。”
“崔妹妹孝义!”萧婉轻柔地开口,她既然要表孝心,她就让她如愿。
太后半躺着看着几个媳妇,眼里就有了笑意,“你们几个都是贴心的。”
崔后又道:“太后这会儿自然这样说,等会儿更贴心的人来了,怕是就将我们忘到九霄云外了。”
“你又请了谁过来?不过是一个小病,就这样兴师动众?”太后脸色微微有些不悦。
崔后就赔笑道:“太后听臣妾说完,就不生气了。臣妾知道您这是心病,特意请了八王妃过来,您不是最喜欢她了吗?”
太后就呵呵笑了:“玉绒啊?”眉梢眼角都带了笑,明显是得她心的了。
“看吧,臣妾就知道母后会高兴!”崔后邀功道。
太后点了下她的额头:“就你淘气,也不想想老八媳妇身子重,大热天的,跑来跑去的也不怕中了暑气!”
“臣妾不是看着太后不吃药心急了吗?八王妃一来,你既看到了孙媳妇又看到曾孙子,一高兴病还不去了一大半?”
太后呵呵笑了,崔后也陪着笑,良久两个人才缓过劲来,太后笑盈盈的,看着萧婉就道:“我记得老九成亲也有些日子了吗?怎么还没有动静吗?”
萧婉站起身福了福:“回太后,臣妾还没有听说。”
太后脸上的笑意就淡了几分,轻叹口气道:“唉,人一到了老,就盼着膝下子孙越兴旺越好,哀家这几个孙子,子嗣都不怎么昌盛,也不知道哀家能不能看到老九的儿子啊!”
萧婉脑子转得飞快,太后今天特意让她来,肯定不会是侍疾这么简单,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心念微转,太后又道:“哀家一大把年纪,别无什么所求,就盼着将来去了下面能向先皇和列祖列宗交代,如今皇上连太子都还没立,几个皇子子嗣单薄,哀家真是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先皇啊!”
崔后脸上就有了悲切之意,“母后别担心,天儿府中有了儿子,老八一下子就有好几个,明年就有好几个皇孙让您抱了。”
太后看向萧婉,眸光中有担忧和沉痛,“老九那孩子,最像先皇,哀家也最是疼爱他,如今他媳妇也没个动静,你是怎么想的?”
这话就有些施压的意思了。萧婉要是还不明白她要做什么,就白活了这么多年了。
“回太后,臣妾是想着,风儿小时候受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娶了个称心的媳妇,就让他们好好过些日子,孩子定会有的。”
太后脸上就带了丝怒容:“会有的?什么时候?老九媳妇不会是有什么隐疾吧?”
质问的语气让萧婉脸上立时就有些不好看,崔后忙跳出来打圆场,“母后别气,老九夫妻两个和睦,就算他媳妇不能生,将来娶上几个侧妃贵妾的,还怕没有子嗣么?保管跟老八一样,一下子就来几个孙子让你抱。”
太后斜睨着萧婉,愤愤道:“哼,哀家可是听说,他后院里一个人都没有,老九媳妇这般善妒,也不怕外面的人戳她的脊梁骨!”
———
☆、219 镖师案(太后打侧妃的主意)
太后看向萧婉的眼神十分不善,好像眼前的萧婉就是此刻她最痛恨的老九媳妇。
“母后别气,您还病着呢。这事也不是您心急就能行的,还得您开开慧眼,替老九添上几个好人家的女儿,为老九传宗接代啊。”竟是将萧婉这个正牌婆婆撇到了一边。
萧婉眼睛不悦地扫了崔后一眼,这个女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太后却十分听得进崔后的话,神色缓了下来,思忖道:“我真是糊涂了,你这个做母后的离京太久,京里的好些事怕是不熟了,哀家记得,平国公府的四姑娘快要及笄了,还有右相家的小孙女儿,跟她也一般大,这件事哀家做主,让她们都给老九做侧妃吧!”
萧婉心里冷笑一声,太后真是打的好算盘,平国公府不就是她的娘家崔家?当年自己受了他们崔家姑侄俩无尽的磋磨,如今竟然异想天开地想要塞个崔家小姐当自己的媳妇,当她是死的吗?
还有那个右相董和,是她的左膀右臂,董家的嫡长女就是大皇子冷啸天的侧妃,董家的女儿嫁进九王府,再加上一个崔小姐,她和老九就别想有安稳日子过了。
太后见她不吭声,就有些怒了:“萧氏,你倒是给句准话啊,谁家的女儿好?依哀家的话,两个女孩儿都是极好的,不若一同入了九王府。”
萧婉恭恭敬敬地福了福身,声音轻柔却坚定:“回太后,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且说来!”太后皱着眉看她,知道她的话定不是什么好话。
“臣妾听闻,老九媳妇当初会被皇上赐婚,其实是因为她的命格奇硬,能挡得住邪佞之气,故才让她替老九冲喜,不知太后可知道此事?”
“嗯,略有耳闻!”太后点头。
“臣妾在庵里曾听师太说过,女子的命格硬,阴阳互补,补阴采阳, 对夫君倒是极好的,看老九娶了他媳妇,一日一日渐次好起来,可见这话是可信的。但阴阳互补,若再娶回来的女子却也是阴性,必然与之相克,老九媳妇命格硬,其她女子自是吃不消的,莫要害了两家小姐才是。”
一袭话说了一大通,其实就一个意思——拒绝。太后气得吹胡子瞪眼,可也没有办法,萧婉这番话传了出去,怕是有点底子的人家都不会想着要嫁进九王府去了。
心里窝着火发不出来,这口气也难咽下去,萧婉这个恶妇,竟然敢当面驳斥她的话,太后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依你之见,是容着老九媳妇一个人霸占着王妃的位置了?就算她犯了七出之条,也由得她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太后气急之下,说话便不经大脑,冲口就说了出来,底下四妃忍俊不禁想笑,其她三个还好,偏那贤妃是个藏不住情绪的,扑哧就笑了出来。
“太后,臣妾不是故意的!”她意识到自己破了功,立马就惶恐地求饶起来。
太后见她一脸懵懂的样子,虽恨极却又不好发作,毕竟是自己先出了错,堂堂太后竟然说出那般粗俗之言,传出去她也不用见人了。
于是便忍了气,将战火继续朝萧婉这边引。
“话糙理不糙,反正就这么个意思,老九媳妇成亲这么久一点动静都没有,侧妃又娶不得,她犯了七出,就该休弃!”
“使不得使不得!”萧婉忙道,“母后,这婚可是皇上亲口所赐,若要休妻,岂不是生生打了皇上的脸吗?”
“那你说如何办?哀家真要无颜见人了!”太后勃然大怒。
“太后息怒,臣妾会留意着,找到适当的机会送人过去的。”
“哼,说来说去,便是不信任哀家这个老太婆了。哀家说送人就不行,你送就行了?”
“母后您认识的女子,自然都是上得台面的,她们自然是侧妃贵妾的人选,而臣妾认识的就不一样了,随便给她们一个贱妾或通房位分,也是甘愿的。”
“她们就不会被克了?”
萧婉笑了笑:“身份尊贵的女子才怕那些,贱妾通房之类,自然是不怕的,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只要能繁衍下子嗣,就算是有个什么不测,将来把孩子送到正妃跟前养着,不是更好?”
太后被她一番话说动了,良久点了头道:“也罢,哀家老了,有些思想也跟不上了,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好。”
“太后!”崔后小声喊了一声,太后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斥责,崔后就悻悻地住了嘴。
太后觉得没什么意思,就称乏了,打发众人离去,萧婉刚走下台阶,贤妃就兴冲冲地靠了过来:“娘娘,那位挨训了!”
萧婉低笑不语,用膝盖想都想得到,太后想的那两个崔小姐董小姐,怕都是崔后提出来的吧,哼,想把手伸到自己儿子身边,也不嫌管得太宽了!
不过,老九府里的事倒是真的得插手管管了。
抬起头,脑海里浮现出两道娇俏中带着英气的脸庞,萧婉眼睛一亮,吩咐身边的两个侍女:“琴歌,画语,去将杏儿柳儿找来!”
冷啸风回到九王府,沈倾城还没有回来,就问守着院子的浣秋:“王妃呢?”
“回王爷,王妃说出去逛逛。”佟嬷嬷从一边过来,替他打起了帘子,回话道。
“又出去逛街了?”冷啸风刚跨进门,忽然转过头,“王妃好像出去过几次了?”
“有三次了吧。”佟嬷嬷也皱了眉,王妃出去只带心腹浣纱,有时梅丫会跟着,其她从沈府带来的丫鬟她也不带。
冷啸风眉头蹙了起来,没有说什么,只是闷闷地进了房间。
小铃铛和小燕子跟了进来:“王爷,王妃出门前吩咐的,请您先吃些茶,再用些百合绿豆汤,解解暑热。”
冷啸风没说话,先吃了口茶,再端起绿豆汤,清亮的汤水上似乎映出一张俏生生的脸,他一怔,自己是怎么了,不过一会儿没看见,就不自在了。
大口大口地喝完了汤,心里的浮躁之气终于散去,丫鬟们撤下碗盏,悄悄地退了下去。
冷啸风一个人在家,只觉无趣得很,便索性上床去躺着,不知什么时候听见有人压低了声音说话的声音,才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