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简单吃了面条,然后,各自回房间开始忙着自己的事。德志写完了日记,看了一会儿,这本书是齐老师送给德志的,在他到归州的头一天晚上,齐老师邀请德志去她家吃饭,饭后,就送了他一本,听说是灵修版的,不被教堂里的牧师看好的一本书。德志在家休假的时候,听牧师说,不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曲解圣经的书籍。德志从来都没有看出书中哪一点违背了圣经的真理。但是,要想得到真正的理解和真能辨明真理,也的确不容易,从这本书里还是看不出来。
第二天,德志、尹懋赶到了车站,贾明珠和宫华发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大家见了面,打了招呼,上了面包车,这车刚好就是来的时候他们乘坐的车,他们四人一上车,司机就说:“够了,我们该走了。”
话虽这么说,他还不动,因为还有三个空座位,他想在车站装满人,可惜等了五分钟,还是没有人来,宫华发说:“快走啊,你不是说走到吗?在路上拣人吧。”
司机说:“就走,就走。”
司机嘴上说,还是不见动,贾明珠发火了,他说:“你这人怎么回事,说走怎么不走?再不走,我们下车了,去赶别人的车,做事怎么这样磨叽,我们还有急事要办呢。”
司机见他这么说,终于发动了车,将车开出车站,他刚刚离开,就有新的车辆驶来,占领了他的车位。
果然,车刚出站,就有人招手要坐车,司机将车停下,上来两个人,坐在了后面,等车坐船过了长江,车刚开上岸,又有人招手停车,这下子就将车填满。司机就开足马力,向山上绝尘而去。从老公路走,是柏油铺成的公路,年久失修,路上有些坑洼,老路的使命即将完结,新路修在山顶,那里只修出了一条土路,还需要风霜雪雨的考验,让其自然垮塌,到一定程度路基就踏实了。
车到了虎坡村,大家直接去宫支书家,宫支书昨晚喝高了,还没起床,他妻子正在骂他,大家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溜走。德志说:“下午再来。”
德志和尹懋回到住处,贾友牛带着他的孙女在路边玩,看见德志,赶紧问好。德志说:“你好!这是我的同事,基金会派来帮我的。这位是尹先生。”贾友牛伸出长满老茧的手,要握尹懋,尹懋伸出手,让他牵了一下,然后,德志又向尹懋介绍说:“这位是一组组长,贾友牛,也是饮水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尹懋连声说:“你好你好!很高兴和你认识。”
贾友牛说:“这一下,姚先生不孤独了,可以有个伴儿说话了。”
德志说:“是啊。”
中午自己弄饭吃,没想到,尹懋主动做饭,且做的饭很好吃。尹懋说:“我以前开过餐馆,有一些手艺。”
吃过饭,想休息一会儿,德志收到宫支书的电话,说到他家开会。
德志跟尹懋说了这事,尹懋正睡在床上,他说:“这书记,官架子越来越大了,好叫我们去他那。岂有此理!”
德志说:“这事也挺难的,住的分散,集中开会不容易,需要走上好半天。不过,马上要安装水管了,现在还没有水管,没定下来,一年的项目,马上就完了,能不能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方努力啊。”
尹懋说:“你这么说,我们还是要去一趟。”
到了宫支书家,已经坐满了一屋子的人,大多数是管委会的人,还有贾新意和贾次山,他们和宫支书一样,都是列席会议的。
宫支书说:“现在水管商找上门来,水管样品我们都看了,觉得还行。为了更放心,昨天,姚先生、尹先生和贾明珠、宫华发都去了小城县城,看了几家水管店,比较来比较去的,最后还是要我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拿那个水管商宁磊的水管。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
贾次山说:“我觉得可以。人家找上门来,表示人家有诚意。再说了,如果质量不行,我们不要,反正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贾新意说:“我支持书记的决定。叫他把水管拉来吧。”
尹懋说:“先别,还不知道要拉多少,需要技术员测算。”
宫支书说:“是啊,需要测量之后,再计算需要多少水管。”
贾新意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赶紧叫他送货来,不够的再拉,等到技术员算出来数据,黄花菜都凉了。”
德志说:“宫支书说的没错,需要先测量好计算好,再要货。不打无准备之仗。”
宫支书说:“就这么定了。贾明珠,你负责通知技术员来村里一下,计算管道的长度和数量。”
贾明珠说:“好的,我负责通知。看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不说话。
宫支书说:“那好吧。现在散会,下次开会等通知吧。”
!
第115章 醉会唐睿
散会后,德志和尹懋回到住处。贾友牛也参加了会议,他要回到他自己的家里,必须要经过德志的住处,德志看见他,连忙说:“贾师傅,我们该给你结房租、和电费了。”贾友牛说:“不慌,不慌,这个月的电费单子我没带,等一会儿再说吧。”
德志说:“好吧,等一会儿我们下去到您家找您吧。”
贾友牛说:“好的,我先回去了啊。”
贾友牛走了之后,尹懋对德志说:“你估一下多少电费不就行了,何必还要跑下去呢?反正是公家出电费,你心疼什么?”
德志说:“还是按规矩来吧。有电费单子总比估计的准确,给钱少了,人家已经先垫付了,不好意思欠人家的。”
尹懋说:“他们抄电表的还不是估的吗?哪里有准确的数字呢?”
德志说:“抄电表的人是村里的电工,也是贾新意的弟弟。这人比贾新意要公正厚道些,老百姓还比较信赖他。交电费是村民自己去信用社,在柜台上交,然后打了发票给村民。我每次都是在结房租的时候,问贾友牛要发票的。”
尹懋说:“电工也有亲戚,没有一个完全公正的。”
德志点点头说:“是的,村里有了好电工,就是老百姓的福气。不出冤枉钱,还能享受电带来的便利。”
他俩正说着话,贾友牛上来了,他说:“我屋里的要我来请二位到我家,吃顿便饭。”
尹懋说:“不、不、不,我们有纪律,不准在农户家吃饭的。”
德志心里想笑,但忍住了,心想,你又不是香港人,将来也不会去那里,因为你年纪大了,又不是人才,不会因着人才引进计划而进入港岛的,本来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应该懂得大陆的人情世故,为什么要故作清高、装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呢?
德志不知道尹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就说:“尹大哥说得没错,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不能占你们的便宜。”
贾友牛急了,他胀红了脸,说:“我来请你们吃顿饭,你们却拿大道理来压我,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来家里吃顿便饭,也不算啥的啊,山里人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你们如果嫌弃,不去算了。如果不嫌弃,啥都别说了,跟我走吧。”
贾友牛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尹懋倒也灵活,生怕将来领导知道他和村民的关系不好,在年终评估的时候,给他打低分,他立马改变了主意,赶紧说:“好吧,我们去,但是,我们不能白吃,以后给你孙儿买点东西吧。”
贾友牛说:“尹先生真是见外了!我不图你们汇报啥子,你们大老远的来,不是为我们做好事吗?我请你们吃顿便饭,也是算是做好事,人做好事做多了,会增福添寿的,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三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接着,跟着贾友牛下了山坡,到了贾友牛家,刚落座不久,就听见贾友牛的孙儿哇哇地哭了,大家正疑惑间,看见了宫支书,他正笑眯眯地逗贾友牛的孙儿玩呢。
贾友牛见了宫支书,连忙拉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贾友牛问:“宫书记,您吃饭没有?没有吃的话,和我们一起吃点。”
宫支书说:“没有,我是来找姚先生谈事的,看到大门已经锁上,我猜想到了你家,下来看看的,真是太巧了,在这碰到,怎么,你们还没吃饭。”
德志说:“我们准备做饭的,刚好今天要和贾师傅结算房租和电费,他们讲客气,非要我们来吃顿便饭不可,实在拗不过去,我们就下来了。”
大家都开始吃了,宫支书不动筷子,贾友牛明白了,赶紧去里屋找出苞谷酒,拿出一次性的杯子,给宫支书斟满,宫支书开始笑眯眯地吃喝起来。德志和尹懋没有端杯子,德志想喝一点,但怕尹懋举报,这时候,他对尹懋阴阳的两面还弄不清楚,暂时要有所保留,也让尹懋看不透德志。
宫支书边喝边吃边说:“姚先生,我刚才和水利站常剑站长打电话了,他下午派丘湾乡水厂的技术员唐睿来,我们下午要派人配合他测量管道路线长度。”
德志见宫支书此时还没喝醉,连忙问:“这样很好,他什么时候来?”
宫支书说:“说是下午2点,我们吃完饭,就要安排人协助唐睿完成任务。”
尹懋问:“请问宫书记,您告诉管委会主任了吗?”
“管委会?主任?”宫支书突然被尹懋这么一问,突然感到有些意外,德志估计宫支书酒下来肚,开始犯迷糊了。宫支书毕竟干过多年的干部,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很强。他立马想到尹懋是才派过来的,肯定还死抱着老一套在做事,他对尹懋说:“哦,是这样,我们已经成立了饮水项目管委会,专门机构,专门来监管水利项目的。管委会主任贾明珠,就是上次去归州水管市场考察市场的那位,贾友牛是管委会成员,这个组织运行的很好。锻炼了大家,提升了能力。”
宫支书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尹懋说服了。尹懋不再插嘴说什么了。
宫支书继续说道:“我先来给你们通个信,然后再去找贾明珠和宫华发,找一些人帮助唐睿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