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陷世-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港口,又转一次船。街上的人比较少。显得比较真实。海风吹来,感到阵阵凉意。要说港岛,还是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离闹市区越远,越能感觉到幸福。要说真实的港岛,比电视里所表现还是要美丽和真实些,有些人物和景物,看电影电视是记不住的;但是,有些地方,只要经历一次。就终身难忘。
    在码头,看到了政府的优惠公告,就是领取“八达通”交通补贴的告示。德志没有,也就不自信看,本来对这些数字,都不敏感,更何况在马上就要上船走的地方呢。
    人们在候船,一声长长的汽笛响了,一艘船慢慢拢岸。先下人,再上人,都有专业的水手,在操控着人下人上。港岛人喜欢按照次序而行。有条不紊。
    不是因为人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很是整齐。不知道为什么。人到了港岛,一切都规规矩矩。港岛人到了内地,逐渐显出本性。也的确有意思。难怪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看来很有道理。
    德志也上了船,春燕显然有些晕船,刚下船,又要上船,眉头紧锁,不知道怎样办。但是,为了儿子,她必须要到目的地,然后学习,学成之后,可以回家用在儿子身上,有没有新的技巧来对付叛逆期的青少年。
    船开始驶离码头,向不明确的方向而去,德志不知道,又担心别人看出他是内地来的,就不便多问。何会计也没多少话,这是会计的共同特点,她可能善于做账,但是,对于一些账目,她永远弄不清楚真实的情况。因为,真实的情况,到了齐老师那里已经变成假的,再从领导那里出来的,假上加假,变得更假。
    要不然,谁来当这个领导呢?
    领导光干活不拿钱,这领导早晚干不长,也不正常。谁都知道,干部肯定比平民待遇好。做账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
    刘小姐太相信齐老师,不惜花重金在她身上,不惜放弃纯正的信仰,灵魂都被齐老师带走了。刘小姐还不醒悟,还在做梦,认为只有齐老师才是她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安插一些亲信,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安插的过程了,就出现了不公平,在和她的亲信交往过程,更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比如,她所信赖的,哪怕做错了事,她也遮盖包庇,说上帝会饶恕人;她不信赖的,哪怕做对了事,她也要批评一通,劈头盖脸,不由分说,久而久之,她的身边就没有忠心的人,而是一些狡诈小人,谄媚之徒。
    何会计只是完成任务,可能普通话说起来也拗口,不怎么说话,只是到了目的港之后,她的话才多起来。
    刚下船,就有当地的官员和书院校长助理在码头迎接,然后不做停留,立马上了小船,向书院驶去。
    在海上,有不少的三角石碓,德志心想,这些东西肯定是预防海啸的,减缓水流的速度吧,免得对岛上的居民造成财产和人身伤害。
    直升飞机在海岛上空巡逻。
    小船是民间的,走在大海上,海浪起伏,还是有些危险,不过,船老大经验丰富,一看,还是女的,皮肤晒得黑,猛一看,还以为是男的。
    船拢了岸,他们用方言交谈,奇怪的是,德志竟然听懂了,原来,他们交换了电话号码,等要用船的时候,提前半小时打电话,因为船过来需要二十分钟。
    上了岸,先走平路,然后开始爬山,德志看到送他们上岛的船离开码头,回去了。德志看看码头周围,连一条船都没有,看来,这个地方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关了人在岛上或者放养一些牛羊在岛上,恐怕不用担心逃跑。
    春燕没有呕吐,显然,她晕船还是停留在口头阶段。每走几步就会发现在路边有一个小屋,小屋下面,是一个塑料容器,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春燕嘴快,明知道问何会计没用,她不太会说普通话,只有问陪同的两位先生,他俩已经给了德志名片,可惜,德志没有名片,这名片,其实就是一种社交用的手段。大多数人都没有保管名片的习惯,因此。收了很多名片,却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遇到事想起来了,就去找,结果总是翻了底朝天,也没有结果。看来,纸质的名片已经过时,需要制作电子名片,随时可以在网上查阅。
    书院的校长助理显然在内地跑过,懂得普通话,比随行的官员还要厉害。港岛的官方语言一般是英文。对于普通话没有强制性规定。官员不太懂,但比何会计强,现在港岛政府也要求学习普通话,但收效甚微,英文仍很流行,仍是官方语言。
    助理解答了春燕的问题,说:“那是厕所。为了保护小岛的岛上自然环境,严禁随地大小便。”
    这倒是很新鲜,在内地。如果在山上走路,随地大小便,非常常见,一点都不稀奇。因此。走在路上,要随时注意有没有“地雷”,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还有一些景区,有些地方。出现尿骚味,阵阵气味袭人。令人头晕。
    走了一会儿,竟然汗流浃背,小岛就像风景区,非常好,安静,树木也茂盛,还有流水,奇怪得很。这座山,在港岛来说,非常珍贵,因为这座岛和内地的距离最近。助理介绍说,这里有内地的电话信号,如果有内地电话,在这里可以通话,但是,信号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要分地段。
    见到了校长,他在榕树下等,先跟何会计握手,再和德志、春燕握手,最后和官员握手,和他的助理就不握手了。很奇怪,这和内地又不同,内地一般是先跟首长握手,再和平民,一些不重要的角色,都不握手,这校长难道想逆天吗?
    后来德志想明白了,因为港岛高度自治,不存在政府过度干涉,校长办学,政府又不拿钱,这是民间机构自费帮助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矫正他们的错误行为,使他们走正路。
    从繁华的闹市,到宁静的小岛,的确有些不适应,喜欢打游戏彻夜不归的、喜欢吃摇头丸的、喜欢打架的等等一些叛逆的青少年,被安排到这座孤岛上,显然很不适应。
    不知道校长用什么方法来做到的,不仅矫正青少年的错误,还培训了青少年,让青少年健康成长,不至于影响自己一生,让孩子的父母也放心呢?
    带着疑问,校长一路走,一路介绍,他会说普通话,为了内地来的德志和春燕,校长讲着生硬的普通话,让大家都感到新鲜,而男校长穿的也比较新潮,跟年轻人喜欢的颜色接近,德志突然想到,这可能是拉近和青少年距离的最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校长懂得青少年的心理,尽量和青少年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青少年不感到陌生和害怕。
    留下了第一印象,是美好的,然后再进一步交流。
    校长瘦削,动作快,行动迅速,听说已经四五十岁了,但心态年轻,充满热情。
    他先带德志、春燕去女生区。女生区首先映入德志的眼帘,其实,与其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个大铁笼子,里面的房间狭小,床铺上下铺,小女生喜欢漂亮,放了一些照片和小饰物在小课桌上。
    女生不能留长发,全是短发,在课桌上,摆放着的,都是。
    宿舍的女生不多,只有两位,在宿舍旁边的厨房里写东西。
    德志弄不清楚她们在写什么,校长介绍说:“她们俩个违反了纪律,被处罚抄写。”
    德志点点头,心想,真是太好了,看十遍,不如抄一遍,抄写的,比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那抄写完了,就不用处罚了吗?”春燕问道。
    “不是,还要写检讨。”
    “那是不是把全本都抄写一遍呢?”
    “不是,只抄一章,写多了,她们也受不了,毕竟还小。”校长说。
    春燕点点头。
    德志突然发现在厨房里有几个男人,吓了德志一大跳。这个铁笼子关着两个女生,竟然还关着几个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218章 书院狩猎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阅读打赏。
    再一看,不是老男人,是小男人,还有一些类似于男孩的人,他们在那做事。做什么事呢?
    书院校长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很热情,停下来,和校长说话。原来,他们手里都在忙,准备拿着东西,有灰铲,地上有一堆砂石和水泥,还有一些砖块,再往上看,是一间小屋,和路上看到的大同小异,校长说:“你们辛苦了!今天做得完吗?”
    “做得完!”男人们回答。
    “好,效率真高,做完后就回到你们的住处吧。”校长吩咐道。
    “好的。”
    男生们脆生生地答应了。看看那被罚抄写的女生,看上去怯生生的,非常害怕,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些人大概都犯过错误,只不过在家里,家长无法矫正他们的行为,家庭教育不行,才有社会组织来帮助,校长为书院也很操心,总在想办法为不良青少年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归正常,在社会上能够成为一个正常的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
    在前段时间,当地村民和书院发生争议,赶书院走路,不让他们在这岛上办学,因这些不良青少年会影响当地的青少年。书院坚持不搬,说要保护失足青少年,他们已经被社会抛弃,不给社会接纳,存在很大问题,需要爱,需要给他们一次机会。
    但是,当地村民仍然不依不饶,要赶他们走。并且游行示威,让他们离开。非走不可,但是。书院搬动了政府,政府官员出面帮助协调,做过很多工作,村民仍不答应,游行示威静坐,非要书院搬家不可。政府耐心解释,书院校长也承诺,绝不扰民,绝不让他们影响当地年轻人。努力培养他们,矫正他们,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回归社会,为特区做贡献。
    这事弄了很长时间,到德志他们去参观的时候,才解决好。书院的青少年心里也惶惶然,密切关注自己的去向,有的希望搬到闹市区。有的希望留在岛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