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爸妈妈,我是孟瑾,我会坚强的!
作者有话要说:
☆、步入正轨
不出简的意料,嘉丁那舅舅很快就写信给班纳特先生提出了合开制皂坊的事。班纳特先生同意了这件事,并且表示希望能和小舅子面谈。可是不知为什么,直到十一月底,嘉丁那先生才再次来到了朗博恩。
嘉丁那先生结完了过去几批肥皂的劳务费,另外给简了一大把漂亮的各国金币说是作为技术指导费。然后他和姐夫解释了姗姗来迟的原因。
嘉丁那先生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他上次看到简的表格就大受启发。这次决定兴办人生的第一个事业更是郑重其事。他打算把皂厂开在伦敦周围,这样方便管理,也节省了运输费用。经过一连串的调查,才发现他看中的土地和房屋价格着实不低,就是租赁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当然也有便宜的地方,可是嘉丁那先生只是一个才从乡下去伦敦没几年的小商人,那些鱼龙混杂,治安太差的地方他根本不敢涉足。所以他耽误的那些时间其实都是用作了无用功。
他提出想在姐夫的朗博恩兴建一座小皂厂,这样既省了租金,也可以防治技术泄密。当然他表示只是暂时的,等以后赚了钱还是要向大城市搬迁的。班纳特先生犹豫了一天还是拒绝了。老派的英国乡绅虽然也有可能投资工业赚钱,但是愿意在自家庄园上盖厂子的几乎没有。不过班纳特先生提议他可以帮忙在麦里屯旁边找个地方建造厂房。简总觉得是自己那番孩子多,没嫁妆的话打动了他。
所谓的制皂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为了取水方便,最终建在镇子外的河边。这是一片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附近的一个小地主已经持有很多年了。麦里屯的规模几十年都没扩大多少,眼见升值无望,他还是很高兴地把这片荒地转手的卖了150镑。以这片地的大小,嘉丁那舅舅也不用再考虑搬迁了。不过就算如此,简还是向两位老板大大地强调一番水源污染的危害性,要不然影响了下游人民的身体健康,班纳特一家在朗博恩也别混了。
皂厂开门大吉,简班纳特小姐以所有的财产200镑加上技术入股也占了25%,和养殖场一样,班纳特先生以250镑占了25%,剩下的是嘉丁那先生500镑,占了50%。班纳特大小姐为此激动了,在爸爸忙着建房,舅舅跑去进货的时候,她设计了十几种不同的包装和皂盒,还打算推出各种试用装,礼品装,家庭装。另外又提出针对顾客和批发商的抽奖,积分,返点等各种优惠。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生意,超前200年的生意经让嘉丁那先生和班纳特先生都不得不承认,或许这个小不点真的就天生具备商人的素质。
过年前,简的重心已经回到了管家上来了。班纳特太太很高兴当了甩手掌柜。好在作为一个有计划地现代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抓大放小,责任到人,计划经济。今年的过年的开销比去年少花了20%。这还是简刚上了手的缘故,如果提前做好计划的话,应该会更少。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不过她现在有两个忠心耿耿的小眼线。过完年,班纳特先生辞退了一个厨娘和一个厨房的女帮佣。简再也没再朗博恩听见过不和谐的声音了。
嘉丁那先生给介绍了一个新厨子。简把女帮佣的机会给了露西未来的二嫂,莫妮卡。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个能干的姑娘,厨艺据说不错,简以前还吃过她送给露西的小点心,还算能入口,不过佃农家也没有什么好料不是。
1806年春天,朗博恩最大的消息就是班纳特家有家教了。
简已经7岁多了,这几年班纳特先生虽然也给她们上课,但是主要还是针对伊丽莎白。简除了头两年跟父亲学习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放羊。这样其实更和她的心意,她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读不懂的就去问问班纳特先生。虽然班纳特先生对于女儿喜欢历史、法律、经济类的书籍很是不解,不过还是很欣慰于她的好学,也高兴能为她解惑。
新的女家庭教师莫莉韦斯莱小姐是在2月底到达朗博恩的。在她之前还有两个家教与班纳特先生联系过,不过她们一个没有可靠的推荐人,一个出身没达到简的要求。乡绅出身的家庭教师并不是那么好找。
韦斯莱小姐是史密斯先生太太的远亲。她出身于牛津附近的一个地主家庭。在她的母亲和父亲去世后,同父异母的哥哥要把21岁的她嫁给一个年纪不小,但有些地位的老绅士当续弦。她不愿重复母亲的命运,离开家当了家庭教师。
韦斯莱小姐今年36岁,她衣着朴素,表情严肃,看上去多少让人有些害怕。接触久了,简又发现,这位小姐性格坚定,做事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也严格,正式她心目中最合适的家教。虽然凯蒂和莉迪亚还太小,不能接受教育,但是实际上,在简看来,这位家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来能好好教育她俩。
很快,班纳特小姐就从家庭教育中找到了乐趣,当然也有烦恼。弹钢琴,绘画,书法都是蛮有意思的课程,刺绣,缝纫,钩花也不错。法语她以前就学过一点,也能应付,英文就更不是问题了。
对于韦斯莱小姐来说,在班纳特家的生活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主人很和善,对待她像是对待客人一样,还邀请她同桌用餐。女主人缺乏教养,有些粗俗和不着调,但是对待她也算尊重。最重要的是她的三个学生虽然还小,但是都很尊重老师,也热爱学习。这份工作让她很满意。此外,主人家还有两个更小的女孩,在她看来这个家庭是没有能力供养五个女孩读女校,所以她只要她认真工作,或许她可以在这里干个十几年甚至直到退休。
唯一让韦斯莱小姐郁闷的是,她必须为她的三个学生开三个班。她们的进度相差太大了。最小的玛丽刚刚启蒙,6岁多的伊丽莎白已经跟着父亲学过两年多的知识了,还算令人满意,可是比伊丽莎白大一岁的简就让她有些无语了。按照班纳特先生的话来说,她的数学可以免修,英语水平已经可以阅读书房中的大多数书籍,也学过一点法语,可以通过查字典阅读简单的读本,她的母亲为她和妹妹做了些钢琴启蒙,会做些女红,书法也练了一年多了。
起初,韦斯莱小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上了一个星期课后,她才明白班纳特先生丝毫没有夸大,她得重新为她制定课表了。这是个非常有天分的孩子,能教这样的孩子,每个老师都会很有成就感的。
作者有话要说:
☆、生活在继续
很快,韦斯莱小姐就发现了班纳特小姐的特别之处。这并不是她见过的最有天分的学生,但是绝对是最与众不同的。她办事很有计划性,非常理智,意志坚定,简直不像一个孩子。
她喜欢听音乐胜过弹奏演唱,但是她每天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当然她也不会愿意在琴凳上多做一分钟。她的演奏中规中矩,唱歌甚至还经常走调,但是鉴赏力不凡,一首从未听过的曲子,她也能把要表达的意思听出七七八八。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甚至知识和阅历。可这两点在这位小姐身上她都没发现。
她倒是很热爱绘画,她的图画写实性倒是不错,可是多少有些缺乏热情,过于循规蹈矩。这也让韦斯莱小姐觉得她缺乏想象力。她还很喜欢缝纫手工,学得也快,在装饰、配色上颇有眼光。这又让家教小姐颇感矛盾。
毫无疑问,她特别喜欢读书,热爱一切的书籍。当然韦斯莱小姐也发现,相较于哲学、艺术、文学,简班纳特更喜欢历史、法律、政治、商业甚至是科学等实用性更强的书籍。她还坚持每天读报。这真不是一个好教的学生,有很多东西韦斯莱小姐并未涉猎过。但是好在这是个体贴的姑娘,在了解这一点后她很少向她提问了,反而改向班纳特先生询问。这也让韦斯莱小姐大大的出了一口气。
至于说她不像一个孩子,那是因为这个小姑娘好像在7岁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她对一切的理解也是由此出发。她非常务实,缺乏幻想,循规蹈矩。谁会在七岁时觉得罗密欧是一位没能力抗争,软弱冲动,不负责任的浪荡子?朱丽叶愚蠢而又缺乏理智,居然爱上了没见过几面的仇人的儿子,抛弃了家族的尊严呢?(好吧,简姑娘其实只是觉得家庭教师绷得太狠了,偶尔看她纠结一下能满足姑娘被虐待的手指呢。)
但是经历过太多坎坷的韦斯莱小姐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她。因为小姑娘的问题令她没法回答:“难道您觉得爱情胜过责任吗?爱情应该重于父母和家族吗?爱情会永恒呢?我觉得是死亡成就了他们的爱情,所以他们神话了。如果他们活下来,他们的爱情能经得起几十年世俗的考验,在步入坟墓时依然如故吗?如果不能,那么一个女人为了一段短暂的爱情抛弃父母亲人,让姓氏蒙羞,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好吧好吧,这样的孩子她只能交给她的父母管教了。可是,班纳特先生在和这位大小姐谈了一下午之后,却告诉她可以在教孩子时实际一点,别把她们教的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好在除此之外,这位大小姐都很乖。尊重长辈,爱护妹妹,管理家务,一切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比她过去见过的一些夫人都强。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这位班纳特小姐非常有经济头脑。她并不小气,但很有计划性,还异常节俭。是的,节俭,这个词根本不该出现在7岁孩子的字典里,但是班纳特一家似乎习以为常。
她会在每天晚餐后公布第二天的菜单,如果大家没有异议,就照单执行,如果有问题,她就会换下一些相同分量的菜肴。因此班纳特的食物几乎不怎么浪费。据女管家说,这是班纳特小姐首倡的。她还让管家给仆人制定菜单,根据地位不同还有不同的份例。
她每一个季节还会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