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有女初长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叶后的碧儿和纷纷都被那股带起的仙风吹得摇摆不定,却并没有魂飞魄散的危险。她们才刚稳住身形,就听见空中一道担忧的喊声:“司空”。
  她们看时才发现空中急速下落着一个彩衣身影,纷纷心中担心不已,她明明听得出那个司命语气中对司空的爱护的,又怎么会伤了她?
  紧随而下的司命也是担心、后悔不已,她毕竟资历尚浅,自己怎么能与她动手?自责中的司命错过了女子眼中闪过的一道调皮的笑意,司空听见他担忧的喊声,便完全不用任何神力地往地面落下。
  司命揽住了下落中的司空,缓缓落到地面。看着闭着眼似昏睡中的司空,司命心下大乱,慌乱道:“司空,司空,你不要吓我。”
  司空感受到他握着自己肩膀的手逐渐用力,心中顿时被感动和触动侵袭。她完全忘了要吓吓他的初衷,睁开眼道:“我……”当她的目光与他交汇时,后面的“没事”便消失了,只有交汇在一起的目光。
  不过瞬间,从二人交汇的目光中散出一束藕粉光芒。那道光束直冲碧儿和纷纷藏身的树叶,一身白衣的纷纷在光束中现出身形。又是瞬间,光束携着纷纷如流光般远去。碧儿也只来得及喊出一声“纷纷”,这声音不知能否被远去的她听到。
  ------题外话------
  希望大家会喜欢
  



☆、一 秦老爹

  (百年前的)两个月前,六月半头。
  正午的骄阳炙烤着没有绿荫覆盖的道路,在通往梁河村的大道上有两个渐行渐近的学子模样人影。
  梁河村是因绕过村南的一条河流而得名,据说此河是梁河的一个小分支。梁河是乾阳王朝最长的一条河流,其主流正处梁河村所在北部四五百里地以外。该村人以为得益于梁河支流,便把梁河作为村名,其间也不乏因近梁河而引发的骄傲。
  梁河村村口只有一家住户,其余地方全是田地。过了这第一户人家,要再向里走个二三百米的样子,过了一道人筑的四五米高的且又围绕了全村的土岗,才正式进得梁河村。
  据村里的老人说,这土岗筑来是为了防御洪水的,不过人们却从未见过什么洪水袭击这里。因此绕着村外的这一环土岗就渐渐被人遗忘了其功能。为了更好地维护土岗,往届梁河村村长便把这土岗按份分给了村里各家各户。
  村人们也都朴实,家里盖房打地基或用土之时从不贪便就近取土岗上的土。从分得土岗以来,人们便都自发的把树栽满了土岗。这炎热的夏季时,村外的土岗便成了人们最好的乘凉场所。
  岗子上隔不远就有几个被锯锯下的树墩,这多是栽树人家盖房时伐树留下的遗迹。在这个多树的年代,伐树、卖树之行为是没人指责的。相反,有的人倒是希望多几个这样的树墩的,这样出门乘凉时便不用再带凳子了。
  此时是正午时分,也正是各处树荫下正热闹的时际。唯一住在村外的秦老爹,此时正捧了一壶酒边喝边和一二个来家门口乘凉的村人闲话。
  秦老爹喝了两口便把酒壶递给坐在旁边石墩上的汉子,那人也不客气地接着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喝过之后才递给旁边的另一人,这人抹了一把嘴便笑道:“老秦这生活自在,家里婆娘不管,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哪像我们?家里婆娘管的严严的,只有节庆时才能畅快了喝。”
  另一个人喝过之后把酒壶递给秦老爹时道:“你要喝,也不如老秦这酒量啊。咱们村里再没有人能比得上老秦好酒量了。”
  老秦似乎已经喝得有些晕了,坐在石凳上的微胖的身躯有小小地摇晃。等两人住了话语,老秦微微笑了下才道:“家里咋没人管我,我家纷纷常说些个什么喝酒不好的话。”老秦这样说时神气中有些自豪,好像在说:“我家女儿可是很关心我呢。”
  两人都知道他家里的情况,秦老爹对自家婆娘除了才成婚那两年言听计从。自从他家婆娘因为不小心流掉第二个孩子时,秦老爹对这婆娘就常是狠声狠气的。据说那流掉的孩子是个已成形的男婴,而秦家娘子从那以后也再不能生育了。
  其中一人或是想到了秦家这几年来的事光,扭头看了看秦家大院儿,暗叹了一口气。对于这个从小玩到大老秦,他心里也有几分同情,不过更多的时候是恼他的自甘堕落。
  这人便笑道:“知道你家纷纷关心你,就把这酒戒了吧,家里过事光都要钱,哪经得起你这么喝?你家里又没什么地,只守着这十几亩橘子园,行情好的时候还能买些钱,行情不好的时候你们怕买米的钱都没有。”
  挨着秦老爹那人听了这话,也接着道:“可不是这么说,况且你家里不是才从大舅子家里借了外债,我看你这酒都要成瘾了,慢慢戒了才好。”
  旁边那人也连连点头,可不是说,这老秦如今都要是可以无饭不可以无酒了。
  秦老爹大名秦中来,父母在他家女儿纷纷才十岁时就先后亡故了。他只上面有两个哥哥,行三,是父母最疼爱的幺儿。当初老秦父母遗嘱,家里的橘子园留给老秦,另外再分给他六亩地,三亩水田,三亩旱地。
  大嫂二嫂见分的这样不均,当即就闹了起来。她们都认为自家人口多,且又为长,老三只一个女儿,凭啥得了这橘子园。
  老秦的大哥是个怕老婆的,二哥是个讷言的。老秦在这分家产上也没有多少在意,在他是自己得不了也没有给了外人,都是侄子侄女们享用了。因此后来他便瞒着父母,把那六亩地让老大老二家平分了。
  就是这样那大嫂二嫂还觉得是老三家沾了便宜,她们到丝毫不提各家分得的近二十亩的田地。在她们的想法中,这橘子园多好,不用播种,每年只等着收橘子卖钱就好了。
  老秦家里人口少,橘子收成不好时卖的钱也勉强够三人糊口。不过再加上老秦几乎天天喝酒就很捉襟见肘了,家里没有地,哪样东西不要钱?而老秦也只除了喝酒、卖橘子,家里大小事务却都不管。
  家中一应事务便都落在了他媳妇身上,秦家婆娘也算是有能耐的。家里十几亩橘子,行情好时也能卖个几十两银。遇到不好的行情时,加上偶尔攒下的几两银子,也够一家人吃喝。
  而刚才那人说到的老秦借了大舅子外债的事,其说来也就话长了。大致说来就是,这秦纷纷自小是个爬树打架在村里“有名”的女孩,这女子也曾说非大舅家表哥不嫁,还曾在一次过年去姥姥家走亲戚时闹得十里八村尽皆知晓。
  所以,但凡是家里过得可以的,就没人愿意娶这秦纷纷。她如今也已十九岁高龄,在村里其他女孩子都做了娘时,她还在家里做老姑娘。
  对于这时的秦纷纷,她有一个英俊潇洒的表哥用来梦幻,况且人家说书人不是也说过那些大家闺秀,才女美人不都是到了二十一二岁才出嫁的吗?因此,她此时的嫁不出去,在她自己看来反而恰是证明她自身的优越了。
  倒是秦老爹看到一些老伙计抱着孙子外孙在村里闲逛时,常常放下酒而产生忧虑。后来他便萌生了给自家纷纷找个上门婿的想法,因此村里任家便进入了他的视线。
  ------题外话------
  写的有没有好点
  



☆、二 任家二子

  这任家也是人口繁多,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老大老二已经成家,各自分开过了。剩了老三老四老五,而老四老五又都是在县里读书。这两人在十四岁时考取了秀才,当时不是没有轰动乡邻亲友。那时他们上京赶考也有很多人愿意资助,可是两人却意外地双双落榜。
  这一来他们面对的便是冷嘲热讽了,常有债主上门讨债,有的只是资助了几百文,那时也都巴巴的上门讨债。老四老五落榜以后,村里村外有议亲迹象的人家也都销声匿迹。
  这样的事情让两个还未跨足社会的青年心灰意冷,因此后来的一年都放下了书本不再读书。任老爹急得嘴上长泡,最后还是任家老三劝慰调停。一年以后老四老五才在书院山长的来信催促下返回了书院,苦读三年,于今年又要上京再考了。
  不过这次借钱却很不容易了,所以秦老爹才有了“可乘之机”。他家大舅子在本县和邻县都开有客栈,家境不错,他便上门借了一百两银子,并许诺卖了橘子就还钱。
  纷纷大舅娘在心内暗呸了一声:“就靠你那破橘子院,哪年才能还清?”纷纷大舅却是满脸笑呵呵的同意,他知道这妹夫平时对妹妹的不好,但是总觉得是自己祝家理亏。所以明知道秦家情况,他们也没有对秦老爹摆过脸子。
  大舅娘板个脸把钱袋扔到秦老爹怀里,没好气道:“咱们家玉和今年可是要和张家小姐办喜事了,不过你大哥就这大手人,啥事都紧着你们秦家。”纷纷大舅喝了一声:“你这婆娘胡叨叨什么呢,还不出去?”
  大舅娘这才翻了翻白眼,转身离开了,不过她想着那个不着调的外甥女招了上门婿,应该就不会再说什么非自家玉和不嫁了。以前她那一出闹得,让自家儿子也跟着丢人现眼。大舅娘狠狠地哼了一声,才心疼着那一百两银子并恼恨着那家穷亲戚,提步继续走了。
  秦老爹想到借钱时遭遇到的冷眼,又抬起酒壶猛喝了两口酒。不过放下酒壶时他又觉得这冷眼受得值,自家纷纷以后终身也就有了依靠。秦老爹虽然表面看来只知道喝酒,然而对于家里的事他心中还是有算计的。
  对于任家老三,秦老爹在心中可是思量好长时间了。他看这任老三是个难得的好小伙,配自家纷纷正合适。
  在秦老爹心中,他家纷纷可是好得没话说。因此纷纷看中了大表哥玉和,秦老爹却常自认为,那玉和配不上纷纷。所以,这招了任家老三做上门女婿的事,尽管纷纷别扭着不同意:热战冷战全朝秦老爹开了,秦老爹还是没有向自家纷纷妥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