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罪羊罢了。只是官员们能够做到的也只能如此了。
却说那一晚,不仅卫瓘一府遭殃,更有司马玮突然发兵围攻汝南王,司马亮一门被杀的杀,捕的捕,降的降,又是一场血腥屠杀,只是他们的黄泉路上并不孤单,不仅前面有杨骏数千人等候,后面还有司马玮偷袭成功,大获全胜,只是还来不及庆功,早有皇上诏意发出,宣布楚王‘矫诏’‘擅杀’等罪名,令宫中各路禁军予以全歼楚王一部,因此,获胜的楚王便急匆匆地追随汝南王脚步而去,身后,还有几十万人以备不时之用。贾后为把朝中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将汝南王、楚王两族全部歼灭,此次屠杀又涉三千余人。至此,贾南风终于大权独揽,以司马衷为傀儡,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中。
第 53 章
卫家遭遇横祸,卫玠兄弟姐妹几个离京随母亲前往封地南陵郡居住。南陵郡往东百里便是琅琊,那里住着数十年来最闻名的一支仕族,琅琊王氏,是卫玠母亲娘家。在那里也是卫玠名声开始传世的地方,他扬名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的秀美风姿。每日里,他常常坐了白羊车拜访亲戚,所到之处,倾动地方,引人围观,其时,牛车、羊车、步辇这些主要乘坐工具也有展示车上主人的意味,而有如白玉雕成的卫玠绝对是最有展示价值的珍品,世人不称其名,只称卫璧人。因其美貌,又与潘岳合称,有潘春卫秋之说,说潘岳与卫玠之美貌浑然天成,引领晋风,一则指潘岳生于春天,卫玠生于秋季,二则指潘岳色若春花,卫玠颜如秋月。
此时,潘岳奏请论及太子婚事,因王衍有女年岁差不多,且才貌双全,朝中大多属意王衍之女可立太子妃,潘岳、乐广等几人属意卫瓘孙女,亦才貌双全。贾南风母亲郭槐属意贾谧之妹,因此未决,为此事,王衍与潘岳便略有不快。太子却也希望是贾谧之妹,借此可以恐固位置,以求自保。这倒出乎潘岳意料。只是太子虽如此想,贾南风、贾午儿、贾谧都不同意,太子又听得王衍大女儿十分美貌,又有才学,也是愿意,毕竟如今王衍当权,卫家失势。后来贾后作主,把王衍美貌的长女嫁给贾谧,再将较为不美的王衍小女儿王惠风许与太子,立为太子妃。太子年纪本与贾谧差不了多少,又常常深觉身为太子,却不被贾谧尊敬重视,反受他欺压,如今娶妻也被贾谧占先,认为由他先挑过,自己只捡他挑剩下的,心里更是忿忿不平,常常溢于言表。与贾谧二人心生嫌隙,便是同处一室也互不说话。潘岳等人另外行文奏请,将卫瑾迎进东宫,立为妃子,太子只宠爱妃子,对王惠风甚是冷落,只是王惠风虽然没有十分美貌,却是生性坚贞端良,十分贤淑,并不生隙。
太子成亲之时,贾后却也没忘了流放到金墉城的杨太后,她强行遣散了追随杨太后的侍女随从,不令供给食物饮水。享尽半生富贵的杨太后断食物饮水8日后饥渴死去。
在这个时候,潘家却有喜事,在潘岳与母亲焦急等候一夜后,杨研终于产下一子,婴儿却是健壮,面貌端丽,活泼灵动,十分可爱,据潘老夫人喜悦道来,说是与潘岳当年一模一样,潘岳取名,因杨研之子,从研而来,遂单名一个墨字,潘岳、杨研已到中年,得此一子并不容易,因此全家自然欣喜。
自贾后掌权,贾谧益发肆无忌惮,飞扬跋扈,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潘岳、石崇每望其车尘而拜,可见其权势地位。他又喜附庸风雅,广延宾客,一时,京中知名文人潘岳、陆机、陆云、左思、刘琨、石崇等尽皆依靠,合共24人,人称‘文章二十四友’,虽只称文人圈子,其实却也是网罗了当时政治势力的政治团体,以潘岳为首。潘岳擅长行文,贾谧奏折多出自他手,由他所拟。潘岳亦发现凡是贾谧上奏,几乎每奏必应,贾后对他进言无不应准。因此,潘岳也愿意为贾谧拟折,且几乎包办。借此机会常把自己想法建议巧妙夹杂在奏文中,以得到批复。如占田制,户调制的改革等,因数十年战乱,人口、耕田都急聚减少,改革占田制、户调制倒也使得已是千疮百孔的民生略有休整,是潘岳有功劳也好,是西晋回光返照也好,却使得国家百姓终归又安定平稳了数年。这是后话不提,且潘岳终于趁这机会推荐了负有大才的陶侃,任了陶侃武冈令,陶侃此时已是四十多岁,蹉跎半生,终于踏上仕途,虽只是一个县令,却是颇为传奇一生的开始。其实,他能够冲破其时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因此此时于潘岳倒是颇为遂心顺意,于公,政见抱负能够有渠道得以施展,虽然是隐身背后,却总归能做些利国益民之事。于私,回到家中便戏儿为乐,小儿潘墨已能在地上爬行,十分乖巧,讨人喜欢,每次席中吃饭之时,他们各自面对几案跪坐于坐席软垫上,潘墨必轮番爬到祖母、父亲、母亲各处,要他们爱抚一番才肯离去,祖母潘老夫人自是爱抚亲呢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有时候潘岳没有见到,或是不予理睬,他便只在潘岳身边爬来爬去,又抬起头来,乌溜溜眼珠眼巴巴望着潘岳,潘岳也只好摸一摸他的头颈,他才笑咪咪爬开,爬到母亲处,杨研心软,早已一把抱起,以糖水喂之。一家其乐融融,又母亲、妻子俱身体安康。因此十分美满。
第 54 章
自楚王、汝南王尽诛,贾南风掌权,天下倒得一时太平,京中除仍是偶有美貌青年无故失踪,也再别无其他祸事。此事已不如以前秘密,几乎公开,都知贾后荒淫,常捉了美貌男子进宫侍寝,多则几月,少则数日,大多皆无声无息的于人世消失,自是被她杀害,也有几个贾后十分喜欢的,不但没有杀害,反而赐了财物官职,养在宫中。更有太医令程据,公然出入宫中,假与贾后关系亲密之威,以此成势。
此时潘岳又迁任廷尉评,补征长安令,任了新职,因此不能陪太子读书,也再不便常去东宫。每日办完公务便早早回家。
潘老夫人毕竟年事已高,前一天还是好好的,照常吃饭说话,并无异样,第二天便突然病倒,起不来床,潘岳听得下女来报,连忙赶过去瞧,一路到母亲房里,只见下人们都显甚是慌张,跨进房间只见母亲竟是十分严重,平卧床榻之上,双眼翻白,喉中嘶嘶作响,似有异物,好似喘不过气来,显得十分辛苦,情形危情。潘岳一时慌了手脚,忽见杨研从人群中走出,几步走到榻前,俯下身,凑到母亲脸上,用嘴对了母亲嘴吮吸,又用手轻轻按抚潘老夫人咽喉和前胸,口对口吸出一大口浓痰,潘老夫人方使喘过气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又用手摸索,手在空中抖得厉害,似是双目不能视物,潘岳忙跨前一步,跪于榻前,只喊母亲,不知她要什么,心里十分慌乱,潘老夫人摸到潘岳的手和杨研的手,便颤崴崴地合在一处,眼中流下浊泪,颤声道:“檀奴,我不能见到墨儿成长了。”
潘岳难过异常,只劝道:“母亲千万别这么想,您好好养病,孩儿和墨儿还需要您的教导,您一定能见到墨儿长大。”
杨研跪于他身旁,说不出话来,只大颗大颗不断掉眼泪。
过了半晌,潘老夫人似有疲累之意,喘息声终于渐渐细了,潘岳、杨研只在一旁好言宽慰安抚,守候母亲渐渐睡去。平常每日相处,于母亲健康之时,潘岳并未觉到母亲年老,此时母亲病卧在床,自己在旁良久注视,方觉她白发如霜,容颜衰老,尤如日薄西山,黄叶入秋,又因病中,脸现痛苦神色,观之着实让人心碎。便是不忍不舍。又自从有了潘墨,更知父母当初养己不易,当时杨研分娩之时便十分辛苦,几次晕死虚脱,他与杨研夫妻情深,感同身受,育儿时自然又有诸多辛苦处,不胜枚举。潘岳如此想着,见母亲已自沉沉睡去。便立起身慢慢走出了母亲卧房,一边思索一边不知不觉来到花园池中桥上,放眼望去,只见朝阳初升,映照着花树下,假山旁、房廊中、庭院里的丫环、家童、伺从身影往来穿梭,显得明媚、热闹而有生气,与母亲病房中的情形又是截然不同。看着眼前种种,只想,如今官是越做越大,府里便是家僮怕也有数百人了。一忽儿又想起当初祖父、父亲身体都好,突然一病,竟直一病而故,幸得那时自己因情避世,能得日夜伺候相守于祖父、父亲病榻前,因此并未使心中留下遗憾,此时唯剩母亲在世,更该加倍尽孝才好。潘岳打定主意,不再多想,从桥上走下便直到书房,修下了辞官陈情书。
这一日公务未完,便有太监过来召见,潘岳料到有此事,便随之进宫面圣。到了正宫内偏殿,有贾后正在相候,行过礼,贾后便也问他潘老夫人病情怎样,需不需要延请太医,又需何种药材等等,问得也颇为仔细,潘岳一一回了。
贾后又问是否当真非要辞官,潘岳回道:“如今母亲年事已高,病情危情,微臣只愿日夜伺候陪伴母亲身旁。”
贾后不语良久,叹了一声,却是无奈,道:“你既然决定如此,我也不能强你所难。”又道:“我多少年辛苦,如今终于能够不再看人眼色,天下大事也由我一人作主,正想与你有一番作为,你却偏要远我。你行事总是每多出人意料。”
潘岳听这话,贾后是允准了,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便是谢恩,道:“多谢皇后成全微臣一片孝心。”
贾后望着他微微一笑道:“你的折子,我可没有驳过,只要我能够作主,也不希望会有例外。”听贾后这意思,却也知道贾谧之折都出自潘岳之手,却顿了一顿,又自笑道:“我成全的并不是你的孝心,是你这个人,成全你的一世美名,千古流传。我倒也想看看你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
潘岳只道了惶恐。
贾后想了一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