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风流-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遗留物

  郑嘉树并没有沉不住气到会去问温庄和为什么要和花容重新亲近——毕竟温庄和是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的。
  而与之相对的是,温庄和也不会自曝跟踪之实。所以两个人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平衡,像是有默契一样,谁都不提这件事儿。
  这种平衡一直保持到了深秋,吴国使团到来,也就是太后圣寿前十天。
  郑嘉树作为接待人,有些头疼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穆鸿烈,“襄王殿下既然来了就该先见过陛下才是,怎么可以先见温……靖安郡主呢?这岂非是……”
  目无我国国君,不成体统,色乱心智!郑嘉树在心里默默地斥责了一番鸿烈,然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坐在一边儿的副使魏景阳身上,“魏大人?”
  魏景阳是傻么?他除非是有毛病,否则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出声儿说‘殿下您的确应该先去见见人家皇帝,而不是先见老情人’……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干脆假装不明白郑嘉树的意思,反正他们也各有其主,即使得罪了也没关系……这么一想,魏景阳就更觉得心安理得了。
  郑嘉树皱皱眉,鸿烈则看着他笑,“怎么?先见见庄和不可以么?再怎么说也是故人,只是叙旧,不算什么正式见面。”
  正不正式按理说都是不可以的。这就譬如你外出办差回京,既不先求见君王交旨,也无殊恩特许,就自己回家看老婆孩子了。这种事儿不治你一个大不敬罢官免职流放三千里,最起码也要连降三级罢?
  “襄王殿下是吴国国主派来的使者,代表着吴国国君颜面和吴国上下对我主陛下的态度。而靖安郡主则是我主陛下一臣子。吴国使者先见臣子而后见我主,一是不敬,二是罔顾尊卑,置靖安郡主于不义不忠。故而,珮琛请襄王殿下三思而后行。”郑嘉树自认为有理有据,且不谈什么国体国礼,只说如果鸿烈真的喜欢温庄和,那么光凭第二条理由,他也该放弃见她。
  鸿烈笑了一下,突然做出了一副退让的姿态,“既然郑大人都这么说了,那本王也不为难郑大人。”
  郑嘉树对于鸿烈的这种善解人意,不但没有感觉‘松了口气’,反而更警惕了起来,“如此,珮琛就在此先多谢襄王殿下谅解了。襄王殿下放心,只要殿下见过了我主陛下,得了陛下首肯,自然不难见到靖安郡主。”他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温庄和毕竟是温家的人,手里还握着了不得的东西,梁帝很可能因此不愿意让吴国来人见她。
  鸿烈当然知道郑嘉树的这点儿小动作,但鸿烈并没有直接戳破,他只是笑道:“不过我得请郑大人替我带一句话给靖安郡主。”他微微偏了一下头,带着一丝含义不明的笑容,“不知道郑大人意下如何啊?”
  郑嘉树看看左右众人,心道这么许多人作证,管他说出什么来,总之也是大庭广众之下,不会怀疑自己什么的。遂便笑道:“襄王殿下请说罢。”
  无论是什么话,待会儿都先带着人入宫和陛下禀明了,如果陛下允许就告诉给温庄和,如果不允许……那反正自己也不曾跟穆鸿烈做过什么保证,也不算违约。
  “请郑大人替我告诉靖安郡主,她给我留下的东西很好,我主陛下非常满意。”鸿烈说着便笑得更得意了些。
  这句话不是说给温庄和的,而从一开始就是说给梁帝的。郑嘉树看了一眼梁国众人的神色,就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看了看鸿烈,“襄王殿下且早些休息罢,明天还要拜见我主呢。”
  说罢,郑嘉树便起身带着众人离开。就在他还在考虑如何将这件事儿跟梁帝说清楚的时候,一出驿站,就见礼部左侍郎文仲远便立刻上前道:“郑大人,吴国襄王所言无论是何用意,都事关重大,该上报天听,由陛下圣裁。”
  郑嘉树看了一眼文仲远,心道,看看这做派,就知道这老小子在左侍郎这个位子上干了十三年还不能晋升,甚至还时不常要被同僚排挤……真是不冤枉。我都没说话呢,哪里就排到你了?再说,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怀疑我有意为温庄和隐瞒,要欺君罔上?光凭着这个,我哪天要真是去陛下跟前儿告你黑状,你也只能算是活该……
  不过总体上来讲,郑嘉树还算是一个比较坦荡、不爱携私报复的人,所以这个念头也只是在他脑子里过了一下,就被清理掉了,“自然该当如此,不如就请文大人随我一起入宫向陛下禀报罢。”
  省得你到时候还要嘀嘀咕咕怕我有个藏着掖着的……郑嘉树心里暗自摇头。
  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梁帝不到半个时辰后就见到了相伴而来的郑、文二人。梁帝笑着合上一本折子,“怎么?见过了穆鸿烈了?他说什么了么?”
  郑嘉树完完整整地复述了一遍鸿烈在驿站所说的话。梁帝听了之后不禁一愣,随后他看了看文仲远,“文爱卿带人去温家传靖安郡主来见朕,之后就不用回来复命了,早点儿回家休息罢。”
  打发走了文仲远,梁帝便问郑嘉树道:“你有没有自信待会儿能问出来,温庄和到底给吴国留下了什么?”
  这不是一个差事,这是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所有人都知道是郑嘉树把温庄和带到吴国的,也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郑嘉树应该为温庄和在吴国期间的所有行为负责。而刚才穆鸿烈的话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温庄和自愿留下一样不知为何的东西,第二,这样东西对于一个君王来说都意义非凡。然而温家有什么东西意义非凡呢?
  不言而喻。
  如果真是有这样的事儿,那很显然,满朝不满于郑家荣宠的人都会把矛头对准郑嘉树,轻则控告郑嘉树监管不力,重则很有可能还要说郑嘉树和温庄和一道里通外国。
  而梁帝现在是在给郑嘉树一个机会,如果郑嘉树能问出温庄和到底在吴国留下了什么,那梁帝就可以以一个将功赎罪的名义从宽发落,但如果郑嘉树不能,那则无论梁帝有多想保住自己这个表弟,也都难免众议纷纷了——何况,他也的确需要郑嘉树向自己证明忠诚之意。
  郑嘉树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必须回答,“臣必然全力以赴,但愿稍赎罪过。”
  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郑家一大家子人的名誉和前途。
  这么简单的道理,不但郑嘉树明白,温庄和也明白。本来就温庄和个人而言,她不是很在意别人家的生死事。但考虑到她刚刚才煞费苦心地寻到了郑嘉树的短儿,如果毫不利用就直接做了废棋,还要连累自己,那她就不得不重新做决定了。
  但是如果郑嘉树一问她就什么都说了,显然也不足以取信于梁帝——甚至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梁帝认为二人互相勾结,意图不忠。然而吱呜不答,则也是死路一条……
  “靖安郡主,吴国襄王让我带话给郡主,说吴国国主对郡主留下的东西非常满意。郑某想问一句,郡主当日临走之前到底给吴国国主留下了什么?”郑嘉树知道他不能急,但也不能表现得过于冷静,因为这两者都容易被君王所质疑。
  温庄和抿了抿嘴唇,她留下的东西无论怎么解释都可能造成误解,但欺骗也显然不会有好下场。
  每一处都是为难,所以她只能赌一回。
  她低着头,“我给吴国留下了四张火器图纸,和一枚襄王穆鸿烈当年所赠的珊瑚佩。”
  梁帝听到‘火器图纸’四字时,霍然起身,冷笑道:“温庄和,你果真该死!”                    
作者有话要说:  

  ☆、几分心

  郑嘉树也没想到温庄和突然老实了起来,一下子也有些措手不及,但一阵慌张之后,他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陛下息怒,不如听听温氏还有什么话要说。”
  梁帝看了一眼郑嘉树,然后对温庄和道:“你倘若说不出个合适的理由,就自己去铡刀下头躺着罢!”
  这不是在给温庄和机会,而是在给郑嘉树面子。所以郑嘉树收到这个信息之后,立刻说道:“臣谢陛下隆恩。”随后又对温庄和道:“你须得老实说话,要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那四张火器图纸,不过是半成品,如果吴国真的要按照那四张图纸来制造火器,最后的成品就会祸及自己人。”温庄和并不惊慌,“因为那些东西真的做出来之后,火药容易在膛内爆炸,根本来不
  及发射出去。所以即使拿到了,对于吴国而言,也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温庄和说着,脸上竟露出一种光彩逼人的笑意——仿佛她刚刚讲了什么非常值得炫耀的成功往事。
  梁帝瞧着她,忍不住微微皱眉,他也许本来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下了,只是继续询问,“那你留下的另外一样东西呢?那个珊瑚佩是怎么回事?”
  “珊瑚佩出现在了它最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了吴国国主最怕穆鸿烈出现的地方。”温庄和低下头笑了一下,“温家老宅有一处藏火器图纸的密室,钥匙所在之处被我暗示给了穆鸿烈。而后在他带着吴国国主到密室的时候,吴国人就发现了这个珊瑚佩。这可不就是出现在了最不该出现,且吴国国主最怕出现的地方么?”
  一个君王最怕的是什么呢?一个君王最怕的就是他的臣民有他心,有非分之想,并且还有有这样的非分之想的能力——两国分裂就是再清晰不过的前车之鉴。
  更何况,穆鸿烈还是吴国国主的嫡亲弟弟,他如果再拥有温家的钱和火器,那就意味着他不但拥有一定的正统性,还具有推翻自己哥哥的本钱。
  温庄和就喜欢这种让所有当事人都惶惶不可终日的形势——越乱对她越好,越乱让她越开心。
  梁帝很快就抓住了温庄和话里的一个重点,他逼问道:“你说吴国人发现了这个珊瑚佩?那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发现了的?难不成你当时也在场么?还是说……这是有人告诉你的?”
  温庄和微微一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