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文曲笑道:“姑娘穿着御寒吧,一剑衣服对我来说不算事。”说着就走出了亭子。少女似有不舍,捏紧手里的衣服跟出了两步,眼睛直直的看着宋文曲离开。
却说宋文曲出了亭子,径来秦淮河的码头,正好有条船,就坐下度过了秦淮河。这样就到了苏州。宋文曲听说苏州的有些历史古迹,就要去看看。他首先来到的是虎丘山。这座山由乱石组成。宋文曲听说其中有块石头,形状像馒头,上面有“点头”二字,据说是有一名叫竺道生的高僧说法传道的地上。不多时,宋文曲果真看到了那块石头。
宋文曲还知道一块有名的石头,叫试剑石,它是一块巨大的石卵子,它与点头石不一样的是这块石头被平整的分成做了两块,据说是春秋吴王试剑留下的。宋文曲又去了别处地方,只因时间不早,就先决定在苏州城中寻个客栈住下。
次日,宋文曲就先在苏州城里四处转了一下,也是寻找喻秀盈在不在苏州,寻了大半个苏州突然看见街上有好多人都朝前面跑去,还听到有人说:“发生什么事了?”
有人接过话茬道:“你不知道,支付的女儿今天抛绣球选夫婿。”
有人惊奇的道:“不是吧,据说知府的女儿貌美无比,怎么可能找不着夫婿竟要用抛绣球来选夫婿,真是难得一见。去看看。”
有人也想去凑热闹,道:“现在城里的精壮青年都去了,还去了好些中年人和老头子,去晚了可能就没站的地方了。”
有人附和道:“说的也是。”宋文曲也大奇,虽然不想做什么夫婿,但觉得这个热闹还是要去凑的,也和街上的人跑去了。
到了现在,顿时是人山人海,大多是青年男子,他们都向上看。宋文曲见前面是一出酒楼,开了许多窗口,并有几名少女在窗口站立,看着下面,看样子是丫鬟。
有人就大声说说:“这几个丫鬟一个个都貌美如花,我也不要去什么知府大人的女儿了,就让其中一个做我老婆我也知足了。”宋文曲听着竟还有几人在附和,好顿感好笑。
忽然听着人声鼎沸,大致说“出来了”之类的。宋文曲也看去窗口,见一个蒙白纱的的女子和一个身白衣,头顶斗笠的女子一前一后出现在中人的视线当中。
那脸蒙白纱的女子手里不是拿着一个绣球而是拿着一件衣服,宋文曲看见了脸色一变,看管你道这是为什么,确是宋文曲在贤德亭送给少女御寒的那件衣服。正是:“贤德亭义救孤女,杜康楼惊现单衣。”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会目完
43。第二卷:江湖之旅…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上)
第二十六回桃花之劫
话说宋文曲在抛绣球的地方看见了在贤德亭送给一名女子御寒的单衣,很是惊讶,心想:“我的衣服怎么会在那里。莫非……”宋文曲虽然想到了些什么,却很不明白。
这时候那女子说道:“请认识这件衣服的人上前来。”宋文曲好奇,就向前走了去。头顶斗笠的女子这时看见了宋文曲,身子竟一颤。
宋文曲近前,只见那脸蒙白纱的女子说道:“不满众位说,这件衣服就是绣球。”说着就把衣服扔向了宋文曲,宋文曲竟鬼使神差的接住了。
众人一片惊嘘,有人道:“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绣球变成了衣服,衣服成了绣球,恰恰什么也不明白的情况下就把这所谓的绣球扔给了一个矛头小子,这是为什么呀?”其他人也想不明白,都一个接一个的表达自己的不满。
脸蒙白纱的女子的道:“现在抛绣球结束,有请楼下接到绣球的那位公子上楼来。”
众人闻此,知道没自己的戏,也就一哄而散。
只有宋文曲还在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奇故。这时,从酒楼里走出两名年轻女子,向宋文曲行了一礼,接着一名女子道:“有请公子上楼去。”
宋文曲感到莫名其妙,说道:“这是什么情况啊!”
两名女子掩面嘻笑道:“公子接了我家小姐的绣球,就算我家小姐的未婚夫了。”宋文曲听此,大惊失色,说道:“什么未婚夫的。这是我的衣服,根本不是什么绣球,你们竟会糊弄人。”
女子嘻嘻笑道:“也不管是不是什么绣球,不过,我家小姐请公子上楼一叙倒是真的,公子请。”宋文曲到也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鬼使神差地就同两名女子上去了。
待进了酒楼,又接着上了楼,就看见楼上围站着几名女子,那名脸蒙白纱的女子正对着宋文曲,头顶斗笠的女子则背对着宋文曲。宋文曲看见这楼上以备好了酒菜,看着色香味俱全,直教人流口水。
这时带宋文曲上来的两名女子道:“小姐,公子来了。”那脸蒙白纱的女子走向宋文曲,她摘下自己的面纱,一张美丽的容颜呈现在宋文曲面前,她笑着,拉着宋文曲坐上座位。
宋文曲不由得问道:“不知姑娘是何人,我和姑娘认识吗?”
那女子悠悠道:“你认不认识我倒不要紧,只是我家小姐你是认识的。”
宋文曲怪道:“竟说胡话,我何时认识你家小姐了。”
那女子认真的说道:“认识的。”
对着还是背对着宋文曲的斗笠女子道:“小姐,你说是不是?”那斗笠女子没做声,也不见她转身。
过了会儿,宋文曲不耐烦,就要走,道:“你们在做什么,我走了。”
这是那斗笠女子身子又是一颤,似乎有些紧张宋文曲要走似的,只见她转过身来,道:“一手摘自己的斗笠,又说道:“恩公,你是认识我的。”待那女子摘下自己的斗笠,宋文曲不由得张住了嘴,看官你道宋文曲这是怎么了。
原来,这女子非常美丽,这还不足为奇,称奇的是这女子是宋文曲在贤德亭救过的那名女子。她显然没有在亭子里的狼狈之状,她现在一身齐整的裙子,从头到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而且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神采奕奕的但又有些娇羞的看着宋文曲。
宋文曲吃惊道:“是你。”那女子看了看宋文曲,点点头,说道:“正是小女子。”又道:“对了,小女子叫王玉婷,还未请教公子姓名。”
宋文曲看着王玉婷样子,完全没有了在亭子里害怕的那种感觉,道:“我宋文曲。”
王玉婷似乎很高兴,笑道:“原来是宋公子,前日多谢公子出手相救。”
宋文曲不在意,只是说道:“举手之劳而已,不必在意。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王姑娘会被坏人追的。”
王玉婷又说道:“那天小女子出游,没想到走散了,就碰见了歹人,我就一直跑,跑到亭子里就没了力气了,所以就停了下来。我本来也是很怕你的,可是当看见了你出手救我时,我心里好生感激的。”
宋文曲道:“是这样啊,以后可要小心了。我还是不明白姑娘为什么抛绣球还抛给了我。姑娘不是当真的吧。”
谁知起先那脸蒙白纱的现在站在王玉婷身后的女子笑道:“我给公子说。我们家小姐自从那日见了你,就朝思暮想的想要见你,想感谢你。开始我感觉不对劲,后来在我追问下,小姐终于告诉我了。得知你会到苏州来,公子定是初次来苏州,定然会到街上四处走走的,所以我就出了这个主意把你吸引过来。接下来发生的事,公子你也知道了。”
宋文曲听言不由得皱了皱眉,道:“这么说着抛绣球是假的了?”
那女子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是真的。”
宋文曲惊的一声“啊!”
那女子笑道:“莫非你是不想娶我家小姐,这可不行,这绣球你可已经接了的。”
宋文曲有些急了,道:“这原本就是我的衣服做不得数的。”
王玉婷嗔道:“小兰,别瞎说。宋公子,小兰开你玩笑的,公子切莫当真。”
这被叫做小兰的道:“小姐,什么开玩笑,看得出,小姐是喜欢公子的,要我说,这就是一段良缘。”
王玉婷又嗔道:“呸!你又懂得什么‘良缘’?”小兰就不再说了。
这时从楼下上来一个女子,她对王玉婷道:“小姐,老爷来了。”
44。第二卷:江湖之旅…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下)
王玉婷有些慌张的说道:“啊!爹怎么来了?”就离座到楼梯口。
宋文曲见此道:“姑娘,要不我回避吧?”
王玉婷急忙说道:“公子坐着,不用回避。”
不多时,只见王玉婷对着楼梯口,道:“爹爹怎么来了?”
于是宋文曲就听见从楼梯口传来声音,道:“你胆子也太大了,没事做竟整这么一出,现在整个苏州城都知道你抛绣球,你就是相瞒我也瞒不住啊。这肯定又是你那丫头小兰出的鬼主意。”
在王玉婷身后的小兰道:“老爷,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虽说主意是我的,但采不采纳还是要小姐的意思呀。”
只听那声音道:“还敢顶嘴,等回去了,仔细你的皮。”
小兰一惊,道:“老爷,我不敢了。”
果然从楼梯口出现一个中年汉子,不用说这自然就是王玉婷的爹,也就是苏州城的知府了,这知府进士出身,名叫王学斋。宋文曲看见,赶忙过来,向着王学斋行礼,王学斋见了,打量了一下宋文曲,点了点头,竟说道:“我女儿的眼光大爷不差。”
王玉婷向王学斋道:“爹!这就是我跟你提及的救命恩人,叫宋文曲。”
王学斋若有所思,说道:“‘宋文曲’,倒也是个好名字,只是与你的身份不配,你是个江湖中人吧?”
宋文曲道:“正是。在下师承武当派。”
王学斋道:“武当派,但不知祖上何人?”
宋文曲道:“先祖宋濂公,家父是景泰年间大学士。”
王学斋有些惊讶,道:“看不出你来头倒不小。”心下道:“他说他的先祖是宋濂,宋濂的子孙一个叫宋文清的是大学士,夺门之变后就被抄家了。”
当下王学斋道:“宋侠士别再这里站着了,来坐坐。”
宋文曲就被邀着坐下。王学斋又道:“婷儿,怎么还不给恩公斟酒谢恩?”王玉婷赶忙给宋文清斟酒,宋文曲道:“不必了,实不相瞒,我不会喝酒。”
王学斋笑道:“行走江湖,不会喝酒,岂不让人笑话。”宋文曲不得已,只得喝了,这次倒觉得酒不那么难喝了。
只见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