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棠春-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满头大汗淋漓,像瓢泼似的汗水顺脸滑落。
  沿路可见,一群兵马蓄势待发,步伐紧凑地向前进。
  我得知事情不妙,用袖子快速擦了擦汗,加快两步走。
  至李渊的寝殿,我闪身躲在柱子外,放眼观察里面的状况。
  李渊又惊又怒又气又怕地坐在龙椅上,愤恨地看去石阶下跪着的两个通风报信的小人。
  身材瘦弱细小的人是校尉乔公山,双臂长如猿猴的人是郎将尔朱焕。他们畏畏缩缩,战战兢兢,说得模棱两可。
  他们说是大公子指使杨文干,命其暗中招兵买马送往长安。大公子又将事先备好的盔甲交给他们,让他们送去给杨文干,好让彼此在庆州起兵时互相照应。
  他们带着几辆马车行至豳州,因怕受罪,遂改道上玉华山,告发大公子。
  我四肢俱颤,身子变凉。
  大公子怎么会如此?
  他不是太子么,既然天下皇权和皇帝之位都将是他的,他何必多此一举?
  寝殿外的南衙四卫严密防守,层层封锁,直到最后则是由北衙羽林军将仁智宫重重包围,以护皇帝周全。
  片刻,四卫将一个名曰杜凤举的人放进来,原来这厮也是来告密。
  李渊闻变大骇,失望的眼底透着不可信任的愤怒。他立即召大公子前来觐见,同时派遣司农卿宇文颖飞骑传召杨文干。
  我全身激灵,脸色木讷。回头再想,大公子如何会造反?即便要提早夺得皇位,他毋须公然在李渊面前故作姿态。而且,他身为主使者,若要叛逆,他不会与李渊相隔这般远,这根本就不能控制李渊,从而逼其退位。
  如此想来,定必是在此事之中起了端倪。
  想复想,我登时惊愕地魂不附体,周身打着冷颤,双唇战栗。
  二公子一直未出现,这其间的端倪想必是他暗中命人穿插。
  我愁眉紧锁,恍在梦中。
  大公子与二公子骨肉相残,如此明枪暗箭,徒然只会两败俱伤。
  亥时,大公子得到诏令后,赶紧带领一群人马前往玉华山。在距离山上六十里外的北魏毛鸿宾遗留的堡栅内,他将所属官员全部留在此,只带十余人骑马奔往凤凰谷。
  子牌时分,大公子抵达仁智宫。
  我快速躲进柱子外,免得被人发现。
  等了这么久,事情也该有个结果了。
  尔朱焕、乔公山和杜凤举退下后,李渊只把大公子留在寝殿内,不设任何把守,似乎还是选择相信大公子。
  隐约听见,李渊怒叱大公子的叫骂声。
  我探头望入窗里,大公子极力辩驳,声泪俱下。
  他的诚恳真切,使我看得一阵心酸。
  大公子说,他只命人送了一副盔甲给杨文干,并无造反之意。
  李渊将信将疑,神态里还有解不开的谜团。
  我心里以为杨文干只是个会养兵用兵的粗人,若大公子要以盔甲暗喻谋反,为何不写密函?
  这才能让杨文干明白啊。
  大公子自知有错,伏地大哭,奋身自掷,几至欲绝。
  我吸着冷气。
  他跳起来扑在地上,额头都磕穿了血,神情内几欲悔不欲生。
  李渊虽有恻隐之心,可心底的疑问还未见得消解,遂他连忙命四卫将大公子扣押于军帐,且派殿中监陈福严加看管,供给他粗食麦饭,以此充饥。
  我咬唇,屏息凝视。拳头摁住发抖的唇边,牙关碰击着舌头,一颤一颤的。眼泪酝酿,可是怒火已经装满心腔。甩下手,我愤然拔足就跑。
  李渊惶恐杨文干会来宫偷袭,便带领南衙四卫南行几十里,潜避于凤凰谷外。随后又派东宫六率相继赶来护驾,以三十人为一队,分守帝帐四周。
  六月廿六,司农卿宇文颖归来,言道杨文干果真起兵造反。
  恰好这日,李渊返回仁智宫。他不敢懈怠,速令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亿师道合剿杨文干。 
  我深知,宇文颖定是在杨文干耳中说了甚,才导致今日的种种局面。
  李渊传召二公子前来商议大事。
  我偷听到,二公子提出只需派遣一名大将去捉拿杨文干便可。
  李渊不以为然,思忖再三,觉得此事非平常叛乱可以比拟,事关大公子,响应之人也许数不胜数。
  爱子心切的李渊心里十分害怕,最终派遣二公子下山剿灭杨文干。
  我心里明白,李渊这是利用“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的计谋。
  大公子与二公子素来有恨,杨文干是大公子同谋,二公子定会竭尽全力剿灭敌军。
  可是二公子迟疑许久,未有答复。
  我心存念想,觉得他还是顾及亲情的。
  不一时,李渊提出了一个诱惑人心的条件“回来以后,朕马上立你为太子。其实朕不愿意效法隋文帝,诛杀亲儿。待你成为皇帝之后,可把太子贬谪为蜀王。蜀中兵力薄弱,倘若以后他能事奉于你,你当是保全他的性命。倘若他不肯事奉于你,你要捉拿他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看不清二公子的脸色,我愀然转身,幽幽离场。
  才走几步,忽感身后有人。
  火速转身,一名黑衣人向我额头打出一掌。
  我抖了抖眼睑,意识逐渐模糊,却还偏偏看见,黑衣人的腰带上绣着银菟的图案。未等我喊出声,我双目泛白,四脚朝天倒地。
  七月初一,杨文干攻陷宁州。
  初五日,二公子带兵前往宁州剿杨文干。
  叛军乱成一团,未等二公子出兵围剿,杨文干就被自己部下砍了头颅,死相惨不忍睹。
  未几,叛军降于二公子。
  继而,二公子捉获宇文颖,告其罪,全军不战而胜,挥师返回仁智宫。
  我感到额头撕裂般的刺痛,抚额甩了甩头,张大双目,查看眼下是何状况。
  这儿是仁智宫,至于是何所宫殿,也不去深究。
  倏忽,门外走进了一人。
  偏头看去,我惊异地松开了扶住额头的手。“陛下?”想从软垫上起来,李渊抬手示意我继续坐着。
  他背手近前,色泽明黄的龙袍耀眼夺目。
  我心道:“他怎会命人将我打晕?”防备之心从下至上散发,却又未敢过于明显。
  他喟叹一声,瞅瞅我的警惕,兀自笑了笑。“你不必慌张,朕不会对你怎样的。”
  要知道,你的主人可是那谁啊,我就算是个皇帝也不敢对你造次!
  “陛下为何要这么做?”我其实想问的是,为何打晕我?
  他抿抿唇,片刻才道:“沉冤,你救救太子罢。”轻声软语,宛若不再是九五至尊,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我惊悚。
  “你在寝殿外偷听了这么多日,也该晓得个中利害。”他的眼闪过我身,精准得像捕猎者。
  我语塞道:“臣……”
  他道:“朕想求你救救太子。”他的眼卸下了倨傲的光圈,浅淡的色蕴独有慈祥和蔼。
  我冲口而出,“微臣惶恐!陛下乃真命天子,怎能求我这个小小的四品官呢?”心脏“噗通”地跳动,一扎一扎地刺着。
  他摇摇头,“只有你才能救他一命。”
  “陛下,”我咽口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朝天阖眼,满身深刻的疲惫。“朕不仅对太子起疑,也对秦王有了疑心。其实朕知道这并非万全之策,可也只有如此才可保住太子。”
  我脸面震骇,想不到李渊看局势如此清明。
  他道:“朕虽老,却非糊涂。太子被锁后,众人皆都为其说法。待秦王出兵后,齐王携着朕的嫔妃,一举为太子求情。封德彝更是说‘太子已是太子,决不会无故生起谋逆之意’。朕想了想,不禁想到了秦王与其幕府。”
  我心中一震,内疚、疼痛、心虚、自怜等诸多感情涌向心头。“陛下为何选择相信微臣?”
  我是二公子的属下,他没有理由信我。
  二公子此番出计陷害大公子,莫非他都不怀疑我?
  “乃因你是朕的宣威将军,”他注视着我,心头却辗转反侧。“你是朝廷命官,本应离开秦王府,可你却还是秦王府典军。朕明白,这是秦王保护你的手段。”
  一旦作为朝廷命官,是不能继续留在原来的幕府,否则等同犯罪。
  可是二公子为保我安危,在暗中做了这么多事情。
  良久,他叹了口气。“你也许会协助他,他实在为你付出了许多。朕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霸绝的他,可能是因为你的缘故,他才不会待太子这般狠心。”我倏然想回应,却被他抢先一步。“沉冤,不管如何,朕希望你能看在你与太子曾有的情分上,去求秦王放过他。”
  我低下头,沉吟未语。热血冲着脸庞,我却感到身内寒冰泛滥。
  二公子为我做的事情,我是十分欢喜。
  大公子对于我来说,从来就是真诚相待的知己。
  忠义两难全。
  遽然,门外传来声音。“禀告陛下,叛贼杨文干已死,头颅被送往长安。秦王砍杀司农卿宇文颖,胜利回师。”
  我和李渊互视一眼,皆有不同的心情。
  李渊冷厉地看我,“你可听见了,秦王这么做岂不无私显见私么?”
  我全身不能自拔地颤抖,好像只有颤抖才能说明我也是在害怕。
  “乔公山与尔朱焕自知大祸临头,遂将一切真相告诉了朕。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收买了他们,还有宇文颖,为的是设计太子的谋逆罪名。杜淹即便再聪明,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和能耐做出此等有违国法之事。想必,其背后藏匿了一股更强大的势力。”
  我听出他的暗语,也不作出任何答复。猛的,我想到乔公山。这厮三番四次向李渊告密,且都因为不同的事情。回想起来,乔公山身材矮小,矫揉造作,却不能想他竟是如此狡诈之人。
  他既非大公子之人,也非二公子之人。两方同样得罪,告密彼此,皆都是想看大公子与二公子鹬蚌相争,可由他渔翁得利。
  他见我毫无反应,遂撂下话。“朕选择相信你,并非你没有参与其中。只是纵观全场,朕必须相信你。若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