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伺候着安箸进羹,另还有一堆小丫头,捧着拂尘,漱盂,锦帕等物在旁伺候。
青玉看着伫立在贾母身侧的王夫人和邢夫人,虽然知道这是这里的规矩风俗,但她的眼眸中还是一闪而过的复杂,心头涌上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王夫人和邢夫人说起来,也都已经是到了中年的年纪,甚至早两年就已经有了孙子孙女,却还要伺候在贾母身旁。
难怪都说‘媳妇熬成婆’这一个‘熬’字真真的就道尽了这其中全部的意义和艰辛。
不过贾母也似乎念及有青玉和锦玉在场,只让王夫人和邢夫人略动了动,夹了两筷子做个样子,便开口让她们坐了下来。倒是李纨和王熙凤,倒是从头伺候到尾,一直到饭毕都没个闲停下来。
除此之外,青玉这一顿还是吃得极好的。虽然贾府的饭菜略油腻一些,但是味道却没得挑剔,吃惯了淮扬菜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的菜色,偶然换换口味也还是不错的。
秉着‘食不言寝不语’的意思,寂然饭毕。
虽然在家的时候,青玉和锦玉由林如海教导,要惜福养身,饭后,过一刻再吃茶,这样方不上脾胃。不过入乡随俗,来到贾家这里,就少不得要随着他们的规矩,横竖,他们今日也只是来做客罢了,过后就走,只这一次,也不妨事的。
接着有小丫头用小茶盘奉茶上来,青玉随着众人一道,漱了口,而后才接过送过来的茶水。
吃了茶,贾母便对王夫人邢夫人她们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
邢夫人和王夫人听了,连忙起身,说了两句闲话,便和邢夫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了。
随后坐不住的贾宝玉也闹着要锦玉和他一起出去,而向来疼爱他的贾母便当下允了下来。而锦玉听罢,直觉的看向青玉这里,而青玉也看出来,大约是在家里松散自由惯了,所以锦玉在这里,被一群围着,很是不自在,所以在贾宝玉说要出去的时候,又看到自家大姐微不可见的点头后,他的神情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等贾宝玉带着锦玉出去后,王熙凤便发挥了她长袖善舞的性格,直把贾母逗得笑呵呵的。
略说笑了一会儿,王熙凤便转头看向青玉,笑着问道:“今日一见青大妹妹,果真是个钟灵毓秀的可人儿,难怪老祖宗整日的挂记在心上。”
青玉腼腆的一笑,说:“琏嫂子真是太过誉了。青玉不过是个一般人罢了。”说着看了看迎春她们,接着说:“我看琏嫂子家中的这些姐妹们,才个个都是天仙似的人物,比起这些姐妹们,青玉可是自愧不如的。”
“我看你是谦虚的。要我说,她们比起你才是自愧不如。我听闻,自敏儿过世,都是你在打理一应家务琐碎之事,而且做得极好。可见是个有能耐的,单是这一点,你就比她们强多了。”贾母亲昵的拍了拍青玉的说,慈爱的说道。
王熙凤也立刻笑盈盈的接口,说:“老祖宗说的极是。”
而青玉自然也赶紧接口,把迎春探春惜春并薛宝钗,也夸赞了一番。
一众人又热热闹闹的说笑了一番。
未几,贾母便有些倦了,便由丫头鸳鸯扶着,到里间休息了一会儿。而青玉则和迎春探春惜春并着薛宝钗一起到了东边侧间里。
没了长辈的约束,几个女孩子在一起更能够打闹成一片。不过青玉却也敏感的察觉到,探春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复杂,态度也有些疏离,青玉大约能够猜测出原因来,约是为了自己所送的礼物,里面却有些区别的明显罢。
而青玉对迎探惜三姊妹,有好奇,有同情,也有一些细微的喜爱,但也仅仅如此罢了。所以对于探春的复杂的目光和疏离,青玉完全不当做一回事。和迎春惜春薛宝钗一起,聊些当下最为时新的衣裳珠钗,说些家常话。
*
待到申时上下,青玉便起身给贾母告辞,要家去。
而贾母心中自然是万般的不舍,拉着青玉的手,说:“青玉,要我说,你老子就是一个狠心的。你和锦玉才多大?就敢让你们单独过来京城。我原和他说要你们姐弟俩住在这里就是了。偏你老子也不允,只要一想到,你们两个小小的人儿要单独住着,我这心里就一直揪紧的很。”
青玉闻得贾母此言,当下心中一紧,立刻笑着说道:“外祖母,你放心!爹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了。才放心我和锦玉过来的,无大碍的,况且明年开春,爹也要进京述职了。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也快的很!”她可是好不容易才说服了林如海,让她和锦玉住在自家中。虽然今日来贾府这趟,贾母对她也很好,但是到底不是自己家里,要她常常住在这里,她肯定是全身上下都不自在的。
贾母刚才那话,确实带了两分想让青玉自个提出来过来这里住的意思。她今日一见,青玉沉稳大方,锦玉聪慧内敛,这么一对出色的孩子,是自己女儿遗留下来的骨血,这让贾母对青玉和锦玉确实的生出三分的怜爱,想要接过来照顾一番。其次今日在见到青玉的种种表现后,心中很是满意,想着有其姐必有其妹,有青玉做榜样,黛玉那里也差不到那里去,将来如若和宝玉结成一对,必定会是宝玉的好帮手的。林如海如今已经做到了从二品的巡盐御史,明年他回京述职,说不得还要往上升一升,虽膝下只有锦玉一根独苗,而锦玉瞧着虽然比不得宝玉伶俐,但也是个出息的,有这般岳家的帮衬,何愁宝玉将来的仕途不顺心。是以,她才开口,略试探了一句。
不想却又被青玉给拒绝了,心下当即略略有些不快起来,心中想着果然是外孙女,血缘上终究是隔着一层,如是的一想,贾母心中对青玉的好感和热度也减了一分。只是贾母为人处事圆滑,所以面上并没有显出一分一毫来,说:“你母亲随你父亲赴任多年,到去世也不得一见,只要一想到你母亲早早的过世,我就心肝疼。如今好容易把你们姐弟给盼了过来,不想又不能在跟前日日时时的见着。这么一想,我这心……就不大好受。”
如果不是青玉是修炼之人的话,还真是难以察觉到贾母这前后的变化。
这贾母虽然是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对自己虽然好,真心也不假,但终究不是全部的,这之中不免参杂了几分利益之色。况且贾母享惯了富贵尊荣,一向嫌少有人反驳她的话,如今被自己驳了意见,这态度有变化,也是常情。是以,笑着说:“外祖母,如今我和锦玉已经到了京城,且以后也不大会会扬州了。如今虽不能和外祖母在一处住着,但距离也近的很,来往很是便宜。到时候,隔三岔五的上门,说不得外祖母就该心烦了。”
“你这孩子!偏是嘴巴伶俐的很。”贾母点了点头青玉的额头,笑的一脸的慈爱。
此后青玉又陪着贾母说笑了一会儿,等到锦玉过来,便一起拜别贾母。
青玉的第一次贾府之行,到此结束。
☆、红楼+清穿'长姐难为 第13章
话说青玉和锦玉自那日里从贾府回来后,便蜗居在家中。锦玉因再有几日就要入读白河书院,是以,忙着温习功课,而青玉则忙着整理归置打理家中一应的事物,毕竟初来咋到,杂事较多。
几日后,便道了锦玉入读白河书院的日子。
因那白河书院是半个月沐休一次,是以,从贾府回来锦玉便开始让丫头收拾锦玉在书院里所用的一应东西,又亲自点察了数遍,无遗漏后,这才放下心来。
趁着下人准备马车的功夫,青玉便开口道:“锦玉,你且记着,念书是念书的时候,顽笑是顽笑的时候,且不可公私不分,如若误了自己的学业,仔细爹过来,考你的学业。到时候小心要挨板子了。”
“大姐放心,锦玉已不是小孩子,知晓事情的轻重的。”锦玉听得青玉这么一说,便想到自己幼时刚启蒙的时候,因贪玩,误了功课,父亲考校的时候,他未曾答对出来,因而挨了板子。如此一想,锦玉的面上不禁一红,板正小脸,恭敬非常的说道。
青玉看着锦玉小小一个人儿,一本正经的样子,心中有些好笑,点点头,又免不了一番嘱咐:“锦玉,虽然功课要紧,但你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每日的锻炼且不可偷懒,吃食上也不要吝啬,如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只管让福禄和双全买去,千万别舍不得银子,咱家虽不十分富贵,但这点上却还是供应的过来的。”
锦玉点点头,应答下来。
“福禄双全,你们两个跟着大爷一道去学院里,且好生的伺候大爷,如有缺少什么东西?只管过来取就是了。”青玉又转头对着两个穿着周正的小厮,正是锦玉外出跟随的两个贴身小厮,福禄和双全。
福禄和双全自然鞠躬应下来。
锦玉去学院念书,头几日,青玉心中很是不放心,惦念的厉害,生怕他在学院里呆的不习惯,受了委屈。只是遣小厮过去问话,又怕让书院里的那些学生,嚼舌说锦玉娇惯,吃不得苦头。
不过所幸,锦玉走得第二天下午,便遣了双全回家,把自己的情况与青玉说了说。
听得双全的‘一切安好!院中老师子弟都是极好相处的’的话后,青玉的担心这才略略的放了一些下来。
安置妥当锦玉去白河书院上学的事情,青玉的日子便上了轨道,和原来在扬州的时候,并无太大的差别。
这便一日日的过去了。
转眼间,冬日便已悄然来临。
京城的这里的冬日,比之扬州冷了许多,虽才初冬,但却已经纷纷扬扬的下了好几场的大雪,虽然对青玉这种有些许修为在身的人来说,冷与不冷,其实并无多大的差别,但一众随着她过来的翡翠明珠等一众在南边长大的丫头却有些不适应。好几次开口抱怨,说京城的冬日比扬州那里,冷了十倍都不止。
青玉来京城也三四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她也去了贾府几次,和贾府众人的关系。不过这几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