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妃宠-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们相互看了一眼,仗着人多势众,一下子就把国师团团围住了,我焦急地看着人群中若隐若现的国师,着急地捏着手心。
  我的担心显然多余,国师手起刀落,几下功夫,就将大汉撂倒,漂亮的姿势博得所有人的掌声。
  千户见此情况,连忙扛个扁担提着菜筐折返巷子深处,幸好太后眼明手快,抓住竹筐的边缘不放,失态地大叫:“千户。”
  众人侧目,四周窃窃私语,大家的眼神古古怪怪。
  千户窘迫地说:“娘娘跟着小人走吧。”
  千户的脚步又快又急,我们走了老长一段路,停在一扇斑驳的大门前。
  千户警觉地查看四周,确定四下无人,轻轻敲门,3长2短。
  片刻,门“唰”的一声开了,一个洪亮地声音叫道:“你小子,这么快就回来了,菜卖完啦?”
  “左将军。”太后认出应门的是老将军身边的左右手,又惊又喜,没想到找到了千户,又等到了左将军
  “皇、皇后……”应门的人显然比她更为慌张,结结巴巴地喊道。
  庭院里一帮人正在干活,闻言一起朝门口看过来,瞠全都吓傻了眼,皇后娘娘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太后整张脸都亮起来了,没想到当年驰骋沙场的老将竟然全部聚集在此,她快活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你们都在这里,老将军呢?”
  老旧的门栓传来刺耳的开门声,南边的厢房里走出一个魁梧的老人家。
  “老将军。”
  老人家皱着眉挖了挖耳朵,搭着一块毛巾又往前走。
  “老将军。”太后激动地大叫,拉着我一起上前。
  老将军使劲地差了把脸,终于明白眼前的太后不是幻觉,他下意识地瞪了门口的千户一眼,责问:“皇后怎么在这?”
  “娘娘今早跑到早集来找我……”千户低着头不敢老将军,两人虽然都年过半百,可是秉性一点都没有变,千户就是怕老将军。
  “是你外孙女帮本宫找到的。”太后把我推到他面前:“她是林大人的女儿,老将军还没有见过吧。”
  老将军一眼看了过来,仔仔细细打量着我的面孔。他身材魁梧,满脸风霜,目光烁烁,看得我的心一直打鼓。
  老将军目光深沉,不过终究是许久不见的血亲,他咳嗽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三分,说道:“娘娘来小老儿屋里做什么?”
  “无事不登三宝殿,本宫请老将军出马,守住大晟江山。”
  “老臣老了,没有这个心力。”老将军一口气回绝,背着身往回走,更想关上了门图个清静。哪知太后动作极快,硬是双手拉住了门框,不让老将军将门关上。
  老将军怕伤着太后,哼哼两声,随着太后去。太后向着众人眨巴眨巴眼睛,将门从里面关上。
  “老将军,您外孙女说,想劝将军回朝,需要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当说客,本宫一想,只有本宫亲自出马。”太后笑了笑,坐到大将军的面前,看着沧桑的老将军,低声地说:“将军难道因为当年的事情拒绝本宫?这件事情的确是本宫的不是,将军如果还在气头上,完全可以拿本宫出气。”
  说着太后从袖口里掏出一枚兵符,放在老将军面前:“本宫将7万士兵的兵权交给将军,将军立即处死本宫,只要你肯守住皇都。大晟是先皇几代人的心血,本宫不能让它毁在本宫的手里。”
  “兵符不是这么用的。”老将军平心静气地倒了盏茶,递给太后。劣质的茶叶只能泡出浑浊的茶水,苦涩的味道早就盖过原本的甘甜。太后一口一口喝着温茶,默默等着老将军的审判。
  “当年的事,先皇跟我说过,他喜欢小澄,却意外造成她的死。”老将军不自在地看着太后:“当年我们错怪了你,说到底,是老臣对不住您。”
  当年的恩恩怨怨,随着澄儿的死烟消云散,她为了保全先皇的面子秘而不宣,承受了无数人的口诛。她以为这是先皇心上的一把刀,所以从来不向任何人解释,没想到,是先皇自己跟老将军解释,太后心绪万千。
  “当年要不是本宫不肯跟先皇撕破脸,澄儿也不会以死明志,说到底,本宫也有错。”太后惋惜。
  老将军的女儿澄儿不爱先皇,却受困皇宫,太后私下帮助她离宫,谁知道先皇早一步察觉此事,将计就计,瞒着太后又把人带回了皇宫。澄儿的恋人因此自杀,澄儿也跟着殉情,太后终于跟皇上撕破了脸。
  老将军摇摇手:“当年的事情都不要再提。”
  “那老将军愿意出山?”
  “将军什么的,老臣年事过高,无力胜任,不过皇都,老臣一定是要护住的。”
  “谢谢将军。”太后喜极而泣,狼狈地擦着眼泪,老将军这个时候雪中送炭,弥足珍贵。她再次郑重地把兵符交给老将军:“本宫心中,论经验论智慧,没有比老将军更适合元帅一职,将军一定要收下。”
  这一回,老将军没有再推辞。
  

第五十一章 点将

 我不安地看着厢房,隔三差五地拉着国师问一遍:“里面吵起来了吗?”
  国师一再摇头。
  太后和外公一起从房里出来,太后退后一步,外公要大家停下手中的伙计,大声宣布:“老伙计们,咱么守护皇都的日子到了。”
  院子里一片安静,紧接着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
  我错综复杂地看着外公,欲言又止。
  大家伙儿热闹了一阵,纷纷钻进自己的厢房,外公也没闲着,回房搬出当年的铠甲,我紧随其后,关上了房门。
  国师闭目养神守在门口,太后面露喜色,和嬷嬷一起走到国师面前,国师戒备地看着太后。
  “本宫回宫拟旨,劳烦国师照料林姑娘,这是回宫的令牌。”嬷嬷递上一面令牌,国师收入怀中。
  太后和嬷嬷先行回宫,马车上,嬷嬷为太后鸣不平:“林家姑娘防备着太后,太后为何要对她如此放纵?”
  “哦?本宫倒觉得她品性纯良,尤其是为了家人据理力争的气势,本宫十分欣赏。”太后眼睫眨动,温婉动人。
  严格说起来,今天是我和外公第一次见面,近二十年的空白,我们彼此十分地生疏,外公将桌上的茶水倒掉,倒了杯新茶挪到我的面前:“要不要喝茶?”
  我恭敬地接过杯子,心思却不在茶上,捧着杯子好半晌,终于大着胆子问:“外公真的决定重披战甲上战场?”
  “我还没有老糊涂,刚刚说过的话就忘了。”
  “卿晏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我斟酌地看着四周,忍不住伸长脖子,尽量凑近外公说道:“如果您是受了别人的要挟,我有铁卷丹书,外公您尽可反悔。”
  我小心翼翼地掏出藏在怀里的金箔,仔仔细细地展开,铁卷丹书四个字明晃晃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要挟,你指的是太后?”
  我默默点头。
  外公又指了指桌上的铁卷丹书:“这东西是皇上赏赐的?”
  我摇摇头,将金箔卷好放在外公面前,说道:“太后赏赐的。”
  “你拿着太后赏赐的铁卷丹书让我反抗太后?有意思。”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虽然卿晏不知道太后的用意,可是铁卷丹书的确能保住外公。”
  “你有心了。”十几年不见的外孙女能有这样的孝心,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外公叹了口气:“我们对太后的误会都太深了。”
  “误会?”
  “你觉得太后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卿晏认识太后的时间不多,我想,能教出皇上和九皇子那样的个性,一定是个不平凡的女人。”
  外公颔首:“巾帼豪杰。”
  外公的评价十分之高,我心里一下子充满了好奇,两人之间不像是有芥蒂的样子:“外公当年辞官,是因为太后吗?”
  外公摇摇头:“我当年也是这么想。”
  “其实这件事情与你也有干系,你跟你小姨真像。”外公怀念地拍了拍我的头:“你母亲与你小姨是一个母亲生的,你外婆去世的早,你小姨就是你母亲一手带大的。甚至你母亲嫁出去以后,两人的关系还是十分要好。你母亲当年怀了你,突然听到你小姨自尽的消息,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后来你提早出世,你母亲难产,也死了。”外公虽然重男轻女,可是说到自己两个女儿相继离世,他浑身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
  我忍不住握住外公的手。
  “你小姨活着的时候被先皇选入**,她死的那天晚上,先皇和太后都在,所以我们都以为是太后争宠害死了你小姨,于是我们全家披麻戴孝上朝求旨,要先皇废黜太后,打入冷宫。”
  “太后真的被废黜了?”
  “先皇为了冷静事态,安抚我们一家子,只好将太后暂时软禁,太后自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辩驳过一句。”
  “所以小姨不是太后害死的?”
  “是自尽,你小姨是自己想不开,没想到无形中,也连累了你母亲。”外公感叹:“当时我们谁都没有想到。后来北方战事打响,我带着你大伯五伯上了战场,仗虽然赢了,可是你大伯五伯都战死沙场。我一直都把他们的死归咎到太后头上,所以班师回朝,我一把大刀杀进**,想要杀了太后,是先皇拦住了我,把一切实情都告诉了我,我才知道,我错怪好人,白白误了太后一年多的时光。”
  “我有眼无珠,家破人亡,对官场也没了兴致,身边留下的,就只有这些老伙计,索性辞官,跟着他们过。”外公粗鲁地擦干眼角的泪花,整个人的精神头又重新上来:“这回能为了皇上披甲上阵,我这把老骨头也算值了,欠太后的,我也一并还了。”
  说着外公将窗户大开,院子里大家都将各自的家伙全搬出来了,常见的像是铠甲护具,稀有的如石斧铁锤等等,大伙们吵吵嚷嚷地擦拭着各式东西,精神饱满。
  “我们这帮老家伙,都已经熬不住血性了。”
  我一下子感染到了外公身上的血性,军人的天职,无关乎他们是老是少,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