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导弹时代的空中战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显示美国对南越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的办法来提高南越的士气;

    因河内支持越共在南方的侵略行径,而对其进行惩处;减少人员和物资流向南方。

    由于3月份“滚雷”作战活动仍然在继续着,于是雷达站开始在目标表中出现。雷达站是北越防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4月的第一周,米格机首次与美机交锋,使美军尝到了综合防空体系的厉害。4月3日,当美海军飞机轰炸清化铁路公路桥时,米格…17同为A…4“天鹰”式护航的海军F…8“十字军战士”式歼击机进行了缠斗。虽然双方飞机均无损失,但美海军发出了提防米格机的警告。

    第一滴血:夺取空中优势的第一阶段第二天米格机再次出现在战场上,美国飞机在空中流下了第一滴血。当时美空军的F…105歼击轰炸机从泰国何功空军基地起飞,在F…100的护航下,再次轰炸清化桥。两架米格…17运用传统的地面引导截击的战术,冲出烟雾,冲向在清化桥以南10英里处上空盘旋的F…105飞机。

    米格机从后方偷偷靠近两架F…105,发动了一场纯粹的“打了就跑”的攻击。米格机距F…105约3;000或4;000英尺时才被另一个F…105双机发现。尽管第二个双机组发出了警告,但第1个双机组毫无反应;米格机逼近到1;500英尺时开了火,等护航的F…100赶来援救时已经晚了,两架F…105均被击落。

    通过对这次突然袭击进行分析,弄清楚了以下几个问题:

    1、攻击机载弹时,处境十分不利,因此,要运用充分考虑到有米格机发动攻击的可能性的战术。

    2、对攻击机提供米格机可能来袭的警报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就是F…105忽视了米格机来袭的警报),但有时发现米格机已经为时过晚,因为北越地处美国地面雷达的探测范围以外。

    3、护航的F…100飞机的盘旋速度慢,而且不能迅速加速,以挫败米格…17打了就跑的攻击行动。

    从敌人这次突然袭击的战果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由地面引导的打了就跑的截击战术,如运用得当,效果是很好的;同时也暴露出美国突击战术的不足之处。在这以后,F…4取代F…100执行为攻击机护航的任务。F…4不仅速度更快,航程更远,机动性能更好,而且还能携带雷达制导的AIM…7“麻雀”空空导弹。美国认识到在北越不象在17度线以南那样,美国的飞机可以畅行无阻,因此便开始重新评价北越的武器装备和美国的能力。

    高射炮截至当时为止,北越的高射炮对美国的攻击机造成的威胁最大也最多。被高炮击落的飞机数量占损失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4;500英尺以下防空火力最强,飞机会遇到从步枪到37毫米高炮组成的钢铁火网。在5;000到10;000英尺,57毫米和85毫米炮是主要威胁,100毫米的炮弹可以打到20;000英尺。以上这些炮都用雷达进行瞄准。截至1965年底,北越部署的雷达控制的高炮已达20;000门以上。

    到了1965年中期,被高炮击落的美国飞机已达50架。为避免被高炮击中,就至少要在25;000英尺以上飞行,但在5;000—7;000英尺以上飞行,投弹的精确度就要降低,为了避开较小口径的高炮的猛烈攻击,美空军和海军规定轰炸高度应在4;000—5;000英尺。

    突击飞机对付雷达控制的高炮的唯一手段就是采取闪避动作,即在高炮开火的瞬间。飞机急剧改变航向、速度和高度。一旦雷达发现飞机改变了航向,飞机就要再次采取闪避动作。在飞行员为了实施准确的攻击,必须稳住飞机进入轰炸航路之前,这种机动动作效果很好。飞机投弹以后,飞行员就立即做猛烈的闪避动作,以摆脱雷达的跟踪。

    飞行人员早就知道,多次通过严密防护的目标是不妙的,因此他们把通过目标的次数限定为一次,如有可能,就以最短间隔从不同方向交叉进入目标,以扰乱高炮的跟踪。许多目标防护得十分严密,北越甚至采取组成拦阻火网的办法,即把炮口指向轰炸机可能投弹的方向,形成一道坚固的钢铁屏障。即使飞机采取各种规避方法,也不得不通过这个火网。

    1965年末,为了降低雷达控制的大口径高炮的效能,美军将EB…66C“棕色摇篮”式飞机部署到越南。这种飞机以对方雷达的频率施放功率强大的电子干扰信号,使信号在操纵员的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雪花状的杂波能将从攻击机上反射回来的雷达回波盖住。EB…66C飞机可担负两项任务,一是全程护送轰炸机飞抵目标;二是在目标区外的安全距离上对雷达实施干扰。

    地空导弹1965年4月5日,美空军U…2和海军RF…8侦察机在北越拍摄的照片证实了一件长期以来就预料到的事,北越修建了地空导弹阵地。苏联制造的SA…2导弹(北约名称为“导线”)的部署,标志着北越综合防空体系第二阶段的完成,陆基防空火力范围扩大了,射击的斜距可达24英里。

    虽然这些导弹阵地对美国飞机显然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是因为害怕误伤帮助修建阵地并训练北越人使用导弹的苏联技术人员,只好不把它们作为突击目标。

    SA…2导弹形状像一根电线杆,在雷达制导下飞向目标,由近炸引信引爆。一个发射连通常有六具发射架,环形配置在中心制导雷达四周。SA…2的制导雷达(北约的代号为“扇歌”)可有效地引导导弹飞到3;000到60;000英尺。

    1965年7月24日,美国开始领教了地空导弹的威力。一枚从河内西北40英里处发射的SA…2导弹击中了美空军的一个F…4C小队,由于队形过于密集,一架F…4C被击落,另外三架受重伤。

    SA…2的出现迫使美军感到有必要改变突击战术。自从7月份一架F…4C被击落后,美机在攻击导弹射程以内的目标时,其飞行高度便降低到只距地面数百英尺,即在SA…2导弹3;000英尺的有效杀伤高度以下。确保飞行员到达目标前将飞机拉起,拉起的时机要以能发现目标并准确投弹为准。

    这种权宜之计远远不够理想,因为飞机又进入了致命的高炮的火力范围。虽然如此,但飞机高速超低空进入,再结合闪避动作,高炮炮手做出反应的时间就非常短,难以对飞机实施跟踪。与此同时,美国还搞了一个紧急项目,即为战术飞机装配消极和积极式的电子设备、以对付北越的SA…2导弹、雷达控制的高炮和探测雷达所构成的威胁。

    1965年11月,美空军将经过专门改装的F…100F部署到泰国呵叻空军基地。这种被人们称为“野鼬鼠”的双座飞机装有灵敏的雷达寻的和预警接收机。“野鼬鼠”飞机利用这种接收机可对SA…2导弹的S波段“扇歌”雷达进行探测定位,还可在导弹射前,向飞行员发出导弹雷达已转换到L波段的预警。

    这种接收机还可对高炮的C波段雷达和截击机的X波段雷进行探测定位。美空军、海军和陆战队有越来越多的歼击机和强击机安装了这种接收机。有了这种接收机,攻击机就能再次在4500英尺以上穿越有导弹保护的地区,这样既使其置身于致命的高炮的射程以外,又低于SA…2导弹的最佳杀伤高度。攻击机飞行员依靠飞机自身携带这种接收机和在防空区外活动的EB…66C监视飞机发出的警报可在4;500英尺到15;000英尺高度很容易目视发现发射出来SA…2导弹,并采用急盘旋俯冲下降的方法来规避导弹,一旦“扇歌”雷达针对飞机的俯冲机动,修正了SA…2导弹的发射数据,攻击机应急速拉起,这样高速飞行的导弹就来不及急速转跟踪飞机,从而飞出了有效的射击范围。

    米格飞机事实证明,北越的米格…15和米格…17可与美最好的歼击机相匹敌。歼击机的转弯速度和半径的大小是衡量性能优劣的传统标志。米格…17的水平转弯速度和半径比1965年美国的任何飞机都要优越。美国认识到,他们研制多用途飞机截击型歼击机的倾向,造成了飞机空战能力的降低。

    远程导弹固然可以减少发生空中格斗的可能性,但若交战规则要求飞机进行目视识别或在导弹未击中目标时,那么攻击飞机就不得不进行近距空战了。除此以外,1965年发生的几次零星的空战使我们痛苦地看到,空中近距格斗并未过时,飞机上只装远程导弹、不装航炮的设计思想(F…4即如此)造成了飞机能否进行近距空战这一严峻的问题。谁要是认为已经用了十年之久的米格…17是一种陈旧飞机,无法同美国的现代作战飞机抗衡,那他就大错特错了。人们听到许多飞行员呼喊,“噢,还是来架F…8吧!”虽然歼击机的设计思想的基础正在发生动摇,但美国在北越仍然不得不依靠现有的飞机作战。

    北越的防空体系北越的高炮、地空导弹和米格歼击机部队与预警雷达和地监哨,利用通信联络组成了1个严密的体系。任何来犯的飞机都要遭到这个体系的攻击。高炮虽然是这一防御体系中最有效的武器,但高度越高,其效果愈差。然而,高度增加了,地空导弹的威力也随之增大,因为导弹可加速到它的最大速度。

    米格歼击机在任何高度都是一种威胁,它们常常通过引诱美国歼击机进入地空导弹或高炮伏击圈以及赶走EB…66C干扰机和“野鼬鼠”飞机等手段,提高防空体系中其他兵器的攻击效率。截至1965年底,被北越新型防空体系的各种防空兵器击落的美国飞机达80架。

    “滚雷Ⅱ/Ⅲ”1965年—1966年

    1965年5月12到17日,为使美国和北越外交官进行谈判,美国暂时中止了空袭。但未及一周,谈判宣告破裂,于是美国于5月18日恢复了轰炸。重新开始的轰炸活动被命名为“滚雷Ⅱ”,随着新名称而来的是北纬20度线以北的新目标。

    与米格机的空中格斗1965年6月,海军击落了第一架米格飞机。“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的美海军第21歼击机中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