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敕谕中语调一转,给百官留下了“收手”的空间,“朕今嗣位之初,故释不究,咸与自新”。
最后放出重话,严厉警告,倘若“仍蹈前辙,略无警惧,祖宗成宪具在,朕不汝贷!”
听罢景泰帝口授的敕谕,朱祁铭心中喜忧参半。要想让大明成为民富国强、万邦敬服的真正上国,天子就必须勇于担当,拿吏治积弊开刀。可是,未来一旦动手整肃吏治,必将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景泰帝的那份努力注定会比抗击鞑贼艰难十倍!弄不好,真的会地动山摇。
而且,还有一个远在迤北的上皇,这给未来的朝政走向添加了许多变数!
朱祁铭预感到一场异常激烈的大较量即将来临。
第三百七十五章 恍然一梦
也先大军的宿营地,帐篷遍野。在靠近正南方向的一顶帐篷内,上皇朱祁镇默然端坐,凝目眺望帐外,面色如凝固了一般。
晨阳初照原野,天空无比湛蓝,草原一片金黄。辽阔的天空,广袤的草原,勾勒出一片似在向外无限延伸的奇异空间。
突然,彪悍的骑队从帐外疾速掠过,掀起震耳欲聋的声浪,动人心魄的气势瞬间主宰了整个世界,此时此刻,天地间似乎并无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帐外的滚滚铁骑。
这番情景隐隐触动了他脑海中的一道残梦。
那道残梦源自于京城的万千繁华。往事如幻,深宫中的梦想与现实中的挣扎仿佛就在昨日,只是这一切都与他的皇朝一道,被土木堡的烽火狼烟所湮灭。
土木堡?那一日,战阵顷刻崩溃,数十万精锐京军任由瓦剌人屠戮,浑似一群乌合之众!
时隔月余,他依然不愿直面这场惨败,更不愿把丧师辱国的责任揽在自己名下。
当初被也先挟持到大同城下,副总兵官、都指挥同知郭登曾问:“六军东归,何以兵败土木堡?”
他答:“将骄兵惰,朕为所误!”
至于将为何“骄”,兵为何“惰”,他为何被误,郭登不会细问,他也不会深思。
可是,逃避虽然容易,现实却很残酷。他被也先挟持,三赴宣府城下,总兵官杨洪三次都是闭城不见,那个屡受他恩赏的杨洪一点情面都不讲,派人隔空喊话:“吾大明有长君矣!”
唉,一夜之间,他成了上皇,而在他心目中一贯怯懦的郕王竟摇身一变,成了皇上。
算来算去,唯有大同总兵官、广宁伯刘安忠于旧主,几次打开大同城门前来见驾,刘安一把年纪的人了,一见旧主竟哭得稀里哗啦,颇令他这个昔日的天子动容,感动之余,当场封刘安为侯。
不料,这个刘安心急,擅自入京,扬言自己已被正统皇帝封侯。于是,十三道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联名参劾刘安,说刘安“擅离信地,径赴阙庭,素无智谋,莫救家邦之难,不由朝命,自加侯爵之荣,宜正典刑,以为众戒”。刘安议罪当斩,尚未登极的郕王饶了刘安一命,令人将刘安下狱禁锢。
一帮言官赶在郕王登极前便如此对待刘安,无异于传出了一道隐晦的信息,那便是朝中百官已不打算继续承认正统皇帝的天子身份!
朱祁镇从回忆中醒过神来,幽然远望。帐外蹄声已远,林表霜花与地上枯草交相映衬,目光所及处,满是惊心的凄凉景象。
他瞟一眼侍立于一旁的袁彬、哈铭二人,心情为之一宽。
袁彬、哈铭都是锦衣卫校尉,并无一官半职,但他们眼下所起的作用似乎比当初朝中九卿都要大。哈铭是个投附大明的鞑子,与也先的部属是同类,却不肯向瓦剌投降,始终跟在朱祁镇身边,不离不弃。而袁彬好像极有见识,每每在朱祁镇不知所措时为他解疑释惑、出谋划策。
二人既有德又有才,这让朱祁镇开始怀疑人生:过去自己这个天子是怎么当的?朝中那套用人流程是否属于瞎胡闹?为何如此出色的德才兼备者还是个“素人”?
或许,一个人须先做得好正常的普通人,才能做得了非凡之人。很显然,朱祁镇做不好普通人,身陷虏廷,失去了叱咤风云、君临天下的权势,他突然发觉自己成了彻头彻尾的废人,若无人相告,便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衣食住行一概不能自理,缺乏最起码的生活常识,故而处逆境而不知所措,连话都不会说了。
如此一来,袁彬、哈铭的存在价值就会被成倍放大,因为他们精通普通人的生存法则。
当然,朱祁镇也不能算作普通人,只是失去了帝位,且做了人家的俘虏而已。
起初也先曾想将其年近十六的小妹许配给朱祁镇,朱祁镇不知该如何回应,袁彬劝道:“陛下乃华夏大国之君,若做胡虏的女婿,不仅丧尽气节尊严,日后还会处处受制于人。而且,您在被掳后娶亲,会让人以为您身为流亡之君,却乐不思蜀。望您断然辞掉这门亲事。”
后来,也先打算给朱祁镇送来六名瓦剌美女,朱祁铭不知该如何拒绝,袁彬再次给他出主意。
“您就说:待朕回国娶令妹时,再将六人纳为媵从,也算不负令妹了。”
寻常应酬都要别人出谋划策,看来,不做回皇帝,朱祁镇恐怕会沦落成傻子。
心中五味杂陈,就想起身,出帐找块山地,登高望远,用神思去追寻南方的故国,却见喜宁大摇大摆走了进来。
朱祁镇顿觉恶心,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喜宁冲朱祁镇悠然一笑,而后斜眼看向袁彬、哈铭,“你二人出去透透风。”
袁彬、哈铭冷哼一声,仅仅僵持了那么一小会,便慢吞吞出了帐篷。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喜宁在朱祁镇对面大大咧咧入座,“嘿嘿嘿······皇帝陛下,不,上皇陛下。”
朱祁镇心头好一阵刺痛,“你是也先的座上宾,而朕成了别人的阶下囚,你如愿了,恶奴!”
“哈哈哈······多谢陛下成全!”喜宁简直就是在眉飞色舞,“陛下喜欢装,从十二岁时就在装,装深沉,装天威不可测,可是,您终归不如在下会装。”
“你······”朱祁镇只觉得郁气堵住了胸口,一时间难以发声。
“越王智勇过人,迥异于那些只知明哲保身会装的人,他既是瓦剌人的眼中钉,也是在下的背上芒,奇怪的是,他还成了您的心头刺!哈哈哈,不错,越王每次历险都与在下有关!可惜呀,您没事就爱疑神疑鬼,经不住别人言语蛊惑,宁可信任那些让您觉得可信的平庸之徒,也不肯信他的一片赤诚,甚至忘了您与他有一个共同的祖母——太皇太后。于是,别人怎么也制不住的越王却被您逼得远走高飞,而您,终于成了阶下囚!”
越王?朱祁镇的嘴角开始颤抖,对喜宁的讥讽,此刻除了喝斥,似乎无从辩驳。
“胡说!”
喜宁惬意地换了个坐姿,“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吧,陛下!曹操会装,其家族却被更会装的司马懿及其后代所算计,曹操尚且如此,您又怎能例外?郕王可比您会装多了,您如今总该明白了吧?野心往往藏在八面玲珑或看似废物一般的人身上!”
朱祁镇的手指也开始颤抖起来,脸色煞白,“住嘴!如此说来,当年你真的是怀着一颗复仇之心入京的!可是,你跟着朕都快二十年了,要想对朕下手,有的是机会,你为何迟迟不动手?”
喜宁头往前倾,放肆地盯住朱祁镇,“在下怀揣血海深仇,肩负着与整个大明为敌的使命,不单是仇恨大明皇帝!原来的皇帝没了,还会有新皇帝,那还不如留住一个自视甚高,却原本平庸的皇帝!哼,若非是您做皇帝,泱泱上国何以破落至此?哈哈哈······”
“扑哧”一声,一口鲜血从朱祁镇口中喷涌而出。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锋所向
在瓦剌人还以为只须掌控正统皇帝于手,便奇货可居之时,大明果断变通,景泰帝在土木堡事变后仅隔月余就迅速登极,此举令也先措手不及。一时间,朱祁镇成了大明的弃主,可利用价值大打折扣,连喜宁这个“家奴”也敢对他加以公然羞辱。
不过,仍是皇上也好,成了上皇也罢,朱祁镇既然落到了也先手上,不被榨尽最后一滴油水,也先是绝不肯善罢甘休的!
“特么的,说好的君权神授呢!”
也先愤然起身,猛踱几步,冲到帐篷门口,胸中燃起满腔怒火。
脚下的这片草原虽无比广袤,但根本就养不活这里日益膨胀的人口。自古以来,胡虏一旦占据漠南水草丰美的草原,且紧邻南方富庶的中国,就意味着流浪的岁月结束了,从此可以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人口随之大量孳生,接下来大量人口的生计又会成为大问题。于是,他们的目光习惯于死死盯住南方富庶的中土。
互市这样的“双赢”格局见效太慢,而越境劫掠虽痛快一时,却难以收到长效,故而算来算去,唯有逼迫中国称臣纳贡一途可取,若能进而入主中原,役使勤劳的汉人劳作,自己一帮人只顾着享受,那就要谢天谢地了!
可是,也先的如意算盘被大明一招废掉,挟天子而勒索大明财物、叩开大明城池的美梦已然破灭,眼下瓦剌也面临着是战是和的两难选择。
“他······还好吗?”
听见也先低沉的问话声,喜宁小心地朝门口移动几步,却也不敢离也先太近。
“禀太师,大明上皇情绪低落,若非那个袁彬在一旁出谋划策,想必大明上皇早就对太师言听计从了。”
也先嘴角一斜,目中闪过一道凶光,喉间响起一阵嘶嘶声,似猛兽在低吼。
喜宁屡次在也先面前提议除去袁彬,好在朱祁镇关键时刻还不算糊涂,总是极力护佑袁彬,而也先的亲弟伯颜帖木儿又惯于当和事老,替朱祁镇说话,这让也先不得不暂时把喜宁的提议当成了耳旁风。
“在下想到一计,不知太师是否有兴趣听在下详禀?”
也先缓缓转过身来盯视喜宁,片刻后点点头。
“太师可挟持大明上皇直奔宁夏。大明在宁夏那边养着不少战马,抢得大量马匹后,可带上全军绕道奔袭南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