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月异,法国人仍然还是以以前的目光看中国,并没有增强印支半岛的军事力量。
现在就轮到法国人追悔莫及了。
中国舰队已经快堵到他们的家门口,而整个金兰湾炮台最大的炮是1884年型240毫米重型加农炮,还只有不到10门。
这已经是现在金兰湾的法国人手中最好的炮了,同样还是老式炮,只有26倍径,最大射程才17公里,有效射程不到12公里。
此外,这种1884年型240毫米重型加农炮还是架退炮,也就是说,设计射速都很慢,最多……2分钟打一发吧。
而中国舰队现在是什么水平,就算法国人以前不清楚,现在也该有点数了。
第七百零二章 与众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十)
而中国舰队现在是什么水平,就算法国人以前不清楚,现在也该有点数了。
能够在短时间内全歼远东舰队,其军事实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中国舰队在舰只数量上并不占优势,是在差不多的水平级上干翻远东舰队的!
现在法国新总督就只能寄希望于中国舰队同样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样或许还会有一丝希望。
但实际上可能吗?
如果中国舰队真的与远东舰队打了个两败俱伤,他们能这么快就逼上门来?!
该怎么办呢?!
“死,死守吧!”
新总督有气无力地说道,他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他是精通军事,奈何实力上的差距很多时候都不是人力可以解决的,透过朝向海面的窗口,夕阳正在落下。
他仿佛看到了代表法兰西帝国的衰落,而不久之后,另一个全新的军事强国正在苒苒升起。
他的名字叫中国。
。。。。。。。。。。。。。。。
“前面就是金兰湾了,不知道顾将军对此战有何看法?”
中国舰队正横戈在海面上,舰队司令正在与‘小鹰号’航母上的顾玉婉进行通话。
他的军衔比顾玉婉低一级,而且顾玉婉是海航部队的总长,实际权力比他大得多,所以此战虽然是以他为主,还是要客气地询问一下顾玉婉的意见。
顾玉婉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如果吴将军(舰队司令的军衔是准将)没有异议,我准备让潜艇部队出来试试手,然后海航部队会为舰队开路,此后就任凭将军发挥了,可以吗?”
当然只能可以。
不过舰队司令放下话筒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海航部队开路?这一路开过去之后,还有舰队什么事吗?!
他深深这么以为。
不过这都是小节,一切为了胜利。舰队司令想了想,就抛开了心内多余的想法,下令舰队向着金兰湾启航。
此刻离法国人所在的金兰湾只有不到五十公里的路程……
……
‘小鹰号’航母上。
随着命令下达,一直尾随在航母后面,兼任护航的两艘‘海蛇级’攻击潜艇浮出了水面。
还是水滴状的舰身,比原来的‘海龙级’略小一点,但质量却更上一层楼,就仿佛是浓缩了一层的新的海龙!
顾玉婉所说让潜艇最先出手,当然不是想让两艘‘海蛇级’攻击潜艇直接去攻打金兰湾军港,那不可能是它们干的活。
它们此来的最大目的,除了给‘小鹰号’航母护航之外,最主要就是为了测试新武器。
前面说过了,在这两艘潜艇上面,除了有新的鱼雷系统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连叶云飞都十分关注的新武器,那就是——
飞弹!
没错,就是飞弹,严格说起来,差不多就是后世二战时期德国开发出的那种V2飞弹的雏形。
更严格地说,它们都是后世导弹的雏形!
作为一个从后世回来的人,叶云飞肯定是要开发导弹的,虽然现在的科技力量还达不到,但也要早早开始准备。
更别说有了‘灵能科技’之后,很多方面的科研发展直接上了几个台阶,某此部分还是短板,暂时无法解决,但某些部分却是已经可以做到了。
比如说电脑导航、计算、控制……等方面,直接一跃千里,达到,甚至都超过了后世科技,短板只是在工业水平、原材料、加工精度……等地方。
因此,导弹暂时还弄不出来,但飞弹却是可以弄出来玩玩的了。
现在世界各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毕竟连飞机都是刚刚面世呢,为了不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叶云飞不可能现在就大张旗鼓地建设导弹发射井,搞弹道导弹实验什么的,所以最后把主意打到了潜艇身上。
用潜艇发射导弹,在后世是很普遍的一种方式,灵活、隐蔽、安全。
在技术上,后世以苏俄为代表的水下点火发射,特点是在发射筒内发射,代表是SS…N…23;以法国为代表的水下点火发射,特点是弹出发射筒后在水下点火,代表是M51;以美国为代表的水面点火,特点是弹出发射筒后,直到到了水面再点火,代表是三叉戟。
三叉戟不是到达水面就开始点火的,而是在出了水面后上升到10米~15米左右再点火的。
这是潜射弹道导弹的特点,而在潜射反舰导弹上,潜射反舰导弹水下发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干式无动力发射,另一种为干式有动力发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后者则以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为代表。
这两种发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水下运载器的设计不同。
前者的运载器被发射出鱼雷发射管后,利用发射动力和运载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并上浮,当箱体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面时,自动抛掉运载器的前盖,同时,导弹助推器在运载器内点火将导弹推出,导弹随即转入空中飞行状态。
与无动力方式相比,有动力发射的运载器尾部装有火箭发动机、水下控制舵及相关控制设备。
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后,首先进入无动力控制段,在运载器离开潜艇10米后,运载器尾部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将运载器加速到20米/秒的速度,经过10…15秒后,运载器与海平面呈45度角出水并跃入空中,其出水高度可达20米以上。
此时通过运载器中的燃气发生器的推力,由一个活塞将导弹从运载器中弹出,反舰导弹助推器点火,导弹进入空中飞行状态。
这两种发射方式各有各的设计难点及作战优势。
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时,为减少运载器在水下的速度损失,保证其出水速度的要求,潜艇只能采用潜望镜深度发射,隐蔽性要差一点,而采用有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则不存在这一缺憾,因此可以在潜艇的全作战深度内进行导弹发射,隐蔽性要高一些。
‘海蛇级’潜艇发射飞弹,便是采用的有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水面点火技术。
第七百零三章 与众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十一)
两艘‘海蛇级’攻击潜艇这回携带的鱼雷数量很少,在飞弹上则是各自携带了四枚‘射日II’型飞弹。
‘射日II’型飞弹: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初期导弹,总体性能与V—2相近,比后世时空提前了几十年。
在潜艇内部,因为是第一次导弹试验,十分重要,所以刚刚归队的蔡萼亲自随舰来了越南,此刻正在对导弹试验的步骤进行最后的检查。
狭小的潜艇空间里,蔡萼点点头,对身边来自‘YS实验室’的一名科研人员问道:“技术方面确定都没有问题?”
“大概吧,”
这名身穿白色外套的科研人员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道:“如果再给我点时间,应该能做得更好一点……”
不过看到蔡萼美丽的脸色有些不善,连忙改口道:“当然,一切没有问题,我保证!”
“很好。”
蔡萼也没有真的生气,她跟罗璧君、爱茵斯妲这些人都是有接触过的,知道这些搞科研的人难免有些技术性的怪癖,跟她们认真,那是没必要的。
点了点头,不再理会这人,转身向着自己的副手问道:“准备好了吗?”
副手回答道:“报告将军,‘射日II’型飞弹一切正常,没有问题,可以按照计划发射。”
“监控系统一切正常…”
“雷达系统一切正常…”
“遥控系统一切正常…”
随后潜艇内负责各个环节的项目人员都开始报告各自的情况。
当最后一个项目组报告完毕后,蔡萼看了看手表,就对着话筒说道:“好,一切准备就绪,按照原定计划,准备发射!”
同一时间,‘小鹰号’航母上接到了飞弹即将发射的通知。
而更前面一点的中国舰队内,唯一知情人舰队司令也同时收到了飞弹即将发射的通知。
“虽然不太明白是什么,不过……还是很让人期待啊……”
舰队司令再次看了看舰队的阵形,确认处于安全位置之后,才谨慎地反馈了指令。
“一切准备就绪,倒计时开始,10,9,8…3,2,1,发射!”
此时是清晨时分,东方才露出一点鱼肚白,远在数十公里之外的金兰湾还笼罩在淡淡的晨暮之中,随着倒计时结束,中国舰队所在的海面上突然喷出了大量的火焰和烟雾,液氧和液氢燃料产生的强大推力,让沉重的腾空而起!
宛如一道耀眼的阳光,射破了黯淡的天空!
故名‘射日’!
“火箭发动机工作正常!”
“追踪系统工作正常!”
“雷达系统工作正常!”
各监控小组一直牢牢盯着电脑屏幕,此时先后发出飞弹发射正常的喜讯。
短短数十公里的距离,飞机飞行或许要一会儿,但对飞弹而言却只是短短的瞬间。
很快,飞弹已经超出了视距,转由电脑和雷达系统通过遥测信号继续观测。
下一秒,极远的天幕上腾起一道冲天的火光,用肉眼都能看得见。
明明不可能听到,但每个人似乎都听到了那仿佛开天辟地一样的巨响!
飞弹落地了!
“定位完成……飞弹命中目标,偏差预定目标中心大约1。4公里……”
几十公里的射程,就偏差了预计目标1。4公里,精度真不怎么样,不过考虑到现在是1913年,全世界听都没听说过飞弹这个东西的情况下,那就仍然值得庆贺了。
“我们的飞弹测试顺利完成!”
“飞弹成功击中敌方目标!”
随着蔡萼欣喜的声音,潜艇里响起了一阵音乐,这是中国海军的军歌《人民海军向前进》:
“红旗飘舞随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人民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