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斗算不了优秀部队,不能制胜强敌是无能的指挥员。”所以, 他平时要求从严从难训练部队,掌握过硬本领,培养顽强作风,打起仗来部 队就能吃大苦耐大劳,敢打敢拼,能打硬仗、恶仗。 王近山从邓小平的电话中惦出了分量,话虽不多,却重如千钩。当时大 小杨湖的战斗确实打得很艰苦,敌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竭力进行反扑。 敌人被我包围后,急忙求援,我军既要集中精力歼敌,又得阻止各路敌人向 中心靠拢。激战已经进行了两夭并呈胶着状态,在此时,如果我军对大小杨 湖作战久攻不下,待敌援兵一到,胜仗就会变成败仗。 王近山放下邓小平的电话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重新组织队形,认真 选择了突破口,调整了主攻旅的部署,而且把身边的炊事员、饲养员及机关 人员统统用来补充战斗连。他说他是拿出了 “烧床铺草”的精神,也就是拼
…………………………………………………………… Page 86……………………………………………………………
老命的精神,要踉敌人决一死战。 正当双方打得精疲力竭时,王近山给部队增添了新力量,赵锡田终于支 持不住了…… 大小杨湖的激战结束了。这一仗消灭了敌整三师,又歼灭了敌四十七师, 共歼敌4个旅1。7万余人,生俘了整三师师长赵锡田中将及以下官兵1。3万 多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毛泽东主席在9月7日特给刘、邓电报,说“庆祝你们歼灭第三师的大 胜利,望传令全军嘉奖。” 避实击虚缴获榴弹炮 定陶战役的失败,并没有使蒋介石的头脑清醒,相反却使他更加疯狂地 向解放区进攻。 1946年9月中旬,蒋军嫡系部队新五军、整十一师等部,沿菏 (泽)巨 (野)公路,分路向解放区进犯。新五军和整十一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军 队,被称为 “王牌”军。在华东、中原战场上,他们自诩为一贯串演主角。 在王敬久的统一指挥下,新五军,整十一师抱着与刘、邓主力决战的疯 狂气焰;直犯巨野、嘉祥。当他们发觉刘、邓之军正在这里,而且侦知我军 正在郓城西南地区填水沟、拆土围,发动群众准备干粮,还在大批动员担架 的时候,王敬久真是喜出望外,认为他真要建立赫赫战功了。他哪里知道, 他已经中了邓小平政委的 “正面对敌”的诱军之计。 刘伯承和邓小平指挥作战向来主张机动作战,在运动中歼敌,主张用机 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趋利避害地歼灭敌人,决不打 “牛抵角”战术,不打消 耗战。他们经常告诫自己的部队指战员,不要打那些得不偿失的赔本仗。他 们强调打仗要 “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主张用 “围三阙一”的战法,部署口袋阵歼敌。不去迷惑调动敌人,是不明智的。 在与敌主力 “王牌”军的决战中,邓小平政委身挑重担,亲自率领主力 纵队,牵着王敬久的鼻子转。也就是说,我军在王敬久指挥的新五军、整十 一师的正面,扬言与敌决战,实际上只是迷惑钳制敌人主力兵团的兵力;而 我军主力纵队二、三、六纵队则从郓城、巨野向濮阳地区开进。 当主力纵队到达鄄城东北,发现刘广信率一一九旅和榴弹炮团急进。刘 伯承立即给部队布置夺炮任务。他说: “要大胆穿插,不要跟路遇的敌人纠 缠!”刘司令员指着敌人阵地的空隙,对我军指挥员说: “我非常欣赏邓政 委的这句话,他常常说 ‘有所不取,才能有所取!’你们要敢于甩开面前的 敌人,由别的部队去对付!” 按照刘、邓的命令,我军神勇健儿,直插敌人阵地,摸到敌人的火炮阵 地上来。敌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率领的三个步兵团和国民党国防部炮兵十 团,立即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我军迅速发起攻击,敌立即向南京呼救。这些 榴弹炮是美国最新援助的,蒋介石生怕把炮丢掉,就亲自颁发手令,要保住 大炮,他的指令是 “人炮俱存”。战斗打了一天一夜,眼看这些大炮要丢, 蒋介石又命令 “人存炮亡”。因为这些掌握炮兵技术的人。是刚从美国受了 训练回来的;炮丢了还可以再要,人死了就活不成了。在刘、邓的英明指挥 下,战斗不到48小时,毙伤敌人3000人;刘广信旅长以下5500余人被俘, 8门最新式的大炮全部落入我手。
…………………………………………………………… Page 87……………………………………………………………
国民党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打了败仗,成为俘虏后,对刘、邓的指挥十 分敬佩。他说:“王敬久声称他抓住了共军的主力,结果反而中了诱军之计。 我奉蒋介石的命令,乘虚而入,结果遇到的才是刘、邓主力。刘、邓用兵如 此妙算,当然会收奇异之效。” 战争本来就是一个极不确定的领域,行动中充满着偶然性。王敬久率领 的“王牌”嫡系部队,不少是美械装备的。当他所率领的8个师24个旅一齐 出动时,王敬久表现得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大有不可一世之感。他声称, 他要得的是寻歼刘、邓主力的大功。 然而,王敬久肚皮里有些什么名堂,早被刘、邓首长摸得透透的,于是 针锋相对,来了个诱敌深入之计,平沟恤、拆土围、磨面粉、备干粮,这正 是给王敬久送信,让他相信,我军主力准备与其决战,让他再 “高兴”一阵 子。 但是,当王敬久带着他的 “王牌”部队来到会战地点时,我军早已无影 无踪了。王敬久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刘、邓主力早已甩开了他,而鄄城 方向,刘广信给刘、邓首长送来的却是数千名俘虏兵和8门崭新的美国刚送 来的美制新式榴弹炮。 这一仗,是避实击虚作战的光辉范例,是奇正配合动作的楷模。 邓小平 “拒绝”与下级握手 世界上有不握手会议吗?有!这个会议就是邓小平召开的。在冀鲁豫前 线,他曾召开了一次被称为“不握手会议”的会议。世界上的会议形形色色, 但 “不握手会议”却永垂青史,令人玩味无穷。因为这次会议是邓小平为反 骄破满、整饬军纪、增强革命斗志而主持召开的特别重要的会议。为了使下 级对这次会议的意义深刻领会,邓小平有意采用了不与下级握手这一不同于 常例的方式。 刘、邓大军从邯郸出发后,几个月来,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胜利一个 接着一个,战果一个比一个大。正因为这样,在部队中开始滋长起一种骄傲 的情绪,有的指战员也开始不检点,个别部队的斗志有些松懈,群众纪律不 大好,军民、官兵团结也发生了些问题。 数十年来,在军事斗争中,邓小平不仅以指挥精明、多谋善断而闻名全 军,而且他在治军上向来也是以严著称,在政治上要求绝对服从中央和军委 的领导,要求部队无条件地执行党的政治方针,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 他重身教,律己严,执行纪律一丝不苟,常亲自深入部队督促检查,一经发 现不良倾向,立即进行整顿,对部队的高级干部要求更加严格,从来都是铁 面无私的。现在部队因胜利而带来的一些毛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 是,他利用两战之间的空隙,召开了一次增强斗志、整顿纪律的会议…… 不握手会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的。9月,接到开会通知的那天, 正好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和七纵队司令员杨勇,几乎 同时收到了通知,要纵队司令到 “野司”去开会, “野司”就是刘、邓领导 的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简称。当时,陈锡联司令员是这样想的:一出陇海, 活捉赵锡田,仗打得很辛苦,战果也不小,开会又逢中秋节,到 “野司”吃 月饼去。
…………………………………………………………… Page 88……………………………………………………………
可是,当陈锡联到了 “野司”开会的地方时,立即就有了一种异样的感 觉,觉得十分严肃。因为,当参加此次会议的各纵队首长,满面春风地向邓 小平伸出手来的时候,邓小平却一反热情对待下级的惯例,他把手摇了一摇 后说: “这次开的是不握手会议。” “?”邓小平的话使纵队首长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接着,邓小平宣布了开会的宗旨: “今天,开个不握手会议,不要刚打 了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心满意足,你好我好,什么都好。要 更多地想想自己的不足,邯郸出发以来做得怎么样?群众纪律怎么样?内部 的团结搞得好不好?部队的指挥,战斗作风都还存在着哪些问题?现在发言 吧!” 刘伯承司令员、李达参谋长和张际春副政委依次发言,指出部队中大量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场下面鸦雀无声,各纵队首长肃然聆听。 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又从饭后开到下午一两点。听说敌人王牌军第五 军和整编十一师逼近了,但就是不散会。 趁着会间休息的空隙,陈锡联司令员找到了杨勇司令员。 “人贵有自知 之明”,陈锡联对杨勇说, “今天咱俩不做自我批评,恐怕就散不了会!” “是啊!”杨勇也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兆头。 陈、杨都知道,六纵队王近山司令员也到会了,他在大小杨湖作战中打 得挺出色,是这次会上受表扬的。杨勇自然非常明白陈锡联的意思,就对陈 锡联说: “回去我先检讨。” 陈、杨一回到开会的地方,杨勇头一个发言,说: “七纵军民、军政关 系不好,仗也打得不好,所有这些,我全都负责,我回去好好进行整顿,提 高斗志。” 陈锡联接过杨勇的话,在会上检查说: “三纵所发生的问题,全都由我 来负责。” 听到这里,邓小平站起来宣布: “会议就开到这里,现在散会。” 邓小平在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