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好种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家旺的房子盖好,就开始忙婚事了。

    因林家兴还有些家底,这桩婚事又是姚氏牵的线,姚氏就做主给黄素娘裁了一身喜服,还有红头盖。姚氏跟林家兴带着牛皮糖林月暖去镇上采买结婚用的布料还有器具跟肉食,姚氏在布店挑布的时候对林月暖说等下还要买十斤大米,林月暖赶紧自告奋勇说她去买,让伙计送到布店就好了,姚氏因为采买的东西多,米铺跟布店也就隔了几个店铺所以同意了,给了林月暖120文。

    林月暖出来布店走到巷子里,趁着没人发现,从空间弄出十斤大米,然后找了个路人求人家帮忙搬到布店,姚氏看到来人扛着米跟着林月暖进来也没多问,以为是伙计送米过来了。

    亲事办的异常热闹,菜色也丰富,有红烧大鲤鱼,咸菜冬笋炖猪肉,烤鱼干,红烧肉,两碟炒青菜,红烧大河虾,泥鳅炖萝卜汤,雪白的大米饭。这些鱼虾都是林家旺篓到的,当然都是林月暖空间里的。

    如此规格的席面在农村算是顶好的了,有鱼有肉有虾有大米饭,宾客吃的都撑了走不动了。林月暖趁着酒席还没散,大家还在忙活的时候,偷偷潜进厨房,往米缸里又添了许多大米,反正别人要是怀疑也怀疑不到她头上。

    亲事忙完后,大家已是疲惫不堪,休息过后的林家兴跟姚氏才开始清点家里的仓库的库存。这才发现家的库房里竟多了许多药材。

    两人向林月暖询问了一番后,两人又马不停蹄地向村长家借了牛车,将三大箩筐的草药送到镇上换了十二两银钱。

    回去的路上,林家兴整个脑袋都晕乎乎的,他想不明白卖草药怎么就能发家致富了,现在家里都有二十六两的家底了。

    那小弟怎么还一贫如洗?他实在想不通。

    其实这也简单,林月暖有个作弊的空间,寻常人采一年的草药都不可能采到她那个数。可问题是林家兴跟姚氏不清楚呀,他们也没跟林家旺说林月暖采草药挣钱的事,自然不懂得里面的弯弯绕绕。

    不过只要这钱来路正当,林家兴跟姚氏也不深究。有钱最实际,这个问题就这样囫囵过去了。现在有了这笔钱,林家兴想着二儿子今年也八岁了,等过年春种之后就把他也送去学堂。

    其他的儿子还小,可以再过几年再考虑,若家里的小子能有一个考上秀才,他家就翻身了。林家兴美美地想着。

    一路晃晃悠悠地到了东林村,林家兴先是到自家门口把姚氏娘俩放下,再收拾了一些鱼干驾牛车去了村长家。把车赶到村长家的牛棚,又送上鱼干表示感谢。

    村长推拒了一下就收了,待林家兴走后,村长交代自己老婆以后多跟姚氏走动走动,林家兴这支看来是要发了。

    林家兴回到家后,思想想后还是把林月暖叫了过去,问了一下她采草药的事,还有种植草药的情况。

    见她说的都是他听不懂的,也不需要他帮忙,就不再过问了。

    日子像流水一样又过了一个月,转眼就到了腊月了,再过不久要过年了。林月暖雷打不动的天天出门采药,给林家兴的鱼篓里放鱼虾,专门挑大的往里面放。从九龙溪里收上来的河蟹在空间已经大量繁殖了,偶尔林月暖也会放几只河蟹。

    林文俊养的母鸡也都下蛋了,天天都能捡到鸡蛋,家里因多了林月暖卖药的收入,姚氏也不再攒着鸡蛋卖钱了,都留给自己孩子补身子。

    这一年里家里的孩子因为吃得好,身量猛串了一个大个头。大家的衣服都太小了,尤其是林文杰,自从去了学堂读书,姚氏每半个月都送过去许多米粮鸡蛋鱼肉,营养跟上后,个头马上长上去,在同龄中已不再是最小的了,人也变得稳重,穿着学子服,戴着书生帽,隐隐有种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

    姚氏打算今年过年给全家都裁一身新衣服,林月暖可高兴坏了。这六年里她都是穿阿姐的旧衣裳,没有一件衣服没有补丁的。赶集的日子到了,除了林文杰,全家像去年一样一起到镇上采买。

    林家兴先是去了药店卖林月暖这段时间采的草药,换了五两银子。姚氏去卖了绣活后,照样带着她们姐妹去了巷子里的布庄,买了一匹嫩黄色茉莉花粗布、一匹粉红色杜鹃花粗布、一匹纯墨绿色粗布、一匹纯藏蓝色粗布、一匹纯深紫色粗布、一匹枣红色的粗布、一匹暗灰色的粗布,统共花了560文。

    两匹亮色粗布可以给姐妹两各做两身衣裳了;藏蓝色的给林家兴做一身,小儿子林文良做一身;墨绿色的与藏蓝色剩下的料子给三个儿子一人做一身;枣红色的姚氏自己做一身。剩下两匹布给两个老人一人做一身。

    再去粮油铺子买了些调味品,去肉摊上割了四十斤肥猪肉回去熬猪油,二十斤五花肉过年用,卖肉的屠夫看姚氏买的多又送了一副猪下水加几根大骨。零零散散采购了一大堆,花了一两多。

    姚氏还给孩子们买了一包桂花糖,一人一串糖葫芦。阿姐二哥小心翼翼地吃了一颗糖葫芦后又收了起来,说要留到过年吃,林月暖听了心中很是酸楚,借口自己不爱吃糖,把自己的糖葫芦给他们一人一颗分了。

第一卷 第七章 这个年不一样,念书风波

    回去的时候每个人背上手上都有东西。行程慢了很多,回到村里天都黑了。背着重物走了二十几里大家都累瘫了,吃完饭马上洗洗睡了。

    林月暖心下腹诽,明年家里一定要买头牛,每次都走着去镇上,她的11路公交车快吃不消了。

    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姚氏马上拉着林月溪去做衣服,先给林老头林陈氏一人做一身,早点给他们送过去,不合适还能再改。然后接着做他们兄妹几人的。等衣服都做完了也差不多过年了,学堂也放假了。林文杰回来后也马上加入大部队,帮着家里忙活过年的事情。

    土坯房子建的久了墙上的土灰容易掉落,所以房子里里外外都要打扫一遍。还要修葺一下屋顶,换一些新的茅草。林月暖觉得这房子迟早要推了从新建个砖瓦房。

    只是家里因为送林文杰上学堂村里人已经议论纷纷了,以后肯定还要送林文俊他们去学堂,村里人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他们家呢。看来近两三年是不可能建房子了,除非哪个哥哥考上了秀才,这样家里即使惹眼,别人也不敢起什么歪心思。

    除夕这天的晚饭仍然是一年里面最丰盛的,除了去年那些菜色,还多了一盘蒸螃蟹、一只盐水鸡、一盆卤猪下水。大家欢欢喜喜地过了除夕夜。

    第二天仍是一早就去林家富家拜年,黄氏因为是新妇,一早就跟林家旺过去了,在公婆面前尽孝道。

    林家兴全家到时他们都已经吃过了早饭在大厅等候。

    林月暖看黄氏变得简直判若两人,身形丰腴了不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看上去生活过的很舒心。这林家旺一看就是疼媳妇的主。

    小孩子们领过压岁钱后都出去了,大人们把林文杰留下来了,询问了他上学堂的事,见林文杰回答的彬彬有礼且进退有度,都说这过了年才十一岁,将来大有出息啊。

    叶氏目光火热地盯着林文杰,那目光林文杰想不注意都难。他起先不明所以,待回家后告知林家兴。林家兴晚上跟姚氏同榻时,声音低沉地说:“大嫂估计是有想法了,咱们文杰去读书,她现在眼热的很呢。”

    姚氏听后,沉默了一下,躺下床说:“大嫂怎么想的?她也想供文强文豪去读书?文强都十五了,也该讨媳妇了,现在读书会不会太迟了?

    文豪今年也十三了,现在读书到也还好,可他一看就不是念书的料,前阵子他过来找文杰,看文杰在练字,让文杰教他写了自己的名字,隔天他就给忘了,文杰想再教,他撒腿就跑了,好像咱家放狗追他似的”。

    说起这件事林家兴也是很无奈,他摇摇头说:“我改天去探探大哥的口风吧”。这事就暂时揭过不提。

    第二日林翠莲回娘家时带来了一个消息,原来是周晓茹已经说了人家了。对方是小溪村的,姓张,叫张孝全,今年十六岁。他家在镇上有一间杂货铺,算是小溪村的富户了。

    众人听后忙连连恭喜周晓茹找了个好婆家,直把她说的躲进了林月娇的房间。

    林翠莲的眉间隐隐有些得意之色,正是因为她从小忍气吞声隐忍至今,贤惠至孝的美名在十里八乡广为流传,她的女儿才能嫁到这般好人家里。这些可是她的嫂子弟媳拍马不急的。

    现在谁还敢看不起她,说她是穷的没人要的童养媳。林翠莲以为她把自己的心思藏得很好,却被林月暖看的一清二楚。

    林月暖暗叹,“这大姑看起来也没有表面上那么纯良,也是,从小被婆婆苛待,还能孝顺美名远播,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看来以后得远着她了。”

    众人说完周晓茹的婚事后,又提到林文杰上学堂的事,林翠莲看林家兴的眼神一下子不一样了,好话不要钱似的说。心下却狐疑,“这老三莫不是发财了,以前穷的吃不饱,现在居然有钱送孩子去学堂了,家里还都置办了新衣裳,看来得好好跟姚氏套套话了。”

    林翠莲心下这么想就马上这么做了。她拉着姚氏的手坐到一边,假意擦擦眼泪,动情地对姚氏说:“你也算是熬过来了,以前我有心想帮衬你们,奈何家里做不了主,只能逢年过节送些吃食衣物。现在你们日子好过了,我也替你开心。”

    姚氏赶忙说:“大姑姐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以前没帮衬到你,你没怪我们就好了,哪能指望你来帮衬我们。你的情况我们又不是不知道,想当年……”

    姚氏对着林翠莲诉说着以前如何如何不容易,林翠莲见聊了这么久姚氏都没说到点子上,心中微恼,可又不好明着问,又思及林家兴只是送了林文杰去学堂,家里也没买田地,就没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