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就把那石呆子的扇子给了胡书生,石呆子大哭道:“你们说话不算话,明明说好,只要我能把那宝扇给说出来,你们就还我扇子的,你还我的扇子!”说完就要扑向胡书生。
贾雨村让衙役把他押了起来,胡书生说道:“大人就把他绑起来放在我这里吧,我还得和他底下算账!”
雨村了解的点点头,这时贾赦说道:“我这里只有六千两的银票,这剩下的四千两等回京了再给你拿来怎么样?”事实上这六千两可是贾赦东挪西凑才弄来的,把公中的钱都用了一部分,原以为用个五千两就打发了,没想到还真碰到绝品了。
胡书生听完,就要把扇子收起来,贾赦不得已说道:“那我给你打个欠条总可以了吧。”说完,让贾雨村写下了欠银四千两的欠条,这四千两自己可不出,就让雨村出吧,算是孝敬自己的,再说了这四千两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而且在这个地方,以后他随便再找个理由就能把那书生的银子又给弄回来。
贾雨村自然知道贾赦怎么想,心里虽然不乐意,可是也不能表现出来,就把写好的欠条给了胡书生。
一切交割清楚,贾赦那边得到了卖扇子的契约,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回京里去了。不知道书生最后和石呆子是怎么算的帐。
几天后,胡书生送石呆子离开,说道:“这事早晚有发现的一天,石兄还是赶快带着这扇子和这银子去别的地方去吧,以后千万不要再把自己有扇子的事说出来,我能做的就这些了。”
石呆子谢道:“多写胡兄,我自会小心,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以后自当隐姓埋名,我想没有了这扇子的盛名,我也不过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了,胡兄保重!”
那贾雨村等了好几天,才去那书生的地方准备找个名头把他给抓起来,想着他手里还有六千两的银票和自己写的四千两的欠条,就心里痒痒。结果到了上次去的那胡同,推开门,是人去楼空,连家具也没有了。问了四周的邻居,才知道这书生早就走的没影了。
贾雨村还想着这书生跑得真快,难道是算准了自己会去讹诈他?
又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就跑去石呆子的地方抓石呆子,结果也是人没影了,这才想到是上当受骗,那石呆子没有扇子可活不了,这么说他和胡书生是一伙的?
就又跑去多宝格去抓那四个鉴定师傅,结果根本没有那四个人,问了当时去接这四个人的衙役。衙役说道,他们刚到多宝格的门口,这四个人就拿着几把扇子在鉴定,而且穿的衣服也是多宝格的,就二话不说把这四人给拖了去。
贾雨村这才知道是着了别人的道了,把这几个衙役狠狠的打了一顿,又要找多宝格的算账,不过那多宝格的掌柜却说了,自己的幕后老板,可是忠顺王爷,是你们自己没看清楚人,现在赖到我们头上了,我还没告你们坏了我们多宝格的名声呢。要抓人,试试看!忠顺王爷那里等着你呢。
把雨村吓得也不敢声张了,只希望那贾赦不要到处拿出去显摆,被识货的人给看穿了,自己这边不好过了。
可是要贾赦不去显摆那是不可能的,那贾赦得到了个稀世珍宝,还是以如此优惠的价格得到的,自然是一回京里到处和人攀比,弄得大家都知道了,开始还有不识货的跟着称赞,结果过了不多久,就碰到那真正识货的,说道:“你那上面的印章明显的是后来刻上去的,想一想,西施和范蠡最后是归隐,怎么可能还把以前的旧事画在扇子上,那陶朱公可是范蠡归隐后的称呼。
还有你那扇柄,虽然是象牙的,可是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不过是选的偏白的,所以才发蓝光。还有这香味是薄荷的清香,肯定是撒在扇子上,所以闻起来有那个味道。”
贾赦不信,又问了好几个懂行的,大家都这样说,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不仅丢了六千两,连以前石呆子的扇子也赔了过去。
好啊,和我玩仙人跳,也不看看我是谁?于是贾赦就要去报仇,可是人都没有了,找谁报仇?只好拿贾雨村撒气,可怜那贾雨村什么也没有捞着,还被贾赦厌弃,最后又把官职给弄没了。
贾赦的六千两自然是大了水漂,其中还有邢夫人的钱,邢夫人也心疼的不得了,可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把自家老爷的肉给吃了吧。
于是贾府大房被阴云笼罩着,好几个月都没有消散。
钱总管自然是把事情的结果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听了也放心了。这次只是让你丢点钱,若是你不贪心,根本就入不了局,可是自己的大舅舅就是这种人。
这件事能让他消停好一段时间吧。林黛玉想。六千两银子自己一分没要,给了石呆子一千两,胡书生一千两,那四个鉴定人每人一千两,以后他们在外面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被贾赦或贾雨村害过亲人或朋友,也算是为民除害吧。
正文 83、战事起圣上用兵
一起读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1621 9:22:28 本章字数:9627
城里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清晨就有兵士快马传报,在整个主干街上显得特别的显著。两旁的老百姓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传令兵已经风一样的过去了。
马蹄声还在人们耳边响起。
“唉,不知道又有什么事了。”一旁在书摊里选书的书生说道。
那边上的人就问道:“秀才,你如何会这样说?”
秀才道:“没看见那是十万火急时候才用的驿站兵吗?如果不是事情紧急,怎么会这样?”
“也许是好事呢。”有人说道。
“你看那兵士满脸的焦急之色,怎么可能是好事?”另一个人说道。
“唉,管他什么战事不战事的,希望不要祸及京师就好,这好不容易能有安稳的日子。”
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上也乱哄哄。原来兵部刚得到军报,北边的边关万山关已经被外番鞑子给攻破了,沿路烧杀抢夺,附近的村庄无一幸免。这真是□裸的挑衅。
兵部尚书说完军报,皇上就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左相大人上前一步说道:“圣上,微臣以为这是鞑子对我泱泱大国的藐视,其行为当诛,还请圣上下旨派兵抗敌!”
右相启上前一步奏道:“左相这话臣不敢苟同,那鞑子每年都要到快入冬的季节来边关骚扰一番,却是因为那沙漠草原到了冬季严重缺食过冬,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我边关开放边境,和鞑子以物换物,使得他们粮食丰足,自然不会再来抢劫。”
“右相大人说的,可是要一切为鞑子去想?
凭什么他们没有了粮食就要过来抢咱们的,没有这个道理!那些鞑子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你给的越多他越贪婪,所以臣认为左相大人说的有理,必须给鞑子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兵部侍郎说道。
“兵部侍郎说的简单,若是要打仗,不仅要费粮草,附近的百姓也会遭受战乱的侵饶。为什么不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说话的竟然是贾赦,今天可是连这些公卿们都过来了,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每个人心里都会不安。
“那贾将军说要怎么办?”兵部侍郎问道。
“以臣之见,可以选送公主过去献给鞑子首领,这样自然可以平息战火。”贾赦说道。
兵部尚书怒道:“此等一有战事就要送女人去解决的行径实在可耻!
圣上,我兵部一致认为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训那鞑子,若是有可能,把那鞑子全部消灭掉,永绝后患!”
“说的倒容易,这马匹粮草怎么办?”贾赦问道。
“我户部自会安排妥当!”户部尚书也出来说话。
“不管怎么说,臣还是以为不战好!”
“臣等以为战好!”
“不战为妙!”
“战可一劳永逸!”
朝臣们吵得乱哄哄,龙椅上的皇上看着不像话,说道:“都给我住嘴!成何样子!
朕自登基以来,都是一些臣子劝朕要以和为贵,朕也听了,不过是换来那鞑子每年一次的进贡,和鞑子每次的抢劫,我边境百姓深受其苦,朕这个做皇帝的每次想到这里就心痛不已,各位爱卿是没有亲人在边关,觉得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些在边关的将士每次回京都于朕禀报这些事,朕也觉得忍忍吧,忍忍就过去了。
可如今,这就是朕忍来的结果!不仅要抢我国的物资,竟然连这土地都瞧上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边关已破,还有人想着息事宁人,若朕这次再息事宁人,就不配当这个皇帝!朕已经决定对鞑子用兵!誓把鞑子消灭干净!若再有议和之声,一律罢官去职!”
“圣上英明!”主战派的自然是高兴,主和派的战战兢兢,自己站错了队伍,惹怒了皇上,这可怎么办?
“兵部尽快把可用军官列处理,送到朕这里,户部也抓紧时间准备好粮草。各武官留下,去御书房和朕商讨对鞑子用兵之事!”
圣上说完,就让旁边的执事太监宣布退朝,和武将们去商议去了,剩下的人都出了朝堂门,三五群的议论起今天的事情来。
下朝后,“妹夫,妹夫。”贾赦叫住了林如海,“今天这个事,你能不能和皇上说一说,我是无心的啊。”
自从自己说了那些话,和皇上的心意完全相反后,贾赦就一直处于惊吓状态,虽然有个侄女在宫里当娘娘,可是万一惹怒了皇上,自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这才忙找到林如海,他在皇上面前是吃的开的,希望他能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林如海看着自己的大舅兄,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可还是说道:“大内兄放心,这在朝堂之上本来就是让大家说出自己的见解的,有时候会和圣上的心意,有时候也会和圣上的心意相反。若是圣上都去怪罪的话,还怎么得了?
而且圣上也不是那样的人,只是今天大家乱哄哄的,才会生气。大内兄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啊,这样啊,妹夫说的有理,那我就放心了!那我先走了,妹夫你慢点啊。”贾赦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开了。这算不算利用完人就一脚踢开?
林如海无奈的摇摇头,又想起今天的朝会,看来,永亲王确实是逃到外番找帮手去了,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