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春远嫁,史湘云也与卫若然订了亲。迎春怀了身孕,司棋的表哥潘又安前来贾环府邸寻找司棋,贾环说服司棋的母亲,促成了他们的婚事。入画的父母、哥哥被贾府裁人放了出来,彩霞的父母是贾环求了贾母也放了出来后贾环将他们安顿在自己的田庄里。随后入画也定了亲,对方家境也还算殷实,只等入画完婚后,入画的家人便要回老家去。
随着司棋、入画的出嫁,芳官又与禄儿有了感情,情况的变化让贾环当时想要置办绣枋的念头也取消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升官
贾家日益衰败,贾家纵容自己的家仆在外做恶,弹劾的文越加多了。王熙凤借贾琏的名义在外凭借权势收人贿银拆散守备之子的婚事,逼死两条人命;又在外名目张胆的违反大律放债敛财等恶行也被人告了上去。贾家的所做所为惹恼了皇上。
贾妃死,探春远嫁,皇上对贾家的各种打击就着手进行了,第一波打击开始了,荣国公、宁国公的世职被革去,牌匾收回。
贾环早知道会这样,他也无法改变皇帝下的圣旨,而且贾环从原着中就已知道,贾家所犯的罪,还不构成大罪,至少不是灭九族的大罪,也就是被抄家,被贬职等,但性命都可保住。因他已被贾家分出去了,这在当时的社会其实就是变相被贾家除名了,所以他自己是不会被波及到的。这也是他现在比较坦然淡定的缘故。
贾母也贾政天天眉头紧锁,除了叹气还是叹气。贾赫没了世袭的爵位,在外头没了派头,也没人理睬,就天天往贾母那闹;
宁国府贾珍也没了爵位,整日里和贾蓉不是呆在府里,就是往贾母那跑打听消息。闹得贾母心烦,召开家庭会议并招来贾环商量对策。
贾环在家庭会议上直接了当的告诉贾母、贾珍等人,皇上准备对贾府下手了,荣国府
宁国府都跑不了。随即提出了建议:贾家要低调行事,万不可在再行不妥之事,又劝贾母放出去一批仆人及仆妇,一是怕这些仆人以着贾家的名在外行恶事,损坏贾家名声。二是贾家现在经济拮据,放出去一批也好节省些开支,缓解了经济上的不足。三是放出去的人获得自由不再是奴仆的身份,这些人也会心存感激,传将出去对以声名狼籍的贾家无疑会博得一点好名声。另外就是祭祀的产业要抓紧办。
对于减人贾母、贾政、贾珍还有凤姐都是赞成的,反正现在贾府内忧外患,放出一批下人,可以减少事端又可缓解日见拮据的经济。但是对于置办祭祀的产业,贾府操办宝玉的婚事已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实在是没有多少富余。众人又都不愿拿出自己的体己钱,还是贾母拿出些物品交与贾琏卖了,置办了点产业。贾珍府里人口简单,他说了算。倒是置办了许多祭祀的产业田地。
近海地区遭遇海啸,受灾面积大,人口多,朝廷财政困难,赈灾陷入困境,皇帝让大臣们想办法,包括翰林官,都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写出交与皇上定夺,贾环刚好在翰林院里学习,也将自己的建议写了出来交了上去。建议书交上去,皇帝一份份的看,都是些什么增加税收,向各地方官派任务收缴一定数额等,都是老一套。当皇帝看到贾环的这份建议书里虽也是让各地的地方官向百姓募捐,但着重点却是写了如何让百姓相信自己的钱物是用在救灾上,如何做百姓的工作,百姓必须是自愿的,募捐数额也是自愿的,不得强迫,朝廷可向和地派遣监督员,并让各地百姓各推举一个德记望重的代表与朝廷派的监督员一起监督,方可有郊制止强迫百姓募捐及贪污募捐款的事件发生等等,而不是象其它的建议书中那样只是强调增加税费。觉得有些意思,便招来贾环。等上得殿来皇上一见贾环年弱未冠,吃了一惊。待问清贾环乃是贾府的人,皇上的心情便有些复杂起来。
皇帝说道:“联看了你的建议书,有些意思,只是联要问一下,向各地百姓募捐,为何要派监督员?你解释来听听。”
贾环:“回皇上,向各地百姓募捐,本就是要以百姓自己的意愿为主,愿不愿捐,捐多少,都由百姓自愿,又看到朝廷派了监督员就要让百姓明白朝廷重视这件事,他们募捐的钱是用在赈灾上,不用担心被哪些官员收到自己囊中,再让各地百姓推举一位代表,是让百姓参与到监督中,蓦捐的钱是百姓拿出来的,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他们的钱用在什么地方了,百姓心里不但愿意拿出这些钱救济灾民,同时又会让他们知道朝廷救灾的决心,这样一来即为朝廷分忧解难,又让百姓知道朝廷救灾的决心,百姓定会颂扬皇上的爱民之心。
皇帝听到自己会被百姓颂扬,颇为受用;又问道:“朝廷向来募集救灾用的物资都是强征,限定每家每户或是每人要捐的数目,你这样做百姓们肯为此掏钱吗?”
贾环回道:“回皇上,百姓一定会出的,因为这钱是拿来救灾的,自然灾害各地都有可能发生,等到自己受灾时,别地的百姓也会会伸出援手,这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整个国家就有凝聚力,所以这钱百姓肯定会出,但是地方官员不但要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还要带头捐款。起榜样作用”
皇帝听完若有所思,说道:“你的词语很是新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说得好,还有这自然灾害,哈哈——联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用语,有趣!好!联决定就采取你的建议,若是真象你说的那样好,联公好好重赏你的。贾环的方法其实是用了现代的管理监督的手段。没到被皇帝给看上了。贾环自己也是高兴。
皇帝随即在金殿上宣读了旨意,让各地方官实行,又从各部抽调人员派往各地监督,翰林院也被抽调了部分人员,贾环也自告奋勇的申请前去。皇上批了。
临出发前,贾环怕自己不在,家中只有女眷不安全,忙招收了两个护院,又让禄儿留下,照应,告诉他家中如有难事叫他去找罗田。赵姨娘不放心贾环一人前去,路上没人照顾;硬是让贾环带了一个小厮去,出发的那天,罗田来送行,贾环托罗田照顾自己家人,罗田答应。贾环离开京城,不做细表。
这边贾府裁了人,负担是减轻了,但是各房各院又因此事闹将起来,有的房减的人多了,肯定是不高兴的,说情的,哭闹的响成一片,贾赫这人减了,刑夫人就点着人头算非要与二房贾政这比,闹着我大房减了多少人,二房也必须减多少人,由于贾母的偏心各房各院都减了人唯独宝玉这儿没动,贾赫见此直骂贾母偏心,刑夫人又趁机在旁挑唆,使得贾赫更加气恼,发起狠来,跟贾母、贾政大吵在闹,还砸了贾母房内的东西。贾府内上下闹腾得厉害,主子闹,下人们也闹,弄得乌烟瘴气,贾母头痛不已,凤姐由于劳累导致小产,正在养身体,不能理事。宝玉是个不经事的,黛玉又不善理家,李纨心性淡漠,也不爱理事,一个家乱成一团。寄居在园子里的妙玉也呆不住了,虽说贾家并没有来为难她,但是贾府现在的状况她也看到了,想到以前贾环跟她说的那番话,不禁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在意,现在贾府的情形都让贾环说对了,看来自己得做好打算了,遂写信与来贾府之前的庵子住持告知自己要回去的事。收到同意的回信后,便与贾母等辞行,贾家此时正乱,贾母等也不挽留,送了些银俩与妙玉便送她离开。
这边贾环募捐款也很顺利,所捐款项直接送到灾区。事情办完回来,回京述职,别的监督员大部分回来,皇上听到各地都汇报这次募捐,百姓积极响应,不管乡绅富豪或是平民百姓都踊跃捐款,反响极好。款项目直接送往灾区而且捐的款额多,解了朝廷的燃煤之急。皇帝大喜,重赏贾环,升贾环为五品官员留在翰林院。并赏黄金三千两,金玉如意各一柄等。
作者有话要说:
☆、抄家
贾环升官,贾母高兴之余,又觉惆怅,要是这荣耀是宝玉该多好啊。王夫人、凤姐心里就不是滋味了,随着王子腾病死,王家彻底倒了,她姑侄二人在贾家没了靠山,也挺不起腰板了,宝玉又不争气,王夫人还指望王子腾能给宝玉一个依靠,如今所有的希望都落空了,宝玉将来的依靠看来只能寄托在贾环身上了,想到自己身为贾家太太,娘娘的母亲是何等的尊贵,现在竟不如一个婢女赵姨娘那般光鲜,心里委屈至极,又不能在众人面前显露,只得躲着一个人哭泣。
贾环升官后铺子生意越发不错,进项也多,便将自家的田庄子又扩大些,还盘了间酒楼。虽然价钱高了些,但地方好,生意不错。这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就有人给贾环提亲,提亲的还不少,但是贾环都拒绝了,提亲的人又去了贾府找了贾政,贾政和贾母从中挑了一个家世不错的要给贾环成亲,贾环却不肯。只说自己年纪还小不想这么早成家。贾母道:“可以先订亲,过个一年再成亲。”贾环见推脱不掉便提出要娶彩霞为妻。贾母不准,说道:“你喜欢彩霞将她纳为妾室就可,彩霞只是一个婢女,你现在是一个五品官员,娶一个婢女为妻成何体统,丢了体面。”贾环执意要娶彩霞,贾母只得让人叫来贾政,让贾政劝说贾环,贾政这人最是迂腐,听罢,很是生气,认为大逆不道,贾环虽是他儿子,可官衔和他一个级别,遂也不敢大声喝斥,只能劝说。贾环坚持,贾母等又不许,弄得僵持,没有结果。王夫人听到后,对贾环的举动嗤之以鼻,当着周瑞家面的嘲笑道:“婢女生的就是婢女生的,没见识,婢女生的又去配个婢女,真是龙配龙,凤配凤,老鼠只能配老鼠,周瑞家的又将这事说了出去,整个贾府都传遍了,有讽刺的,也有赞许的。宝玉、黛玉、探春等都佩服贾环的勇气。
贾母派人来到贾环家中让彩霞和赵姨娘也劝劝贾环同意了这门亲事。贾环回到家中赵娘和彩霞果真来相劝。彩霞说道:“爷有这个心,彩霞已感激不尽,彩霞只想守在爷身边,不敢奢求为妻,做个妾室,已是心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