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道:“我知那童试时间长,过程艰苦,但越是这样越能考验我的学业,磨练的我意志力。”
孙启文赞许的点点头道:“世家子弟象你这样的也是少有,你是个有心的,年纪虽小,学业却进步很快,诗赋方面是你弱项,但童试一般是不考诗赋的,下场一试,倒也具备条件,只是你没有经验,既然你意已决,又是我的学生,我会把考试的经验和考场中的注意事项告诉你,能不能考上就得靠你自己了。”
孙启文又道:“童试本是要在原籍考试的,但情况特殊的也可在现在的居住地的县、府内报名,只是要多交些钱并让担保人前去说明一下即可。”
贾环道:“老师恩情学生感激,只是报名这件事学生恳请老师帮忙,学生在贾家的处境想必老师已有所闻,学生只是个庶出,嫡子尚没下场参加考试,又岂能让我这庶子下场应试,求老师说服我父亲让我应试。恳请老师相肋!”
孙启文本不喜贾府之人,原以为荣宁二府,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但贾环自来后,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刻苦,更难得的是,别的学生都是怕老师,他却不怕,遇到问题来请教时,还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自己讨论,而且他发现贾环的知识面很广,有些观点闻所未闻,让他对贾环刮目相看,也喜欢上这个学生。听到贾环的请求,想到他在贾家的处境,不禁怜惜,随即说道:“好吧!为师且答应于你,明日就去拜访你父亲!”
次日傍晚,下了课孙启文与贾环一起来贾府拜访贾政,与贾政说明来意,贾政听罢便表明可给贾环捐个监生,不用考童试。贾环执意道:“父亲还是让儿子参加童试吧,我也想知道自己的学问程度如何。”贾政因元春封妃,心情高兴,见小儿子执意要考童试,有这个上进心也不好不许,又有孙启文做保,思考片刻也就应允了,第二日贾政出面申请,又找人做了保。与贾环报了名。
作者有话要说:
☆、童试
报名的事办妥了,贾环松了一口气,但只要进了贾府,贾环就小心提防着,不敢有丝毫松懈;仍装做那副猥琐,又木讷的模样。王夫人听提贾环报名童试,恨得牙咬得咯咯响,但名已经报了,又是贾政出面办的,也奈何不得,只好做罢,只折腾赵姨娘出气。
这边每天放学,贾环都会留下来,孙启文都会另外给贾环开了“小灶”,孙启文会按以往的童试的考题类型,另拟题目给他作,让贾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文章。又告诉他了一些考试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并叮嘱贾环道:“八股文章极为重要,文章做得持重些虽不容易出彩,但也不容易落榜。”贾环一一记下。
由于要考童试,小说已经暂时不写了,贾环通知了邱波,邱波也表示支持,这样贾环全身心的投入到读书中,时间显得尤其宝贵,贾环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读书,每晚都读到深夜,赵姨娘见他如此辛苦,便劝他注意身体,贾环嘴上应着,依然用功。贾府内忙乱一团,没人去注意他,王夫人也将精力都投在盖省亲别墅的这件事上,没空为难他,赵姨娘贾环也没告诉她,怕赵姨娘知道了去外面嚷嚷,贾政的心思也全在家中盖省亲别墅的这件事上,再说他本就对贾环不上心,当初认为他一个小孩家,一时冲动,又碍于孙启文的面子,根本就不可能考上。故没放在心上,这样正中贾环的下怀,他可以安心读书。
终于到了童试的第一天,贾环早早起了床,将准备好的笔、墨、砚、糕点放在篮中,出得院外,禄儿已在那等候,禄儿接过篮子,与贾环出了府,雇了车来到县府的大门,门外已有人在那排队了,等到县府大门开启,点了名,进了考场,天已大亮,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章,贾环谨记孙启文的教导,将文章写得四平八稳,考试时间到,收了卷,出得考场,见禄儿已雇好车早在那等候,遂上了车回府。
接着县试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考了五场,县试考完就是府试,府试的场次,考试内容与县试相同。贾家上下都为建省亲别院忙得人仰马翻,谁有空去注意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子,贾环巴不得没人管他才好,他好顺利的考完童试,考完县试接着就是院试,院试的场规就比较严格,考生入场携带的考篮,内装的笔墨盒物,都严格搜检还要解发、袒衣,连鞋袜、都要检查。考了三场,考试内容是解经、史论、诗赋等。连续十几场的考试,让贾环疲惫不勘。贾环在心里骂道:“这比高考累多了,高考才考两天,这一个童试就考了十几天,这一场场考下来,一级一级的过不但考文章,也考人的意志力;如果考过童试,接下来的乡试和会试应该是更变态的考试。怪不得贾珠会熬不住,这种考试太折磨人了,看来以后还要多锻炼自己的小身板。
最后一天考完,贾环出了考场,见邱波和罗田和禄儿站在一起等他,知他二人是特意请了假来的,不觉心中一暖,全身疲惫立刻消失了,邱罗二人见他虽一脸的倦容,但精神还状态还好;便也放下心来,二人也知他累了这许多天,故不再多聊,只说笑打趣了几句嘱咐他多休息,便分手了。
回到贾府,贾环进了屋,赵姨娘还在王夫人那伺候,婆子丫环也不在,贾环也习惯了,自己去厨房打了点热水,洗洗就睡了。醒过来时,天已全黑了,见赵姨娘正守在床边,靠在床头打瞌睡,忙摇醒赵姨娘,原来到了晚饭时间,赵姨娘见贾环睡得正香,以为是读书累了,便不舍叫醒他,又放心不下,故而守在床边。见贾环无事,方才放下心来;留的饭菜已冷,赵姨娘要去厨房热,被贾环拦住,贾环深知,以他母子的地位,就是大白天的让厨房热饭菜,都会被拒,更何况现在已是深夜,以赵姨娘的性子到时又是一番吵闹,吃亏的还是他母子。在贾环的坚持下,赵姨娘只得做罢,被贾环哄去睡了。
在家休息了一日后,晚上与邱罗二人去酒楼聚了聚,第二日贾环去学堂,课间休息时孙启文将贾环叫到自己书房,询问了考试情况,贾环如实回答,孙启文听后说道:“不出意外,应该会上榜的;就算考不上,你年纪还小,明年再考就是了;”又道:“现在已考完了,还是要静下心来读书,不要再去想考试的事了。”贾环连连称是,继续用功读书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
☆、彩霞
这天学堂放假,贾环没出门,在家读书,听得门外有人喊道:“姨奶奶在家吗?”贾环出屋,见一女子俏生生的站在门外,翠绿的裙裾微摆,娇美的脸庞满是笑意,让人顿觉春意横生。手上还拿着个纸包的东西,一看就知是来串门的,自己在王夫人屋内见过她,只是不知道名字,仔细一想,赵姨娘有说过来这小院串门的只有周姨娘和彩霞,周姨娘贾环是见过的,想来就是彩霞了。想到这,忙热切的应道:“是彩霞姐姐吗,我姨娘这会去周姨娘那串门子去了,彩霞姐姐进屋坐会吧。”
说完将彩霞迎到赵姨娘的屋内坐,自己又去沏茶,慌得彩霞忙放下纸包道:“三爷放着吧,哪敢让三爷与我忙活”说完自己拿了茶壶去外屋倒水,望着彩霞的背影,贾环陷入沉思,原着中的彩霞是贾府内唯一一个关心贾环的丫环,与赵姨娘也合得来,她的善良和沉稳,使她倍加同情弱者,懂得怜惜弱者,所以彩霞才特别照顾处于弱势的赵姨娘和贾环,因而慢慢爱上贾环,正是因为她的性格使她在众丫环之中芳情独俱,风骨不凡。而她的痴情却得不到恶少贾环的理解,最终嫁给了来旺家容貌丑陋,酗酒赌搏的儿子,天天以泪洗面,凄苦悲凉的度日,想到此,贾环不由得满怀深情的注视着彩霞。
彩霞是王夫人屋的大丫环,是家生子,对贾府的事颇为了解,原来王夫人屋内的大丫环年纪大了放了出去,她是顶缺来到王夫屋内,由于性格沉稳,做事稳重,便被提为王夫人屋内的大丫环,赵姨娘也是在王夫人屋里伺候的,平时与赵姨娘接触的多,对赵姨娘母子的处境深表同情,因此,平时尽量帮衬着赵姨娘,别的丫环都不爱与赵姨娘说话,只有她会主动与赵姨娘聊天,贾环因王夫人懒怠见他,所以贾环很少来王夫人屋里,彩霞也很少见到他,也没太注意他,只那次在家庭宴会上,贾母搂着宝玉不放,王夫人也慈爱的问这问那,众人都围着凤凰蛋宝玉身边倍加呵护。唯独贾环一人坐在角落,没人理睬,彩霞犹记得当时自己偶然间住那角落里望了一眼,角落里那少年落寞羡慕的眼神让人心疼,从那以后,彩霞的心里就记住了贾环,也不时向赵姨娘打听贾环的事。
彩霞装了开水茶壶转身回到里屋见贾环正呆呆的看着自己,不由红了脸说道:“三爷今儿怎么没去上学?”贾环这时才惊觉自己失态,忙收回目光道:“今天学堂放假,姐姐快请坐吧,常听姨娘说起姐姐,今天贾环在这谢谢姐姐经常想着我们母子,说完起身给彩霞揖了一礼,彩霞扑哧一声笑了,说道:“我可受不起这个,三爷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正经了。”贾环也笑道:“姐姐受得起的,姐姐经常拿了太太房里的东西与我们享用,我可是吃了姐姐不少东西呢。”彩霞听完,忙打开带来那个纸包,又取了一个碟,将纸里包的东西拿了放在碟中,说道:“这是昨晚宁府送来的糕子、饼子,说是江南一带出名的,人送给珍老爷,珍老爷又命人送了些给老太太和太太尝尝鲜,今儿太太去薛姨太太那了,一时半会回不来,我就拿了点过来与你和赵姨娘尝尝。”贾环道:“姐姐这么做,不怕太太发觉了怪罪下来吗?”
彩霞听出贾环话语中含有关切之意,知他怕自己被责,不由心中一暖,柔声道:“东西还多着呢,我只拿了一点,太太又怎会查觉,环哥儿只管放心用就是了。”在贾府,上上下下对贾环母子无不是冷言冷语,几时有人对他温声暖语过,彩霞的笑脸温言让贾环有些受宠若惊。两人坐在卓前,彼此看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