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同人)酱油人物那些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人找到陈娇这里,妄图请她吹吹枕边风。对此,陈娇不过一笑不理,只叫人打发了,再闭门不出罢了。
  果然,在没有受到冲击或只少少受到冲击的上层官员装鹌鹑旁观的情况下,那些中下层闹起来的官员全部受到了皇帝最严厉的反击……勾结抗议者贬职罚俸,罢朝的直接以抗旨不尊罪罢官,死谏的更是通通定罪,着人举报出一条一条的罪状,以“畏罪自杀”罪名定论,真是连死都不叫人安宁。
  而这些空出来的官位,则由原本在太子东宫当值的诸位刘荣的嫡系官员顶上,霎时间,朝堂就有一半紧紧掌控在了刘荣手中。
  对此,不是没有上层官员反抗,可惜他们想要见缝插针也找不到机会……在皇族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的情况下,固然这些出自世家的官员们想抗议,可这世上世家总是一茬一茬,一旦自己连带着家族倒了,也自然有别家的人补上,在没有被逼入绝路的情况下,谁也舍不得手中握着的权利。因此,也只能闭耳不闻,当做不知道这种种波澜。
  等到了朝中的风波渐渐平息下来,陈娇又与刘荣说了一个她的想法……独尊法家。
  需知,法家思想是先秦众子思想中唯一一个希望能以法治国的思想制度,这与陈娇希望能够更规范化的治理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再另,若是如历史上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是不可以,但很可惜,陈娇偏偏极其看不起孔子的后人……需知直到清朝,孔子嫡系依旧是有爵位的。
  嫡系,有爵位!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一向最讲究礼义廉耻的儒家的嫡支,在一次次改朝换代中都从没有殉国之类的行动,甚至他们一直存活至清朝,还依旧接受了来自帝王的封赏。
  说好的成全大义呢?说好的国不在家何存呢?怎么儒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儒学生的同时,孔子的后人却接受了一代又一代不同朝代帝王的封赏呢?这些人不会觉得因愧对先人而难过吗?
  陈娇并不鼓励人殉国,因为那是一种懦弱而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她也并不是对孔圣的思想有什么意见……当然程朱理学不算,她对这玩意儿的意见大了……她只是对于孔家后代的所作所为感到极其恶心,恶心得每次看到“儒”这个字眼就浑身不舒坦。
  所以,在决定舍弃儒家的同时,如今还并不很完善的法家思想,就走进了她的眼睛里。
作者有话要说:  
  窦太后干政的情节最早起源于电视剧《大汉天子》,之后许多剧和文也都延续这种写法,但事实上,史书上并没有明显指出窦太后干政的事情,所以作者就当窦太后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慈祥老太太好了。
  ps儒家嫡系在清朝有爵位也是真的,他们是清朝初中期唯一一个不在旗却获得爵位封赏的汉人家族(三藩不算),是清朝笼络广大读书人的一种手段。
  pps再次重申一遍,主角的所有想法都是为了更好的铺垫情节,以便后用,并不代表作者本人思想,请勿想歪哦。

☆、第三十二章 汉穿之陈阿娇(六)

  如今的法家思想并不是很完善,也并不是那么的适合现在这个社会。
  想商鞅一代变法大家,最终还不是敌不过上流社会那些被损害到利益的人的群起而攻之,以致最终惨死。
  而法家认为的“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也没有办法被陈娇完全接受。
  毕竟太不讲究道德和伦理的作用,仅仅凭借法律和利益就想约束民众,固然想法是对的,可一旦真的将一个社会变成这样,那会不会产生像后世一样的结果……助人为乐没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没有了,连扶个老太太都不敢了?
  这样的社会实在太冷漠太隔阂,陈娇受不了。
  所以陈娇的想法是:
  其一,依法治国,但皇家单独脱离出来,由另外一套独立的礼法控制。而其它上流贵族,若违反国法,或直接抵过,或由金钱赎买,最高可至万千金。这样,既可以避免贵族反弹,因为在这些世家贵族眼里,所谓“法”,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统治平民,而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目的,避免秦商鞅的惨痛经历。
  其二,完善律法,不严刑重役,也不只是做表面功夫一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可在法家思想原有的制度上加以修改完善,尽量向后世的律法靠拢。
  而只有在律法完善的情况下,由人治缓慢过度到法治,才能在这个封x建社会里,以最小的代价阻止日后可能会有的昏君所造成的坏影响。
  陈娇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书面文字,再交给了近日为了选拔官员操碎了心的刘荣,得到了刘荣一个“贤内助”的好评价。
  送走急匆匆来又急匆匆走的刘荣,陈娇叹息一声……真是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选拔官员,这可是耽误不得且至关重要的事情。
  以后来的察举制来选官固然可以,但这样的人哪怕德行有保证,那才能也能有保证吗?说不准啊,还不如后世的科举呢!
  陈娇想着,现在的汉朝,实在是极其落后。比如书写,还是竹简为主,布匹为辅,可一般老百姓家里做衣服都不够哪里有多的布写字?所以,兴工势在必行。
  便只有这样了……每个世家想来都是有喜好奇玩的“纨绔子弟”的,而民间,肯定也有工器大家。干脆,在保留现有的推荐制度的情况下,由贵族至民间,以才能区别分类选官,就像当初他们将皇子们放入六部一样,分门别类的选择于朝堂有用的人才。
  将这个大概得想法告诉刘荣,陈娇就不准备再管了……整天想这些容易早衰啊,还是留给皇帝自己烦恼去吧!
  陈娇如今在想的是另一件事:完善专利制度。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不外乎是“士农工商”这样排,因此,商人和工人的地位都不怎么高。而这也就导致这两类人一有了钱就赶紧买地,成为地主,走进二等的“农”这一等中……就这样,在历史上,原本华夏有多少次本该有的资x本主义萌芽就给掐灭了?又有多少原本可以起大作用如司南之类的东西最终在国内成为没什么用处的“小物件”?
  一想到这里,陈娇的心都快凉了。
  所以,必须要提高工商的地位。但提高也不是就这样冒冒然提高的……随便提出的话就等着世家们的反弹吧!
  不过如今,倒是可以借着工部选官的缘由,提高工人地位,并逐步完善专利权……比如用发明者的名字为命名或是设立各种等级的奖金奖励之类的。
  之后,再进一步提高商人的地位……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北进赴欧的实现,以赏赐爵位的诱惑和广袤土地的诱惑引着,相信那些本就求利的商人们一定会心动的。
  可惜现在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没过几年或许就会有一次与匈奴的大战即将到来,这个时候讲什么移民,简直是自寻死路,不切实际。
  所以还是一步一步来,先把专利制度提起来,借以提高工人地位吧。这落后的时代实在是太需要一次“工业革命”了!
  陈娇纠结了数日。
  毕竟如今的朝堂实在是已经被搅得一团乱,还放大招的话,万一真引起什么太大的反弹就不好了……可转念一想,如果以“向世家示好”的方式,把世家擅奇玩的子弟招进工部,再拿出专利制度以“保证发明改造者权益”,然后逐步下放至民间,会不会好一点?
  实在不愿意等待的陈娇又忍了两日,估计朝堂上应该也差不多快平静下来了,就赶紧让王姑姑把刘荣请过来。
  陈娇很快将事情交代清楚,又与刘荣一道儿用过午膳,还说了会儿话,才将人送走。
  “娘娘。”王姑姑走上前。
  “怎么了?”陈娇还在想着专利的事,也就没有注意到王姑姑一脸不忿的表情。
  “方才奴婢去请陛下时,那周美人手下的人也在请陛下过去,还……说了些许不中听的话。”王姑姑轻轻道。
  “噢?”陈娇皱了皱眉头。王姑姑她是知道了,一向不是一个喜欢夸大其词或者多事的,想来也是周美人以为最近陛下每次到她这儿都是急匆匆来又急匆匆走,而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了吧。
  “去告诉周美人,自今日起,禁足一月。若她有什么疑问,尽可以去找陛下。”陈娇抚着手上的镯子说道。
  “诺。”王姑姑点头退下。
  看来有些人就是不能放松!陈娇望着王姑姑走远,冷冷的想着。
  这周美人是上回她替刘荣选进宫的佳丽之一,而加上周美人一道儿一共是六人,尽数皆封做了美人。
  在这一群美人中,肖氏、赵氏和温氏三人是母亲馆陶公主替她找好的“好生养、好控制”的“帮手”,而周氏、绥氏、闽氏则是她特地选的一些小世家中不怎么受宠的嫡女庶女。其中,又只有周氏是嫡女,偏偏自认家世也不错,所以格外娇纵一些,刚进宫时还好,现在却是越发不知收敛了!
  陈娇敛目不语,前朝事多,哪有那么多时间纠结在后宫这一点事里头?再说,如今她在刘荣心里早就不可替代了,她又何必与一群可有可无的妃妾计较?
  看来,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还是只管交给刘荣去好了,省的坏了她的心情。
  时间一去,已是十五年。
  十五年间,一切早已大变。
  朝堂如今至多不过三四分之一仍旧还在世家手中,而其他的,已经尽数握在刘荣与陈娇手里。
  治吏治,分六部。留王爵,封恩土。
  这句话,如今已经成了民间孩童的歌谣,人人传唱。
  工部也彻底完善了专利制度,虽然如今的社会排位依旧是“士农工商”,但工人的数量却是大量增加。
  后宫格局也变了。
  为了避免近亲结婚导致生出怪胎,陈娇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避孕,因此十五年来,她都不曾有过一个孩子。
  好在皇后贤德,且致力于提高百姓地位的美名已经经人广泛传颂,而几年前那个请求刘荣无子废后的御史在被百姓们堵着门砸了以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