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日宴之后,各家的长辈们都得到了自己去参宴的小辈发回来的“参宴感悟”,而每份“参宴感悟”里对李清的赞赏也加重了武惠妃夺冠的砝码。
“大哥,你今日去春日宴又遇到好玩的事吗?”张珏刚从父亲的书房出来,就被自己的弟弟张勤拦住了(这个张勤就是年节时候和李清打架的那只熊孩子。)张珏被这个从来都无法无天的弟弟用小狗视线看着,一下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说吧,想从我这儿打听什么啊?你个小鬼头,从来都不关心这样的事,今天怎么主动询问起我来了?”张勤不好意思的闹闹后脑勺,继续看着他家大哥说:“大哥别说我了,我就想知道今天十八殿下去春日宴了吗?”
张珏惊讶的看着弟弟,问道:“你从来不喜欢和不熟的人打交道,怎么关心起十八皇子的事了?”随后张珏想起了父亲说过的年节的时候弟弟和十八皇子打架的事。于是皱起眉头,板着脸地对张勤说:“你该不会还想从十八殿下那找回面子吧?你糊涂啊,虽说咱们爹爹是当朝平章事,可是那是个皇子啊,你要是真去找麻烦家里可护不住你!”
张勤一听便知道大哥是误会自己了,连忙解释道:“大哥你错怪我了,我才不是想找十八皇子的茬呢,我只是,我只是~”“说,在我面前你还敢说谎话,当心我告诉爹爹,让他关你禁闭!”张勤急了,只能无奈的说出实情:“不是的,只是,只是年关的时候我输给了十八殿下,回来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原因。我从小跟着爹爹学习兵法,自觉打架从不会输,怎么那日就败在了小我两岁的殿下身上了呢!所以才想问问大哥今日见到十八殿下,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嘛!”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小李清,我把你未来的死党放出来了!
祝大家光棍节快乐~
☆、立后拉锯战
张珏看着自己跟前那个垂头丧气的弟弟,只觉得又好笑又好气:“人家殿下当然比你强了,你看看你自己,只是打架输了就这么在意,怎么也过不去自己心里那关,还像个样子吗?反正今日为兄在春日宴上看到的十八殿下不会像你这样莽撞。要我说,你虽虚长人家殿下两岁,但是很该学学人家的稳重才是。”
说着张珏想到了刚才在书房里,父亲明显露出了看好十八殿下的意思,便揣度这说:“依我看,你便去问问爹爹,若是爹爹同意,你如今人也进了国子监,虽说不和十八殿下一个苑,但也可以和殿下交个朋友,不求你图谋什么,只是两个人一块玩耍,也好磨磨你自己的脾气。”
于是兄弟两又一同返回了书房,去请示他们的爹爹——当朝宰相张说。
张说这个人,和死对头张嘉贞斗了这么些年,两边各有胜负,但是他有两个好儿子这一点确是张嘉贞永远比不上的。现在张嘉贞退位在即,张说对两个儿子更是难得的和颜悦色,不过等到两个儿子说完他们请示自己的事,张说整个人就没有了刚才的轻松。到底要不要让小儿子与十八殿下交好呢?这是个问题还真是需要认真考虑呢!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太子那边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让人感觉到战争还未正式打响,太子就已经丧失了信心。而相对的,武惠妃那边确是形式一片大好。看!生个好儿子就是这么幸福!
但是武惠妃也有致命的问题,就是她的姓氏。要是在则天女皇时期,这个姓氏就是她武惠妃最大的倚仗,可惜啊,如今武家早就没什么人了,这个武姓却成了武惠妃前行的最大障碍。张说几乎可以预见到朝堂之上会有多少自诩为卫道士的谏官因为这个姓氏反对武惠妃称后。
罢了,张说又想起了刚才大儿子对十八殿下的评价,冲着十八皇子他也不想错过这个机遇,不是说富贵险中求嘛,他张说今天就赌这一把!
随后,张说自然是同意了大儿子的建议,让小儿子张勤接近李清。同时,他也开始联络自己一系的官员,把自己的决定说与他们听,看看大家都有什么的意见。
花开两表,这边张说开始忙碌了起来,那边武惠妃也没闲着。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后宫的女人,武惠妃怎么可能对那个皇后宝座不动心啊,她太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凤袍加身,统领后宫了。此时是仅剩的一点理智才能使她保持住自己的仪态。但在激动的同时,她又想到了自己那个有主见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她迫切的想要征求李清的意见。
所以当李清回来的时候,武惠妃就连忙叫住了他:“清儿,快来尝尝母妃让人特意做的雪梅糕。”当然武惠妃不会单纯的叫住李清只为了叫他吃点点心啦。等李清进了屋,武惠妃就屏退了左右,拉住李清坐到了榻机上。李清一边拿起案几上的糕点,一边用眼神问武惠妃有什么事。
武惠妃看着粉雕玉逐的儿子,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下去,最后干脆也不压抑着笑意,开心的问李清:“清儿可知道你父皇要立母妃为后的事了?清儿可愿意母妃做皇后啊?”李清看着异常兴奋的武惠妃突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难道要直接告诉她她没有活着当皇后的命?
好吧,还是委婉一点开口,或者找个别的说法规劝一下好了。“母妃,清儿想来,若是您能当上皇后,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母妃也知道前朝对此事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若是他们反对的是别的方面,那咱们倒是能给改回来,可是他们反对的是母妃的姓氏,这就不好办了。”
李清顿了一下,看武惠妃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了,便接着说:“我看父皇也不是真的不介意母妃的这个姓氏,只是现在这种介意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罢了。若是母妃最后没有当上皇后也就算了,父皇还会一如既往的对母妃有一种愧疚之情;可若是母妃当上了皇后,那久而久之父皇对母妃的感情必定会淡泊不少,到时候回想起母妃的姓氏,说不定父皇心里就有根刺了。”
李清言尽于此,他不好直接反对武惠妃当皇后,可是这样把当上皇后之后可能会带来的坏处直接摆在武惠妃面前,也算是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武惠妃听完儿子的话,原本发热的脑子也冷却了下来。是啊,玄宗再怎么是个情圣也还是个皇帝,要是真的因为这事对自己产生芥蒂就不好了。
当然,要让武惠妃真的放弃当皇后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至少武惠妃不再执着于这件事了。他想通了,现在当不上皇后没关系,她还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呢,等将来她儿子上位了,她就是太后了!这可比当皇后有滋味的多!
想通了这一点,武惠妃的心态一下子就恢复了平和。正巧,这边两母子结束了谈话,那边门外就有宫人来禀说是玄宗来德福宫了。
本来玄宗是不想来的,前几日他把立后的话一抛就在朝堂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也不是真的是个昏君,自然不会完全不管臣子们的想法。他后来回去一想,觉得以张嘉贞为首的一系臣子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所以他就特别不愿意来德福宫,你说这要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给自己提什么他暂时不想要下决定的要求,该怎么办啊?玄宗也知道这女人一哭吧,他自己就招架不住,可是又不能罔顾臣子们的想法,所以为防止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这几天玄宗已经尽量避免到德福宫来了。
那他今天怎么就又有心情来了呢?原来是玄宗身边的第一亲信高力士对玄宗说:“陛下啊,老奴觉着陛下心里其实是想立惠妃娘娘为后的,可是现在朝臣们为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陛下才感觉到骑虎不下的。”高力士这一句话就一针见血,直戳到玄宗心里去了。
所以玄宗便示意高力士继续往下讲,高力士便接着说:“可是依老奴看来,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惠妃娘娘身上。陛下你想啊,朝臣们反对的哪是一个“武”姓啊,他们分明是怕惠妃娘娘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怕她效仿先祖则天女皇罢了。所以陛下苦恼的问题不如就从惠妃娘娘身上去找答案。要是惠妃娘娘真的是个这样的女人,那老奴觉着这立后一说就算了吧,陛下要是觉得亏欠惠妃娘娘就从别的地方补偿便好;但要是惠妃娘娘压根没有非分的想法,陛下不就可以放心的顺从自己的心意了嘛!”
玄宗听了高力士的话,只觉得几天以来自己解不开的难题终于解开了。遂心情大好的就往德福宫来了。
刚到德福宫门口,就看见自己的爱妃和爱子携手前来迎接自己,玄宗更是开心,也快步迎上去顺手抱起了李清,吆喝武惠妃和自己一起回屋,等到了内殿门口,玄宗放下李清,对他说:“小十八是越发长大了,父皇都要抱不动你这小子了!行了,你父皇母妃有事要商量,自己去玩吧!”随后就牵起武惠妃的手往里边走。
李清看两人确实不想有人打扰,便先自己回屋了。
而内殿里,玄宗也不先开口,只是拉着武惠妃到案边坐下,让高力士上了六安茶,自顾自的品起了茶。要是是之前陷在皇后梦中出不来的武惠妃,这时已经坐不住了,早就开口问玄宗立后的事了,可现在武惠妃对当皇后已经没有了非要不可的魔性,自然也稳得住,反而笑嘻嘻的对玄宗讲:“陛下倒是好兴致,特意来臣妾这儿品茶呢!不过三郎你一向最爱寿州黄芽和西山白露,今天怎么品起六安茶了?”
玄宗看武惠妃不可口问,但是自己先说了:“怎么爱妃不知道今日朕想立你为后,却被朝臣阻止了的事?你倒反而有心思关心朕品的什么茶?”武惠妃便笑道:“臣妾十六岁嫁于陛下的时候便说过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当年臣妾愿意等陛下五年而不悔,如今又怎么会忍心为了一个皇后之位就让陛下为难呢?”
说完她还看了玄宗一眼,继续说:“要说臣妾想不想当这个皇后,三郎啊,臣妾到底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又怎么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