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重工-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啸辰一行在北化机逗留了两天时间,总算是把合作意向敲定下来了,最终的结果满足了双赢的要求。赵亚东、黄天舒他们送冯啸辰一行离开的时候,宾主都是笑容满面,长时间地握手,表现出了极其融洽的关系。
    “这个冯啸辰,实在是太精明了!”
    看着送冯啸辰等人去火车站的小轿车开出厂门,黄天舒感慨地向赵亚东说道。
    “要不上头能这么欣赏他?”赵亚东道,“罗翔飞都快70了,按道理早就该退了,可还担着个总经理的职务不肯放,你以为是什么缘故?”
    “什么缘故?”蒋宪宇在旁边问道,这种人事上的讲究,他是不懂的,听赵亚东说得如此神秘,他也就忍不住要问问了。
    赵亚东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就是帮冯啸辰占着位置呢。冯啸辰今年好像也就是刚满30吧,当着个总经理助理,在装备公司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他的年龄,要再提一级直接当总经理,未免太年轻了,容易引起非议。如果换个年轻一点的总经理过来,把位子占上了,冯啸辰就没有发展余地了。罗翔飞现在这样呆着,就等着冯啸辰年龄再大几岁,他可以直接退休,让冯啸辰接班呢。”
    “居然有这样的安排?经委这边也能同意?”徐震新诧异地问道。
    赵亚东道:“这不是经委同意不同意的问题。上头有领导发了话,把冯啸辰当成重点培养对象,你说经委能不同意吗?”
    “原来是这样……”几个人都唏嘘起来。赵亚东虽然没说“上头”是指什么人,但大家也能想象得出了。这种事情,越是说得含糊,就越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赵亚东叹道:“所以呢,他下来拉咱们合作,咱们就算不愿意,也得给他这个面子。”
    “不过,我倒觉得他这次提出来的方案,还是不错的,对于咱们北化机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蒋宪宇连忙说道。
    “这倒也是,这个姓冯的做事,一向还是比较讲道理的,虽然不会让人占着什么便宜,但也不会让你吃亏。”黄天舒道。
    徐震新道:“凭心而论,搞极限制造基地这个想法,的确是个好想法,有气魄,真能搞成的话,咱们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都能上一个台阶,包括咱们北化机也能沾上光的。就冲这点,咱们也得加入进去。”
    赵亚东道:“人家能够得到上头的欣赏,那也不是浪得虚名的,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就说这个极限制造基地的构想,魄力之大,恐怕连罗翔飞都要自叹不如。依我说,以后咱们就跟着这个小年轻干吧,哪怕是他把肉都吃了,咱们至少也能落着一口汤喝呢。”
    “哈哈,赵厂长,你可别这么悲观。我和蒋处长算过了,这次装备公司分包给咱们的大乙烯部件,咱们如果能够全部吃下来,三五千万的利润是没跑的。这可就不能算是喝汤了,也能算一块不小的肉呢。”徐震新笑着说道。
    赵亚东点头道:“没错,这个项目的确有油水。老徐,老蒋,你们这些天辛苦一下,把生产准备工作做好,能够拿下大乙烯的业务,咱们未来几年的日子就好过了。”
    本书来自

第五百四十章 面试
    赵亚东等人在背后的议论,冯啸辰并不知情,他正带着周梦诗、黄明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企业,去进行同样的游说。每家企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企业经营状况、技术实力、发展潜力乃至领导风格等等,都有差异,要说服这些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极限制造基地,需要进行艰难的谈判。在过去的六七年中,冯啸辰不知参加过多少回这一类的谈判,早已磨练出了舌战群儒的娴熟技巧。
    而在此时,京城西南郊一幢大楼的小会议室里,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小规模的会谈,或者将其称为面试更为贴切。坐在下面的考官是国家核电公司的几名高级技术人员以及科工委的副司长彭小桐,站在会议室一头侃侃而谈的,正是刚刚回国不久的冯林涛。
    冯林涛在德国学习核工业专业,回国后希望从事与核工业相关的工作。冯啸辰原打算利用自己的关系帮他联系一个单位,后来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与核工业这个系统里的单位也不算太熟,贸然去推荐自己的堂弟,没准会有一些麻烦,于是便联系了自己在科工委的老熟人彭小桐,请他帮忙。
    彭小桐是几年前冯啸辰受冯飞委托去帮东翔机械厂寻找创收机会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冯啸辰为了获得一个能够在东翔机械厂考察的身份,托孟凡泽出面帮忙,孟凡泽给他介绍了自己在科工委的一位当司长的老部下,这位老部下又把冯啸辰推给了当时任处长的彭小桐,二人就这样认识了。
    再后来,冯啸辰在东翔厂偶遇了军方的老帅董老,又因为帮东翔厂解决了困难而获得了董老的欣赏。彭小桐得知此事,对冯啸辰自然更是亲热有加,在这几年里,俩人不时会有电话往来,还见过几次面,可以算是熟人了。
    彭小桐接到委托,专门约冯林涛见了一面,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对于他这个慕尼黑大学的硕士颇感兴趣。因为冯林涛希望到核工业系统去工作,彭小桐又让保密局对他进行了政审,确定其政治上没有问题,这才让约了国核公司,给冯林涛安排了一次面试的机会。在这个年代,海归还是一种稀罕的生物,尤其是学核工业出身的海归就更为难得,国核公司方面很是重视,派出了副总工梁岳千和技术处长高勇刚担任面试官,主持对冯林涛的考核。
    “由于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世界各国对于核电安全性产生了顾虑,进而纷纷提出旨在显著提高核电安全性的新型核电概念,希望满足以下这引起安全指标:第一,堆芯熔化事故的概率不大于10的负五次方堆年,第二,大量放射性释放到环境中的事故概率不大于10的负六次方堆年,第三,核燃料热工安全余量不小于15%……
    迄今为止,已经有美、日、英、法、德、西等近20个国家在开展改进型水冷堆的研究,它们提出的堆型包括以下这些:
    大型进化压水堆,代表堆型包括法马通和西门子合作开发的epr,瑞典abb公司与美国燃烧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的system80。其中,epr拥有双层混凝土安全壳,四条回路,电功率为1600mw……
    中型非能动安全压水堆,代表堆型为美国的ap600,电功率为600mw,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了非能动安全措施,大规模简化了系统……
    中型非能动安全沸水堆,代表堆型是通用电气公司的sbwr,电功率为600mw……”
    冯林涛一开始多少有些紧张,其中既有担心自己学艺不精惹人笑话的因素,也有对国内面试官不熟悉的因素,讲了一小会,他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开始变得轻松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学校里,正在与自己的导师讨论那些早已谙熟于心的概念。坐在下面的那些工程师们也听得入了神,原本准备用来记录一些面试缺陷的便笺纸上,写满了各自的心得体会,每个人都意外地感觉到自己参加的并不是一次面试,而是一场内容丰富的报告会。
    “说得不错!感谢小冯同志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国外的科技信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
    在冯林涛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之后,梁岳千首先表示了赞扬。他这话有三成是给陪同冯林涛前来的彭小桐的面子,另有七成则是真心实意地对冯林涛的演讲有欣赏之意。为了今天这场面试,冯林涛认真地做过功课,透露了不少欧洲核工业界内部的信息。梁岳千等人虽然对于他说的总体内容并不陌生,但这些来自于内部的信息却是他们知之不详的。其中一些提法,他们原本只是有些不确定的概念,听冯林涛一说,才知道自己的欧洲同行也是这样想的,这种来自于第三方的确认,对于他们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演讲内容之外,冯林涛所表现出来的书卷气,也是让梁岳千感觉欣赏的原因。一个人肚子里有没有货色,以及是否具有科研能力,从其言谈举止中是能够察觉出来的。冯林涛一向性格内敛,勤于钻研,在德国这些年一直都在专心学习,梁岳千等人一听就能够听出他功底扎实,并非在海外混了个文凭的草包,这样的人,当然是人见人爱的。
    “小冯同志,你刚才介绍了这么多国际上出现的新堆型,在你接触的范围内,有没有什么倾向性,比如说认为哪种堆型占优,哪种堆型又具有最好的发展前景。”
    提问的是技术处长高勇刚,他这个问题可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国核公司也已经注意到了国际上水冷堆技术的发展态势,正在讨论中国的水冷堆发展战略,任何一点来自于外部的启示,对于他们的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
    冯林涛对此是早有研究的,他点点头道:“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堆型还都处于设计阶段,未能进入正式的建设,更谈不上得到验证。综合专业期刊以及一些研讨会上的专家发言来看,目前abwr、system80、ap600、epr、sbwr和candu3这几种堆型是比较受到关注的,其中又尤以ap600和epr竞争力最强。据我个人的预测,未来的核电市场上,有可能是这两种堆型平分秋色。”
    “这个判断,和我们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高勇刚把头转向身边的彭小桐说道。
    “这算不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呢?”彭小桐笑呵呵地附和了一声。冯林涛的表现出色,让他这个推荐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如果冯林涛只是浪得虚名,他少不得要多花一些气力,才能把冯林涛安排进来,而且还要欠下一个不小的人情。
    “现在缺乏的就是认同感啊。”梁岳千苦着脸插话道,“彭处长,正如小冯说的,目前国际上是两种堆型平分秋色,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麻烦事了。国家提出到21世纪要大力发展核电,我们需要早做准备。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能在堆型的选择上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