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精的,有些事情他们心里有数,倒反而是外人不太看得清。
“这就是我刚才说经营非洲的意思。”冯啸辰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继续说:“我觉得,欧洲人对非洲的开发,缺乏经营的意识,基本上就是涸泽而渔,结果非洲越来越贫困,欧洲人原来打算把非洲当成产品倾销地,却因为非洲的经济不发达,根本形成不了购买力。咱们要开发非洲,必须避免这种情况,我们既要从非洲获得我们需要的利益,也要帮助非洲发展起来。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并且具有一定购买力的非洲,对我们才是最有利的。”
“不仅仅是购买力,还要有一定的国家实力。”董老轻轻地补充了一句。
冯啸辰哑然地笑了,他是搞经济的,眼睛里只看到钱,而董老是搞战略的,想得远比他更多。国家的实力代表着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一个拥有实力且与中国友好的非洲,能够成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强大的助力,这其中的价值,恐怕又远非冯啸辰看到的那仨瓜俩枣要大得多了。
“你说说看,我们应当如何经营非洲。”孟凡泽把目光转向了冯啸辰,这意味着他已经接受了冯啸辰的说法,非洲的确是值得去经营的。
冯啸辰坐直身子,严肃地说:“我这次在非洲,与不少非洲国家的官员和企业家都接触过,与我们在非洲的工作人员也交流过,也正是因为这些交谈,让我形成了经营非洲的想法。至于说到具体的方法,我考虑得还很不成熟,在这里先向二老汇报一下。”
“你说吧,我让人记录一下。”董老说。他话音未落,从隔壁房间便闪出来一个人,正是董老的工作秘书。刚才他们三个人聊天,秘书便回避开了,此时董老说要叫人来记录,秘书便应声而到。冯啸辰对于这位秘书的眼力架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自忖自己的秘书蒙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了,他也并不需要蒙洋这样做。
“非洲的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这可以算是最主要的三项。非洲有丰富的矿藏,却开发不出来。非洲有大片的土地,很多土地的耕作条件比我们国家要好得多,而非洲却长期遭受食物缺乏的困扰。还有,非洲的劳动力资源丰富,青壮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高,但大多数青壮年都处于半失业的状态,人力资源得不到开发。”冯啸辰侃侃而谈。
“你总结得不错。”孟凡泽表扬道。
冯啸辰说:“究其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资金、技术、人才,我们要经营非洲,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帮助非洲形成自己的发展能力。”
“你的第一条,也就是资金,我们就无法办到了。我们自己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哪有闲钱去帮助非洲投资?”孟凡泽问道。
冯啸辰道:“孟部长说得对。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个思路。第一,我们可以沿用加贝国的模式,也就是让非洲国家用资源来与我们交换资金。我们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用的是外汇,如果购买非洲的铁矿,可以只用少部分的外汇,其余的就用我们的工业品和技术去进行交换。关于这个模式,我在非洲的时候与好几个国家的工业部长已经探讨过,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不错,这是一个方式。”孟凡泽说。
“第二,我们可以鼓励一些民营资本到非洲去投资。目前国家的资金比较短缺,但民间还是有一些闲散资金的。这些资金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有些就变成了投机资本,用来炒房炒股票。如果能够动员这些资本到非洲去,既可以帮他们找到投资的机会,又可以帮助一些非洲国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些民营资本在非洲经营,还可以熟悉非洲的情况,为我们未来进一步与非洲加强合作奠定基础,所以应当说是三全其美。”董老说。
孟凡泽笑道:“其实,这些人还可以把市场经济的理念带过去,引导当地的黑人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这也应当算是一个贡献吧?”
“那就是四全其美了。”董老笑着说。
“孟部长说得很对。”冯啸辰说,“我婶子在非洲种菜,就带动了不少当地人模仿。过去非洲人不太会种菜,蔬菜又少又贵。我婶子开了个农场种菜,赚了不少钱,让一些当地的官员也都眼红了,纷纷让他们的夫人学样种菜,我婶子带出了不少徒弟呢。”
“哈哈,是不是教会了徒弟,就饿死师傅了?”董老打趣地问道。
冯啸辰说:“这倒没有。当地人原来也没有吃蔬菜的习惯,后来被我婶子他们培养出来了,蔬菜市场越做越大,所有种菜的人都赚了钱,我婶子赚的钱也比过去更多了。”
“你们一家人都很有经商头脑啊。”董老点评道。
曹靖敏在非洲种菜赚了大钱,冯飞在第一时间就向组织做了汇报,还怯生生地问这些收入是不是应当交公。组织上经过研究,认为这是曹靖敏的个人行为,与组织无关,所以收入也就不应当充公了,可以留归冯飞夫妇所有。曹靖敏的收入,对于董老这个级别的干部当然不算是秘密,所以冯啸辰在他面前说起来,也不用避讳。
至于董老的这句评价,就不仅仅是针对曹靖敏,还把冯啸辰也包括在内了。冯啸辰自己做的那些私活,孟凡泽知道,董老也知道,甚至更高层的领导也是知道的。对于此事,大家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毕竟冯啸辰做生意是在当总经理之前,而他也丝毫没有以权谋私为自己的小企业争取什么好处。相反,大家还知道冯啸辰经常用自己的钱来贴补工作上的事情,有些制度上不允许做的事,冯啸辰便自己掏钱去做了。如果国家干部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让他们个个成为百万富翁又有何妨呢?
“第三点嘛,那就是我相信用不了20年时间,我们国家也会成为资本充足的国家,届时对非洲的投资就更为重要了。”冯啸辰接着抛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才是最大障碍
对于冯啸辰的这个预言,董老和孟凡泽都选择了沉默。中国有多么缺乏资金,他们这一代人是最清楚不过的。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但凡要表示一下对某件事情的决心,往往就要加上一句“宁可勒紧裤腰带”,意户说清楚了的,客户完全知道这些设备就是二手货,他们图的只是便宜而已,所以并不存在欺诈的成分。相比之下,有些西方国家直接把二手货当成一手货卖给非洲国家,价格比一手货还要高出几成,这就是彻头彻尾的霸道了。
“现在就看出我们当年引进国外技术的意义了。”孟凡泽感慨地说,“印度当年和咱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建国之初,印度的工业基础甚至比我们还好。可是现在他们只能买我们淘汰的二手轧钢生产线,而我们自己用的都是国产的最新技术的生产线。”
“我们国产设备的造价,和卖给印度的二手设备的报价差不多少,一些企业几乎就是拿淘汰二手设备赚的钱,买了新的成套设备。”冯啸辰乐呵呵地报告道。
对于这种事情,董老和孟凡泽都是喜闻乐见的,他们才不会说什么悲天悯人的话。当初中国技术落后,买西方国家的设备,不也是这样的情况吗?曾记得那年南江钢铁厂打算从日本引进一条热轧生产线,日本人在设备清单上大做手脚,连抽水马桶都算在设备里了,这样的屈辱,中国人是会记上一辈子的。
“说说你的第三条,人才。”董老主动切换了话题。关于技术援助的事情,他已经听明白了,无须冯啸辰再铺陈。其实装备工业公司与加贝国工业部的合作,就是一个技术援非的成功典型,董老过去就已经看过相关汇报了。
冯啸辰点点头,说:“人才这方面,可能是非洲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非洲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很低,很多国家的文盲率高达50%以上,即便是识字人口,其文化水平也与咱们国家的初中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情况我听说过。”孟凡泽补充道,“咱们国家的脱盲标准是很高的,农村居民的要求是认识1500个汉字,城镇居民的要求是认识2000个汉字,基本上能够满足读写要求了。有些国家的标准是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所以那些国家即便是识字人口,看一张报纸也有困难。”
“正是如此。”冯啸辰说,“因为教育水平低,所以很多非洲国家的官员素质也很低,不懂管理,也不管经贸合作规则,过去和西方国家打交道的时候,经常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被对方蒙骗,甚至吃了亏还不知道。”
董老淡淡一笑,说:“这个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有一个眼界问题吧?咱们过去也是吃过这种亏的。”
“但咱们很快就学会了市场规则。”冯啸辰反驳道。
董老笑了:“你说得对,吃亏不怕,怕的是吃了亏还学不到经验。过去这些年,咱们付出的学费不少,但也真的学到了一些知识。这一次中国参加入世谈判,外贸部门的那些谈判官员就显得非常老练,比我们这代人强多了。”
“那也是因为有您这样的老帅在后面作为定海神针啊。”冯啸辰赶紧拍了一记马屁。相比董老他们,冯啸辰这一代人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程度,都是远远超出的。但这并不是因为董老他们不如年轻一代聪明,只是时代的局限性罢了。作为老一代,对新一代应当给予更多的欣赏和支持,而新一代则应当对老一代有敬畏之心,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有轻慢之意。
董老摆了摆手,算是接受了冯啸辰的恭维。冯啸辰继续说:“非洲国家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接受西方教育的,西方国家对他们灌输的是一种殖民主义的理念,这使得他们在面对西方国家盘剥的时候,本能地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缺乏与西方国家抗争的意识。”
“所以,你打算教育他们要反抗剥削?”孟凡泽笑着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