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淘ィ皇牵偷P哪切┯馗俗枥埂H粽嫱菩邢氯ィ湍妹裳Ю此蛋桑薏皇窍壬谇懊嬉蛔忠蛔值亟玻绾畏侄味加伤撬盗怂恪H粽嫒坑昧吮甑惴牛灰崾蹲郑『⒆佣寄芸炊楸玖恕R槐酒裘墒樽龆嗖还甘常械母伲敲矗皇且荒昃湍苎Ш眉副玖嗣椿剐枰敲聪壬陕
崔瑾倒没这些担心,自己有虞师,他和那些大儒关系好着呢,嘿嘿,昨儿个就应该写信过去了。
既然崔瑾已经考虑清楚,大家也就不再讨论是否施行的问题。这活字印刷看过了,崔崇又担心起成本问题。纸张太贵啊,特别是崔瑾出现后,激励了多少人家的小儿郎勤奋读书写字,让长安的纸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崔瑾唤过陈礼,让他介绍改进后的造纸术。陈礼知道自家小郎君是想让自己露脸,忙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如何在城外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如何组织人手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不负小郎君重托,制造出既便宜又适宜双面印刷报纸的纸张。
崔芮忙追问成本几何这是极为关键的。他看出来了,这次长子是准备大干一场的,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酒楼之类。若是亏本儿,短时间还成,但是长期下来便是有酒楼支撑着也划不来啊
崔瑾伸出一个手指。崔芮皱着眉头,十个钱刚刚够纸张的本钱,那么油墨和人工就得亏损了。不过还好,可以印刷其他的书籍,这样也能赚一些回来。崔瑾却笑道:不是十钱,而是一钱,一张纸的成本是一钱,当然,这不算人工和油墨,那些得许多份报纸才能分摊下去。
崔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崔崇等人也以为是听错了。崔慕摇摇头,道:瑾儿,你也不必隐瞒了,若是差钱,给伯父说一声便是,你想独自长期支撑这份报纸是不可能的。
崔瑾忙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没有隐瞒,这纸张的成本真的被控制在一个钱之内,当然,这是因为大批量制作的缘故。所以啊,祖父叔祖,你们就赶紧入股吧,孙儿计算过,若是每次卖出十万份,那么我们能有三成的纯利,还不包括广告等的收入。十万份就是百万钱,三成利就是三百贯,七日发行一次,一月就可得一千二百贯。但是,如此便宜的读物,只会卖出十万份么印刷得越多,这成本就越低。若是三十万份四十万份又如何虽说比不上酒楼的收益,甚至连品鉴会都不如,但读书人的事儿能如此计较么何况,品鉴会也纳入其中。只可惜,要分出去七成利,但唯有这个法子,才能让这份报纸长久地生存下去。
崔慕提出,若是也有人跟风办报怎么办崔瑾笑笑,道,已经写了一份关于出版发行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建议,涉及著作权出版管理印刷业管理等等,想办报可以,但必须经朝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遵守大唐的有关法律,接受朝廷监管。
崔崇等人深吸一口气,这是要提请朝廷收权啊,不少世家都是自己印刷书籍,或是自用或是放在店内售卖,获利丰厚,若这些律法颁发出来,那这些世家能善罢甘休么
崔瑾呵呵笑道:所以啊,这股份崔氏只要一成,其余两成全都交给世家。单单是这一份报纸,哪里值得他去如此劳心劳肺,以后,不仅只办这份报纸,还要发行各类书籍,既然要做,就做大唐最大的印刷出版发行商,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嗯,这份产业就算是送给武珝的聘礼了,不知她是否能满意。至于是否胜任的问题,这根本不值得考虑。这个远大计划,他在信中给武珝提到,让她自己考虑,如有建议一并提出。
崔芮实在是舍不得啊,自家儿子好不易又想出一个名垂青史的法子,居然要白白分给那么多人。崔崇瞪了他一眼,道:哼,还不如瑾儿考虑周到瑾儿才多大,就已做出诸般大事,哪一件不是能记载史书的,何况这功劳还不得记在他名下
崔芮撇撇嘴。崔慕欣慰地看着崔瑾连连点头,因为自家长子也被任命为副总编。这是多大的荣耀这个侄儿没有白白心疼。李俊也提出,以后若是需要李家儿郎,尽管开口,别的不说,李氏子中精通文墨也颇多。崔瑾表示,以后肯定需要大量的文采出众的人才,自然是自家人中用着放心,肯定还需要叔祖大力支持的。李俊满意地点点头,此次他已经决定派出嫡孙小三郎李逸前来帮衬,任长安周报的编辑。
其实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欢迎大家能能参与到这项伟大的,有意义的文化宣传活动中,创办人们喜欢的,能受到教育的各种报刊杂志。大唐的首位新闻发言人年轻的阎立本竭力掩饰内心的激动,面对诸位大臣面对诸位士子朗声道。自从被选为品鉴会的评委,他迅速地进入天子的视线,这职位连跳了两个台阶,现在居然成为朝廷和皇家的代表。圣上还说,以后凡是重大事件,经批准,均由他向公众披露。这些都得益于谁,他清清楚楚,但是,自己无以为报,只有多作几幅画,因为崔小郎君对自己的画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还言,其画必将流传千古。这让阎立本极为感动,这才是他的知音啊。平素,大家虽对他的画作称赞,但只是将他看成一画师而已,与工匠有何区别,连圣上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现在,他终于能挺直腰杆傲立于世人面前。他的名字,将不会被历史的河流淹没,而是随着他的画作,流传千古
164。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泰的嫉恨
李世民很纠结,新型印刷术和造字法应该收归国有,应该由朝廷掌握,这些都是利器啊,不亚于武器。 但是,他不能。因为这是崔瑾发明的,人家能够给你三成利已经是忠孝两全仁义尽至了,还想怎么样难道要这个文曲星逼走,这不是断了大唐的根基,自己也会成为千古罪人。只是啊,心里怎就如此不甘呢若是他是自己的儿子该多好不行,兕子他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反正必须将他拉到皇家的阵营来。他有些后悔了,前面那些女儿就不该早早地许配出去啊。但是,长乐比他大且已出嫁,城阳也已许配给杜荷,嫡女只剩下两个月的小兕子了。崔氏连皇子嫡女都不愿要,何况是庶女嗯,下次得想个甚理由,让兕子在崔家多住几天,大不了让奶娘姆娘等等一起去,崔府又不是住不下。想到稚奴回宫说起兕子对小十三郎的依恋,连睡着了也要拉着他的手,离开崔家时还大哭了一顿,害得崔瑾不得不把她送进宫里,直到她睡着了才敢离开。但是,兕子醒来未见那种超级漂亮的脸,又是一阵大哭,还是稚奴赶来好一阵呵哄,她才抽抽噎噎地停了哭声。想到这些,李世民就得意地笑了起来。
李承乾看到他又是皱眉又是撇嘴,现在又开始傻笑,不由暗想,阿耶又在动甚歪脑筋想算计表弟了嗯,我得好生试探一番。
但是,李世民只是笑着挥挥手,道:此事就按小十三郎的意思去办,但你也得多加关注,特别是政务,必须经过为父的允许方可登载。现在,他已经学到了不少专业名词。什么版面新闻出版发行等等,真不知小十三郎脑袋里还装了些什么,一桩桩一件件,若非他是文曲星转世,都要被当做妖孽架在火上烧死了。
如此重大的事件,并未引发那些酸孺的反抗诋毁,因为儒家的极为代表性人物全都是长安周报的名誉社长或顾问,其中孔颖达虞世南为名誉社长,房玄龄于志宁褚亮姚思廉等尚健在的原秦王府十八学士皆为顾问,一网打尽。对此,崔瑾的解释是:叔父,这些都是博学多才,由他们监管着这份报纸不是更妥善么哎呀,叔父,您瞧瞧侄儿这身板,真啥都放在小肩膀上,哪天就要压垮了,您也会心疼不是
李世民用手指点点他,笑盈盈地道:既然你都开口恳求了,叔父怎会驳了你的面子。罢了,就让他们替你出出主意吧他很是满意小十三郎的知情知趣,自己正郁闷不能安插更多的人进去呢,这不,他自个儿就提出了甚名誉社长顾问的。孔颖达作为孔家嫡系,也是天下文人的代笔,虞世南嘛,不仅是小十三郎的老师,也甚得自己重用,特别是这几年。不过,为何要是社长而非副社长,虽然是名誉上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自己才是社长呢。他撇撇嘴。
崔瑾对他的小心眼儿装聋作哑,笑道:今日侄儿前来,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恳请叔父大人给长安周报题字,字体大概这么大。他将自己写的字拿出来。
李世民看着那龙飞凤舞潇洒至极的四个字,心里很是愤愤不平,这才几岁大的孩子就能写得如此好了,这不是要天下文人无地自容么哼,肯定是来看某的笑话的崔瑾解释道,这实际上是官方的报纸,代表的是官方的意见,所以还是由大唐天子御笔手书最好,这也彰显了叔父对这份报纸的重视啊
话说到这份儿上,李世民再觉得丢脸也没法了,只得硬着头皮,深深地连吸三口气,凝心聚力,挥笔走毫,几个大小适中飘逸洒脱的行书飞白体跃然纸间。
崔瑾赞道:叔父笔力有长,这字儿越发苍劲有力,又不失韵律,如悬崖瀑布飞纵,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啊
李世民也很是满意自己的作品,觉得是此生发挥得最好的一次了。
啊,叔父,您得用上您的私印才是,不然后人如此能分辨是您些的若是误会了是二王所书,对您是极不公平的崔瑾捧着那副字笑着说。开玩笑,这可是他看到的李世民写得最好的字儿了,赶紧收藏才是,说不得以后就是价值连城。就算这辈子不行,给自己的子孙留着当成传家宝也行啊。细想,自己收藏的那些字画,件件都是珍品,件件都足以留作传家。心里顿时就美滋滋的。
听他将自己与二王并提,李世民心里挺得意的。一边谦虚地道自己与二王还有一点点距离,一边赶紧盖上私印,不是一个,而是数个。崔瑾眼睛一亮,笑得更欢畅。
李承乾笑嘻嘻地看着,表弟就是这点不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