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遄樱獠耪蜃∧切┣鸢恕
如今两军胜利会师,按照李世民的旨意,一切以柴绍为主,所以,李勣便领着下来的副总管、行军总管等等向柴绍汇报作战情况,提交军功册子,交所获财物等等。这些,自然有人认真核实。
随着战争的顺利推进,李治、房遗爱等一群小儿郎也跟着首批到达、准备定居此处的大唐汉人一起到了平壤城。所以,柴绍大手一挥,便让儿郎们接下这个乱摊子,核对军功、清点收获、安置汉人等等,反正有李治、李愔、李贞几位王爷在此,由他们领衔办差事儿,谁敢说个“不”字?哦,还有李元昌,他可是随同海军一同出发的,只是与崔瑾一样,并未亲自参与作战,不过是远远地在军,与柴绍等一干将领遥控指挥,待一切平定,才乘坐战车进入城池。
提到战车,这可是崔瑾绘制图纸,请将作监打造,既有防御攻击功能,又宽敞舒适,实乃居家旅行的必备。如,李勣等陆军极为眼馋,这骑马可舒服多了,速度也是顶呱呱,又灵活机动,还不怕道路颠簸。
房遗爱摸着尖下巴,笑眯眯地道:“小十三郎已经令人赶制民用的新式马车,牢固可靠,有较强的防御能力,速度也顶呱呱,有需求的,可以向大唐皇家车马行预定,缴纳定金,按照先后顺序发货。哎哟,纯手工制作,精雕细琢,千锤百炼,要花费极大功夫,所以,数量有限,请赶紧订购。为了表达对大唐军人的无崇敬之心,凡参与此次对敌战争的将士,一律八折,其余将士者九折……”
房遗爱巴拉巴拉地开始推销战车式新式马车,自己可是占了份子,多卖出一份,自己看可多分一些红利,多积攒一些老婆本儿,哦,不对,那早攒够了,现在是育儿基金。
看到房遗爱守财奴的模样,好些人手痒痒,很想替房玄龄好好地教训这个不孝子。瞧瞧,房玄龄是那么雅的人儿,怎么生了这么个爱财如命的小子?话说,他家长子房遗直可不像这般模样,虽过于正直呆板了些,但仍是翩翩如玉公子一枚。
不料,柴绍很是满意地抚摸着自己的长须,笑道:“吾家那不成器的两个小家伙觉得热闹,也掺了进去,若是大家得便,还请多多提携提携。”
众将士无语。原来,你是给自家两个儿子拉客户啊!不过,李勣等人很是羡慕柴绍,自己也想搭齐国公那艘巨船,可惜,人家四周围着的人太多,自己挤不进去。哎,人家与自己等人可没啥交情。还是程咬金、尉迟恭那个老匹夫最是脸皮厚,将自家儿子不管不顾地送到人家府便不闻不问,甚至连饭钱都不给,真是太不像话了。
当然,其也有能说得话的,如李道宗。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李世民的堂弟,崔瑾也得喊一声叔父。崔瑾可知道,那个著名的成公主可是出自他家,有人说是他的亲生女儿李雪雁,也有人说是收的义女。说实话,崔瑾是最腻歪这些和亲公主,特别是这位流芳百世的成公主,带去那么多书籍、种子、匠人、珍宝,嫁给一个老头子,堂堂天朝公主,居然只能当一个小妾。如此丰厚的嫁妆,任劳任怨地传授先进技术,让敌国逐渐走出愚昧,走向强盛,这算什么,给自己找麻烦不是?
当然,如今吐蕃可掀不起浪花儿,他们的大论、被誉为雪域民族智慧的象征禄东赞也成为了大唐的臣子,松赞干布缩在自己的宫殿内一动不敢动,既是愤怒禄东赞的背叛,又是担心大唐军队随时会达到自己跟前来。几次试探,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赔付了大笔战争赔款,每年还要四处搜刮民间财富才能凑足向大唐纳贡所需,故此,国内是民生怨道,四处作乱,哪里还有精力去打草谷?
李道宗很是怪地下看了看自己全身,不知为何崔瑾会以那般眼神看自己。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啊,澡洗了,衣裳也换了,胡子修剪了,也算帅蜀黍一枚。
崔瑾既是军师,又是国公,所以在众位将领跟前也有位置。身后,两个弟子狄仁杰、徐齐聃分站左右,后面是李宝等数位护卫,挺有架势的。
与李勣、李道宗只是认识,其余大将则是只闻其名未曾见面,所以大家还是对这位据说天的曲星转世、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齐国公很是感兴趣。哎,生儿当如崔小十三郎!不过片刻,大家便在心底如此感叹。别提其过人、超人的才识,单单是那位者的气场,便让这些从血海沙场走出来的大将们暗暗点头。哎,若是自家儿子有他的一半儿能耐,自己即便是睡着了也会笑醒。对了,柴家两个小子、河间郡王家的三小子,还有尉迟家的两黑小子、程家的两混小子以及秦叔宝家的两小子,这次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啊哟,自己怎没想到把自家的儿子一并带来呢?不然,也会凭着真真切切的战功捞个啥职位,然后,再好生培养培养,以后说不得也能凭自己的能耐封啥爵位,承袭好听多了!哎失策,失策啊!当时,不是担心着吗?想想隋炀帝可是三征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还为此丧命丧国,连棺材都没有。如今想来,真是后悔啊!
第四百五十一章 冒领军功
二月份出征,到六月份,不过短短四个月,高句丽便彻底纳入大唐的怀抱。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大唐海军十万人,共计阵亡五百余人,伤六千余人,所到之处,无不臣服。边军六万人,共计阵亡五千余人,伤万余人。两相对,李勣羞愧得老脸通红。
李治领着一干小儿郎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战后报告,“啪”地一声摔在桌案,淡淡地道:“英国公请仔细瞧瞧吧,其,有不少与事实有所不符的地方,是不是冒领、夸大,或者是夺取旁人之功劳,还是要认真查一查。此外,不知是不是某些军队的习惯,看到钱财、女人迈不动步子,烧杀抢掠,土匪还要凶狠。呵呵,若是在海军发现这种情况,轻者连降两级,重者砍头示众!”
李勣张张嘴,很想反驳。这打仗不是为了发财么?这几年,国库充裕,倒是能按时发放饷银,但是,依照惯例,层层刮油,到下面士兵手里,也没有几个钱了,甚至让家人混个饱腹都不成。所以,大家除了打仗时虚报军功,顺手抢一点、拿一点,只要不是太过分,面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李勣内心很有怨言,边军苦啊,一个个穷哈哈,可不像你们海军,出去逛一趟,够几辈子吃喝了。至于说抢几个女人,那又有何大不了的?反正那些高句丽人都会成为奴仆或者卖到矿山,废物利用不是?
其余边军将领也是很不服气。虚报谎报不是惯例么?怎么这次成了大事儿?还说什么降级撤职砍头,说笑吧?他们不以为然。但是,说话之人毕竟是亲王,所以大家伙还是很有眼色地埋着脑袋没有申辩。相互递着眼色,心道,反正这几十年都是这样过的,难道这会子变了?虽说出征前已经发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给大家伙,也一再命令要将各项制度纪律交代下去,务必让所有将士都背熟。但是,不是绝大部分不识字么?连好些级将领都打字不识一个呢!所以,大家伙并不担心,法不责众嘛,若真追究,六万人,起码有五万人都得降职免职,甚至不少人得砍头。大唐边境,可离不得这些强悍骁勇的边军!
鲁王李元昌放下茶盏,悠悠地道:“稚奴,可是违反军规、虚报谎报的人太多?为以免遗漏或误会,全军彻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违规违法之人,也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作为监军,李元昌的话让众将士心一凛,唬得纷纷抬起头来,看向李勣。话说,现在李元昌已经由汉王进封为鲁王了。
李勣头疼地叹了口气。出发前,圣单独传他到御书房,是叮嘱他务必要约束下面的将士,务必以柴绍为主,务必遵守海军的纪律。可是,下面的将领却一个个不以为然,还把那些军规册子随手丢在一边,还道,纸张甚好,正好当厕纸,只可惜小了点儿。他拱拱手,道:“鲁王殿下,柴大总管,某监管不力,未能约束好下面的将士。某这让人去清查,若有抢掠,必严惩,将抢到的财物全都收缴起来,一律归公。至于军功,全部重新核实!”
李元昌冷冷地一哼:“三日,本王给汝等三日,三日后要看到无任何弄虚作假的报告。哦,报告如何写,可以求教晋王殿下。”
三天?李勣很想说时间太紧了些,但是,看到柴绍当作根本没看到,扭过头去与崔瑾说话,讨论如何安置那些俘虏。而李治等一干儿郎却是一脸的慎重,一副誓不罢休绝不姑息的模样。李勣满嘴的苦涩加郁闷,这事儿看来不能善了,这些王爷自然不怕得罪人,只是自己下面那些丘八能服气?
不管这些边军如何吵闹。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制定了,那得遵守。见李勣被弄得头昏脑涨,柴绍好心地提醒道:“如今大唐军队强大无,圣志向远大,目光卓越,若不从严治军,今后如何继续开疆拓土,即便占领下来,如何能稳定下来?”他没说,崔瑾提出了若干军队改革方案,而他也是参与人之一,只是考虑到改革幅度太大,担心引起兵变,所以才想着按照教育改革那般实施试点,然后逐渐推广全军。
原本,在世人眼里,鲁王李元昌除了在书画颇有才华,其余便没有什么出色的了。至少,在这些将领印象,李元昌不过是只会拿支笔划划,然后长得一副小白脸模样。而他们,却是最看不起这样的只会耍嘴皮的纨绔。不过是运气好,出身好,生下来便能享受荣华富贵,而自己这些苦哈哈只能靠着搏命,在千军万马杀出一条血路,才能保得妻儿老小温饱。可是,自己好不易从战场抢得一丁点儿财物,好不易砍杀了几个敌军头颅,面却要啥实事求是,不得夸大,不得作假,除了从敌军尸首拨拉下来的那点儿钱财,其余均不得占为己有。即便如此,也必须是在战后打扫战场时才能顺便扒拉,若是你敢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