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旁边一个房间出来几个人,其一人略带惊诧地喊道:“齐国公!”便来行礼。
    慕承之?崔瑾一看,不得不说“好巧”,笑道:“慕郎君,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呀!”
    慕承之咂咂嘴,回味着这句话,叹道:“齐国公真是出口成章,只是不知可否有全句?”
    崔瑾暗自扬眉,自己现在可没心思与人谈论诗词,瞧瞧他身边的几个人,转过话题:“慕郎君是与朋友到此购买物什?已经买好了么?”
    其余三人纷纷前行礼。慕承之介绍说,是他的今科同年,经里吏部考核通过,分到吏部、工部等部门任职。崔瑾和蔼地点头打招呼。从穿着打扮,这几个或是寒门或是小士族。一个姓王,当然与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一个姓陈,穿着朴素,偶尔眼冒精光,聪明外露。一个姓张,锦袍玉佩,显然有些家底儿,他自称出身汝南躬耕世家,翻译过来,是小地主。崔瑾并无现今世家子的清高傲气,当然,也不会自降身份结交,不然,前世他不会只有一个好朋友了。
    “慕郎君荣获今科传胪,一直没机会说恭喜呢!”今年科举,崔瑾自然是关注了的,一是因为大伯的庶子崔昕辉、三房嫡长子崔博玿也参加进士科考试,其崔昕辉二榜第四名,崔博玿二榜第三十名(即最后一名)。二是因为门下的顾霖、顾兴、顾苒三兄弟同时参加考试,顾霖充分吸取次的经验教训,先是在礼部组织的会试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后在殿试被钦点为榜眼。而顾兴、顾苒均是二榜靠前。崔瑾并不意外,原本顾氏便是书香门第,儒学传家,跟着自己又多了实践经验,在策论肯定会旁人更有体会。
    慕承之忙道:“不过侥幸而已,倒让齐国公破费了。”因为当初说了自己在京城所居之处,故此,放榜后,崔瑾便让人随便送了一套笔墨纸砚。
    崔瑾摆摆手,笑道:“慕郎君不必谦虚。你的考卷某也瞧过,其余倒也罢了,策论颇有见地,与探花不相下,很让圣和太子为难,最后考虑到探花的年纪稍长,本着尊老爱幼的原则,才让你屈居第四名。某后来提议,探花郎还是选少年俊秀者才好。”崔瑾呵呵笑着,拱手恭贺这几个新科进士、仕途新人。只是,不知多年后,又几人能经受得住沉浮?
    慕承之四人回礼不迭。
    崔瑾又勉励道:“如今大唐正需要大量忠君爱国、勤勉尽责、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干才,无论是何出身,只要务实肯干,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唐的繁荣昌盛,需要所有大唐人的共同努力,需要诸君的共同努力。在此,某与诸君共勉!好了,某不便再耽误诸位,希望不久的将来,某能在朝堂看到诸位!”
    最后,崔瑾对慕承之道:“多谢慕郎君送的贺礼,改日有空再约慕郎君喝茶。”不过是出于礼貌罢了,但是,却惹得其余王、陈、张几人很是眼热。能与齐国公交好,这是何等的福气?
    与慕承之走出店铺,王、陈、张几人立即围慕承之,让他老实交代与齐国公是何关系。慕承之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过是“碰巧”遇到过几次,其实并不熟悉。又道,人家是何等身份?而自己不过是出身小世家,哪里是能够攀得的?至于先前齐国公说“喝茶”,不过是顺口说说罢了,何曾指望得。最后,叹道:“齐国公说得极为正确,天子求贤若渴,大唐开疆拓土,正需要肯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人,吾等只要兢业勤勉,必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日!”想起自己的“身份”,不由自嘲。但是,他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走朝堂,攀高峰。虽然很难,但只要自己努力了,便无悔无愧。一生平平安安,这是阿娘对自己最大的希望。其实,阿娘不希望自己从仕,更希望留在乡间平淡度过一生。
    见慕承之一再否认,王、张两位倒也罢了,只有陈郎君暗自撇撇嘴,想着,必然是担心自己几人也越过他与齐国公结交。早听闻齐国公之盛名,但从未想过与其有交集,现在有这个机会,岂能轻易放过?若是能得到一丝半丝的助力,胜过自己努力一辈子。他垂下眼帘,暗暗想着法子。听说,齐国公在三省六部走动,那么,待他到工部时,一定得想办法让他留意自己,如此,让司见到,必会以为与其有何关系,说不得此得到重用。想到家年迈的爹娘,想到为了供自己读书,兄长整日给人打短工,想到为了支持自己读书,妻子在昏暗的灯下给人缝补衣裳,他心憋闷得慌。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但等待自己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依然清贫。每日做着鸡毛蒜皮的事情,与小官吏打交道,受司白眼,受同仁排挤,不知何时才能大展宏图,不知何时才能走康庄大道?
    不提旁人如何想,慕承之而言,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能与崔瑾偶遇,能与之结交。依着现在的身份,两人之间如同相隔了一条银河。他深知,自己并未进入崔瑾眼里,虽说自认为无论是外表还是才识都高人一等的,但别人却并不知。这些年,他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终于,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和阻止,一意孤行地参加科考,一路走来,一步步向权力的核心靠近。现在,他只是一个户部从八品下的主事,但是,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很快便能得到提升。进士科入仕,升迁较旁人要快许多。如今天子又特别注重选士,大力改革科举制度,健全层层选拔制度,为寒门士子的晋升提供了舞台。慕承之此次科举,考了第四名,虽然未进入一甲,但也是二榜头名,人年轻(不过二十余岁),且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在殿试时便得到时任户部尚书的房玄龄的关注。他能很快进入户部任职,也与此有关。
    慕承之无论是在同年还是同仁,风评甚好。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个为人低调、不轻浮不清高的人,一个待人大方、不斤斤计较不损人利己的人,一个行事得体、知进退懂眼色的人,一个工作认真、勤勉恪己的人。当然,也有人不屑、不满,如那些因为门荫而授官的官宦勋贵子弟,便很是瞧不起这些通过科举从仕的小门小户出身的士子。
    陪女人逛街,你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钱,二是时间是,三是耐力。好在,崔瑾的耐心极好,不缺钱,今日也打定主意陪几个媳妇儿逛整整一天,反正自己的精力体力肯定是她们好的。
    果然,几个小媳妇儿走走停停,进进出出,挑三拣四,不过才买了几个西域的花瓶、一幅壁毯、一张地毯以及一些小玩意儿。按照她们的话说,那些东西摆在家,还不得降低了品味,让人以为自家是暴发户?至于为何兴致勃勃地挑挑拣拣,还不是看个新?好吧,好吧,女人的心思你弄不懂。反而是在卢节的绣坊和长孙聘婷的“美之源”化妆品店、晋阳公主的饰品店待的时间最长。崔瑾坚持付账,道:“这是你们的私产,算是进公账目,也得分清楚,更何况今日是走我的私账?好啦,反正都是一家人,你们的嫁妆私产还不得留给咱们的儿女?”
    卢节等人羞红了脸,唯有晋阳公主最是大方坦诚,笑盈盈地劝姐妹们多选些首饰,道,好不易有个大财主任咱们敲诈,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武珝在姐妹们店挑选了好些物品,但是她却要求自己付账,对崔瑾道:“郎君,奴家的大姊才到京城,这些是奴家的一点心意,郎君可不许与奴家争啊!”
    无论是婚礼还是回门,因为自己是新寡,还在孝期,故此,武顺都避开躲在自己小院儿。武珝虽然惦记着大姊,但也有所避讳,只能选一些颜色浅淡、式样简单的布料和首饰给她,又给外侄、外侄女买了玉佩、臂环等物。
    崔瑾暗叹。在武珝提前进门后,他曾提出过,可将贺兰安石调回长安城,如此,也免得岳母担心。但是,贺兰安石写信婉拒,崔瑾便不再提。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复工
    随后,又到城外庄子待了几日,崔瑾这才领着四个媳妇儿回府。六零文学 接着,便是要重新班了,崔瑾一脸的怨念。
    正好,前一晚是在武珝的院过夜。一如既往地晨练,洗漱、换衣,吃过早饭,不到六点,便准备进宫。只要在六点半之前赶到皇城门前,然后与众大臣一起进城门,天子七点开始问询国家大事,大约八点半左右各自回衙门,若是事儿多,也会延迟。不早朝者,早八点班,午十一点半下班,衙门提供饭食,下午一点半班五点下衙。算下来,工作时间正好八个小时。每十日休息一天,这当然不后世的福利,但也算不错了,蛮子朝代优待多了。当然,也经常会遇到加班加点,这算在后世政府机关,也是常事儿。好在,现在国库充裕,李世民也不是个小气之人,给各部门拨付的办公经费充足,所以每逢加班,也有适当的津补贴,逢年过节,还发放福利,茶米水果蔬菜是少不了的,成绩特别突出的,天子另有赏赐,部门也会另有奖励。
    毫无疑问,在皇城根下,遇到了自家祖父、伯父、父亲,还有长孙无忌和卢承庆,以及一大堆亲戚长辈。作为小字辈,崔瑾自然是不断行礼作揖打招呼,也被大家伙儿打趣。崔瑾原本面白肉嫩,几句话下来便满脸红润,又适当地做出一番羞涩的模样,让护短的崔崇笑呵呵地打圆场,道:“玉恒年轻不经事儿,若是今后有何不妥,还望诸位多多包涵才是!”现在崔瑾已经娶妻,有了家室,应该称其字“玉恒”。这字,还是虞世南所取。
    崔瑾人缘好,无论是世家还是勋贵,都由他得了不少利益,而那寒门出身的,又碍于崔瑾是传说的曲星下凡转世,哪里能够得罪的,故此,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倒是极为难得的,因为朝自来是武不对盘,世家勋贵之间也是矛盾多多,但遇到崔瑾,便一致赞誉不断。
    官,以房玄龄为首;武官,则由李靖带领,但是现在武将寥寥无几,除了尉迟恭、牛进达等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