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二十九章 胶带
万峰陷入回忆之中,这压敏胶是干什么用的?
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个东西他只记得和生活中的一种产品息息相关,但这个东西就在嘴边他就是想不起来。
想不起来就不去想。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刻意去回忆它的时候,你就是把脑袋想破了也想不起来,而当你不想它的时候它却在某一个时刻哗一下就出现在你脑海里。
万峰就准备采取这种方法,这种他没想起来的产品他觉得去问店员他也应该是回答不上来的。
在万峰的潜意识里,他好像就没觉得这个商品在洼后集市里出现过。
凭直觉这个商品他觉得自己没用过,既然自己没用过那就说明有可能这种商品还没人做。
随便地问了几句后,万峰和陈天锤走出这家店铺继续在集市里闲逛。
这个工业品集市现在汇集了北辽省以及周边省份大约几百家厂商,完全就是一个中型的工业机械和产品展示会。
五花八门的机械和产品琳琅满目。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市场里如果有你找不到的机械化工设备,估计走遍全国也没啥希望,除非到国外去找。
两个人这里走走那里问问,当万峰来到一个专门生产塑料薄膜的店铺,看到成捆的bopp原膜他才蓦然想起压敏胶有什么用了。
也自然而然地想起那种产品了。
“就它了,天炮!项目我给你选好了,不过你不一定看上眼。”
陈天锤一翻白眼,谁天炮呀?
他望着面前成堆的各种规格塑料薄膜:“你不会是准备让我鼓捣这玩意儿吧?”
“这个你想鼓捣也鼓捣不了,因为原材料很难搞,设备也很昂贵,但是利用它可是能生产出另一种产品的,这种产品将来会家喻户晓。”
“什么东西?”
万峰把陈天锤拉到一边。
“这是一种生活里能经常用到的东西,尤其做生意的和一些厂商会经常用到,这东西投资不大,生产简单,你若是能生产出来一年赚个十万二十万不在话下,一旦铺开说不定赚得还多。”
“到底是什么呀,你别老卖关子行不?”
“这个东西叫胶带,因为外表透明所以人们都叫它透明胶带。”
“透明胶带?”陈天锤一脸懵比。
透明胶带这玩意儿最初是二十年代末期一个米国姥发明的,在五六十年代传入亚洲,弯弯和日笨最先开始生产,改革开放后进入华国,不过在华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几乎很少看到它的出现。
透明胶带的大规模运用始于八十年代末,主要是在产品包装上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透明胶带的用途很好解释,比如我是一个生产用纸壳箱子包装产品的生产厂家,箱子封装的时候用透明胶带刷刷地把接口一封,这件包装就完成了。”
“就这用途?”
“这只是它的一种我们接触最多的用途,我说出来是让你理解,它还有很多其它的作用。”
陈天锤摇头:“我觉得没啥钱途,不想干。”
“它有什么钱途不是你凭空可以想象的,我都给你打保票了一年能赚多少钱,难道你不相信我的创意?”
“我不是不相信你,总感觉这玩意儿没什么大用处。”
“呵呵,飞机有用处,你造不出来有个屁用,扔掉你脑袋里想当然的思想,你的感觉不值一提,这玩意生产也不复杂,把这种叫bopp的薄膜经过电晕后涂抹上刚才我们看到的压敏胶卷成卷就搞定。”
看到陈天锤犹犹豫豫的,万峰叹口气:“有些买卖你不干起来凭空想你是根本想不出它能创造利润的,这个项目如果你看不上那回去问问你老子,你看我摩托车上哪一个小部件你觉得你能生产,你就给我做配套吧。”
既然陈天锤看不上,那这个生意让谁去做呢?
一个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估计投资在几万块钱,也不用生产太多,只要能供应上洼后集市的使用,这一年的利润就足以成为十万元户了。
“等我回去问问我爸。”
“正好我也要找你老子有点事儿,咱们一起过去。”
两人离开集市来到位于停车场处的那座小楼里。
陈道组成了一个材料小组,开始公关摩托车缸体的材料。
“陈叔,我有个事儿要找你。”
“啥事儿,说吧。”
“昨天呢我拉来一套方便面的小生产线,日产五万包的,这个产量应该是不够干什么的,我想仿制几套出来,想让你派几个师傅过去在不拆卸机器的情况下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弄通原理仿几条出来。”
一旦方便面进入市场,日产五万包的产量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好干什么。
万峰记得方便面市场一年的消费量可是用十亿以上的数量来统计的。
日产五万包一年撑死还不到两千万包,这只是全国销量的几十分之一。
就算一包面赚几分钱,两千万包才百八十万,六个人分这能分到多少?
如果把这个销量都抓在手里,那利润就非常的可观了,上亿包就是千万的利润,这还凑合。
因此让那么大的市场空着,这不能忍。
如果能仿制成功,万峰打算仿制个十条八条的,不说把分厂发展到全国,但起码要占据整个北方市场吧。
“方便面?干啥用的?”
“就是一种速食面条,它可以干吃可以用开水泡食品,一代方便面倒入开水十分钟后就可以食用。”
陈道眨巴了半天眼睛:“那一包面到市场上卖多少钱呀?”
“五毛左右。”
“行呀!你小子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这哪是我琢磨的,是一个日笨鬼子在五十年代发明的,这不才传入咱们国家吗。”
“这个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我不知道,对我们这帮人好像有很大的用处,我们工作起来经常忘记吃饭,要是有你这种面就不愁了,我这就安排几个人过去看看。”
“爸!刚才峰哥给我选了一个项目,我有点没看中,你看看能不能行。”
见老子对万峰的项目推崇备至,陈天锤觉得还是把万峰给他选得项目说给老子听听才是聪明的选择。
第九百三十章 再临旮旯村
陈道在弄清楚胶带是干什么用的之后陷入了沉思。
沉思半晌才问万峰:“这玩意要怎么制造?”
“很简单,这边买来那种薄膜那边买来压敏胶,薄膜采取电晕让其一面变得粗糙后涂抹上压敏胶然后卷成各种规格的卷就成。”
“这么说需要一台可以电晕的设备,这个不难,其余的就没什么了?”
“剩下的就是选择适当的压敏胶进行试验,还需要切割和卷盘的机器,再就没什么了,我觉得这个项目适合天锤干,他现在岁数还小没什么定性,干技术含量太高的项目估计他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胶带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无须有太多的投资,适合赚快钱,将来也不用技术升级,等赚到差不多的钱市场估计也该有很多家生产了,可以把设备一处理就转项。”
“那么估计能干多长时间?”
“十年八年应该没问题,不要做得太大,这个行业将来会涌进来无数的厂家,要做好随时抽身的准备,先干着吧,等他成家立业了,人也成熟了再选个别的比较长远的项目发展。”
“小万的主意错不了,那就这么定了,就干它,可是在什么地方干呢?”
“暂时研制产品,等产品成功能做到工业化生产了再想租厂房的事儿,冬天的时候我的服装厂就要搬到南大弯去了,你可以租我倒出来的厂房。”
陈天锤的事情万峰用不着再操心了,他雇佣的这些师傅里不但是机械方面的专家也有几个是化工方面的能手,把压敏胶涂抹到薄膜上这种简单的事情他们再研究不出来就不用出来混了,可以找块豆腐碰死了。
但也不是没有难点,难点就是要设计一套小型的生产线。
当然这些就和万峰无关了,他这么个大人物去和他们设计生产线?
那多没面子,再说他也不会呀!
不会就别跑去装大耳朵狼。
随后的时间万峰不是跑到新厂去看看后期的装修情况就是在停车场的小楼里看陈道他们研究材料。
有时也会到陈天锤那里去冒充行家瞎参谋乱干事,当然待的时间最多的还是服装厂。
他觉得闲着没事儿调戏调戏江敏很有成就感。
他很想弄明白江敏是怎么从当初一个眼神都带着羞怯的淑女变成现在这种样子的,这中间她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故事发生?
时间就在万峰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流逝,转眼就到了七月中旬。
新厂终于全部竣工,万峰亲自进行了验收,验收完毕那些设备和机床就开始进入厂区进行安装调试。
服装厂和方便面厂在这期间也规划完毕,在新厂竣工后就破土动工。
万峰也在七月中旬的某一天启程前往长图县。
这次跟随他动身的只有张闲一人,并且没有到东丹坐火车,而是坐了一辆长图县到洼后大集进货的客车的蹭车。
客车是旁晚六点多发车。
从洼后到长图县的距离在九百里左右,客车路上一刻不停地跑了近十个小时,第二天早晨五点左右到了昌图。
在车上睡觉是很不舒服的,万峰和张闲打着哈欠下了车,到一个餐馆吃了早饭,然后雇车前往前头公社七家子大队旮旯村。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七点多钟万峰再一次来到了奶奶家。
大半年的时间没见,奶奶家的房子好像没什么变化,只是从院门到屋门之间的那条道铺了砖,其它还是老样子。
万峰是给老叔钱收拾房子的,他为什么没收拾呢?
最先发现来人的是在门口玩耍的万延,这货正和两个小孩弹玻璃球,波罗乃兹停在他家门口把他吓了一跳。
车门一开,见万峰从车里下来就对着院子大喊:“大哥来了!妈!我大哥来了。”
这小子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