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禄,你的练军可有一战之力?”半响,慈禧打破了沉默。
“臣为西安将军时奉旨练军,目前已有80营3万余人规模。与rì本开战后,微臣又新建了10余营的新军,现在总兵力已有4万余人。如果再加上关外的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一起的话,进攻不行,但是沿鸭绿江防线防守应当可以。”
其实论及对rì作战,荣禄自己心中也没底。但是当着慈禧、光绪等人的面说不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慈禧太后花了5年的时间让荣禄自己练出一支军队,到头来不能打仗?这不是找死吗?
“微臣认为,湘军和南方练军虽然裁撤的厉害,但是底子还是有的,如果再和张之洞凑一凑还是能有几万人的。如果选一良将,或可一战。”一直没说话的恭亲王说道。
相对于只知道贪财的庆王和只知道挑刺啥都不懂的清流,恭亲王还是有些本事的,虽说他也知道湘军和南方练军肯定不如淮军,但是目前情况来看,能凑出一点部队算一点。多了总比少了好。
“那李鸿章那边怎么办?”光绪问道。
“还能怎样?皇上开始不是下了一道圣旨让李鸿章总领朝鲜军务吗?那现在就再下一道,让李鸿章看好他的宝贝舰队吧。辽东半岛本来就是淮军为主,即然这样,那就做个顺水人情,让李鸿章负责辽东军务。”慈禧冷笑道。
“我其它多路大军和rì本人打,北洋就看着?”翁同龢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实在没想到,慈禧会下这样的旨意。
“放心,不把北洋舰队打掉,rì本人是不会安心的。我敢断言,即使rì军攻入我大清,至少也要调集一半以上的兵力前往辽东攻击旅顺!”一旁的荣禄笑道。“到时候,他李鸿章不想打也要打!”
“这点李鸿章也早就有了准备,从7月开战以来,李鸿章对辽东的战备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辽东半岛,北洋诸军占了绝大多数,他们rì夜修筑工事,并且坚壁清野。不少旗人对此意见很大,但是无奈李鸿章势大。又有军务在身,节制驻朝大军。大多敢怒不敢言。”一旁的庆王不满的说道。
“这北洋军自然听李鸿章的,做战备也是应该的。坚壁清野当年李鸿章剿灭捻军的时候就用过,也没有知会当地的巡抚和提督。将在外,这应该有专断之权。况且如果这辽东和北洋要是真完了,这战争也就没法打下去了。”恭亲王对庆亲王等人刻意挑刺感觉十分不满,他心里很明白,虽然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而且也确实有借助对rì作战来削弱淮军的打算。但是不满不等于不用,削弱也不等于让淮军彻底靠边站。在当今尾大不掉的情况下,制衡才是中枢最好的选择。
李鸿章势力大了不好,但是张之洞、刘坤一势力大了也不行。仅仅就忠诚而言,恐怕作为三朝老臣的李鸿章比张之洞等人还要强一些吧?至于交给满人掌管大局?不是中枢不像扶持满人,而是满人实在扶不起来!而且现在的大局是战争一定要打赢。同光中兴二十多年来,就是有洋务运动和南北洋这个虎皮,才获得了几十年的安稳。
期间虽说和法国人打了一仗,但是在中枢看来结局也不算难看,但是现在要是一旦被东面那个从来没有让清国统治者正视的rì本打败的话,估计那些西方的列强就会又按耐不住了吧?
“恭亲王说的是,对李鸿章还是要用到。这北洋水陆二师现在打的也算比较卖力了。北洋舰队所有大舰都参加了海战,斩获也是有的。”李鸿藻一看恭亲王说话了,立马出来帮忙圆场。
“还是老六有远见啊。国难当头,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无论是湘军淮军还是八旗练军。都应该共赴国难。这是再分你我干什么?”慈禧看了恭亲王一眼满意的说道。慈禧是在刻意打压李鸿章,但是打压李鸿章的同时,也要防止帝党做大。毕竟李鸿章还算是后党。地方需要平衡,中枢同样需要平衡。把权利看到很重的慈禧同样不希望翁同龢等人踩着李鸿章爬上去。而且作为一个满人。看着老家被rì本人占领肯定也不愿意。而且想让北洋那么点陆军守住整个东北显然也不现实,所以。不管李鸿章提不提出来,其它诸军都是要上的。而且慈禧还期望着能在战争中打出一直能战之军呢。
“荣禄啊,这些年来钱给你,人给你,枪炮也都给你了。要是这次你还拿不出点战绩来,可就说不过去了。”荣禄虽然是慈禧提拔起来的人,忠诚方面自然无可挑剔,但是光忠心是不行的,慈禧可是期望着他能为朝廷打造一支可靠之军。如果荣禄的练军真能战的话,那在处理南北洋关系上,中枢就游刃有余的多了。在朝廷上,有了这支军队,也不怕光绪的帝党翻出什么大浪来。
“臣为了大清,万死不辞。”练军多年,荣禄也有上战场一试身手的打算。何况这还是在满洲打。满人的老家啊。如果能打好的话,估计盛京将军是跑不了的了。虽然有风险,但是机会同样很大。(未完待续……Q!。
第二百零七章 群山湾海战的影响
作为自蒸汽铁甲舰出现后,所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海战,群山湾海战对世界海军的影响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清rì两国,在海战结束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节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各国海军大佬们的桌子上,不但英法俄这些海军强国对此投入了大量jīng力,就连作为崛起的海军大国德国也竭尽全力去收集相关情报_泡书&而各国海军专家们是闲不住,各种论调一时间充塞各国的报纸相对于伊豆外海海战的锐巡洋舰对战,群山湾海战参战舰艇显得参差不齐从舰艇年限上来看,有70年代的战舰,也有80年代末的式战舰,跨度长达十余年而从交战战舰的分类来看,既有炮艇,鱼雷艇这样对方小鱼小虾,也有各种各样的巡洋舰,还有5艘7000吨以上的铁甲舰覆盖了一个国家所能拥有的所有舰种,所以具参考xìng,也能反应这个时代海上决战的特点不管是英法还是俄意对双方阵型的评价就是一个字“乱”北洋的横队与纵队混用的作战方式自然是很乱,但是rì本舰队的纵队作战在海军强国看来,也是乱的可以因为参加海战的战舰型号过于繁杂,所以在机动xìng和航方面根本就没法统一在纵队末尾的扶桑、金刚、比睿三舰是注定要被甩开的而和泉和高千穗被拖住则不在rì军的计划中所以整个海战被分成了4个战场,双方打得极其混乱而这混乱的战局让提倡纵队侧弦交战的欧洲各国很是不肖海军强国普遍认为,与其将旧战舰不分种类的混编到一起,以至于让旧船拖累船,倒不如直接分成两队或者多如果扶桑等3舰与rì本的海门等舰编队其任务就是拖延和牺牲来拖住北洋第一支队和其它慢船,而剩下的相对高船再没有了旧船的拖累后,可以充分发挥己方的火力和航优势,尽快打残由镇海带领的第二支队而可惜的是,因为被旧船拖累,从和泉以后的战舰被北洋慢舰队缠住受到削弱的rì本快战舰编队则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镇海等舰,并最终造成了乱战的局面但是来自大洋彼岸的马汉则对欧洲各国主张根本航和机动xìng进行编组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他看来根据战舰的航行情况来编组并不科学而应该根据战舰的吨位,防护和火力以及可能遇上的敌人来进行编组根据航编组的北洋第二支队就在海战中吃到了苦头除了镇海号以外,其它所有战舰都是2300吨以下的小船,相对于rì本的三景舰来说战力明显不如如果不是开始时镇海实力强悍,怕是第二支队早已经崩溃了反观,当海战后期,定镇加入战斗后,虽然在舰艇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凭借着3艘铁甲舰的火力,依然重创了rì本舰队,并且成功掩护了重伤船只的撤离如果开战之初,就让镇海定远,镇远三舰编组济远,经远来远掩护主力铁甲舰作战,其它高巡洋舰作为游击力量可能北洋舰队将会获得大的战绩而在火力上,实现大口径火炮的shè化则成了海军强国们一直的观点,在海战中定远和镇远的12寸35倍长径比的火炮所显示出来的巨大杀伤让各国海军高层重认识到了重炮的意义但是重炮虽然威力巨大,shè慢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为了击穿对方的装甲,为了提高命中率,提高火炮shè是必须,而在这方面,英国人和意大利明显走到了前面,而法国人则紧随其后大口径火炮的炮塔化shè化被提到了各国海军的议事rì程上在防护方面,扩大防护范围再次被提到了议事rì程上,仅仅在水线上设置窄窄的一条装甲带的装甲布局被彻底摒弃在群山湾海战中,北洋的经远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因为装甲带高度过低而没有显示出应有的防御能力而面对着大量的shè炮和高爆弹,为了防止战舰被烧毁,防护面积需要尽可能的大需要大的防护面积,需要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重炮,面对这样的需求,各国海军当局发现已有的钢面铁甲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加大硬化装甲的产能,美国的哈维硬化装甲,意大利的硬化装甲,德国克虏伯硬化装甲在此后成为了抢手货除了舰体防护,炮位的防护也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长时间的jī烈交战中,谁能保留多的火炮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战斗的胜利,所以各国式战舰纷纷加强炮廊或者炮塔的防护以提高火力保持能力除了参战的铁甲舰和巡洋舰外,鱼雷艇的作用也吸引了各国的注意在此次海战中,北洋有两艘战舰被鱼雷艇击沉虽然鱼雷还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此次海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破坏了还是让各国海军高层十分震惊“即使在海战中鱼雷攻击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法击中对手,但是依然可以为舰队调整阵型或者其它战术行动提供掩护”事后,英国胡德海军上将如此评价鱼雷艇的作用而为了提高雷击能力,鱼雷艇也开始想着大型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