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即使这样,杰里科同样不认为自己7艘战舰在面对对方6艘战舰时能取得上峰,杰里科也想把3艘新墨西哥全抽过来。但是如果精锐都集中起来的话,那么谁来面对德国舰队的4艘凯撒和3艘国王呢?打到现在,德国人的超无畏比英国人的都多!能暂时抽出7打6已经是极限了!要是再抽的话。后队就没法打了!现在的杰里科就像是一个走在钢丝上,手持平衡杆的杂技演员一般,他必须让整个舰队的战力尽可能的平衡。避免出现某段战线发生崩溃的情况,所以每调动一艘战舰都必须谨小慎微。
“阁下将指挥剩余的5艘美国战列舰抵抗舍尔的本队。他们有3艘国王级战列舰、4艘凯撒级战列舰以及刚刚升级成超无畏的4艘拿骚级战列舰。这些战舰同样有很强的战斗力。我们在超无畏数量上是劣势,4艘拿骚级战列舰的防护比较差劲,我们还有机会,但是凯撒和国王却比较困难,我们需要贵国剩下的战列舰来对付这些硬茬子。”杰里科这样回答道。
说直白点就是英国第一流战列舰不够,所以要从美国人手中调两艘过来,剩下的美国战舰就对付德国其它超无畏吧!虽然西姆斯对杰里科的这种调动十分不满,但是他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在经过一番扯皮后。西姆斯最终同意了杰里科的要求。美国舰队一分为二,由杰里科亲自负责死磕希佩尔的舰队。
这样一来英美联合舰队的构成就是这样了。杰里科直属的第一战列舰分队由5艘复仇记战列舰和2艘新墨西哥战列舰组成。西姆斯的5艘美国超无畏为第二战列舰分队,硕果仅存的4艘装备着13。5寸火炮超无畏编成第三战列舰分队。剩下的4艘无畏舰则编成第四战列舰分队。
随后杰里科又从气象部门那里要来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预报。虽然当时的天气预报很那说有多准,但是参考一下总是好的,和以往英国人想要选择一个较好的天气开战不同,这一次杰里科决定选择尽可能糟糕的天气出动。“如果我们能避开和公海舰队的交战那就太好了。”天气糟糕点炸军港没问题。但是海上交战则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天气不好对炮击精度的影响很大,为了保持命中必须拉近距离,而这又给了驱逐舰发射鱼雷的机会。在辅助战舰方面,英国人有优势,所以杰里科必须将其发挥出来。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天气不好的话,自己这边的远程侦察机也无法出动了。这就增加了碰上的概率,为此曾经有人质疑过杰里科的决定,而对此杰里科的回答是:“当我们向挪威开第一炮后,德国海军航空兵就会进驻挪威,侦察优势是在对方一边的,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选择让双方航空侦察都无法奏效的时间点发动攻击。”
而在具体实施方面,杰里科制定的更加详细,在执行攻击任务的时候,他将派出若干只佯动舰队去攻击其它港口,为大舰队提供侦察,同时也可以迷惑对手,这些佯动战舰将由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构成。对付一般防御不算严密的港口也绝对够了。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战舰都是可消耗品。同时英国海军还决定在某些关键地区设置潜艇警戒线,用来作为海上移动哨。
“既然我们用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就可以摧毁对方的港口,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出动宝贵的主力舰队呢?”当贝蒂看到这个计划后,曾经十分不解。既然杰里科想避免动用大舰队,同时前无畏舰也足够完成这些任务,那么大舰队出动是不是变的多余了?
“因为我们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拥有绵长海岸线和众多深水良港的挪威全部摧毁!前无畏舰构成的部队开始还能发挥一定作用,而当德国舰队进驻后就只能侦察和攻击一些无关紧要的港口了,而当德国人把空军派往挪威后,这些老旧的战舰的作用还将下降。想要彻底让德国人无法使用挪威的港口的话,必须要有绝对的打击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只有大舰队才有!”看着钉在墙上的挪威大比例地图,杰里科无奈的摇了摇头,需要打击的目标太多,但是英国人手头的战舰太少了。至于适合潜艇临时驻泊吨的地方那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这些地方,杰里科已经放弃了。能把未来可能作为公海舰队停泊的港口清理一下就不错了!
杰里科的计划上报后得到了海军部的认可,而随后英国政府将向挪威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在通牒发出后,如果对方不作出符合英国人要求的答复后,大舰队将立即行动。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因为这套标准的宣战模式,让德国人提前感受到了危机的领进,当舍尔收到这则消息后,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舰队做好随时出航的准备。英国大舰队就要出来了!
威廉港内,公海舰队平静的驻泊终于结束了,在经历了去年的大战后,公海舰队已经在港口中等待了太长的时间。“我们这一次要竭尽全力去做,把前无畏舰也带上!我们需要他们来对付英国人的前无畏舰和雷击舰。”这是真正的豪赌,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舍尔必须做到全力以赴。所以权衡一番后,舍尔还是决定带上5艘德意志型前无畏舰。
和历史上不同,德国从1890年后并没有建造那么多的前无畏舰,历史上从勃兰登堡算起,德国一共建造了5级共24艘前无畏,这个数量可以说相当庞大,而因为徐杰的缘故,在这个位面上,德国只完成了3级前无畏,除了4艘勃兰登堡级之外,就只有5艘布伦瑞克级和5艘德意志级战列舰,这10艘战舰装备的都是11寸40l主炮,虽然数量少了不少,但是战斗力却比历史上高出一截。
这些前无畏除了航速慢点之外,凭借11寸主炮和大量的150mm火炮反雷击和对付轻巡洋舰是绝对管用的,但是可惜的是在丹泽港外,布伦瑞克级战列舰被埃森打沉了4艘,到目前为止,德国海军中唯一可堪用的前无畏就只剩下6艘了,布伦瑞克级的黑森号,和5艘德意志级前无畏。不过虽然是旧船,但是因为保养的不错,同时也因为出战的次数并不多,这些战舰还能跑出19节的速度,勉强跟得上主力舰队。
这一次德国人的主力舰队是这样构成的,四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两艘伊兹梅尔级战列舰以及戈本号快速战列舰组成前卫舰队。三艘国王级战列舰编成第一战列舰分队,四艘凯撒级战列舰编成第二战列舰分队,四艘拿骚级战列舰编成第三战列舰分队,六艘前无畏编成第四战列舰分队。
双方海军都擦拳磨掌准备好了,就差开片了,德国人期望一战定乾坤,而英国人也希望在这次交战中能保住对北海的控制。“只要我们能让德国海军再在北海待一年就可以了,当海军上将级战列舰服役后,我们将占据绝对优势!”杰里科在作战会议上这样描述此次战斗的目的。
今天早晨起来,侧位泪奔了……!前天订阅破了新高,侧位兴奋之下就更了2章,结果今天一看,昨天两章的订阅还不如前天的四成多!创下了近一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各位是玩我了吧……!真是体验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啊。最后求订阅求支持……!
第九百七十八章 集中舰队?
“这是一场耗时冗长的战役,自从1918年8月10日英国政府向挪威政府发出组后通牒后算起,双方直接的试探和战斗整整进行了近2个月的时间,其中有轻巡洋舰之间的交锋,也有前无畏之间的对决,同时还有飞机助阵。当然,最重要,同时也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主力舰队之间的交战是不可或缺的。这是英美舰队同德国舰队直接爆发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海上战役。同时也是最终改变了战争进程的战役。”——舍尔。
德国人的动作比英国人想的还要快,就在英国的一支装甲巡洋舰编队成功的攻击了卑尔根港后不久,德国公海舰队就出现在了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并且德国海军航空兵也打着保卫盟友的名义进驻挪威,而随着一起进入的还有穿着海军陆战队服装的德国陆军。当然为了防止挪威政府的反弹,同时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德国派驻的地面部队的规模还是很小的,其作用也不过是保护港口和机场附近地区的安全。同时为了安抚挪威政府,德国人还为其提供了价值4000万马克(1914年的价格水平)的黄金和白银。
同时因为距离英国大舰队的驻地设得兰群岛比较近,所以舍尔还专门派驻了部分潜艇来负责警戒,于是乎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潜艇警戒线出现了重叠,双方潜艇很快开始用甲板炮攻击对方,迫使对方下潜或者转移。而随后双方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也频频出现在附近海域,彼此之间的小规模交火从来就没停止过。
舍尔已经给大舰队选择了一个十分合适的前进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挪威的斯塔万格港。这是挪威第四大城市。而且距离英国本土也不远,周围也可以兴建临时机场,如果英国大舰队有所行动的话,舍尔可以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我们即使要告诉英国人,如果他们想要摧毁我们在挪威的基地,那么就必须动用大舰队与我们决战!”舍尔的话语中充满了火药味。公海舰队已经把长剑抵到了对方的喉咙上,逼迫对方出来。
1918年8月15日。德国第四战列舰编队的黑森号和德意志号与英国装甲巡洋舰在莱康厄尔附近海域相遇,此战中一艘英国装甲巡洋舰被11寸主炮命中4次,进水800多吨。勉强回到了设得兰群岛。
1918年8月17日,英德海军轻巡洋舰编队卑尔根附近海域相遇,4艘英国轻巡洋舰击伤了1艘德国轻巡洋舰,并且击沉1艘驱逐舰。随后安然撤退。
1918年8月21日。英国装甲巡洋舰香农号趁着晚上袭击了阿斯科沃尔的德国潜艇锚地。摧毁了1艘德国潜艇和1艘补给舰,但是在次日撤离的时候遭遇了德国快速战列舰戈本号,在经过仅20分钟的交火后,这艘英国的末代装巡最终被击沉。随行的1艘驱逐舰也被德国轻巡洋舰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