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铁律-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斌无论怎么享受,有一件事情,他是不会放松,那就是宣施县的经济发展,经济垮了,他的官也就做到头了。上一任的县长王望华,是个忠厚人,工作上,兢兢业业,听从县委的号召,杨斌尽管是中途接手做县委书记的,王望华一如既往支持,不过,王望华缺点也明显,没有开拓精神,认死理,一段时间共事之后,杨斌对王望华很不满意,特别是在烟厂主体工程建设上,王望华一直不松口,*迫杨斌召开书记办公会,刘维正提出来,杨斌明确表态支持,这件事情才算是了结。县长缺乏能力,杨斌很累,为烟厂争取卷烟生产指标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情况下,杨斌想到了刘维正,刘维正能力不错,头脑比王望华灵活很多,王望华是忠厚人,杨斌不愿意落下欺负老实人的名声,于是大力向市委、市政府举荐王望华,在得知市委要调整王望华的时候,举荐刘维正出任宣施县县长。没有想到,市委派来了袁自立。
    担任县委书记之后,杨斌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在市委组织部,杨斌时时刻刻一副笑脸,担任县委书记以后,杨斌的笑容依旧,不过,笑容中间透露这冷漠、威严,让普通人感觉到了权力。
    杨斌到宣施县担任县委书记,没有什么后台,依靠的是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位置的重要,组织部门,本来就是管干部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杨斌是分管干部工作的,出任宣施县委书记,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有常委认为杨斌吃亏了,分管干部的副部长,有机会,可以直接成为部长的。杨斌成为县委书记后,长年的组织工作经历,他深深明白关系和背景的重要,朝里有人好做官。多次的观察和比较之后,杨斌选择了市长朱国祥,朱国祥的性格比李兵好,平易近人,杨斌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听见过干部对两人的评价,大部分干部都认为,朱国祥为人和气,愿意帮忙。经过不懈的努力,朱国祥认可了杨斌。
    杨斌到宣施县6个年头,马上就是5周年了,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应该提拔了,宣施县的经济发展,96年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朱国祥出任市委书记以后,杨斌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提拔了,宣施县工作成绩不错,朱国祥曾经表扬过杨斌,从朱国祥的语气中,杨斌看到了希望。
    基于这样的原因,杨斌不会眼睁睁看着袁自立占尽风头,否则,到时候,得到提拔的,说不定是袁自立了。杨斌不愿意和袁自立直接作对,袁自立背景硬,年轻,将来前程远大。匡思铭省长到宣施县视察,汇报材料的事情,杨斌还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材料是王海涛和刘维正主审的,杨斌的意见是突出县委集体领导的重要,淡化个人的作用,没有想到,汇报材料成为了这个样子,修改已经没有时间,只能是照本宣科了。
    杨斌知道,这件事情,挑起了他和袁自立之间的矛盾,杨斌终于认识到了王海涛的能力,一直含而不露,关键时刻下手,书记和县长之间产生矛盾,多半是两败俱伤,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稍微努力,就能够直接得到好处了。
    本书来自

第一百二十六章 妥协
    杨斌考虑了很久,不能够直接告诉袁自立这件事情,否则,岂不是示弱了吗,王海涛曾经在处理检察院发生火灾的事情上直接支持袁自立,那次就险些挑起了杨斌和袁自立之间的矛盾,这次,捅的窟窿更大,杨斌不会吃这样的亏。
    “老刘,我想知道,汇报材料是怎么回事,你和王海涛同志共同负责审定,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杨书记,材料是王书记主审的,您知道,他是分管办公室和机关的,材料王书记审定了,我不好提出什么意见啊,我还以为是您允许的。”
    “老刘,我是很看重你的,你能力突出,这些年,分管政法,成绩很不错,大家是有目共睹,我一直认为,你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都把握得很好,不过,这件事情,你把责任都推到了王海涛同志身上,你以为说得过去吗?”
    刘维正脸上出汗了,他的确有小心思,袁自立工作出色,他没有办法为难,再说,硬碰硬,刘维正自忖不是对手,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刘维正想尽办法,寻找机会,这次省长来视察工作,刘维正仔细看了汇报材料,上面几乎忽略了袁自立的作用,刘维正巴不得,所以,汇报材料他没有做任何的修改。
    “杨书记,是我理解有误,汇报材料没有把关,我知道自己错了,我接受杨书记的批评,不过,我还是认为,宣施县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县委集体领导的结果,杨书记的功劳是不能被抹杀的。”
    “老刘,不要说这些了,我们共事5年时间,相互是很了解的,你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感谢你,不过,这件事情,你的确没有处理好,宣施县如今的发展势头很好,如果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出现了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就要想办法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不能影响到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你说是不是。”
    “杨书记,我明白,一定要降低影响。”
    “老刘,你明白就好,这件事情,就由你去处理吧。”
    刘维正怏怏不乐离开杨斌的办公室,没有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件事情,还是落到了他的头上,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是如实去承认错误,尽量减轻袁自立对杨斌的看法,刘维正明白,杨斌的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一旦杨斌亲自找到袁自立谈话了,那么,他刘维正马上就要面被边缘化了。
    刘维正暗暗埋怨王海涛,这件事情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小动作,以为谁看不出来,刘维正还看出来,王海涛特别喜欢云海艺,在云海艺面前装清高,以为别人会看上你,你王海涛在外面的女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吗。
    刘维正是佩服王海涛的,两人联手以后,刘维正特别注意王海涛一言一行,官场上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此后,刘维正开始注意王海涛的一举一动,利用康劲夫的力量,关注王海涛的一举一动,还真让刘维正发觉了蹊跷,王海涛年前经常到柳河镇去,和柳河镇的老师谢雨欣关系很不错,刘维正听说,王海涛很欣赏谢雨欣,认为谢雨欣有能力。刘维正不会相信,王海涛看中的是谢雨欣的能力,谢雨欣他见过,漂亮、大方,是个人见人爱的女人,老公在县里教书,谢雨欣好像不甘心一辈子在柳河镇教书,这样的女人,是很容易发生“意外”的。
    刘维正不会愚蠢到去监视王海涛,知道这些事情就可以了,刘维正以为,男人玩几个女人,不算什么事情,只要不引发轰动,不出事情,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袁县长,你好,我是刘维正,你有时间吗,我有些工作想给袁县长汇报,对,要紧的工作,好的,我马上到政府来。”
    “袁县长,我是来承认错误的,希望袁县长能够接受我的道歉。”
    “刘书记,你这是说什么话,刘书记在县委,分管政法工作,一直都很支持政府的工作,再说了,刘书记就是工作上有什么失误的地方,也应该给杨书记汇报啊。”
    “袁县长,你听我说完,匡省长到宣施县检查指导工作,汇报材料是王书记和我负责审核,常委会上确定的思路是突出县委集体领导的重要,淡化个人的作用,我误解了常委会的决定,在汇报材料中,光是强调了县委的作用,杨书记批评了我,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天,就是专门来给袁县长承认错误的。”
    “刘书记,你的意思我没有听明白,汇报材料没有什么特别的错误地方,强调县委集团领导的重要性,淡化个人的作用,我也是同意的。”
    “袁县长,汇报材料是王海涛书记和我审核把关的,杨书记认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常委会的意见,完全突出了县委的作用,弱化了政府的职能,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这样的失误,或者说是错误,袁县长,这是我们的责任,这件事情,可能在县里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团结,今天,我特意来承认错误,请袁县长一定原谅。”
    “刘书记,你多心了,我并不认为汇报材料有什么不对,杨书记有这样的意见,我很感谢,县委集体做出的决定,我是坚决拥护的,刘书记,你没有什么错误,我也是县委副书记,县委中的一员。”
    刘维正离开袁自立办公室的时候,更加沮丧,看来这个袁自立,心机深沉,还真不是那么好哄的,一口一个没有问题,就是不明确自己的态度,这趟算是白来了,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底牌。
    刘维正的话,还真的打乱了袁自立的想法,袁自立一直以为,汇报材料的事情,是杨斌的主意,现在,刘维正的一番话,令袁自立无所适从,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小小的宣施县,居然出现了这么多的情况,刘维正的话语,明显指向了王海涛,袁自立回忆起来,王海涛帮助他解决薛盈盈的问题,在常委会上表态支持他的意见等等。在县委、县政府的势力范围中,王海涛不属于任何一派,他和杨斌的关系看着一般,和袁自立的关系相处不错,不过,王海涛从来不参与小范围的聚会,没有人知道王海涛业余时间在干什么。
    袁自立注意到了一个情况,宣施县的班子,赵天然和王望华走后,班子基本上没有动人,长达5年时间了,从副书记到常委,一直没有提拔、没有调整,这是不多见的,相反,从淮扬市派到宣施县任职的王海涛、苏勇和他,境况是很不错的。
    从这个情况看,杨斌是很不简单的,一个地方班子不团结,或者是经济发展速度欠佳,市委不会坐视不理,宣施县这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名列全市前列,虽然主要依靠着烟厂,但能够保住这样的成绩,就是一件大功劳。不过,这种情况也显示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杨斌在市委没有什么影响力,或者是根本就不关心宣施县干部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