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桑端着茶水走轻轻走进,正巧看到司马元显的笑容,不由得也跟着笑起,“大人今日很开心啊。”
司马元显转过了声,轻哼,“我们建康大将军终于平定造反,将反贼孙恩逼得投海自尽,这是国之大幸,我怎会不喜?”
“这样陛下就该嘉赏他了。”
“理应如此。”司马元显如此说着,眼里却是不屑之色,然而也有异样的东西在不断闪动,诡异道,“我还要亲自给他送一份惊喜。”
采桑不再继续追问是一份怎样的惊喜,因为那不是她该问的问题。她总是那么特体,平静的双眸下,闪耀着隐晦的光芒。
司马元显接过她的茶水,视线留在她的白皙的脸上。
这个女子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却也形影不离的出现在他左右。很多时间里,司马元显看到她的时候都端在一壶茶,她似乎总在干这种事。茶水的味道、温度都被她掌控得很好,一次都没有过闪失。
她真是又好又无趣啊!
司马元显默默饮了一口,放下茶杯,大步离去。而采桑只是双手握着轻放在腹前,默默的目送着他的离去。
采桑从未尝试着去挽留他,甚至是让自己和他多少说一句话。因为她清晰的知道,他们之间隔得太远太远了……
刘裕击败反贼孙恩,领大军凯旋而归。
他没有规避百姓择小道而走,反而一路威武,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当然,他也下令十万大军不得扰民,必要时还为百姓做点小事。
也许是他相对贫民的出身,也许是他对百姓真诚亲切,这一路回归之途,为他赚足了名气,赢得众多百姓追捧。
“枭雄将军怀佳人,高冠戎马不世功。”——不知哪位文人脱口而出的谚语,在民间悄然流传,成了当时对他的最高评价。
“传皇帝手谕,建康将军见面孙贼有功,特加封,官拜下邳太守,赏银万两,珠宝两箱。望刘太守继续为国为民,尽忠职守。”。。
一身黑袍绣云的掌印太监,在建康城门外宣读了皇帝的宣封诏书。他捏着嗓子站在城外宣读时,后面还立着一位极为炫目的人,司马元显。
“谢陛下,刘裕必不负陛下隆恩。”刘裕单膝跪地,腰身直挺,抬手接封。
“快起来吧,刘太守。”高公公媚笑着将手谕交给了刘裕,并打算顺手扶他起来,然而刘裕并为理睬,侧身将同跪的天锦扶起。
高公公尴尬一笑,退在一侧。
“哈哈哈。”司马元显广袖长衫,大步向前器宇轩昂,“贺喜贺喜,刘太守为国荡平反贼,实乃国之大幸啊。”
刘裕看到他走进的目光不经意的撇过身侧的天锦,冷淡道,“劳烦宰相大人亲自来迎,刘裕不敢当。”
“刘太守立了大功,我身为宰相出来迎一下,也是应当的。”这次司马元显更加直率的看向了天锦,然而眼神了却少了从前的炙热,重点提示道,“何况我们还是旧友。”
戎装的军人冷哼,丝毫没有旧友的样子,“刘裕忙碌,常年在外奔波,朝中事宜都有劳宰相做主,宰相大人功劳累累才是。”
刘裕说话的态度令司马元显的脸崩了崩,高公公见情况不对,连忙上来打圆场,“哎,两位大人都别客气了。宰相大人主内,太守大人主外,陛下能得两位大人相助,往后必然是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啊。”
两人没有说话,但皆下意识的挑了眉头,大有互相不服之意。
夕阳的光线将两人投影拉得很长,好似两股包含澎湃的力量,蓄势待发。
天锦敛袖立在一旁,目光娇柔却阴鸷的垂下,对两个男人的对弈丝毫不无所动。
“哎哟,我怎么忘了,陛下还有一个口谕要我传给太守大人了。”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缓解,高公公特意加重了口气,露出夸张的喜悦表情。目光不停在刘裕和天锦两人之间来回晃动,最终落在刘裕脸上,并欢脱挑了挑眉。
刘裕被他妩媚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特意侧身避开他的目光,“陛下,还有什么吩咐?我刘裕听候差遣。”
“不是吩咐,是大喜事。”高公公一边说着还一边挥了挥手,欢喜道,“陛下听闻刘太守与天锦姑娘情深意重心心相印,特给二位赐婚。就在半月后举行,天锦姑娘的嫁妆陛下都准备好拉。”
刘裕眉目一横,并不心悦,肃穆道,“天锦本来就是我的妻子,何来赐婚之说?”
“啊?这个……原来已经结为夫妇了。”高公公面色一愣,顿时露出尴尬之色,“但朝中人士也未听得喜事,想必是小办了一场吧。你看这事大家都不知道,陛下连口谕都下了,我还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来,刘太守就不要推迟了吧。”
刘裕睥睨的看向高公公,不愿松口。细算来,他和天锦已经结过两次婚了,如此再接受皇帝的安排,那之前的行为又算什么?
司马元显莞尔一笑,勾了勾嘴角,“高公公说得很对,婚姻乃是人生大事,那小庭院里摆了一桌酒席怎么能算数?”
“就算是小庭院里摆了一桌酒席,那我刘裕也是对天发了誓的。”戎装男子目光锐利坚深,抬手指向天宇,“苍天明鉴,怎能不算数?”
堂堂七尺男儿情深义重,不愧对家国天下,依不愧对枕边佳人。此等磊落高洁不由得叫高公公刮目相看,当真不负百姓们的歌颂——枭雄将军怀佳人,高冠戎马不世功。
然而一旁的佳人却有了点小情绪,不悦道,“苍天自然明了,可那却是你一个人的婚礼。”
刘裕微愣,忽然反应过来,天锦失忆了,她并不记得当初结婚的景象。
第500章 凯旋而归
司马元显看向天锦,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连忙点了点娇容美姿的佳人道,“这婚礼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何况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能够名正言顺风光大嫁?”
如此一想,似乎也很有道理。只要能让天锦开心,就让这次的风光一嫁成为她记忆里的新起点,“好吧,那替我谢过陛下。”
“那是自然的。”高公公瞬间眉开眼笑,又提醒道,“你现在还要谢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刘裕撇向眼前的掌印太监,未入朝中就能感觉到里面的纷乱复杂。
“是啊,那就是我们宰相大人了。”高公公在两人之间笑来迎去,夸过这个又赞那个,“赐婚之事是宰相大人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提出的,皇上又恩准了。这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赐婚,可是天大的荣耀。”
刘裕狐疑的看向司马元显,神色警惕,不为所动。他可不会相信司马元显会善心大发!
“谢过宰相大人。”天锦温婉一笑,欠身行了谢礼。
这样温柔如水的恩谢不但令刘裕没由来的反感,还得来了司马元显的冷笑。大概在两人的记忆,天锦从未如此谦卑的与旁人说话。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天锦从悬崖下被找回并失忆后,刘裕一直认为这是他们重新开始的好机会,所以他想对她好,做一切只要能让她开心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关系不但没有被拉近,反而在刘裕心中越发的疏远。
“这次就谢过宰相大人了。”刘裕从天锦的身上收回目光,再转向司马元显时瞬间从阴郁变为冷冽,“不过我刘裕自己的事向来喜欢独断,早上大人在朝中处理事务又辛苦,以后这种小事就不劳大人操心了。”
听他话里的意思,大有劝司马元显别多管闲事的意思。高公公尴尬一笑,任他再厚脸皮也只能无奈无话了。
“尊重刘太守的意思。”司马元显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含笑答应了他,眼角处闪烁着锐利的光。
“时候不早,我也要安顿兵,明日上朝再向皇帝谢恩。”刘裕不再与两人纠缠。
高公公也觉在两人之间摆弄累得慌,趁早散了的好,“好,那我也不打扰太守大人了。”
司马元显拂袖将手负在背后,言简意赅,“不送。”
天锦欠了欠身,随着刘裕一起转身而去。
夕阳柔光的勾勒下,那容颜倾城的女子身姿曼妙,步态轻盈端庄。再铁血军人的映衬下,宛如在悬崖上迎风而来的花。
她才和刘裕般配啊!
司马元显撇了两人一眼,也莞尔一笑的转过了身。只是在转身的瞬间,高公公留意到司马宰相的笑容,在嫣红的夕阳下,显得极为诡异与血腥。完全与朝廷上进谏时的诚然诚恳完全相反。
在权谋深处小心漫步的高公公,能够感觉到一场腥风血雨不会远了。
翻过几座坎坷的山,又走过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路,带着无尽的执着与思念,素衣女子再次来到记忆中的街道。
她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了,但那条熟悉的街道依然在脑海里铺开。连走到哪里会有棵树,走到哪里会有一块石凳她都明了。
偶尔有人匆匆走过的小街上,一对衣着朴素的男女子正快步走着。走得稍急一些女子似乎看不见,阳光下明亮闪烁的双眸竟没有半分焦距,但这也依旧挡不住她的神采精华。而她旁边的男子一直搀扶着她,步态稳重小心探路。那男子带着一张面具,看不见他容颜,却能从他坚韧的手骨挺拔的身姿看出,此人也绝非凡品。
“唐七,我们是不是就快到了?”目盲的女子心中暗暗推算,刚刚差不多时便问向身旁的人。
唐七抬首看去,街口就在眼前了,“是啊,走过这条街就到了。”。。
只要走到街口再右拐,就是建武将军的建康府了。
那里是天锦的家,也是他们最终停歇的地方。
然而就在他们走到熬街口时,一阵清晰的乐器声音传入他们耳内。这段声乐他们并不陌生,还很熟悉,每当有人嫁娶时,必然会被奏响。
唐七明显感觉到天锦的手臂颤动了一下。
建康府里真正办婚嫁的喜事。
可是,建康府的主人正是刘裕啊。他早已娶妻,他的妻子正立在一墙之外,为何府内会有这样的演奏!?
唐七看着府外挂满的红绸,本想为刘裕辩解两句,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