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满清理解不了,也终究没机会理解了。
    大沽口要塞中的洛讬此时心情是十分紧张的,他知道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封封“奇策”呈交给朝廷,声称有办法对付大明复国军,但大部分都只是痴人说梦、哗众取宠。明军历次对清军的战斗,基本以歼灭乃至全歼为结局,特别是鞑子,能够逃回去的很少,一般的士兵带回去的情报都是碎片化的,所以导致清廷其实这么久来都没有拼凑出一副大明复国军战斗的全貌。
    自然,白明修带领下的大明复国军其实打法也是很多元的。
    可仍旧有几个标签是满清格外重视的,其一是火力,其二是运动力。明军枪炮犀利,尤其是重机枪等武器,简直可怕。所以清军统一思想,坚决不能形成一个密集的方阵作战。满清还对明军快到让人崩溃的行动力印象深刻,强行军的速度、部队机动的能力,都让满清往往还没意识到,明军就已经扑上来了。
    最新的清军“军事学术成果”,大概就是洛讬现在安排的这个进攻方法了:分为几十股队伍,士兵们推着厚重的新式盾车,举着近乎一人高的大盾,缓慢地前进。另一面,则是由同样四十人为一队的骑兵,也分为多路,进行冲击,目的是掩护清军的“重甲车步兵”前进。
    李万看懂了清军的打算,也是笑了起来:“这手段,倒也算是新颖别致了。”
    很快,团部就向各连队下发了命令,这应对谈不上什么精妙,明军立即从纵队行军转分割并进,将清军各个击破。
    明军的陆军战术,基本上是在炮火支援下的灵活机动的散兵线战术和班组战术。团级火力就是18门75mm步兵炮,清军的盾车可能勉强能够挡一下步兵子弹,但是对付炮弹一定就不成了。
    明军炮火一响起来,高宁就带着自己的连队也开始了进攻。完全没有站定设立防线的做法,明军就是典型的以攻对攻。
    明军对于重机枪的重视是非常大的,每个连队都设有武器排,下设两个机枪班,共四挺重机枪,这个火力简直就是豪华了。
    “机枪班,优先打掉敌军的骑兵。”
    高宁深知,虽然清军派出的骑兵不多,但是让骑兵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对于他们这些步兵的威胁就太大了。显然其他的连长们的考虑也都是类似,他们优先进攻的对象就是敌方的几个骑兵队。
    机枪一扫起来,骑兵队就遭了秧,尽管他们努力地想要调整方向,躲避着明军的火力,但是明军火力就是超标配置,些许骑兵他们完全不放在眼中。甚至步兵们也直接朝着他们投掷手榴弹,手榴弹的爆炸效果堪比小炮,炸在马队中,直接人仰马翻。
    而步兵炮在攻击那些似乎解锁了“复合装甲”奥义的盾车时,也是游刃有余。清军的盾车是新造的,为了抵挡明军明显威力很大的枪弹,清军也是绞尽脑汁,这盾车的正面底层是附了一层生铁,并不算厚,外面则是用布袋蒙了沙子,厚厚的一层,用来阻止弹丸,甚至在外层,还是怕不保险又使用了竹篾、棉片,增加对弹丸的制止力。这样的盾车,在面对普通的步枪子弹的时候,还真的有一定的阻挡效果,碰上重机枪弹,就得看命。
    不过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十分的重,需要八名清军士兵在后面推,还行进得很慢。其他的士兵就躲在盾车的后面,以防被命中。
    不过,有个东西叫做曲射火力。

269 面对要塞
    “射角增加,目标是那些盾车!”
    明军使用75mm步兵支援炮技术含量上比起二战时期德国、日本使用的步兵炮自然要差了一些,不仅威力小,而且射程近,但是放在这个时代中,绝对就是无敌的杀器。
    火炮出现技术演进之后,就立即成为了塑造陆地战争的重要元素,虽说机枪的作用也非常大,但真正让地面战争的战术和形态发生变化的,还是越来越密集、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
    在白明修深受穿越前的pla战术的影响下,大明复国军也显然走上了一条大炮兵之路。强调火力密度,强调步炮协同,强调炮兵的机动能力,可以说大明复国军的炮兵一定程度上来说才是大明复国军的精华所在。
    一发发炮弹划出曲线,直接越过了低矮的盾车,直接砸在了盾车的后面。明军炮兵们炮术虽然神准,但也不至于说能够恰巧落在盾车的正后方,可是只要打在什么地方,爆炸造成的波及,也足以非常好地杀伤躲在盾车后面清军士兵。
    盾车这个科技树,在明朝的士气比较昌盛,但后来清代之后就不发展了,显然人们是有了认知,知道这东西发展下去也只不过是一条死路。可轮到现在的清军,他们是绝望的,想要用一切可以用的办法,来抵挡强大的明军。所以发展出现在这种盾车,是理性的。
    只是,清军对于明军的战术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其实正常的战争中,双方的科技水平不会差距这么巨大,而且相互的往来,乃至俘虏的拷问、人员的叛逃,都会让双方了解足够多的情报。可这场已经打了快两年的明清战争中,清军根本没有取得一场针对大明复国军的胜利,连局部的战胜都没有。加上明军建设上的高组织度,更使得清军不可能轻易地将明军官兵策反。
    在明军火炮的掩护之下,步兵们开始发动冲锋,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洛讬派出的寄予厚望的迎击军队,干净利索地就被解决掉了。
    而这时候,洛讬在大沽口的要塞中,是看不到了。
    城头的炮火实在太过猛烈,洛讬不得不从城头转进到要塞之中。大沽口要塞的当面,是十二艘大明复国军海军的主力战舰,几百门火炮的狂轰滥炸。
    最可怕的还是东海号的240毫米巨炮,虽然技术水平比较老,只是相当于甲午战争时期的那种火炮,但是这大炮的威力,足以撼动任何要塞了。
    “明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炮,还这么厉害!”洛讬感受着自己在要塞中的震动,不断看到要塞中的各种建筑因为被炮击波及而倒塌,要塞中到处都是惊慌的清军,如果不是他手下的亲兵进行弹压,恐怕就有士兵打开城门逃出去了。
    大沽口的要塞就是一片必死之地!
    “没法打,没法打!”曾经跟明军和农民军打过好多仗的老兵和军官们都是面色惨白,他们大多只是听过大明复国军是何等厉害,而真正在面对这个敌人的时候,却发现敌人的威猛远超他们的想象了。
    海上这一头。
    “城头已经基本净空了,殿下,我们是否开始攻打要塞?”狮姐不需要望远镜,也能够看清城头的情况。
    白明修看了看,大沽口的要塞已经被轰得差不多了,这可是他的舰队轰炸了超过一个小时,这等火力输出,白明修自己都看着非常惊讶。当然,明军的火炮射速也是有限的,而且射一段时间也需要冷却一下炮管。但大沽口要塞已经出现了多处破损,不妨碍士兵们攻入了。
    “开始吧,我们赶时间。”
    终于,白明修所率的舰队,也开始放下一艘艘的小舢板,养精蓄锐、斗志昂扬的大明复国军士兵趴伏在舢板中,目光沉凝望着岸上,开始了他们的登陆。
    从北塘登陆的部队等待友军,一同发动对要塞的最后冲击。
    要塞内,洛讬浑身站着血,脸上还有黑灰,这名老将知道今天无论如何自己是会死在这里了。
    “小的们,随我上,杀一个够本,杀一双有赚,想要灭了我大清,灭了我满洲,需从我的尸体上趟过去!”
    大沽口要塞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清军,尽管炮击已经让他们难以在要塞墙上立足,更造成了不少的伤亡,但由于这里大多数军官已经都是鞑子,他们清楚自己完全没有投降的余地,所以只能死战了。
    洛讬充满了斗志,哪怕这已经算是死前的回光返照,但洛讬坚信,自己会死得光荣而伟大。
    已经从红警营的营长升到近卫独立旅旅长的游龙,面对着这座要塞,撇了撇嘴。
    “里面八成还有不少人,到这个时候都没有扯白旗,估计里面基本上都是鞑子了。”
    “旅长,咱们怎么办,如果就这样攻进去,里面的狭窄地形,可能造成巷战的不利局面,增加我军的伤亡率?”
    游龙轻蔑地一笑,说道:“我们会蹲在这里跟清军玩巷战?他们可不配。”
    游龙一挥手,说道:“向司令部申请批准使用特二型武器。”
    身旁的参谋一听,打了个激灵,立即道:“是!”
    身在东海号上的白明修,听到了游龙发来的申请,啧啧说道:“游龙这厮,也是狠毒啊。”
    狮姐倒是为游龙说了句话:“这是个很正常的判断,我们没办法确定要塞里面是一种什么情况,贸然派兵进去,危险还是很大的。”
    白明修点头说道:“当初发展特型系列武器,本身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所谓特型系列武器,就是非制式装备于大明复国军部队,用于非常特殊的情况的一些武器。而这些武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上非常不人道。
    特二型武器,是明军使用的燃烧弹代号。
    由于白明修治下的南明已经初步建立了早期的化工产业,所以有能力生产出一些在战争中非常可怕的东西了,明军燃烧弹是包括以铝热剂为主的燃烧弹,以及一部分混搭凝固汽油和黄磷的燃烧弹。
    “烧死他丫的!”

270 天津镇援兵
    由于制造能用火炮投射的燃烧弹,技术难度更高一些,所以明军采用的,是氢气球这么鬼的手段,外加一些特制的杠杆式投石机。
    城内的洛讬等得有一些焦急了:“明军怎么还没有进来,难道是他们怕了吗?”
    他刚说完,突然一些士兵开始大呼小叫起来:“天上,天上那些是什么?!”
    大大小小的氢气球,吊着一颗颗燃烧弹,顺着风就来到了要塞的上空。
    洛讬顿时就产生了不好的预感,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但他本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