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现在家里只有五百只土鸡,看着是不起眼,但是,他如果有了高级技术,完全可以规模化的扩大啊!
反正农村里有的是场地,只要技术好,养出来的鸡质量好,销售方面,他认为是不用愁的。
现在的社会情况,他可是非常清楚,市场上只有大量的饲养洋鸡,价格便宜,但口感和营养方面,完全赶不上土鸡。
土鸡和土鸡蛋,堪称供不应求,价格也高出几倍,还难以买到真的。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都愿意把钱花在日常生活上。
什么绿色生态蔬菜、绿色养殖方面的东西,完全就是将来的一个趋势。
他如果有了黑科技养殖技术,就等于已经领先很多人了。
别的不说,先有早前的丁磊去养猪了,后面的几位大佬都跟上,马云、刘强东等几位,也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涉及。
他们一个走绿色路线,一个走机器人养猪路线,一个走科技ai养猪路线,目前都还在研发中。
这很可能就是下一个风口浪尖啊!
李嘉诚的司机,跟在他后面投资,赚到了钱;现在有大佬们已经开始养殖行动,所以周恒认为,如果有条件,完全可以跟上。
现在,就看这个什么app可不可靠了。
他在打着自己的算盘,饭桌上却是一番热闹。
王思齐找到了藏在碗底的荷包蛋,顿时惊喜大叫:“妈妈,妈妈,介里有一个鸡蛋!”
她如今已经会自己吃饭。而当她吃到压在碗底的鸡蛋时,那种兴奋无异于探险挖到宝一样。
小孩子的情绪就是这么直接,高兴就可以乐上天;不高兴张嘴就哭。
周瑛笑了,问她:“鸡蛋谁放的?”
“是姥姥放的!嘿嘿嘿……”
小丫头傻乐呵,笑得憨憨的。
“那你要对姥姥说什么?”
“谢谢姥姥!”小丫头想起了老妈平时的教育,很机灵的转过头,向姥姥道谢。
乐得李芸莲合不拢嘴,说道:“好孩子,快吃快吃。”
偏偏王思齐还没得瑟够,又对周恒炫耀:“舅舅,你看我有鸡蛋!姥姥给我的。”
好像在说:你没有哦!
周恒把头伸过去,嘴张得老大,一副要抢吃的样子,说道:“快给我先吃一口!”
模样太逼真,小丫头真的以为他要要抢吃,连忙向旁边躲,还很硬气地说道:“不给。”
周恒逗她:“不给我吃一口,小心我赶你回去!”
“我才不怕你,这又不是你家!”王思齐嘟嘴反击。
满桌子哈哈大笑,现在的孩子们,真是没办法低估了。脑回路让大人都跟不上。
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有个孩子在这里闹着,父母脸上也是笑逐颜开。
周恒反问王思齐:“这里不是我家,那是谁家?”
“是姥姥和姥爷的家。”小丫头理所当然的回答。
桌上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周恒也笑着,心头却一阵默然。
这里是他的家,但是在王思齐的眼里,他只有过年才在几天,来去匆匆,平时都看不见,还没有她来的多。
所以,她才觉得,这里不是他的家吧。
周瑛笑过之后,赶紧告诉小女儿:“齐齐,这里就是舅舅的家,舅舅喊姥姥喊妈妈,知道吗?”
王思齐一知半解,眨巴着眼睛,眼神萌死人了。
老妈李芸莲一边吃着,一边问他:“小恒,你这次请了几天假?在家里多住几天呗?”
眼底有着明显的期盼。
周恒没法解释——他接到家里的电话,向公司请假时,上司乘机刁难,他一气之下,就把工作给辞了。
主要也是因为,他们公司是走外贸路线的,现在是每年都在下滑,发展得并不好,正愁着怎么找借口裁员呢。
但现在他却不敢这么讲,怕老娘担心他的工作问题,更怕她会觉得,是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害他丢了工作。
于是,他说道:“请了很长时间,一个月,老板人很好,让我多陪陪家里人,还答应给我发一半的工资。”
以后再问的话,再慢慢蒙混过关吧。
父母很高兴,连连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老板真的是好人。那这次比过年都呆得久啊。”
李芸莲把一盘辣椒炒肉推到他面前,说道:“来,小恒,把这盘肉吃完,免得下顿又热。”
说是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让他多吃肉。
在他们看来,肉鱼什么的就是好菜,就是应该让孩子多吃,就仿佛孩子在外面天天是吃猪食,过着可怜的日子。
吃完早饭,家里就慢慢热闹起来了。
有不少人提着些鸡蛋、茶果什么的,来到周恒家。
虽然是留守村,但一些淳朴的民风,还是被很多上年纪的人保留下来了。
比如说,村里谁家生了大病,一般邻居都会提些东西,去看望一下。
周恒父亲急性肾结石住院,这不算小病了,来的人也不少。
这些礼节上的事情,周恒应付不来,对那些上一辈的人,已经有了陌生陌生的感觉,于是打个招呼之后,就让老妈应酬,他去忙他自己的事情。
手机app里有几个支线任务,他正好可以做一下。
【打扫鸡舍。】
这很应该,鸡舍里掉的鸡毛、拉的鸡屎都有,五百多只鸡不是小数目,每天吃喝拉撒都会弄得一地狼籍。
不弄干净的话,很容易产生病菌什么的,再被鸡吸入,有很大的致病隐患。
以往他不在家时,这些都是老爹干的活。
但现在老爹病了,当仁不让就是他的活儿了。
冲洗的用具倒是很方便,家里以前养猪时,就去买了塑料水管,加上室外的水龙头,接上了就能冲洗。
洗完了撒点消毒水。
周恒起初还不是很上手,但干了一会儿,觉得也没什么难度。
他想,难道自己适合养殖这个行业?
扫出来的鸡屎,同样堆在院子外面的粪堆上面,以供发酵出有机肥。
干完活,翻开手机一看,经验值+10。
还挺有成就感。
接下来下一项,他要去自家承包的山上,给那些鸡们换上干净的清水,以供饮用。
那座山没有泉水流过,平时都是在鸡活动的地方,隔多远放一个盆子,倒点水进去,鸡想喝就可以喝。
这也算是养鸡日常工作。
本来就是自家分内的活儿,这会儿手机app里还可以攒经验值,何乐不为!
周恒乐颠颠提着空桶,喊他的小外甥女:“齐齐,走,捡鸡蛋去。”
带个小跟班去,免得一个人干活无聊。
周瑛帮着家里晒豌豆,小丫头正闲得无聊,正在院子里追狗玩。
一听说去山上捡鸡蛋,麻溜的答应下来,喜滋滋的跟上。
周恒找了个小篮子给她,说道:“你就空着手去啊?一会儿捡了鸡蛋放在哪里?”
王思齐笑嘻嘻地接了竹篮,然后发现对于她来说,竹篮真的太长了。
她得举着篮子的把手,底部还拖在地上,就这,也干得喜滋滋的。
家里的大黄狗也摇着尾巴跟了上来。
周恒家里承包的山头,离家并不远,从后面拐出去,走一段路就到了山脚,所以家里的鸡自己就能回来。
很快,他们就到了地方,看到了散落一地的土鸡,都各自在草里扒拉着,吃草啊,吃草籽啊,吃虫子什么的。
好斗的鸡已经飞上了矮树,“咕咕”“喔喔”叫着。
王思齐没事干,也学着鸡们“咕咕”的叫,笑得可开心了。
周恒提着半桶水,逐个往塑料盆里倒去。
山村养殖
第四章 配饲料
要说,南方地区本来是不缺水的,以往,一年四季的雨水量积攒起来,附近的大沟小渠都能装满。
那时候各家灌溉方面是不愁的,养鸡喝水更不在话下。
但是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他们这种南方地区的农村,也经常会感觉到水不够用。
很多附近的小水塘就这么干涸了,长江支流下游的水量都大大减少,他们这种相对上游一些的,那还能有什么说的?
水越是变少后,用水问题也随之而来,再加上很多水库被私人承包,旱季你就望水兴叹吧。
很多原本种大量水稻的人家,后来因为水供应不足,都改成了旱地,种点油菜或者麦子。
周恒家承包的这半座山,也基本上属于靠天收,用水量全靠下雨。
不过地方孬承包价格也便宜,到时候看挂果情况怎么样,多少应该会有收入。
现在套养一些土鸡,也算是土尽其用,给增值了一些。但养鸡就要自己喂水了。
周恒给十几个水盆都换上了干净水,又挣了一些经验值。
干了这点活,不算累,但周恒还是找了块石头坐下,歇歇脚。
以前读小学时在家放牛,他就很喜欢坐在山上,吹吹风,看看头顶的蓝天白云。
尤其是白云被风吹着走时,不断变幻造型,很让人遐想。
坐在山上吹风,是很舒服的。
坐得高看得远。
五百多只土鸡,散落在半座山上,完全不显形,还有大把空余地方。所以扩大化养殖,完全没问题。
稍远处就是他的家,那个白色的平顶房。
周恒回忆了一下,那是他刚读初中时建的,当时建房时,家里人没有地方住,就在不远处搭的雨棚住。
住了近半年呢。
当时虽然苦,但是想着能住进新房,他还是很高兴的。
这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房子已经很旧了,有的地方都起了裂缝,还有些漏水——当时建的时候,家里也是钱不多,所以质量不咋地。
嗯,等土鸡养殖扩大化后,赚到钱了,应该把房子重建一下,让父母住得舒服点。
瞧瞧,养殖前景还毛都没看到,周恒已经在考虑,怎么花那个钱了。
山风微吹,醺得人想眯上眼睛,在这里好好的睡一觉。
王思齐提着篮子,很勤奋的在山里找着,看到哪个鸡窝里有个鸡蛋,就像看到宝贝一样,尖叫好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