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互相笑着挤兑了几句,然后结束了通话。
周恒开车往畲族村那边去,七弯八拐的,路不是很好走,也不敢开快,得个二十来分钟才能到。
这里有汪才俊帮他管着,羊场和牛场又都再各有负责人,基本上的事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刚刚看过一遍后,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而且自从周恒上次上热搜开始,这边羊场牛场的热度再次上涨也是听说这边养殖场有治愈效果,就吸引了一些人群。
实际上,很多人虽然谈不上抑郁,但短期迷茫状态的也不少,也想到这里来转转,寻找一下自我。
于是乎,现在到养殖场来生活的人的数量,可以说是迎来了第二波高峰。
不过,汪才俊都给安排得井井有条。按周恒的意思,现在他们来了,不用带帐篷,而是有宿舍给他们住,不收费。
条件可能不会太好,但总比原来住帐篷强。
而周恒也不希望这边长期东一块、西一块的搭帐篷,不好看,也影响草地生长。
话说回来,人家曰本和牛的待遇就好啊,外国留学生如果想赚生活费,有一个选择就是到和牛养殖场上班兼职,给和牛按摩洗刷,据说工资还挺高。
不过,被牛踢伤的事情,也经常会有听说。
而他这边的牛场,待遇就差多了,哪有什么留学生给按摩啊,最多就是村里老人帮忙洗刷一下。
洗干净一点,免得得皮肤病,也减少蚊虫叮咬,这个是有必要的。
周恒想,咱自己这边,什么时候能混到让能外国留学生过来打工给牛按摩?想想都美啊!
他自己美滋滋的想着,旁边是媳妇跟女儿的咿咿呀呀声,没过多久,就到了畲族村的村口。
畲族村名叫仁里村。
才到村口,就看到孙计安和几个畲族人站在那里,大概是在迎接他。
再往前也开不了车了,都是上坡,很陡,而且路很窄,以前也是到这里就步行上去的。
周恒停了车,给后面的江晓萱拉开车门,并拿下来一些东西有个小孩子,随便出个门就像搬家一样。
小石榴吃母乳还好一些,起码不用带奶粉罐,但像尿不湿、尿湿的裤子、她吃的一些辅食米糊、随行要喝的水等等,随随便便一装就是一大包。
再有像婴儿车等等,拿下来也不是小件。
刚拿下来,孙计安就热情的帮忙接着,说道:“我的天,你这出门一趟也确实够难的,我来帮忙提这两样吧。”
江晓萱抱着孩子下了车,孙计安顿时笑逐颜开,逗了小石榴一下,笑道:“小公举,你亲自来了?来咱们村视察吗?”
小石榴也不胆怯,虽然是没见过没印象的人,但是别人在对她笑,她也很给面子的对人笑了一下。
这一笑,圆圆的大眼睛立即变成了一弯新月,孙计安赞叹:“真漂亮!老周啊,你女儿不像你啊,她长得比你漂亮多了!”
周恒接过了小石榴,拉着她的小手挥了一挥,说道:“开什么玩笑?我女儿就是我的复制版,人家都说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候着他们的,还有几个人,周恒上几次都见过,也一一跟他们打了招呼。
其中有一个人,还是那次婚礼上见过的,是个年轻人,留着长头发的,在这边录畲族歌来着,没想到今天还在这里三月三是他们很重要的节日。
所以,大过节的,他不在自家过节,跑别人村干什么?
周恒还跟媳妇一一引见了他们。
那小青年叫蓝家勋,听了周恒的疑问,笑着向他解释:他们那里现在的三月三,都没多少意思,很多人连畲族话都不会说了,全讲普通话,很多传统活动也都被取消了,根本不热闹。
听说这里三月三有歌舞不说,还有“凤凰火”的仪式,所以特地过来看的。
畲族的重要图腾就是凤凰,是非常崇拜的,这几乎融入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头饰、衣饰、扣子、银饰的花纹、绣花的花纹、村屋的建筑图案、桥的图案等等,几乎都有“凤凰”的身影。
有这种“凤凰火”的传承,其实也属意料之中。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畲族村都完美的传承了下来,有些村连听都没有听过,有些倒是听过,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而这里却是每年都会有一次,据说非常壮观漂亮,所以他特地过来欣赏的。
他大概就是立志于把宣传畲族文化,当成自己任务的那一种人吧。
闲聊着,慢慢到了有人家的地方。
明天就是三月三了,他们现在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人,也都穿着过节的衣服。
很多人可能平时跟普通汉人一样穿衣服,t恤牛仔,但是到了过节的时候,还是会很隆重的穿他们的民族服饰。
一眼望去,红红黄黄蓝蓝的衣服,鲜艳而醒目,也有黑色的衣服,配着红色的领边等等,都各有特色。
小石榴在爸爸的怀里,新鲜感十足,但是似乎感觉出这不是平时住的地方,而且这里的人穿得也不一样,这让她有点陌生感,所以表现出非常的安静。
她只是睁着圆圆的眼睛,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江晓萱看她这神情,笑道:“这新地方,有点镇住她了!以前老是想到处玩,到处看,这会儿倒是安静了,缩在爸爸的怀里?”
相比于上次去曰本玩,现在长大了些,也越来越会有她的思维了。
好奇、胆怯、新鲜感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害怕她承受,而哪里都不带她去。
相反,她越是经历得多,越是不会胆怯、越是会形成她自己的思维与判断。
周恒轻声安慰她:“小石榴,爸爸在啊,别怕,爸爸在的。”
熟悉的声音,有利于安抚她的情绪。
小石榴渐渐也放开了些,原先基本上窝在爸爸怀里、一动不敢动的,现在不但对他舒展了一个笑容,还双脚自如的晃动起来了。
这就是她开始放松的一个标志。
很快的,她又开始东指西指、用她的婴语唠叨了起来。
畲族崇尚歌舞,明天三月三有大型对歌会,这会儿已经东一群、西一伙的开始练起来了,到处都能听到唱歌的声音。
蓝家勋很喜欢畲族歌舞,即使带着周恒他们往村里走,也已经忍不住扯着嗓子开始唱了。
然后来到了一户石头屋前,这是孙计安住的地方,给周恒他们安排的住处也在这里。
第三百四十四章 火凤凰
在畲民家吃了丰盛的晚饭后,第二天,就是热闹的三月三。
吃过早饭,穿戴一新的畲民们,便言笑晏晏的结伴去采青,采集乌稔叶,准备蒸制乌米饭。
这是他们历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
蓝家勋慕名为此而来,当然是兴高采烈的加入了其中。
采青之时,人们还会互相对歌助兴,这边唱来那边和,一时间山歌缭绕,伴随欢声笑语,在群山之间回荡,很是欢快。
这里的生活,或许没有大城市那么精彩,但也有着他们简单的快乐。
江晓萱在周恒的脸上亲了一下,撒娇的说道:“老公,今天辛苦你抱孩子了,我想去跟着拍摄一下,我好喜欢这里啊!行不行?”
这种畲族村的旅游村,她是去过不少,但是自然畲族村,她还真是第一次看见。
尤其这里很古旧,因为地方太过于偏远,这里还保留着十分的古韵,每一条青石小路、石头地基的房子、石桥上的凤凰图腾雕刻,无不显示着这里的岁月。
正是这种浓浓的岁月感、原始的民族风貌,再加上碰巧今天过节,这种热闹景象可不是天天来都能遇到的。
各种加在一起,让她有着非常强烈的摄影欲望。
不过,她要忙于摄影的话,照顾小石榴的任务,就得落在周恒的身上了。所以,她就对他说了好听的。
不是说,撒娇女人最好命么。
周恒像做贼被抓似的,四下看了一下,然后小声讨伐她:“越来越大胆了啊,大庭广众之下,这像什么样子?”
孩子妈笑嘻嘻的说道:“诶呀别装了,我的脸皮还没你一半厚。”
身边的畲族村民都忍不住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年轻就是好啊,让人羡慕。
跟在后面的孙计安干咳几声说道:“咳咳,禁止虐狗!”
一路跟着拍摄,原始山村的自然风景美丽如画,听不懂的畲族歌谣,伴随着各种啾啾鸟鸣声,以及耳边微风的呼呼声,这是最自然而和谐的画卷。
采完青回来,他们就开始准备三月三的吃食了,制作乌米饭。
这种传统,据说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他们畲族一位有名的战争将领那里,所以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酒足饭饱、载歌载舞的一天过去,晚上时分,迎来了最重要的仪式:燃起火凤凰。
蓝家勋最期待的环节来到了,他本来是打算自己拍摄一些视频的。
然而看到了江晓萱的拍摄姿势后,知道这是个专业人士,于是也不自己拍了,问她拍好了之后,能不能发一份给他。
人家专业人士拍的,当然会比他好了。别的不说,那机器都专业很多。
江晓萱大手一挥:“没问题!我剪辑好、配乐后,做好后期,传到网络上,你自己下载吧。”
其实
点燃火凤凰的火种,是早上就准备好的——村后山有一座神庙,里面住着的神灵保佑着这一带畲民。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辈人,拿着准备好的香,先去神庙那里点燃拜一拜,祈求保佑今年村里风调雨顺、家家安康等等。
拜过神灵的香,便是今天的火种。他们把这把香火请回村里,去祖祠堂供奉给先祖们。
到傍晚时分,舞火凤凰的仪式差不多要开始了,他们又从祠堂里请出部分香火,敲锣打鼓的绕着村路走,带到一块巨大的空地上去。
那里,已经有人在那里堆起了一堆柴禾塔。柴禾塔是由干柴与一些干草加在一起搭成的,最底下是枯叶。
老人们从祠堂带来的香火,在这里又恭敬的插在地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