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足以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动容的事实!
随着细川藤孝不断的深入,在场的津川家家臣们也纷纷露出了仇恨的目光。身为武士,虽然效忠于津川家,但是作为武家之首的征夷大将军受到如此羞辱,在座的所有武士都感觉脸上无光。
坐在最前排的津川家重臣最能体会到细川藤孝的心情,也连带着受到了细川藤孝的情绪的感染。而坐在后面的家臣只能听到专门安排的人员的转述,但是即便如此,这些家臣们以是摩拳擦掌,恨不得津川宗治立刻下令挥军上洛。
津川宗治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待细川藤孝说完之后,在场的家臣们已经是群情激奋了,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三好长庆生儿子没p眼了
眼见场面就要失控,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津川宗治连忙接过话头“兵部大辅殿刚才说的话诸位也都听到了!”
“各位!幕府需要我们!将军大人需要我们!天下需要我们!”
“大家说,本家该不该出兵上洛?”津川宗治高举右手,斩钉截铁的问道。
“该!”应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津川宗治拔出腰间的佩刀大典太光世,振臂一呼道“本家在此宣布,三月之后,挥师上洛!各城城主评定之后各种返回领内做好战斗准备,届时会有使番向参战人员派发命令!诸位依令行事!”
“哈!”家臣们顿时齐声答道。
“王师西定京都日,津川男儿还家时!”末了,津川宗治再次大声的吼出了一句口号。
随即,在场的千余号人也纷纷跟着一起喊了起来。细川藤孝虽然不是津川家的人,但是也被津川宗治这句话给感染到了,也跟着一起振臂高呼了起来。
一千多人的齐声怒吼,在上野山上不断传播,渐渐的朝城下町方向传去。沿途的津川家足轻也纷纷驻足跟着一起吼了起来,虽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特么什么意思,但是就是想跟着一起喊,没别的意思。
一时间,整个上野城都响起了这句呐喊声
评定结束之后,细川藤孝在次找到了津川宗治。
一见到津川宗治,细川藤孝便对着津川宗治郑重一礼,“津川殿不愧是幕府的重臣、武家之栋梁!今日之所见所闻,在下返回近江之后定会详细的向将军大人说明!”
“相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光是将军大人,所有心怀幕府的有志之士都会为之而振奋的!”
津川宗治轻轻的捻了捻自己的胡须,经过几年的“呵护”,津川宗治的胡子如今也是有模有样了。
“兵部大辅殿说这些话就见外了,本家既蒙将军大人看重,又身负大御所殿托孤之责,自当为幕府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本家已经下令,三月之后全军上洛,届时亦将传檄天下,让世人皆知我津川家上洛之事!”
细川藤孝一脸动容的说道“拜托了,津川殿!”
说完,又向津川宗治郑重的行了一礼。
细川藤孝归心似箭,婉拒了津川宗治的邀请,用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凑城准备坐船返回近江。津川宗治无奈之下只能让津川盛宗给细川藤孝安排了一艘大船,并让水军众派出几艘船只悬挂津川家的大旗沿途护送。
如今津川家简直可以说是北陆道沿海的一霸!
不管是沿途势力的水军还是各个地方的海贼,只要看到桔梗纹都不敢招惹。三年之前也有一伙不知死活的海贼在佐渡岛附近劫掠过往的商船。
商人们被逼无奈,只能向津川家求助。津川宗治下令让本山忠信伺机歼敌,最终在能登地区追上了这伙海贼。双方激战半个时辰,津川家凭借火炮之利,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伙海贼的十一艘战场击沉,俘虏剩下的四艘。
一时间,整个北陆道水域的海贼是闻津川而色变,远远的看到桔梗纹之后吓得掉头就跑,根本不敢有丝毫的停留。
真理,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
津川家,就是真理!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不要步大内家的后尘!
既然已经下达了动员令,而且出兵的日期也大致定了下来,津川宗治也连忙召集了家中重臣前来商讨上洛的具体事宜。
外务所、政务所、农务所、锻造所、经济所,城管所等津川家的各个实权部门齐聚上野城天守内,相比上午数百人的规模来说,这次的评定虽然只有几十人,但是这里说出的每一句话或许都将影响到日后的天下大势。
人到齐之后,津川宗治并没有着急开口,而是按照惯例让矢岛治满将一张rb地图放在了大殿的正中央。这张地图很大,是津川宗治专门派人花费数年时间绘制而成的,全部铺开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天守主殿的十分之一。
地图精确到了各个国的各个郡,不但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标注了各个区域的势力,就连稍微大一点的国人众也都标识了出来。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而且这么详细的地图,殿内的家臣们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虽然看起来这张地图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大,但是这次津川家上洛除了细节上的安排和战术上的部署之外,战略上的东西同样十分重要。
“诸位,本家要说的第一点,是出兵的路线问题。这一点早在数年之前本家就提到过,今日便再次重申一下。”
“本次出兵上洛,本家的大军分为三个批次,分别在上野城、鹤冈城、黑川城集结。陆奥地区、羽后地区、陆中地区三地的兵势在上野城集结,并乘坐本家的船只先行出发前往若狭国!”
“羽前地区、陆前地区的兵势则在鹤冈城集结,从越后、越中、越前经过前往若狭!”
“岩代、磐城等地的兵势则在黑川城集结,同样从越州入境,然后转道若狭!”
“对此,诸位可有疑问?”说着,津川宗治将目光投向了殿内的家臣。
殿内沉默了半晌,并没有人答话,那就说明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问题。
津川宗治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么便一次计划进军。那么外务所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派人前往越后、越中、能登、加贺、越前等地,与长尾家、神保家、畠山家、加贺一向宗、朝仓家等势力做好交涉!”
“一定要将本家此次出兵的目的表明清楚,不要让对方引起误会!”
“三个月的时间,本家希望不要出任何的差错,不然你们外务所的人就可以滚回家种田了”津川宗治沉声说道。
“哈!”外务所的大高光忠等人连忙回答道,不敢有丝毫的犹豫。
说完之后,津川宗治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继续开口道“除此之外,本家还亲笔写下了数十封亲笔信,接下来由外务所安排人手将其送达到信封上所属的各个势力!”
“定不负主公所托!”大高光忠连忙保证道。
这些书信说白了都是津川宗治的“讨贼檄文”,跟《三国演义》中曹操弄的讨董檄文查不了多少。目地便是掀起rb对三好长庆的舆论,顺便再拉些人来入伙。
远的不说,近江的六角家、丹波的波多野家,甚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至河內畠山家的畠山高政等人也会很乐意加入的。
虽然并没有想过要依靠这些咸鱼来对津川家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这些势力即便在一旁摇旗呐喊,对于三好家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压力。
“对马介,说一说军粮的储备情况吧。”说完出兵的路线问题,津川宗治又转过头向西乡木造问起了军粮。
西乡木造最初不过是落魄的地侍之子,如今身居津川家“八奉行”之一,也被津川宗治授予了“对马介”的官途,可以作为“受领名”在西乡家传承下去了。
这种受领名,不需要朝廷的许可,是主家准许某某家臣以“xxx”的官途来自称,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代各种xx守之类的官途满天飞的根本原因。
“主公,军粮方面基本上已经准备充分。若狭武田家领内,本家修建了十九个仓库专门用来囤放粮食,目前已经储存了近二十万石军粮。”
“越前朝仓家、近江浅井家、尾张织田家等都与本家关系密切,战时还可以向这些势力购得粮食。此外,在下已经组建了一支专门的运粮船队,每月可源源不断的向若狭等地运送粮食军械。”
“初步估算,每月可运送粮食五万石左右!”西乡木造一脸肯定的说道。
战时的军粮,按照一人一年十石米算,若是津川家出动三万人上洛,一年的军粮消耗为三十万石。而若狭国已经储备了二十万石的军粮,区区十万石的缺口,不管是就近购买筹措还是从出羽运过去都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一年三十万石粮食的消耗,要知道津川家如今的石高二百六十万,按照六公四民(部分五公五民)的农税来计算,津川家一年的粮食收入大概在150万石左右。
但这150万石中又包括了家臣的知行、从属国人众的石高,所以实际算下来津川家真正能够上缴入库的粮食不过七十万石左右。
而这其中又包括日常的耗费,以及各种储备,一年能够动用的粮食不超过50万石。而以三万人的兵势上洛,一年所需就要三十万石。
当年的西国探题大内家当主大内义兴挥师上洛的时候何其霸气,但是为什么最终灰溜溜的败退周防?除了有尼子经久等人暗中搞事情以及京都的水实在太混以外,也是大内家自身的财政跟不上了。
大内家的石高远不如如今的津川家,而且大内义兴直领也没有津川宗治多,勘合贸易看起来赚钱但是也不如现在的津川家一年赚的多。
大内义兴能够在京都坚持这么多年完全是在吃老本,也可以说大内家上洛差不多掏空了大内家的家底,所以最后在大内义隆这一代西国巨人一下子就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