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之才华,就连王仲宣也难以企及,我今日在朝堂上听他所作一首诗,名叫《新婚别》,虽然文辞简洁,然而其中蕴含深意,令人击节称赞。”蔡邕的脸上难掩欣赏之意,不吝赞赏。
这样一来蔡昭姬更加对裴青感兴趣了,连忙问道:“不知道诗的内容是什么?父亲可还记得?”
蔡邕笑了笑,满脸傲然地说道:“哈哈,为父的记忆力你又不是不知道?区区一首诗,自然就是闻之辄能诵,既然你想听,那为父就读给你听听,诗曰:‘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第39章 唐德,字伯虎
在裴潜离开山寨之后,所有人都在为裴青被举为茂才而感到欢呼,即便是那些刚刚投降的黄巾贼兵们也都看到了希望,毕竟谁也不想一辈子做贼,如果能够转为官兵,那他们可算是烧高香了。
裴青的心中也很高兴,自己的谋划算是实现了第一步,只要拥有了茂才的身份,以后就妥妥的成为地方官了,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名真言顺的屯驻军队了,另外一方面,山寨之中拥有人口不下十万,如果天天这样坐吃山空的话,就算是给他一座金山也支付不起,而只要自己做了地方官那就不一样了,这可相当于是一下子多了十万人口,绝对是一大政绩,若是太平时期,仅仅因为这一项就会直接升官了。
当然裴青也不图升官,因为他知道乱世即将到来,如果自身的实力不足的话,就算你是大将军(比如袁绍),甚至哪怕当了皇帝(比如袁术),最终也难逃一死,所以,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借助官方身份发展自身实力,这十多万人口就是他以后崛起的资本。因为他完全可以以这十万人施行屯田政策,为自己提供大量的物资。
“也不知道朝廷会给我一个什么官职,我的驻地会在哪里?不过不管是什么情况,只要我身边有名将基因库,就会有用之不竭的高端人才,然后再加上这些兵力和人口,想要发展起来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裴青的心中对未来充满着期待,知道自己只要踏出第一步,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想到这里,裴青看向唐德,笑着说道:“唐先生,这要说起来,这件事还是要感谢你的,不知道你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唐德连忙谦逊的说道:“大当家的,不,现在不能这样叫了,足下已经被举为茂才,至少应该叫做明公,因为茂才授官至少是县令。小人自从辞别明公,回到故园之后,便立刻联系我叔父瑁公,因为我叔父正担任豫章太守,拥有荐举之权,我便将明公的那半首诗驰送叔父,叔父也对此赞叹不已,于是又命心腹将明公的诗驰送尚书令裴茂,并且附上举荐信,于是裴公便向天子上书,力荐明公之才,本来此事天子已然下诏,然而裴公长子裴潜怀疑明公的诗有人捉刀代笔,因此主动提出前往下诏,当时其实并没有考察才学之说,然而这裴潜临时起意,又以明公的前途相位鞋,小人无奈,只好不去阻止……”
“为了我的事情,劳先生多次奔波,青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如今青无以为报,但请先生拔下一根头发,待得日后再图厚报。”到了这时候,裴青已经知道唐德对他的忠诚了,其实就算抛开忠诚不说,以自己事业的起点换取一个匹配名将基因名额,这也不能算是赔。
所以这时候的裴青当然投其所好,对唐德予以补报。
“诺,诺,多谢明公,小人愿为明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唐德之前有过周仓匹配名将基因的一部分经历,一听说拔下一根头发,自然就知道裴青要干什么,立刻变得激动起来,对着裴青恭敬行礼,然后忙不迭的拔下一根头发,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递给了裴青。
裴元绍和谢映登等人也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心领神会的互相看了一眼,随后一起告辞离开。
在这之后没多久,裴青就已经对唐德的头发完成了检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唐德,谋士型人才,武力42,统率31,智力61,内政47。。。。。。
其实说句实话,在看到了唐德现在的人才类型之后,裴青的心中还是有些失望的,因为他现在最缺的是顶级智者和高级内政人才,然而在他的基因库中,纯谋士型的人物中还是缺乏顶级智者的。
“看起来也只能为他匹配这个人了,其实以这个人的才学,倒是非常适合唐德的,然而以此人的属性,最终的成就却不会高,只能与谢灵运比肩,本来我见你如此真诚,还想委以重任的,好在这个人在历史上多才多艺,诗文也不俗,这也算是满足了唐德曾经喜欢诗文的梦想吧。。。。。”
裴青在无奈之下只好这样的安慰自己,随后把唐德给叫进来,对他满脸歉意的说道:“唐先生,本来我想着送你灵药,能够让你成长为一代顶尖智者或者是顶级内政高手,这样的话你将来很容易会成为良平之才,然而现在看来恐怕无法如愿。。。。。。”
唐德听了这话还以为裴青无法为他匹配名将基因呢,内心里也很沮丧,不过他还是说道:“不要紧的,凡事都是上天注定,明公不要因为此事而烦恼,其实小人这样也挺好的。”
“哈哈,先生恐是误会了,我并非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其实还是能够让先生脱胎换骨的,只不过你可能不会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种顶级谋士,虽然也有智谋,而且谋略也能不弱于刘景升之蒯越蒯良,然而一生最大的成就反而是诗文和书画之类。。。。。。。”
“真,真的吗?”唐德听了顿时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热血都在澎湃,对着裴青恭敬再拜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真是小人求之不得的美事,其实小人的追求并不高远,只希望能够吟风弄月,偶尔能出一二妙品问世也就满足了,更何况还能拥有蒯越蒯良那样的谋略,这已经是小人八辈子修来的福了,还望明公能够赐予这等灵药,小人愿以平生所学为明公效忠,更愿以所作诗文与书画旌扬明公之德,让明公名扬海内,各方人才辐辏而来。。。。。。”
大约一炷香之后,匹配完成,裴青的屏幕上显示道:“匹配明朝才子唐寅成功,武力42,统率31,智力89,内政75,才气96。。。。。。”
在唐德醒来之后,看着对方一脸茫然的神情,裴青笑着说道:“恭喜先生脱胎换骨,我知先生家中居长,特赠表字伯虎,不知先生可否喜欢?”
第40章 三百义从
对于裴青所赠表字,唐德十分欣喜,立刻表示接受,同时对裴青恭敬感谢,随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认为自己从此以后可以尽展平生之智了。
于是唐德就尝试着做上一首诗文,表明自己的志向,他走出聚义厅没多远就看到一个鸡窝,在那里面有一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顿时灵感上来,口占一绝:“头上红冠不用裁,一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就这唐德还意犹未尽,他拿起一截干枯的木棍,在地上画出了一头大公鸡的形象,然后把那首诗写在了一旁。
就在这时,只听得背后传来一道喝彩声:“好,画画的好,字写得也不差,这诗也是语言朴实,更难得的是寓意深刻,表现出了先生高洁的志向,实在令人赞叹,真不知道山寨里何时出现了这样一位诗画字三绝的高人?”
唐德闻声转过头去一看,只见对方自己曾经见过,因为不久前授予裴青茂才的时候这人就在场,而且裴青当时也介绍过,此人是山寨中负责内政之人,姓谢,好像出身于陈国谢氏。
“原来是谢先生,先生慧眼如炬,一眼看穿唐某用意,看来也是爱诗之人,既然如此,不妨请先生指教指教。”唐德平生最喜诗文,现在忽然见到同道,顿时心中喜悦,拉着谢灵运让品鉴他的诗作。
谢灵运同样也喜欢此道,于是笑着说道:“当不得指教,咱们都是爱诗之人,只是互相切磋而已。。。。。。”
于是二人之间互相切磋诗文,彼此之间足足谈论了三个时辰,越聊越感到投机,互相惺惺相惜,感情愈见浓厚起来。。。。。。
而就在这期间,邓当和他麾下的三百人也得到了裴青被举为茂才的消息,顿时心中震动,因为他们也知道,一般情况下茂才只有做官的才会被举荐,可是裴青身为一介布衣,竟然直接破格被选为茂才,这实在是出人意料。
而另外一点,现在也是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当初他们曾经和裴青约定,一旦裴青成功被举荐,那他们就会无条件向裴青效忠,以后再也不能做投奔孙策这样的打算了。
这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本来还没有背叛孙策的打算,只要想办法找到孙策,解释清楚原委,那么就能够得到孙策的原谅,以后还是孙家军的成员,而如果没有裴青的话,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可是现在一旦决定效忠裴青,他们从此之后就只能背上叛徒的罪名了。
不过如果就这样离开的话,他们的名声将会更差,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罪名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邓兄,现在我们怎么办?你做好决定了吗?”邓当身边的小兵郑长开口问道。
邓当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不管怎么做决定,我们都注定要做叛徒了,不过如果真的选的话,我想我们心中都有数,裴大当家的当初对我们何等礼遇?虽然我们帮他作战,但他饶了我们一命,又数次救了我们,同时还对我们论功行赏,有很多东西咱们在孙豫州那里其实都没有得到,我们既然注定要辜负,那么自然只能辜负恩情比较薄的,因为这样我们以后还能想办法偿还,而裴大当家的对我们恩遇之厚,我们惟有以死相报!”
郑长听了之后顿时点头说道:“邓兄想的跟我一样,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决定,如果邓兄执意要离开的话,我自然无法阻拦,但是我却要选择留下来,其实说句不该说的话,咱们之中只有邓兄曾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