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乌喇那拉氏一族上折子,说黛玉“毓秀名门、协辅中闺、温惠宅心、端良著德、表懿范于珩璜,宜加封为皇贵妃”。
折子一上,附和者甚众,没有一个唱反调的。
胤禛“顺应民心”将黛玉封为皇贵妃,将弘昊封为郡王,弘昭和弘寿俱封为贝勒。
☆、第589章 佟佳氏死了
皇贵妃是为副后,一般来说,有皇后在就不会立皇贵妃,反之亦然,立了皇贵妃,也就意味着不会再封后。因此,黛玉如今可谓是后宫实实在在的掌权者。
黛玉被封为皇贵妃,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一向唯黛玉马头是瞻的宁妃武氏自然是高兴得很,黛玉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在后宫中的日子也就更加的好过,她的养子弘历将来也能捞个王爷当当。
但是对佟佳氏来说,黛玉的晋封就是晴天霹雳了。佟家已经败了,黛玉又永远的压在她头上,养子弘昼又和她疏远起来,女儿又死在了草原上,连番的打击让佟佳氏生无可恋。
人的身体非常奇怪,哪怕是什么病也没有,只要人自己不想活了,也会很快死去。
“皇上还没来吗?”佟佳氏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流逝,她想在生命的最后再见胤禛一面。
“娘娘您再坚持一下,奴才已经去请皇上了,您再坚持一下,皇上马上就能到了……”看着佟佳氏的脸色,秦玉就知道她没有多少时间了,她心里慌乱得很,娘娘要是没了,她可怎么办啊?
佟佳氏的眼神有些涣散了,她似笑非笑的喃喃自语道:“皇上不会来的,我知道,他不会来的……”
佟佳氏想要回想起她和皇上之间甜蜜的过去,可是她想啊想,竟然什么也想不起来。是了,她和皇上之间哪里有什么甜蜜的过去啊,就是在叔公还未去世之前,皇上也从来没有宠爱过她,不过是照着后院的规矩每月去她那里几次罢了。
听说皇上和林佳氏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语言,他们经常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可是为什么皇上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沉默寡言?
她竟然还想和林佳氏一争高低,却不知道,从一开始,她就输了。
秦玉紧张的摇晃着佟佳氏的身体,“娘娘您再振作一下,皇上已经在路上了,您只要再等一会儿就能见到皇上了,您千万不要睡啊!”看到佟佳氏的眼睛似乎想要无力的合上,秦玉心里焦急万分。
佟佳氏努力睁了睁眼,“你不要骗我了,我现在心里清楚得很。”
真的是再也没有此时这般清醒了,如果她一开始就能这样清醒,也许她就不会拼命的嫁到四爷府了,或许是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儿,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荣耀,却很可能有几个可爱的孩子……
佟佳氏用力的抓住秦玉的手,“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给耿氏白养了十多年的儿子!秦玉,秦玉,等我死后,你一定要看着茹云,本宫要让耿氏和弘昼之间永远也不能一条心!你记着!你一定要记着!不然本宫死不瞑目!”
和黛玉之间的争斗,佟佳氏已经明白,她从来和林佳氏就没有处在一个起跑线,如今更是被远远的抛下,再没有赢的可能。林佳氏身份在她之上,赢了她,她也认了。
可是耿氏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跟她耍心眼儿!
佟佳氏额头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声音嘶哑,眼珠子向外鼓起,看上去竟像是厉鬼一般。秦玉心跳如雷,害怕得忙不迭的点头,“娘娘您放心,奴婢一定看着茹云,不让她背叛您,一定让她离间裕嫔和八阿哥,不让他们一条心。”
“好!好!好!”
佟佳氏厉声喊了三声好字,气息忽然就断了,拱起的脊背也瘫了下去,抓住秦玉的手无力的滑下。
秦玉愣了一下,随即就害怕起来,小声的喊了一句:“娘娘?”佟佳氏没有动静,秦玉颤抖的伸手碰了碰她的胳膊,“娘娘?”佟佳氏依然沉寂,秦玉鼓起勇气,将手指头伸到佟佳氏鼻孔下方……
“啊!”没有探到佟佳氏的呼吸,秦玉捂着嘴尖叫了一声,娘娘,去了……
苏培盛小心的推门进去,“万岁爷,佟贵妃去了。”
嗯?胤禛抬起头来,有些没听明白。苏培盛将声音稍微拔高了一点点,“万岁爷,方才翊坤宫的奴才过来,说佟贵妃去了。”
胤禛这才反应过来,佟佳氏,去了?
之前翊坤宫里的奴才过来说佟佳氏病重,快不行了。胤禛只当是后宫女人的把戏,并未放在心上,只让翊坤宫的奴才去传太医。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提起佟佳氏胤禛大多时候都是皱眉,她在胤禛心中实在是没有留下丁点儿好印象。
淡淡的开口:“让皇贵妃按照贵妃之礼治丧就是了。”看在皇额娘的面儿上,再给她最后的荣耀吧。
佟佳氏的死在前朝后宫都没有掀起丝毫的浪花,她就这样静静的死去,慢慢的从人们的心里抹去了所有的痕迹。
转眼就到了雍正十一年,去岁因为隆科多在军备物资上动了手脚,南海战事差点失利,后来的几场战斗也是互有胜负,不过胜负都不大,算是打了个平手吧。
西班牙人对这样的结果是不大满意的,荷兰、英国和法国更加不满了,他们掺合进去之后还没有得到丝毫的利益呢,反而损失了不少。
当然,大清对这样的结果也是不满意的,胤禛绝不容许在他执政之时出现战争失利这样的情况的。因此,开年之后,各种物资就朝广东集结,在今年一定要了结此战!
经过了去年的几场海战,南海海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林墨白对于海战也有了些心得,对于今年的海战,他很有信心!
五月,英法荷西四国又纠结了德国和意大利,舰队再次增加了规模,朝广东驶来。去年的战争虽然打成了平手,却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觉得如果再加一把力,就能将这个富饶的、让他们觊觎良久的东方大国的国门敲开。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棍,已经熟悉了海战的林墨白,在通过修真手段知道了敌方的军事实力及布防情况之下,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
六国联军舰队损失达到了惊人的三分之一,一下子就让他们失去了战斗力。
大清大获全胜,缴获了三艘军舰和五艘运输船,俘虏了近千人!
英法荷西德意六国受到了重创,特别是西班牙,经此一役元气大伤。
捷报传回京城,京师百姓欢欣鼓舞,大臣们也喜气洋洋。西夷小国竟然也敢打到大清的家门口来了,这简直就是大清的耻辱!好在大获全胜,保住了大清天朝上国的脸面。
☆、第590章 广州条约
接下来就是战后谈判了,六国联军有将近一千人被俘虏,这个数字可是极为庞大了。
要知道,这一千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才了,这个年代,老练的水手可不好找。而且那一千人之中,还有一部分是有着身份地位甚至于爵位的人,六国是不可能扔下他们不管的。
大清将这些人掌握在手里,自然就有了谈判的筹码。
这是大清有史以来第一次和西夷国家的战斗,这和当初同俄罗斯的战争又不一样。特别是在胤禛听林如海说了西夷国家“割地赔款”的习惯之后,对于此次的战后谈判,胤禛可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
割地胤禛是没什么想法的,毕竟大清和西夷诸国并不接壤,隔着一个大西洋呢,就算割了地,大清也无法真正派人过去管理,胤禛的关注重点全部都放在了赔款之上。
为了能够旗开得胜,胤禛特意起用了林如海。
“林大人对西夷诸国了解颇多,此次的谈判就以林大人为主导。”
林如海虽然年纪老大了,不过看上去却身体硬朗、精神健硕,除了头上的白发,其他地方竟是看不出丝毫的老态来。胤禛觉得,以林如海的身体情况,应该是能够支撑这场谈判的。
胤禛的决定却是让许多人都红了眼,要是打了败仗,自然是谁都不愿意去参加谈判的,这要事签订了什么屈辱的条约,岂不是要遗臭万年了?可是现在是打了胜仗,那就是去捞好处的,这可是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皇上也太宠爱皇贵妃了,这样的好事就想到了皇贵妃的阿玛。
林如海说:“皇上,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奴才希望从六部各抽调几人,组成一个谈判团。”
众人闻言,顿时欢喜起来,看来皇上宠爱皇贵妃也是有道理的,看看,人林大人多知情识趣啊。
林如海却不是为了这个原因,如果单单只是为了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的话,那他的境界也太低了些。林如海这么做,主要还是想潜移默化的培养出一批懂得如何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的谈判高手出来。
几千年的天朝上国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更不是几句话的劝诫就能改变的,林如海觉得,最好还是让他们实际经历一遭、体验一遍,若是有悟性的人,肯定能从中学到一些什么。
思想就像是种子,只要种下了,总有一天会发芽的。
胤禛却是如同其他人那般,只以为林如海是将到手的利益分薄出去,对他不揽权、不重利的做法胤禛非常的满意,当下就同意了。
没几日,一个二十多人的谈判团就组成了,成员大多是思想相对比较活跃、不墨守成规的中下级官员。这样的人有基础,能够更好的领会林如海想要传达的思想。
那些世家大族们倒是没什么人反对,林如海选择的那些人中,好些都是世家子弟。无可避免的,世家子弟因为生活有保障,不用为了生存汲汲营营,也就不必要死读书、读死书,他们的经历的事情多,眼界也比寒门子弟要开阔一些。只不过他们很少把这份聪明劲用在正道上。
不过林如海觉得,他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引领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这个时代毕竟还是属于勋贵阶层的,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新思潮,大清的改革速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林如海在这里绞尽脑汁的想要让大清更上一层楼,偏偏就有人从中作梗。
“杂家可跟你们说,在咱大清,估摸着也只有咱们这位爷能给你们说上两句话了。”一个面上无须,声音尖利的男人拿捏着,挺傲气的说道。听他的声音看他的举止,却原来是个太监。
在他面前是几个黄毛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