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富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不用帮你爸说话了,我就知道你父子俩都不喜欢呆在家里,一个两个就像有小儿多动症似的,一天到晚就喜欢往外跑。”

    “才不是,妈妈是定海神针啊,有您在家,我跟爸爸才能出门啊,不然谁守在家里啊?”苏景祯一脸狗腿的讨好蒋秀霞。

    “咦,今天嘴这么甜?缺钱了?”蒋秀霞反应过来了,儿子今天有点不对啊。

    “没有,零用钱都花不完……”

    “哼哼,你小子今天肯定是被老师骂了吧?要请家长?”自家孩子养了十几年了,看着他大的,尾巴一翘就知道他想要拉屎拉尿了,蒋秀霞可没那么容易被蒙过去。

    “也,也不是要请家长……”苏景祯讪讪的笑了笑,自己妈妈果然还是那么的机伶。

    “那是什么?上课看小说了?”蒋秀霞可不想放过儿子,连续追问下去。

    “考试,今天测验的时候出了点下状况。”苏景祯也不想瞒自己的母亲,就把今天被老师骂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啊,都是考过托福就要去考那个什么st什么的人了,还去参加什么高考啊?直接回家准备去香港考那个什么st不是更好?”蒋秀霞有点不理解自己儿子的想法,不过她这个儿子啊,打小就比较独立,自己劝是劝不听的了,这是不是别人说的青春期叛逆?

    “sat,美帝的国考。”苏景祯见母亲记不住,开口解释了一句。

    “按我说,没必要都那么多书,你看你爸,也就一个中专生,不也足够应付了么,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那个不是他修好的?你啊,初中毕业的时候报个财务电算化,以后帮家里管好帐就足够了,你看你的初中同学,有几个是读高中的?”

    “妈,要不是表舅有关系我才懒得读那么多书呢,不过这可是出国啊,别人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咱们有这样的条件,肯定要拼一拼的。”苏景祯看见母亲又来那套读书无用论,连忙就把话题转到出国上面去。

    果然听到出过,蒋秀霞的脸上忽然就有了微笑:“这也是,你爸和我都有亲戚在国外,以前那是提都不许提的事情,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身上吃的亏必须得找回来,我听别人说了,窗口那边就有人从海外回来创业的,政府连税都不收呢,你出去转一圈回来,说不准政府也不收咱们的税了。”

    “那是外国户口的,我可没想过要拿外国户口本。”三免五减半嘛,苏景祯知道自己母亲说的不收税是怎么一回事。

    这几年开放了,香港的、台湾的,甚至是欧美的都有人来到窗口开厂创业,铜关镇与窗口也就几十里路,加上本身铜关镇的人很多都有海外关系,道听途闻的,对于现在的国家政策也有了那么一点了解。

    “咦,你爸回来了,我去炒菜,你把小桌子搬到窗边去,准备开饭。”楼下响起了嘉陵摩托车突突的喷气声,蒋秀霞对这摩托非常的熟悉,听着响就知道是自己丈夫回来了,连忙吩咐儿子,自己跑进厨房炒菜去了。

    “爸,回来了?模特厂那里谈成了吗?”苏况才走上二楼,就发现儿子一边在搬桌子,一边回头问自己。

    “没谈成,那厂有了注塑机了。”苏况摇了下头,脸色有点抑郁。

    “机器没谈成那就谈修理嘛,我发现现在铜关镇的模特厂越来越多了,附近几个镇的电子厂与塑料厂也多,你就按我之前说的,搞不成整机,那就谈维修。”苏景祯倒是挺理解那些厂的情况,不谈好机器的情况下,谁敢贸然开厂,既然都已经走到了开厂这一步了,机器也必然都谈下来了,这时候父亲上门去谈生意,能成才是奇怪。

    “滋……”厨房里,蒋秀霞倾侧耳朵偷听外面丈夫与儿子的对话,听完了才发现锅都快烧红了,连忙倒进花生油,放进蒜泥,顺手再把菜心放进去,简简单单的一道蒜蓉炒菜心很快就能出锅。

    “对了儿子,我回来的时候碰见了你那个青梅竹马同学的家里人,听说他们家要建个大制衣厂了?”苏况帮忙把边上的杂木凳子放到桌子边上,顺口调侃起自己的儿子。

    “在学校没听她说起过,不过今天连累她倒是真的。”苏景祯无视了自己父亲的调侃,在这个不大的镇上,随便上街就能遇见熟人、亲戚,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又帮你抄作业了?”苏况对于儿子的青梅竹马也是有些了解的。

    “比这还要严重!”苏景祯一想到下午还要到学校去,该怎么哄小姑娘好呢?他一想到这个就头疼。

    “嘶……你可别真的连累别人啊,你考不考高考都无所谓的,别人可不一样。”苏况也不追问了,反而警告自己儿子,可不要害人。

    “也不至于,她成绩历来就好,都是在年级上数前十的,再说我和她十多年的同学了好吧,她什么性格我还不清楚,根本就不会把这些事情当一回事的。”对于陈桦,苏景祯还真的是十分的了解的,无论是性格还是身体。

    “说什么呢?准备开饭啦。”蒋秀霞端着碟子从厨房出来,蒜蓉炒菜心清香扑鼻,苏景祯连忙笑着对母亲说道:“没什么,我去帮忙装饭。”说完连忙向厨房遁去。

    “哎,老婆,我刚在楼下碰见了四五楼的那个人了。”苏况看见老婆出来了,便想起了在楼下的事情。

    蒋秀霞一听,脸上的表情立即就变了,有些不耐烦的问丈夫:“他跟你都说了些什么?”

    “还不是上次说的那些事情,让我们好好考虑什么的。”苏况一脸平淡的说着。

    “爸、妈,楼上的又说要承租我们二三楼了?”苏景祯端着一碟蒜蓉排骨蒸咸鱼从厨房走了出来,听见父母的对话,就好奇的追问了一句。

    “小孩子,别乱打听。”蒋秀霞拉开了杂木凳子,坐到了桌子边上去,装饭端菜这样的事情就完全交给了儿子,自己就坐着等他端上来。

    “什么小孩子啊,我初中同学现在都自己管一家厂了,副厂长!”苏景祯撇了一下嘴角,把自己的同学拿出来做案例。

    蒋秀霞顿时就没话说了,儿子这个反驳的确犀利,在铜关镇,初中毕业就帮家里打理工厂作坊的多的是,光蒋秀霞认识的就有好几个。

    “你先把饭装上来,饿了!”一边的苏况也坐了下来,看见儿子站着不动,催促了一句。

    苏景祯吸了一口气,先回厨房装饭去,这件事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干涉的,因为这涉及到了他们家的一个转折点。

    如果他真的回到了从前,如果那个不是梦的话,父母在拒绝了楼上租户的几个月之后,这栋居民楼就出事了。

    不是楼上的租户有怨气,也不是自家不小心,而是楼下房东的店铺出了事,房子里的电线短路,然后点燃了存放在店铺里面的缝纫机润滑油,把整栋楼房付之一炬。

    苏景祯家里的四十台缝纫机加上存放在三楼的几十匹布料全部都销毁了,这还不算完,东西没了人没事就好,可不按时交货这可要了人命了。

    现在苏景祯家里有三个合同,都是蒋秀霞与人谈下来的,每月需要交多少成衣都是需要按照合同办事,简单说就是苏景祯家里现在也是帮人代工,而别人拿到了货是要出口的,不按时交货,别人也需要赔偿外商的损失。

    虽然家里是有一些家底,可经过这样的事,苏景祯出国的事就完全泡汤了,家里完全承受不了他在外国读书的学费,而他对于高考又没有特别的准备,临时不能出国,高考又失败,这就成了苏景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

    所以,要么说动父母把这里转租出去,要么就是把一楼的电线重新铺设,让自家免于火灾,不然的话,他就别想安安稳稳的出国读书。

    把饭装上来,苏景祯也坐到小桌子边上,对着父母说道:“其实这个事情你们一个月之前隐约提了一嘴,我有一些想法。”

    苏况淡定的夹着青菜,蒋秀霞皱了下眉头,也没说什么,继续吃饭。

    苏景祯看见父母无动于衷,又多说了一句:“我去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还有镇上的厂子与同学家的厂我都去看过问了,我觉得我们家的作坊式制衣厂不长久。”

第三章 软皮抄

    在铜关镇的一栋普通的民房里面。

    苏况与蒋秀霞脸上带着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的表情把饭吃完。

    苏景祯看见说得口水翻飞都不能说服父母,只好祭出大杀器,从楼上自己的房间里拿出了一本软皮抄,上面就是他这段时间的成果,从图书馆的报刊上查到的数据以及同学家里厂子的情况。

    “我这里找到的资料里面,截至到了今年,镇上有在工商局注册过的制衣厂就差不多有一千家,可规模以上的,一年的产值上百万的,双手就能数的出来,其他的要不就是小打小闹,要不就是像我们家这样的,帮人代工贴牌的。

    然后你们看这些,都是去年和今年的报纸上刊登的新闻,有海关取消什么软件收费的,还有今年一月份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这些都显示了国家想要把进出口贸易做大做强的决心。”苏景祯喘了一口气,正想继续说下去,苏况一手就把软皮抄拿了过来,逐页逐页的翻看起来。

    苏景祯见父亲这次真的听进去了,也不再说话,乖乖的把小桌子上的饭碗菜碟收拾进了厨房,洗碗去了。

    “阿况,其实这小子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现在镇上的厂是越开越多,有些人拿不到单就开始降价抢单,利润分薄了,就必须要把量给做起来,恶性循环下来,厂子就必须要越开越大,机器多人多才能吃得饱。”

    对于市场的变动蒋秀霞是深有体会的,以前自家儿子没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还没怎么留意这方面的消息,今天听完之后,再结合市面上的情况,立即就察觉到了一丝的不妥。

    “多问问人,多分析一下,儿子其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