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么一家小公司,却能生产这个星球上所有的闪速数据存储卡,听清楚了,是所有的!
只是是市面上出现的,它就能获得授权去制造,无论是cf卡、sd卡、tf卡、u盘、memorystick(记忆棒)、ssd固态硬盘,还是早期的mmc卡,它都可以做,产业生态链从上而下,由古到今,就没有它不能做的。
当然现在的苏景祯并不太清楚闪迪会这么牛,可这并不妨碍他看好这家公司,因为上面说的产品里面,总有一两个是他听说过的,例如sd卡,再例如ssd,这两个东西他都买过,当然认识产品上的商标写的是啥。
既然看上了这家公司,那么一些必要的功课就必须做了,所以才有了这次日本的调查,闪迪公司他现在是一无所知,不过在香港的时候已经打电话回美帝,委托了乔安娜帮忙查找一下资料,相信这次回去就能获得详细数据,毕竟要上市,就必须披露公司大部分的资料,这里面必然包括了早期的闪迪会有什么产品。
“景祯,你看的是什么东西?我不太懂这个啊。”袁光华也拿过一份翻过,可是字他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就不懂里面到底说啥了。
“说起来就很长编了,你确定要听?”苏景祯也不知道一时从哪里说起,闪存这个东西的来历可是伴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历史的,可想而知这里面是有多少的东西要说。
“别别别,你简单的说说这个资料到底有什么用吧。”袁光华连忙拒绝,看外甥的样子,就知道这里面的确是很复杂的,袁光华对于这种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可没那么多耐心,自己不擅长的就把它交给擅长的人去了解,去解决就可以了,没必要全知道,懂个大概就行。
“美帝那边有个即将上市的公司,就是开展相关业务的,这东西美国能造,欧洲也能造,关键是台湾它也能造,上回咱们不是在斯坦福吃亏了么,总要找个办法对付他们,至少要有个自保的后路,这个就是了。”苏景祯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哦哦,就是这个东西台湾的那些电子界的人掌控不了是吧?”袁光华懂了,你王小姐不是说要封杀么,我直接就绕开你,我都不从你台湾接生意,这你怎么封杀?
其实,王虹雪当时也就是吓唬吓唬他们,全世界的电子产品那么多,怎么可能封杀得了,台湾能在源头上掌控一两个相关的产品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了说封杀可能有点吹牛,但培养一个电子制造业的巨头,台湾电子界还是有这个能力的,例如那位郭先生,就是凭靠代工台湾的电子产品发展成世界五百强的。
“这个公司值得投资?你不是说它即将上市了么,内部原持股都分配完毕了吧?都路演了,咱们还能参一脚进去?”袁光华对于金融与上市并不陌生,香港也是一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对这个他还是了解的。
苏景祯耸耸肩膀,没立即说话。
现在不能拿到原始股,并不代表自己就不能往里面参一脚,未来还有这么多赚钱的机会,等有钱了把它私有化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些话现在说起来还有点早,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想了想苏景祯决定从侧面的解释这个事情,理顺了思路就说道:“表舅,电脑你知道吧?你拆开过么?”
“电脑我知道,不过我还真没拆开过,但电子产品么,应该都是电路板、电容什么的一大堆在里面?”袁光华不是这方面的技术员,他只不过是个跑转手外贸的,所以很直白的说自己不懂。
“差不多,先不说电脑它的详细的设计,简单点说,它有输入、输出、供电、储存数据,这么几个功能,你能理解吧?”苏景祯不能把太复杂的东西灌输给袁光华,只好尽量简单的、通俗的去解释。
“嗯,那个键盘就是输入设备是吧?”袁光华很聪明的开始举例了。
苏景祯没反驳他,只是点点头,继续说下去:“那现在这个即将上市的公司,它以后就有业务会涉及到电脑的储存的功能里面去。”
“哦?那就是说只要电脑存在,那这个公司就存在?”袁光华的思维立即就开始突破天际了。
“没那么玄乎,电脑的技术进化很快的,今天还能使用的技术,说不准明天就淘汰了,那有什么长命百岁的技术的。”苏景祯笑着纠正了表舅的幻想。
“不过能在这个产业上参一脚,那么咱们就可以靠着这个慢慢的发展,毕竟未来的趋势,就是一个电子、电脑大发展的时代。”打击完袁光华的幻想,苏景祯立即又奶上一口,可不能让表舅理解错了。
袁光华迷糊的点点头,对于这些东西他是彻底不懂了,或许自己真的要再去进修一下,至少得知道这个世界未来的趋势会演变成什么样,这样才能跟紧年轻人的脚步。
苏景祯在旁边却是在想,闪存有眉目了,那下一步呢?电脑?还是手机?
作者君:这一章出来,大富翁的一些战略部署也就开始逐渐的冒头了,大家别再说这书散,这书乱的,其实怎么发展,作者君心里是有数的,我总不能在十几万字就把主角所要涉猎的东西全一二三四的列出来吧,那不就成了大纲了么,大家说是吧。
然后今天是星期天了,三江票!在pc端的朋友别忘记了。
么么哒……
第八十三章 找上门的JVC
九五年二月四日,这天是农历节气立春。
在洞爷湖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温泉之夜,甥舅俩直奔大阪而去。
本来他们今天应该去东京的,毕竟上个月的胜利品正等待他们去接收,可半夜的一个电话,让袁光华改变了主意,苏景祯无所谓,所以也跟着表舅一起活动了。
“嘿,咱们是不是有点灯下黑,一直都是在找什么松下、东芝、索尼,可这忽然还能冒出个胜利公司,真的是有点意外了。”在飞机上,袁光华对着外甥吐槽。
“也不能这么说的,毕竟jvc的音响一直都很出名,只不过我们现在留意的都是一些比较新的电子产品,对传统的有点忽视了。”苏景祯安慰了一下袁光华,他自己也没想到日本这个jvc品牌。
“我爸那天还跟我说呢,说做收录机其实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例如比较低,在国内的竞争太大了,谁知道今天就有人找上门来了。”苏景祯有些无奈的笑着,自己一头心思想着找一些阳光产业,谁知道现在第一个机会上门了,却已经是黄昏。
“我上飞机前问了问,jvc在随身听市场上竞争不过索尼,十多年前就开始败给索尼了,只不过生产线一直都保留着,也出品过一些不怎么能卖的产品,反倒是大型的音响设备上,它能把索尼干趴下了,这可真是意想不到。”袁光华翻了翻刚才记录下来的资料,对外甥解释着jvc在日本的定位。
“所以说趁着现在设备损坏了,干脆就一了百了了?”苏景祯明白过来了,其实就是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趁着旧设备还能卖上价格,赶紧脱手回笼资金。
“不知道,反正他们知道有人在市场上找二手生产线,自己就找上门了,卡带式的收录机现在也没什么科技可言了,早就被研究透了,所以它里面的利润其实是很低的,大家都在拼成本,而它的生产线又设在日本,成本这么高,竞争不过别人很正常。”袁光华对这些比较传统的电子产品还是比较了解的,甚至在香港也有人在做这个卡带收录机。
苏景祯没吱声,缩了缩身体,闭上眼睛养身去了。
袁光华却盯着手中的小纸条在发呆,他是想做电子加工厂,因为现在内地急需这些产品,基本上一些比较新潮的产品例如电脑配件,那是非常的吃香的,供不应求。
可他从来没想过回头去做卡带式的收录机啊,就算是小型化的随身听他也没兴趣,毕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产品都差不多饱和了,看看香港的西洋菜街就知道了,这都光碟机的年代了啊,谁还买卡带式的?
从机场出来,汇丰负责商业调查的律师早早就在门口举着牌子在等着了,袁光华带着苏景祯迎了上去,众人行色匆匆,没怎么寒暄就直接去了宾馆,那里有前期来做商业调查的人订好的临时办公点。
“这jvc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进了门,袁光华就迫不及待的问起来。
“袁先生,这是我们其中一位调查人员在对东芝的产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他们主动打电话来的,毕竟我们不是日本土著,在刚来的时候,我们就利用汇丰的渠道放出了一些消息出去,结果很令人意外。”负责这次商业调查的英裔律师亨德利站起来对老板解释着。
“亨德利先生,那么你们调查组对jvc这次提供的生产线有什么建议没有?”袁光华一说话就直指核心,苏景祯很快就要离开日本,没时间在这事上面拖着。
“这是我们得到了他们的邀请之后,对他们在大阪的生产线以及加工厂的调查,还有一些坊内的流言什么的,不过这些流言我们没办法确定真实性。”亨德利也没多说什么,他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有操守的,不是对顾客,是对英镑,只要钱够,做什么都可以。
袁光华接过资料,一打开就开始皱眉了,上面全是英文啊?
“你直接简单的说说,上面很多专业名词,我看不懂,不要浪费时间。”袁光华很干脆,直接就说看不懂了。
苏景祯倒是好奇了,从袁光华的手里接过资料,一页一页的翻起来。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我在你起飞前说的那些,jvc在随身听的市场上面基本没救了,被索尼压着打了十几年,既然现在大阪的加工厂被震塌了,需要重建,缺钱呢,所以现在想把生产线卖了回点血。”亨德利摊了摊手,这种老旧的产业有什么好说的?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的。
“那你们能初步确定这条生产线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