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富翁-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没有实际管理过企业,不过身在华尔街,有的是这方面的人才,耳濡目染之下,也能说个1234出来。

    “现在是有点烦恼这个,你有什么好介绍没有?高薪哦。”苏景祯之所以选择机箱,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管理上面。

    这是给父亲建造的电子加工厂,要是给他一个高级人才,什么都懂的,他怕父亲驾驭不了,要是直接扔给父亲去管理,那么太高端的东西就不能造,因为出问题了父亲解决不了,这样会造成威望的减低,不利于控制工厂的工人。

    “没,律师我认识很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有,但是未必肯去虞夏。”乔安娜无情的说出了事实。

    苏景祯……(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获巨大

    三月下旬。

    在苏景祯的提醒之下,袁光华不但在日本大阪震区买到了许多残破的自动化生产线,而且还因为日本商人急于处理这些生产线,筹集现金重开新厂,让袁光华抓住了机会谈判,弄来不少相对落后的技术。

    例如jvc那边就多要了一份小型音箱的调音数据,在三菱谈妥了一桩分体式空调,室内机塑料面板的代工订单,然后苏况出马,拉来了jvc、三菱、东芝,三家企业的通用橡皮塑料电源线订单。

    这桩生意别看不起眼,可是三家企业的需求量巨大,每年代工厂的供货量必须达到百万条以上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要是首年合约过后,质量优良的话,订单数量还会增加。

    光是这一笔订单,电子加工厂就吃得满嘴肥油,一条电源线赚五毛钱,那也是几百万的生意,苏景祯得知了情况之后,立即就要求父亲去边远一点的地方收购或者投资合作一家电线电缆厂,多储备铜线缆材,因为电源线跟排插也是一门好生意。

    袁光华看见表妹夫的成绩这么耀眼,自己也不落后,趁着上门收垃圾的机会,在先锋拿到了一笔二十万台汽车卡带式收录机的代工订单,这让苏况对这个表哥深表敬佩。

    表兄弟俩还没回国内呢,就找人先来预算一下这次订单的利润,发现这次购买残破自动化生产线的行动并不需要亏多少钱,光是手里的订单就已经把这部分的价格补回来了大部分。

    回到国内再把自己不需要的机械卖掉,又能回一点血,这次来日本等于白赚了一个加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

    每天的电话联系能让苏景祯充分了解到父亲与表舅在日本的购物行动,看着摊子越铺越大,苏景祯连忙叫停了这俩个老男人的购物之旅。

    “爸,你算算我们现在已经要建造多少个生产线了?电源线这个必须要独立建厂的我就不说了,耳机算一个对吧?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也需要建设一条注塑的生产线对吧?还有卡带机,无论是之前说的复读机还是现在的汽车卡带机,也算一条生产线对吧?还有机箱呢?电源呢?你们再买下去,就不单纯是钱够不够的问题了,是没人去管这些厂,难道你还能祈望工人自觉上班,自觉的做出品质优良的产品出来?没一个信得过的人去管理,他们就能翻天。”

    “没,没那么严重吧……”苏况仔细一算,的确是儿子说了那般,产品线是拉长了。

    “怎么没有,你问问表舅,我上次都都跟他说过了,让猎头多找几个管理人才,不然光靠咱们家几个,分成八瓣都不够使。”

    苏景祯怎不是恐吓自己父亲,就一个生产线一个分管经理好了,那也得需要五六个才够用,更别说这里面还需要财会与采购这些关键位置的人才了,你要是敢放手不管,不用一年,他们就能把你的厂给吃了。

    “那,别的先别开啊,把有订单的先弄好,然后在生产的时候培训,总能找到办法的。”苏况也不是没见过市面的,立即就能想到办法。

    “那只能培训出中层的管理者,高层的还是缺人啊,而且妈妈那边也忙,估计也没空搭理你,那么财会这一块也会有麻烦啊。”苏景祯尽量的把企业运营时候的难点提早说出来,好让父亲有个心理准备。

    “哎,当时下手的时候是爽了,而且看见他们对一些没什么技术的产品都尽量的外包,我还以为捡了大便宜呢,谁知道便宜的却是便宜了,但容易噎着自己。”苏况有点失落,虽然订单是拉回来了,但怎么生产,怎么管理,还是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你与表舅商量一下吧,反正我现在在国外,想帮也帮不了你,你俩老头慢慢整,亏了也不怕,儿子有钱,亏得起。”苏景祯发现的父亲好像有些情绪了,立即就激励他,又是刺激他老了,又是说不怕他亏什么的。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很难解决,苏景祯就有解决的办法,但父亲毕竟要是自己亲自管理这家厂的,这也算是一个考题吧,苏景祯提醒过就算了,不想帮他解决,不然父亲以后就只能做一个经理,而不是一个董事长、大股东。

    反正就摸着石头过河呗,全都亏了还能把一千多万美刀给亏没了么?苏景祯非常的不负责任的开解自己,算是把自己的内疚感打压下去了。

    结果第二天袁光华就打电话来了。

    “我有一个人选要推荐。”一接通电话,袁光华就跟外甥表明了态度。

    “什么?”苏景祯糊里糊涂的,这刚下课呢,脑子没转过来。

    “昨天你不是跟阿况说缺人了么,上次说过这事之后,我就回去翻电话本了,还真让我找到一个。”袁光华有些得意的说着。

    “嗯,你继续说。”苏景祯反应过来了,原来是说昨天的事。

    “那时候刚开放没多久,就已经有一些胆子大的刚上回内地去了,我那时候刚入行,什么单子都接,于是就在一个小厂认识了一个厂长吧,姓周。

    那时候大家都是小厂,同时也面对台湾那边的电子厂的竞争,小了就拼不过别人嘛,所以就想合并,那位姓周的厂长就特别擅长整合与管理,不同公司、不同的电子厂,到了他手下就很快能变成一家人,特别的厉害。

    不过后来时代进步了,大家都将就什么学历、技术之类的东西,加上我们港资在电子业里面也是节节败退,那位姓周的厂长就把自己的股份卖了,回去香港养老了。”

    “哦?那这位周厂长现在多大年纪了?”苏景祯听说表舅手里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也是挺好奇的。

    “比我大十年吧,五十出头。”袁光华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下去,不是他胆怯怕被外甥否决,而是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有些伤感,岁月流逝,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他就四十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洋电机(求订阅)

    苏况表兄弟俩在日本高兴的进行买买买购物之旅的时候,在窗口市,有俩亲兄弟的心情是阴云密布的。

    拖延一大半个月之后,郭伯达终于扛不住债主们的追讨了,不仅把厂里一些没抵押的东西卖掉,还把在台湾的房产和一切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出去。

    可还是资不抵债。

    “都是那群香港佬,要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踩进这个大坑,搞得现在焦头烂额的。”郭季达狠狠的喝了一口白兰地,发泄着心中的怨恨。

    郭伯达叹了一口气,这不怪谁,只能怪自己太贪心。

    “还有内地的交易所,什么审核资金,审核个屁啊,我这些钱又不是抢来的更不是偷来的,凭什么扣着不返还,不然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郭季达把怨恨转到魔都交易所去了。

    虽然郭氏兄弟没有参与最后几分钟的砸盘行动,可是他们一连几天都是做空,所以也在交易所的侦查审核范围内。

    在国债期货市场账户里面的钱一直都不能转出来,少了这一千多万,让他哥俩在还债的时候压力骤然增加。

    “现在说这些没用,今天就是银行还款期最后的期限,明天就会进入清算阶段,从明天起,这个厂就不属于我们的啦。”郭伯达站在窗台往外看去,语气分外的落寞。

    “哥,你不是跟王氏那边很熟的么?再想想办法啊,拿我们在期货账户里面的钱抵押给他们啊,过了这关再说。”郭季达一直不敢说这个话题,今天终于忍不住了。

    “账户里面还有钱是谁都不知道的,现在我们全副身家都拿出来还债了,大家都以为我们身无分文,所以不会对我们进行什么报复行为。

    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你猜我们会有什么下场?”郭伯达瞄了弟弟一眼,这个季达平时是有小聪明,可遇到大事的时候,就有点拎不清了。

    这个钱可是兄弟俩最后的家当了,无论以后东山再起也好,养老也罢,这点钱的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现在拿出来给了别人,下个月又追债的时候怎么办?

    “再说了,王氏大小姐现在已经不接我的电话了,听说我在王公子那里借了钱,还还不上,估计王氏家人都把我当成了灾星了。”郭伯达不是没想过这个关系,可是雪中送炭的人没有,落井下石的人却是很多。

    “唉,那怎么办?我们回台湾,还是继续在内地待下去?”郭季达其实也知道没几个人会雪中送炭,而且他也亲眼看着哥哥打电话去给王家,好话说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分开吧,那个账户是在你名下的,你留在大陆等待消息,然后这边的关系也别断了,常跟他们联系,诉诉苦,说说落难的生活什么的。

    我就回台湾去跑跑关系,把自己装的可怜一点,看能不能重新开一个小厂,从头再来吧。”对于自己的下场,郭伯达其实早有预料,所以也做好了一些安排。

    工厂抵押出去,现在被清算,那也是仅此而已,并不会对人生安全造成什么影响,都破产了,还能怎么样?

    因为台湾的破产法是债务追讨终身制的,所以郭氏兄弟第一时间就把欠下的个人债务给还了,虽然还有一点没还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