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现在,几十年后属于维格列的光环全都被王宁获得。他在学术界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成就,惊呆了一群学者的眼球。
成就越大,王宁对数学镜子体系跟王宁猜想就越好奇,难道说这两个体系真的有如此大魅力,会让整个学术界顶礼膜拜?所以他也在开始研究数学镜子体系跟王宁猜想。
每一个研究都不是简单的,背后会有无数理论作为支撑,更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根本就看不懂研究的方向,更别说亲自参与进去。
在学习之前,王宁要做的就是补充自己贫瘠的知识量。甚至不只是数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其他方面,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甚至连偏门的星系学也需要研究。
殊途同归,这是咱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理念。事物不管如何发展,都会有唯一的结果。
王宁不知道这个理念是基于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因为对自然界有了足够的认识,还是说只是见到了生老病死,从生到死之中所产生的感慨。
却一点都不妨碍他对这个理念的感慨,殊途同归四个字,放在科学上绝对是无上的真理。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科,最终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惊人的相似。那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人类科学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原本愚昧的年代,人类扩大了对科学的定义,也将更多的东西拉近了科学的领域之中。
领域的扩大就需要研究者知识面的扩大,科学家们必须要时刻扩展自己的知识。几十年前研究物理的可能不需要研究数学,也不需要研究化学,几十年之后,任何一位科学家没有几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就不可能有独立试验的资格。
科学在发展,科学家也必须要进步。
数学研究也是如此,数学家们想要抱着数学研究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往往很多真理隐藏在其他学科上,只有融合,只有借鉴,才会有重大的发现。
所以在学习之前,王宁需要补充的知识面很多。
幸运的是,超脑不但给予了他庞大到不可思议的信息库,顺便强化了他本身的大脑,赋予了不可思议的天赋。
过目不忘,超强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在这个星球上,以大脑的开发程度来看,王宁不相信还有谁可以超越自己。
拥有如此强大的大脑,学习的过程之中自然迅速,一个月之内他就完全掌握了整个大学四年才可以掌握的知识。到了现在,别说是大学程度的知识量,很多知名学者在知识量方面可能都无法跟他比较。
超脑信息库中的信息都是书籍,当王宁不想学习的时候放在那里没有用处。而一旦他想要去学习,想要去领悟。超脑中的信息库就会成为无价之宝,无数内部资料,信息都被他一一接收,了解,领悟,融合,最后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超脑中融合信息,看起来像是左手倒右手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意义相当重大,这代表着超脑中的信息彻底的被王宁掌握,就算是某天信息库完全消失,他本身掌握的东西是不会跟着信息库消失而消失的,从原本的冒牌大数学家成为了真正的数学家,这才是王宁最大的收获。
也正是因为补充了足够的知识量,眼界提高了之后,他才真正懂得了王宁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的伟大,却也在无意识之中看到了这两个伟大体系之后的种种疑点。(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莫名的猜想
在未来,维格列无疑是伟大的,他凭借着一己之力推动着数学发展,将掩盖在数学上的封印彻底解开,让学者们看到了传统数学之外的领域。
接下来十年之中,相继提出的猜想,完善的数学领域奠定了第三次科技大爆炸的发生。在其中,维格列一直都是引导者,领头者。
三十年之后的学者,称呼维格列为导师一点都不为过。他真正以自己的力量推到了世界发展,十年间世界爆发的力量完全可以跟几百年的力量相当。
就算是拥有着详细的发展脉络,王宁依然都不相信三十年之后的世界会发展到那种程度。
如果不是超脑清楚的告诉他未来三十年的情况,他肯定会认为那是未来几百年之后才会有的景象。
而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维格列的引导。从维格列猜想开始,他在十年间解决了无数科学家们无法解决的难题,宇宙飞船,单兵航空机甲,悬浮列车,激光武器,甚至他的目光放在了太阳上。
这些发展看来有迹可循,却又如此的不可思议。
人类真的能够做到那种程度吗?不是王宁乱想,一开始他或许还认为维格列可以做到信息库记载的程度。等真正了解到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之后,他对维格列能不能做到记载中的一切越来越怀疑。
数学上的发现不多说,确实会有伟大的学者会打破科学的界限,将自己的目光放到另外的领域上去。即便是那些领域是被封锁。被隐藏的。依然会有伟大的学者可以做到。
但是。维格列不像是伟大的学者,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神迹。
从维格列第二猜想开始,彻底剖析了传统数学的中高级知识体系,维格列第三猜想重新定义了传统数学的基础,将最根本的东西表现了出来。
同时,用数学镜子体系跟传统数学相互对应,直接打造了新的数学体系。
等到维格列第四猜想开始,他的目光又放到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上面,开始用他自己的了解解析自然学科的基础,初步将它们纳入了数学镜子体系之中。
维格列第五猜想更是重新定义了新的科学体系,将原本混乱的科学重新进行整合,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大纲,科学家们只要按照这个大纲发展,就足以提升到很高的程度。
无疑,维格列的做法是伟大的。他几乎等于在地球上种下了科技树,从根系开始。一步步能够提升到哪一步,会有什么样的成果。会怎么成长,都有清晰的脉络可循。
维格列第五猜想在二十多年之后照成的影响是最大的,无数科学家们在为这个猜想顶礼膜拜,也让他们第一次走出学科的限制,真正了解到了科学的浩瀚。
就像是未来的大科学家曾经说过,维格列第五猜想的提出,不亚于让一百多年前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进入到宇宙之中,才知道在自己的头顶之上还有那么多的星球,那么浩瀚的宇宙。跟它们相比,地球连一颗尘埃都算不上。
维格列第五猜想的意义就是如此,它大大扩增了科学家们的眼界。从那个时候开始,科学界开始融合,众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研究所在悄然的合作。那一年,有无数伟大,足以影响千百年的成果被研究出来。
如果说维格列第一猜想奠定了地球科学的发展,那么维格列第五猜想几乎奠定了人类未来的格局,冲出地球进入宇宙的限制直接被打破。无数大佬将目光放在了星空之中,大宇宙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维格列无疑是伟大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伟大显出了他无数的疑点。他是怎么发现维格列猜想跟数学镜子体系的。
在记载之中,维格列并不算是太优秀的学者,他在学生时代天赋并不算突出,虽然一路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进入哈佛之后都算是比较靠前。却跟历史中天赋异禀的伟大科学家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他真正崛起是在三十岁之后,那个时候,他虽然已经成为了哈佛的博士,跟某位知名教授在进行合作。但是他依然没有表现出足够引人注目的天赋,三十岁之后,他才一举成名。
成名之后,维格列则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十年之中,他被推上了神座,成为地球最有名气,最有权势的超级大人物。
三十年的平凡,十年的爆发,在未来人们的解析之中,维格列前面三十年的平凡是在继续知识,为了后面的一飞冲天做准备。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学术界又不是其他行业,虽然也有所谓的资历,其实更看中的反而是才华。有无数知名的学者都是在学生时代就小有名气,很多发现也都是在学生时代开始的。
反倒是等他们中年之后,才华在慢慢消失,没有了原本少年时代的天赋异禀。科学本身就是才华决定一切的,如果维格列真正的有才华,他在学生时代就会脱颖而出。根本不会在三十岁之后才有了爆发,他成名的时间要提前十几年才对。
然而,维格列在学生时代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就算是他的导师在形容他的时候,也只是说过天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就算这种情况,维格列却一飞冲天,不得不让人怀疑这背后到底有一些什么。在未来,人们对维格列的成名有千奇百怪的猜想,就跟王宁现在面对的事情一样,重生说,穿越说,外星说,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有。
只是因为维格列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类发展,那些好奇,那些说法只是被当成玩笑,并没有人在意。
其他人不在意,跟维格列有同样情况的王宁不可能不在意。他有时候也在想,维格列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获得了一个超脑,所以才有了未来神话般的表现。
仔细一想,又不怎么正确。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可不是简单的发展,几百年的进度被压缩在三十年之中,维格列就算是有超脑,也不可能只是记载了三十年的发展。可能,对方获得了来自更遥远未来的超脑。
当然,有时候王宁也在怀疑,自己之所以获得超脑,会不会也跟维格列有巨大关系!(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七章 猜测(下)
倒不是王宁在胡思乱想,而是他渐渐相信世界不存在偶然,所谓的偶然只是一种必然。
超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