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他是学术界最权威的人之一。
就是这种地位的学者,想要获得研究生的学历竟然还需要考试。其他人有点不能忍了,在这个博士生研究生遍地跑,扔个砖头都可能砸到一个的时代,研究生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就算是世界级数学家想要获得研究生的学历,竟然也需要通过考试。
去你的考试,开车需要考试,职称需要考试,学习需要考试,就连恋爱都需要考试,到哪里都免不了考试。考试难道真的这么重要,还是说,这只是教条中的一种,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于是,玉兰工业大学躺枪了,人们对考试的厌恶全都发泄在它的身上。
这种情况让玉兰工业大学有点懵圈,不就是一次考试嘛,你们至于这么激动。在哪里不需要考试,当领导的都需要考试,更别说是普通人了。都是考试,大家淡定一点不就得了。
虽然这么想,他们却不能直接说,甚至不能反驳。
没办法,照成的影响太大,他们不管发出什么样的声明,都是火上添油。不但不会让风波停息,反而会越演越烈。尤其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误,想要获得特殊待遇,就需要在考试之中获得认可,这是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规定,谁也无法避免。
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其实是对普通学生的一种保护。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他们的身份各种各样,背景也完全不相同。像王宁这种有天赋的人在哪里都是特殊的存在,享受特权很正常,那是他用实力获得的。
然而在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可以跟实力相比,那就是家世,就是背景。
玉兰工业大学的领导们很清楚,一旦给王宁开了个头,让其他人看到不需要通过考试就能够跳级,那些二代们就会利用这个情况,肆意的破坏规则。
二代们本身就是规则破坏者,再让他们获得优势,对于其他学生根本就不公平。所以就算是他们明知道这些指责无稽之谈,也只能坚持下去,尽量的度过这次风波。
事情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想法进行,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一旦发展出去,可能就会越来越复杂,到最后谁也没办法收场。
就像王宁这一次的研究生风波,本来就没有太大的事情,大多数人就是想要发泄一下对考试的不爽,谁让华国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试,不能经过考试的人就会被拦截,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不知道为什么,在莫名其妙的发展之中,这种风波延伸到了王宁的身上,倒不是说王宁没有资格获得研究生学历,而是好奇,研究生学历对王宁是不是有点低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章 研究生风波(下)
研究生风波在持续上演,不知道谁的引导下,风波的重点从考试变成了现在开始讨论,玉兰工业大学只是给了王宁研究生学历,是不是太小气,太无视王宁了。
王宁又不是普通学生,从大学跳到研究生很难得,他是世界级的数学家,放在哪里都是知名学者一级别的,别说研究生,博士生都无法突出王宁的待遇。可能教授,或者院士才能说明王宁的贡献。
明明是院士级别的大拿,玉兰工业大学却只给王宁一个研究生的学历,确实太轻视王宁先生了。要是某某高校的话,绝对会给博士生,甚至是副教授的职称。虽然无法表达王宁先生的贡献,却是他们的心意。
这些言论一出,玉兰工业大学领导们坐不住了,原先普通人的讨论他们可以不在意。不管是批评也好,赞扬也罢,只要上层领导不说话,他们就无所谓。反正不管是师资还是资金,都是上面领导下发的,上面领导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上面领导没发话,他们完全可以坐看事情的发展。
等某某高校的言论出来之后,学校领导们立马站了出来。没办法,他们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到这场风波的背后有人在捣鬼,那些高校没有跳出来的时候他们还不清楚,等看到那些知名高校,他们已经明白这场风波的目的所在。
研究生风波那是为了讨论考试的弊端,根本就是某些高校想要挖走王宁的阴谋。
首先用王宁需不需要考试吸引大众的注意,等讨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转移话题,说起了玉兰工业大学轻视王宁的做法,觉得研究生是对王宁先生的侮辱。最后又抛出自己的诱饵吸引王宁。从博士生到副教授,到最后的院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玉兰工业大学可以无视普通人的评价,却不可能无视王宁的看法。这大半年,因为王宁的原因,玉兰工业大学的知名度提高了几十个点。不但闻名全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一定名气。
实在是当初全球直播的学术讨论影响太大,全球在知道王宁这位年轻的数学天才之外,也知道了玉兰工业大学这所学校。国外的留学生再到华国留学,除了北大清华之外,也有人在考虑玉兰工业大学。
学校发现了王宁的影响力,有了全球闻名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怎么宣传,就可以获得优秀的学生。提升自己学校的底蕴。刚刚看到好处,玉兰工业大学怎么可能放弃王宁。
不但不会放弃,还会进一步加深跟王宁的关系,就算是牺牲一部分学校的利益也要把王宁留下。
其实学校领导们也很清楚,以王宁现在的名气地位,想要去哪个学校都没有问题。别说国内的高校,就算是世界顶尖的哈佛,牛津。剑桥之类的,一旦王宁透漏出自己想要过去的意思。那些高校也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送上自己最大的欢迎。
玉兰工业大学跟那些学校相比,本身实在是没有竞争力。面对这种情况,校领导多少有点惴惴不安,生怕哪一天失去王宁这个学生。
在这个时候,知道有人想要挖墙脚,也不怪他们直接炸毛了。
校长当即就给发出邀请的校长打了电话。聊天中语气可不怎么和善。最后甚至连去教育局,去首辅面前告状的话都说了出来。由此可知,玉兰工业大学的领导们确实气到了。
对于玉兰工业大学校长的威胁,其他高校们可不在意,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高校之间可没有人们想象之中和谐。为了生源,为了名气,为了地位,明争暗斗一直少不了。尤其是为了生源,知名高校就差打群架了。
就像清华跟北大,每次高考之后总少不了他们为了生源相互威胁,抢学生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做,还不是想要获得自己看中的天才。
天才成长起来会带给学校很多的荣誉,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研究中,一旦有了成果,收益的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更多的还是学者。有了成就,学校领导就有了政绩,有了政绩才会被上面关注。
资源倾斜都是最少的,给校领导更高的位置也少不了。想要有成果,想要获得肯定,优秀的学生是必须的。
于是,为了获得优秀生源,两所高校开始了明争暗斗。
这还是国内最顶尖的高校,国内为了两所高校实力的提升,能够获得更大的名气。在很多方面都有点偏心,总是会将其他高校优秀的东西放在清华北大。
比如说优秀的老师,教授,实验室,全都被拉到了京城。其他高校只剩下一点残羹剩饭。
清华北大本身就占据了海量资源,他们出手都不留情,更别说是其他高校了。为了获得优秀的学生,什么手段都能用的出来。像现在这种挖墙脚,他们做的太熟练了。压根不在意玉兰工业大学校长的心情,继续提高自己的砝码。
从博士生到副教授,到教授,到独立实验室,各个优厚的条件全都提了出来。看着那些条件,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一些知名学者,眼睛都有点花。这些条件要是给自己的就好了,可惜,他们知道自己还不够格。
只是面对着这些邀请跟橄榄枝,王宁并没有在意,只是发出了一则简短的微博。
“很感谢各位高校的认可,我本人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研究生的学历就已经让我感到惊讶,所谓博士生的级别,还需要我更加努力。研究生研究生,我想我确实应该将精力放在研究上面了!”
有了王宁这条微博,风波才算是慢慢平息下去。就像是王宁自己说的一样,研究生研究生,在学术上他还有更多需要研究的。学历暂时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去好高骛远。
不管是谦虚,还是骄傲到无视学历,王宁这个声明再次获得了几十万个赞。(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题?
跟外界想象中不同,王宁对学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看法,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哪怕是最开始的本科生,谁都无法否认他的成就。
有研究生或者更高的学历,最多会让他的麻烦少一点,却不至于有决定性的作用。
说实话,在王宁看来,有了研究生的学历就已经足够。半年之前他才是大一新生,半年之后就成为了研一的学生,提升的已经有点快,要是真成为了博士生,教授,他肯定会拒绝的。
没办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必定的事情。哪怕是其他人心态再好,一群三十多岁已经秃顶的博士生看着身边一位风华正茂,十九岁的少年跟自己一样的学历,他们心情要是能好才奇怪。
更别说可能一辈子都没能混到教授的学者们,他们心中难免出现龌龊的想法。为了避免一些麻烦,王宁势必会直接拒绝。
他现在要做的是低调,在研究没有完成之前,不想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风波。低调,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一来,王宁要做的事情不少。玉兰工业大学刚刚开学的时候,他就悄悄的去了一次学校,在学校中完成了考试。也就是引起风波的研究生考试,考试之后他获得了研究生的学历。
研究生的事情不太重要,他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