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票房曲线更激发了这种讨论,讨论本身会增加电影的热度,环球当然乐见其成,甚至罗素·克劳、丹尼尔·桑德勒都额外排出了合同之外的行程——当然,环球方面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这就是合同的意义,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是很明确的,我可以给你友情价,甚至也可以不收钱,但这得看我愿意。
电影访谈、报纸、杂志等等行程,丹尼尔在电影上映首周,忙的脚不沾地,原本安排的一些工作只好顺延,毕竟主创人员对于票房的看法很受关注。
好莱坞市场观察公司山鹰是一家具有前瞻眼光的分析公司,尽管之前他们声名不显,但最近针对几部上映电影的独创性的分析方法,让他们开始崭露头角,通过观影观众的反馈、媒体关注度、人群细分等等新理论来制作分析报告,并免费发布简版报告,通过出售完整版来获取利润。
这一次,他们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对各方数据进行监控和收集。
除了首日的例行数据收集得到的结果,山鹰公司随后在洛杉矶、纽约等几个大城市的数十家影院做了观影前后的数据累计。
这确实意义非凡,得出的结论也让人吃惊。
在“你为什么会来观看《角斗士》”的问题中。
观影前,“对电影题材和故事有兴趣”占了最多比例,大约有三成的观众是这个原因,当然,每部电影都有的,将近13%的人属于“没什么特别原因”,剩余的五成多的人选,则开始分拨,10%称被“大导演和高投资”吸引,认为这会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佳作,26%称是为了“罗素·克劳”,别怀疑,一个超级大明星就是有这样的号召力,贡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关注度,18%的人则表明是为了“丹尼尔·桑德勒”来看的,剩下的则是其它演员或者其它原因——比如对肌肉男有特殊遐想的大龄未婚女性和男性。
观影之后,好评率达到了88%,这和imdb上的评分非常符合,首周过后,《角斗士》在imdb上有高达9。1的分数,尽管它还会有一个明显幅度的下降,但观众口碑高企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在被问到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时,说剧情的只有五个百分点不到,可以很明显地表明,这部电影受人抨击的剧情弱的缺点不是个例,场面和制作备受好评,罗素·克劳得到43%观众的支持,他们认为克劳塑造了一种别样的男性魅力,贡献了一个值得铭记的人物形象。丹尼尔·桑德勒则拿到32%的支持率,对他的赞美则更加显著,出乎意料、让人意外、表演惊人,当然还有毫不遮掩的“太帅了”的评价。
一位受访者的评语被摘抄到分析报告里,“这部电影贡献了两个值得一看的男性形象,英雄的马克西默斯和阴谋家康默迪乌斯,一个成熟、一个年轻,一个代表完全正义,另一个则血肉俱全,满腹私欲,两个出彩的人物形象让这部电影避免成为了一部历史说教片……总的来说,罗素·克劳让人放心,丹尼尔·桑德勒让人惊喜。”
山鹰公司的分析报告并不止于电影院,互联网讨论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报纸的销量和例行反馈。
轰轰烈烈的讨论持续到《角斗士》次周拿下3961万,三周破亿已经注定,在第三周周一,山鹰公司发布了他们的简版报告,完整版此刻已经出现在了包括环球在内的好莱坞七大、各大独立制片厂,专业媒体以及所有关心《角斗士》的人手中。
丹尼尔手上当然也有一份。
(ps:明天开始两更,可能还不太稳定,我会尽量的,谢谢基拉和江南兄的打赏)
第84章 电影内外(第一更)
山鹰公司的简版公告提供的数据,毫无疑义地证明了丹尼尔发挥了远胜预期的号召力。
电影上映之前,普遍预估数据是演员对于电影的吸引力应该不会超过30%,主要集中于罗素·克劳,而丹尼尔·桑德勒高估在五个百分点,这不是个小数目,如康妮·尼尔森这样的女主角在预测里的吸引力几乎是0。更加数字化来说,百分之五对于两千万的首日票房来说,就是一百万美金,这就是丹尼尔的片酬,克劳贡献24%,首日将近500万,但是他在和梦工厂的合同里定下的片酬是1400万,也就说,从票房回报率上看,丹尼尔比克劳更加值得投资——当然,这么算毫无意义,除了说明预测机构对丹尼尔票房价值的认可以外。
事实呢?即便是众多预测机构已经很看好丹尼尔,却依旧非常显著地低估了他。18%的人认为丹尼尔促使他们去看这部电影,仅比克劳低8个百分比,再想想两个人的咖位,这点差距有多微不足道就不用多说了。
根据观影后的数据,32个百分点的人支持丹尼尔是电影里表现最好的部分,43%的支持罗素·克劳,看上去丹尼尔比克劳低了不少,但《角斗士》的故事是围绕马克西莫斯来的,康莫迪乌斯只是个配角和反派,考虑到这一点,丹尼尔得到将近三成的支持率已经称得上不可思议。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在后面,《角斗士》最吸引你的三项元素排名里,克劳毫无疑问占据了最多的第一位,43%,丹尼尔·桑德勒第一的个数比他少一些,32%。但是丹尼尔占据第二的个数却远胜于克劳,占据了59%,这个数据的意思是,除了认为丹尼尔是最出彩的,基本上剩下的所有人都觉得他至少是第二出彩的。
这是一项让丹尼尔感到骄傲的数据。
低估了丹尼尔·桑德勒的号召力——这是预测机构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丹尼尔何以拥有这样的号召力而不为人知?
山鹰公司认为预测机构对互联网影响力的漠视,以及对丹尼尔的观众认知度的低估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个具备一切成为超级偶像的条件的好莱坞男星,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互联网影响力,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是,我们公司观察到,在丹尼尔的博客网页下方,其网络影迷自发组织的观影活动,迄今已经有两百多人加入,遍布全美各地,随着丹尼尔的优秀表现为人熟知,这个活动的规模还在扩大,我们可以认为接下来的几天,还有更多的丹尼尔网络影迷会去电影院支持自己的新偶像。
网络人气变现是一个趋势么?我们认为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尚早。不过网络人气对于电影的传播有其独特优势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它具有小群体、高信任、主动性等等特点,当你从你的网上好友那里得到电影消息及其宣传点的时候,你会认为它可以信任,然后通过网络,你可以主动获取更多关于电影的信息——当然也包括上映日期和宣传公司给出来的吸引你去电影院的材料。
除此之外,通过对过去一年内的媒体数据的分析,丹尼尔·桑德勒的媒体关注度非常高,这意味着观众对丹尼尔的认知度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浅薄。在这之前,预测机构认为丹尼尔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作品,但事实上,观众观看电影的随意性在变大,对于丹尼尔的好奇、丹尼尔良好的媒体形象都成为其票房号召力的组成部分。”
这份报告可能是对好莱坞宣传发行公司的互联网启蒙。
丹尼尔位于马里布的住宅内,一本不薄的书册放在茶几上,这就是那份完整版的报告。
梅丽莎坐在沙发上,笔记本上打开了表格文件。
“环球方面的宣传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重心向你转变了不少。”梅丽莎给他指了指曲线图,“这是山鹰公司那边提供的数据,你真的决定让弗雷德走到台前?”
这确实是丹尼尔几个月前做出的决定,让弗雷德和他的网络团队走出来。
“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一直给他们供血,所以他们必须盈利。而且弗雷德越来越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权力,我们不能指望他一直喜欢默默无闻地在暗处帮助我。”丹尼尔脸色平静,他早就想清楚了,“现在这样最好,数据分析公司,他们的软件、分析理论等等都是我提供的,弗雷德签署了商业排斥合约,我给他三成股份,让他主宰山鹰公司,他在金钱和虚荣上不是个贪婪的人,这一点是我庆幸的,所以我们能够一直合作下去,我要求的也就是这一点而已,他可以为我的事业服务。”
梅丽莎点点头,“最近我真有点焦头烂额,这超出了我的适应能力之外。那你决定和埃文见面了么?”
“梅丽莎,是我给了你很多额外的工作,”丹尼尔抱歉地笑了笑,“埃文那边交给弗雷德处理,我已经和弗雷德,还有戴维、马克都谈过了,如果他们能够谈拢,那么我们就参与进去,如果不行,谷歌也不会对他们的皇冠博主有什么消极举动的。”
埃文·威廉姆斯和弗雷德交流了关于流量变现的话题,这是一片荒土,没有谁觉得是需要保密的事情,何况埃文和丹尼尔的网络团队交流不少。弗雷德在和丹尼尔讨论之后,或者说是丹尼尔谈了一些关于流量变现的话题,事实上,这个话题对于一般人也不是什么陌生问题,中国的几大社交平台,不论是依旧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的,都在为流量变现头疼。
他们做出的一些努力,丹尼尔也使用过,比如vip付费制度,比如打赏制度、还有传统的广告、团购,和酒店、影院、地图提供商等等的合作,社交平台的流量出口和在线商业平台的对接,事实上是很多社交平台的思路。对于博客这样的网站,专业化的付费内容、vip付费用户的增值服务等措施也是重要方法。
丹尼尔并非专业人士,但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弗雷德很明白这些东西的意义。
所以说丹尼尔觉得弗雷德不是贪婪之人足够让人感到庆幸,他确实没有将这些思想据为己有的意思——如果他有,丹尼尔也不会跟他说这些。他提议丹尼尔和埃文谈一次,对blogger进行注资,丹尼尔和戴维一起。
丹尼尔犹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