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叫做吃瓜看嫦娥的网友一语道破:“央视和广电总局其实是一家,都是国企,都是政府官员,我这样说你们懂了吧?”
“秒懂,不过央视就不怕苏冬再找那个黑客将央视给黑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先不说央视的权威,单单就是版权方面,人家就是不愿意卖给你了,你也不能强买是不是啊?”
“你说的颇有几分道理,让我不得不怀疑你是不是就是央视那边派来的间谍。”
“大哥,港台电影看多了吧,这里是大陆。”
“话说回来,大家刚刚看到出来的字幕没有,wuli苏冬好牛啊!一个人担任了这么多的职务!我要是能有一个这样的男朋友我就嫁了!”
“就是不知道正片怎么样,给出来的宣传片太过风景化,而且这次居然才40多秒,我真的看不出什么花来。”
。。。。。。
下午,苏冬继续在工作间里面忙着录音。隔壁老吴正在和其他人员商量《那些年》电影宣传片的事宜。
李莹莹:“我好不容易回来休息,还被你们给抓回来当壮丁,命苦啊!苏冬呢?”
“在隔壁录音呢。”
李莹莹也不避讳直接开口说:“我先去隔壁看看,我都快两个月没有见苏大导演了。”
“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从南到北,变化万千的精制主食,不仅提供了人们身体所需的大量热量,更影响了中国人对四季循环的感受,带给人们丰饶、健康、充满情趣的生活。”
李莹莹在外面拿着耳机:“这是苏冬的声音吗?仔细听确实有一点,但是我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听不出来这声音是苏冬的!”
苏冬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到今天下午2点把第一季的全部录完,下午三点交给李青衣,由李青衣老豆那边电话直接给广电总局,这次百分百广电总局会乖乖的听话。
下午刚刚脱手《舌尖上的华夏》苏冬就来到隔壁的《那些年》。。。。。。
在广电总局大楼,“主任,这是倾城娱乐那边送上来的片子。”
“扔了,里面含有大量的不健康的信息,禁止通过!”
“张主任好大的官威哈!我******还是第一次发现你们就是这么办事情的!要不要******再过来给你们每一个的从头到尾的查一遍啊!”
“李。。。李部长!您什么时候来的!您。。。您说笑了,我刚刚只是。。。只是忙晕了!对!就是忙晕了!您是过来考察我们工作的吗?”
“哼!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架子,这个片子就是我女儿倾城娱乐执行总监李青衣刚刚送来的。。。。。。”有些话点到就好。
广电总局以为苏家管不到,但是他们后知后觉的发现李青衣的家里是可以管到的!还是那种卡住命脉的。
在广电总局楼下,“女儿啊,我今天可算是帮你一个忙了,那啥我前几天吸烟的事情你就不要跟你妈说了,你看咋样?”
“成交。”
苏冬绝对不敢相信他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审查居然是因为某人吸烟被自己女儿抓到,然后为了不让自己妻子知道,才和自己女儿来一个君子协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视惊人的纪录片
按照一般的流程来走,一个片子的审核最少也要一周的时间,可是现在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倾国,果然和你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
“那可是,我的计算从来不会出现错误!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倾国傲娇的声音在苏冬脑海中回荡。
第二天下午,在浙江电视台。
“头,你说咱们台长好端端的热门娱乐节目不放,偏偏选了一档纪录片在黄金档播放这是什么意思?”
“我哪里知道!放就放呗,还让我们这些人留下来观看,说是学习学习,跟谁学?苏冬吗?那个走了大运的小子?”
“哎呦,头,你小点声,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台长可是苏倾城的婶婶!”
“。。。。。。这只是传言,咳咳,我还有事情,先去忙了。”他也就是在下属这边发发牢骚,万一真的被台长给听去了那可就有他好受的了。
在倾城娱乐,苏倾城和自己婶婶那边进行了沟通,为了确保电视台的收视率,倾城视频网的播放将会推迟10分钟,同时苏冬将在个人微博上声明鼓励大家去浙江卫视进行观看,非常直白的告诉大家就是为了提高地方电视台收视率。
“厉害了我的哥,苏冬,就凭借你的直爽,我决定了先去看电视台的直播!”
“嘿嘿,就喜欢你的直爽!”
“时间快到了没什么也不说了,我这很久不看电视的人打开了我家的电视机。”
“咦?有趣,你们快看,在《舌尖上的华夏》前面的广告居然是倾城日化!这算是地方电视台的投桃报李吗?”
“哈!还真的是呢,不说了,广告马上结束了,正片开始了!”
八点钟到了。
在浙江卫视,电视机上正在播放的正是《舌尖上的华夏》!
一段轻柔的背景配乐,柔和得像涓涓溪水,似云雾缭绕,再配上香格里拉美丽的风景。。。。。。
“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
“人们采集。”
“捡拾。”
“挖掘。”
“为的就是这份自然的馈赠!”
前面这些就是开头。。。。。。
“这谁给配的音,声音我给满分,可是这剧情看着就那呗,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画面也不错,可是就是这剧情。。。。。。不就是拍美食吗,我去我也行啊!”
“苏冬这次是栽了!纪录片这东西还不是他这种年纪可以驾驭的住的!”
“我就安静的看看。。。。。。”
“其实这风景就可以值得看一看的。”
在播到松茸在大城市的价格的时候,不少人惊呆了,原来这玩意这么贵啊!
80元的收购价格,700元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1600元在高档餐厅。。。。。。
昂贵的美食往往采用的最朴实的烹饪方法,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不少人看到这不禁为苏冬的文字才华伸出手指点赞。
“松茸出土后,单珍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流行在餐桌上不过三十年。”
“在中国的传统食谱中,还有另外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
“取最新鲜的冬笋切寸断,下重油,加各种调味料,即成为江浙一带最常见的家常菜。在中国,有很多人依靠竹林生活,他们也是了解竹笋的高手……”
“哎哎!松茸呢?怎么就这么点,我还没有看够呢,怎么又换成冬笋了!我不喜欢吃笋,我又不是国宝大熊猫!”
“我算是明白了开篇为什么叫做大自然的馈赠了,感情苏冬不打算再这一集里面单说松茸啊。”
“我想好了!我决定去香格里拉去捡拾松茸去!”
在竹笋出锅的时候。。。。。。
“妈蛋!我特么刚刚吃过饭!现在居然又感觉饿了!苏冬,你这就过分了!你丫拍的是纪录片不是美食节目!”
“我正在饭店吃饭,刚刚告诉老板让他给我上一盘炒冬笋!嘿嘿!还是第一次吃这个玩意呢!”
“谁说这个节目不好看的!我家小孩子看着这电视吃饭可香了!还要让我给他做炒冬笋吃,哎呀,我已经给老公打电话让他去买了。”
一幅幅林间画面徐徐展开,一个个让人垂涎欲滴的食材在高清摄像机的镜头下,露出了它们最自然、最原始的形态。
那笋,让人看着就食欲大生!
就算是画面上那刚出土的鲜笋,也让很多人不自觉地咽了咽吐沫,即使刚吃饱饭的人,也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甚至透过电视机,他们好像都闻到了一股山间上潮湿芬芳的草籽味道,而那高清摄像机,无疑将这种感觉放大了无数倍,乃至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这画面是越来越美了!
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纪录片也就那样,可是越看越觉得这个纪录片有毒!声音有毒,打开听到了就不愿意换台!画面有毒!一看就不舍得转移目光!
在放到诺邓火腿那里,让大家知道了盐的不易。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10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要想挖到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茂荣挖到的就是植物的根茎叫做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茂荣对着镜头诉说着自己的工作还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家庭做出的努力!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圣武和茂荣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们懂得环境越是恶劣莲藕价格就越丰富。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在湖北,藕的作用就是煲汤。”(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这是纪录片?
本是寻寻常常的画面,却让身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了一丝久违的舒爽,那是一种根本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幸福和享受!这就是苏冬拍摄的纪录片?这就是《舌尖上的华夏》?
虽然不少观众老爷看到这里很佩服苏冬可以把这样的一个纪录片拍的很是精彩,但是这么一群人,俗称死鸭子嘴硬的家伙在网上说:“精彩又能怎么样,它不还是一个纪录片吗?一个纪录片它的收视率能够高到哪里去!?”
有几个同样是做综艺节目的导演发文:“幸好它只是纪录片!”
确实,可是一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