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心中一叹,看来宋徽宗对赵谌私自领兵去燕京之事颇为恼火,并没有宽恕的意思。
就在汴京举行大典的时候,赵谌等人已经火速赶往太原,每人三骑日夜不停的赶路,赵谌只带了五个禁军,其余人继续护送吴采萱下江南,虽然两人彼此都不愿分开,但吴采萱也深知赵谌有要事在身,乖巧的听从了赵谌的安排,常胜军将救下十余个御林军战士,送到百里之外的县城之中暂住,这些御林军伤兵受伤很重,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康复,只能出此下策。
赵谌在临走之时赵谌将水寨付之一炬,大火冲天,将这个喋血一夜的水寨连同记忆一切化为了飞灰,赵谌骑在马上不断的策马前行,心中明白很快完颜宗翰就会接到完颜宗望败北的消息,到时候金兵撤退,便很难取得战果,会让第二次汴京之战提前到来。
赵谌明白自己必须予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以重创,才能拖延金兵再次进军汴京的时间,才能完成自己筹建军队抵抗金兵的势力,赵谌明知道自己就算领军打到了金人的老巢,回去之后也只有死路一条,对于古代帝王来说,不听话的人没资格活着,但赵谌早已顾不得许多,此次阻击完颜宗翰势在必得,必须力挫金人的锐气。
太原城
太原城的战火如火如荼,金兵西路军战斗力和东路完颜宗望的东路军相比更加悍勇,加上获得宋军四州的攻城武器,一时间太原城中的宋军损失惨重,张孝纯无奈只能张贴告示募集兵士,但情况远没有好转,到了后来百姓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皆发给武器,分派地段,昼夜守城。
城中存粮实行军事管制,不分贫富,均按人头每日供应。北宋时由潘美修筑的并州古城,周长仅十里,南北为云路街至后小河,东西是桥头街抵水西门。张孝纯坐镇府中,王禀每日在城墙上督率守城。…;
第五十二章 并州战事(四)
公元一一二六年初,宋徽宗见金兵压境,宋庭势危,忙上将皇位禅让给禅位于太子赵桓,自己急急忙忙的参与完禅让大典后,从汴京出逃去了南京。
宋徽宗的出逃虽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新皇登基,汴京的禁军的士气并没有动摇,都在整军备战,和金人决战于汴京。
本来成为帝王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此时的赵桓却是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因为宋钦宗知道宋徽宗之所以这么快的传位于他,是为了让自己可以离开汴京,但此时宋钦宗也是赶鸭子上架,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靖康元年,宋钦宗登上皇位,立即大赦天下,并启用李纲等一批有能力的官员,一时间朝野之中对击败金人充满了信心。
不多日有数十金兵来到了汴京不远处,一时间朝野哗然,以蔡京为首的投降派立即建议宋钦宗向金人求和,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立即驳斥,宋钦宗左右为难,难以决断。
李纲上前道:“皇上,臣以为我军应立即出城,击溃金兵这数百人,可挫其锐气。”
不可啊,皇上,此时出兵若是激怒了金人,强攻我汴京,到时候生灵涂炭如之奈何,再说万一这是金人设下的圈套,我军贸然出击,必中埋伏。“蔡京急忙上前劝道。
李纲怒道:“我泱泱大宋,却被数百金人围困在城中,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报!!’
一个禁军大步跨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块白布,单膝跪地启奏道:“启禀皇上,今日那些金人将数十只裹着白布的箭矢射入了城中,请皇上过目。”
一个宦官快步走上前来,接过禁军手中的白布,快速回到宋钦宗手中,宋钦宗将手中的白布展开。
只见上面用汉子小凯密密麻麻的写着:“百万金兵已席卷而来,汴京城很快将处于包围之中,由战局大势观之,今后交战有百害而无一利,我等金人仰慕汉人文化,不忍破坏古迹名胜蝟集,我等大金之兵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然于无辜民众及无敌意之宋朝军队,则以宽大处之,不加侵害,贵军苟欲继续交战,汴京则必难免于战祸,是使千载文化尽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影。故代西路大军统帅完颜宗翰将军之命奉劝宋军切勿自掘坟墓,只要宋庭出资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我大军立即撤军,不然城破之日必让汴京血流成河,万望三思。”
宋钦宗早被金人吓破了胆,看到此信后面如土色,神情颓然,惊慌的道:“这该如何是好啊,众爱卿都看看,替朕想想办法。”
那宦官将布从宋徽宗手中拿了下来,上前几步准备递给蔡京,李纲突然上前一步将白布拿在了手中,蔡京顿时大怒两眼愤恨的看着李纲,若是眼神能杀人,恐怕李纲已经死了几百次了,但李纲把蔡京当做了空气,打开手中的白布看了起来。
李纲看完后沉声请命道:“皇上,既然金人要求大宋割让太原等地,说明太原城尚未被攻破,金人蔑视我大宋,若是我等这次屈服,那么金人会越发的贪婪,终究会再次杀回来,望皇上下令整备军力支援太原城,与金人决一死战,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击退金人。”
蔡京急忙上前抢过白布,展开快速的看了几眼,马上跪地道:“皇上,不可啊,金人两路大军不日就会到达汴京,就算太原未失,我军若是半路被金人截杀,后果不堪设想啊,不如皇上先答应金人,让其退兵,等我军整备妥当后,再去取太原不迟。”…;
第五十三章 并州战事(五)
初秋时节已经降临在大地,秋天的太阳依然炽热,位于河东重镇之一的太原城,已经被金人的完颜宗翰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张孝纯动员乡勇,王禀与子王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誓死保卫太原城。
王禀身先士卒,在城墙上每日往来驰驱,凡是告急之处,王禀均亲临支援,并州父老甚至城外金兵,都知道王总管英名。
王禀率太原军民坚守,自春初至夏、又从夏快至初秋,金兵前后多次攻城,多次都被王禀击退。
喊杀之声震天,每日金兵都会攻城一次,试探太原城的守城之力,但终不见朝廷援兵,也不见粮食接济,城中存粮断绝,守军军士多有浮肿出现,在战斗之中晕倒之人常有之,但并州军民抵抗金人的勇气并未消退,有愈战愈勇破釜沉舟之势。
张孝纯在城内巡视时,只见两个兵士坐在地上抱着一小袋粮食痛哭,张孝纯策马上前,跳下马来怒斥道:“为何在此做那女儿态,还不快快随我前去守城。”
两个兵士看到张孝纯前来,顿时一惊,慌忙起身跪倒道:“张大人息怒,非我二人怕死,只是这袋粮食是一位乡亲刚刚送来的,我们去他家才知,他全家六口两个儿子死在了城头,家人饿死三个,自己也在回去的路上,支撑不住跌倒在地,脑袋撞在了路旁的石柱之上,最终没能挺过来,我二人实在…”
张孝纯心中叹息,今日巡城,发现城中牛马驴骡早已全部食尽,战士耐不住饥肠辘辘,将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炖煮充饥,城中所有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渐连树皮草茭也作为口粮,吃这些东西全身无力,在对抗金兵的战斗中更加趋于劣势,但好在将士用命,尚能坚持不被金人攻破城池。
张孝纯对那两个禁军温声道:“将他好好安葬,我们在此守城正是要守护这样的百姓,将军百战死,壮士鏖战于战场之上,才是我等的归宿,去吧。”
两个兵士将粮食的袋子交到了张孝纯手中,抱拳行礼后转身而去,不是两个禁军兵士懦弱,其实只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张孝纯手中拿着小半袋粮食,突然觉得这袋粮食十分的沉重,他承载着六条人命,张孝纯叹了口气,转身上马继续带人在城内巡逻,虽然并州军民抗敌热情高涨,但其中也有偷鸡摸狗之辈,金兵围城旷日已久,太原城中贼兵日滋,残杀百姓,劫掠粮食,张孝纯每日必带人巡城,若见到此类城内发生的抢劫械斗之类的状况,以解守城将士后顾已有。
黄昏时分,王禀拖着疲惫的身体有些踉跄的走下了城头,看到几个兵士吆喝着在那里不断抱着水坛饮水,周围围着很多个面色浮肿的军士,虽然其中数人早已扶不住长枪,但心情看似还是不错,靠在城墙之上微笑着看着几个拼着喝酒的军士,偶尔加油几声,场面还算热闹。
王禀心中有些伤感,太原城已经是一座孤城,东西南北四门皆被围住,金兵每日看似只攻城一次,但一次次消耗着宋军的兵力,更消磨着宋军抵抗的意志力。
这些禁军兵士日夜守城,现在早已无法裹腹,每日战死沙场无数,却没有人会记得,史书上只会记上一比,末年某月某日,宋军与金人决战于太原,若是胜利了还有可能被传颂一时,若是败了,皇家为了掩饰这个历史污点,必会让这段历史消失于人们的视野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的消逝,何况现在太原城前途堪忧,朝廷援军又迟迟未至。…;
第五十四章 并州战事(六)
西军秦凤城
王惜宸和方谷雪的身体日渐康复,虽然走路之时仍然需要拄着拐杖,但比起刚刚落下山崖时的惨状来说,好的不是一点半点,王惜宸本以为自己会落下个残疾的毛病。
那日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前来为王惜宸把脉,把脉之后淡笑着让王惜宸好好休息,并保证半月之后便可下床行动,两月之后便可康复,一度让王惜宸觉得此人是江湖骗子,但现在看来那老者所言非虚。
方雪谷的伤势兵王惜宸要重很多,依然无法活动,每日王惜宸会在吃饭之时前去方谷雪的房间,将饭食喂给方雪谷,刚开始还有点扭捏,但很快方谷雪也接受了王惜宸,两人的关系虽然心照不宣,但看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