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个事确实有些棘手。
“裴相,实不相瞒,竟陵并不在我手里,我夺江夏时,已经有几路人马乘机出兵竟陵,我曾让江梅去过竟陵,她说竟陵已由义阳郡的一位叫飞廉的将军占领。我建议让凌恒前往竟陵,毕竟他对竟陵最为熟悉。”沐箫和回道,心里却也忖度着,虽说裴蕴目前站在九皇子这边,可是他毕竟手握大权,所以萧墨琤也不可能完全信任他,因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全部掌控荆襄。
裴蕴心中一沉,已经隐约觉得竟陵和江夏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整个荆州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有三个,即夏口、竟陵和江陵。自己势必要把三处都夺在手,可是手中缺乏良将是他最大的弱势。不过眼下这局势,就算有将可调,也没有任何理由攻打竟陵和江夏。
不过好在萧帝给了他节制荆州各地的权力,至少名义上竟陵和江夏都在他控制之下,连城安他还没见过,那么凌恒倒是可以好好见见,先让他去竟陵探探虚实再说。裴蕴心中叹道,不管怎样,看来竟陵和江夏只能等自己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徐图之。
“那好吧,先按世子说的安排吧!”裴蕴有丝无奈道。
沐箫和心知他不甘心竟陵和江夏两处要地非自己心腹把守。于是安慰道:“裴相,如今袁氏一倒,各地人心惶惶,裴相刚刚平定叛乱,一时还未站稳脚跟也是自然的,等他日有机会,裴相可着手换防。”
裴蕴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说罢举了一杯酒与沐箫和对饮。
“那江州的几位将领该如何安排呢?”沐箫和轻声问道,他指的就是郝战威、徐亮等人。
“郝战威是第一个进驻夏口的大将,我已上书朝廷。表他为宁朔将军。让他镇守西阳郡,徐亮、郭守成和高将军的两名副将都让他们回江州去吧!不管怎样也不能让高将军做空头刺史呀!”裴蕴有些苦笑道,
关于江州的将领他也是作了一番周全考虑,徐亮、郭守成等均是高炽的心腹爱将。留他们在身边也不见得是好事。而郝战威则不同。他是殷鸿的旧将,如今又得自己的重用,想必一定能纳为己用。于是便让他和褚玉堂镇守鄂城和西阳,把守荆州东面的两个门户。
如今他最头痛的莫过于上游的竟陵和江夏以及下游的江州了。本想毕其功于一役,牢牢掌控建康上游,如今看来倒是差强人意,想来这九皇子也不是好相与的,沐箫和一来,几乎占据了夏口上游的优越地势。在裴蕴看来,竟陵和江夏两地恐怕已经落入了九皇子之手。不过当时自己实在兵力有限,沐箫和并未与他谋面便直取江夏,毕竟都是为了平定袁楷之乱,因而他也无可奈何。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如今的士族可真的大不如前了,自己想独吞荆襄的战术也落空了。看来萧帝重振皇权的决心也不小,不过他不会让萧帝那么容易得逞,倒了个袁氏,还有张氏和谢氏呢。裴蕴心里也自顾自的琢磨着如何平衡京中各族的势力。
这时一旁的沐箫和则突然想起了谢氏叔侄,便问道,“那谢旷和谢廷林呢?”谢氏叔侄在荆州任职本是为了抑制袁氏势力,如今袁氏一族已倒,想必裴蕴不会再留他们在荆州了。
“我已经问过他们,谢旷在外任职多年,他想回京,至于谢廷林嘛…”裴蕴嘴角挂起一丝算计的轻笑,“他回也得回,不回也得回了!”裴蕴可不想再留一个朝廷的眼线在荆州。
沐箫和立即明白他所想,于是建议道:“为了让他们能知进退,裴相不如上书朝廷,给他们谋一个好去处!”箫和也带着一丝诡秘的微笑瞅着裴蕴。
裴蕴闻言眼中一亮,“确实该如此…”他沉思了一会,便说道:“可表谢旷任豫州刺史,而谢廷林则可任中书侍郎,这两个职位可是别人想求还求不来的,想必谢氏应该满意了。”
沐箫和点了点头,看来裴蕴是已经放弃豫州了,谢氏在此次平西之役中,虽说没建大功,但谢荟在朝中做好兵粮调度工作,而谢旷和谢廷林则在前线暗中援助,也算是不小的功劳。
“裴相提议,想必陛下一定欣然应允的!”箫和笑道。
“呵呵……。”
两人静默了一会,沐箫和琢磨着自己也该回京了,于是边饮酒边说道:“裴相,我准备明日回京!”
裴蕴闻言抬眉看着他,忖度一会,便笑道:“也好,荆州这边,老夫一时还不能离开,还望世子先行跟陛下回禀,老夫便在夏口等候陛下的诏令了!”
沐箫和颔首回应,裴蕴意思他心里非常明白,无非是等着陛下承认他荆州之主的地位,等回京后恐怕还有一场风波呢。
当日下午,裴蕴、沐箫和与一众将士再次讨论了各地守将以及兵力设防等事宜,因沐箫和明日便要回京复命,而其他将领也得前往各处就任。于是当晚裴蕴便在夏口军府内设宴庆功。众将莫不痛饮欢笑,气氛融洽。
只是,在沐箫和酒醉之前,裴蕴找沐箫和说了一席话。
如今裴岩已死,裴兰英在热孝中,裴兰英是个孤儿,裴蕴少不得得为裴兰英打算一番。所以乘着酒席的气氛,裴蕴找沐箫和商量这个事了。
裴岩刚死,裴蕴作为侄子自然是不能喝酒的,所以他以水代酒,清醒得很。
“箫和,你和兰英的事,你准备怎么办?”裴蕴举着杯子,一边向沐箫和示意,一边问道。裴蕴向来是个高傲的人,可唯独在当年云家的事上,他确实心中有愧,因此,他对沐箫和一直很客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荆襄(二)
沐箫和眸光一闪,原本舒朗的神情渐渐暗淡了下来,他浅酌了一口酒,思忖着,他不是个背信弃义的人,裴岩不仁不义,可娶裴兰英是他父亲的意思,里边还有景声叔叔的面子,尽管内心有些不愿,可沐箫和知道自己避无可避。
“自然是等兰英过了孝期,就娶她进门!”沐箫和回敬了一杯,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
裴蕴自然知道这个理,可如今风云际会,朝局瞬息万变,自己居于荆州,朝中少不得得有人帮衬着,而最合适的人莫过于沐箫和,既然兰英已经许婚于沐箫和,为避免夜长梦多,最好的办法是在热孝内让兰英嫁出去。
打定了注意,裴蕴老谋深算的眸子瞥向沐箫和,悠悠说道:“箫和,兰英这个孩子是个孤儿,她父母去世得早,又孤苦无依,依我看哪,不如让她在热孝中嫁过来,省得再等上个一年半载的,苦了兰英。”
裴蕴这么一说,沐箫和倒是领悟过来了,想想裴兰英到底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裴岩死了,裴兰英真的就是无依无靠了,虽然裴蕴府上把她当亲女儿看待,可到底还是有些不妥的。既然如此,只能在热孝中把她娶过来了。
沐箫和长吁了一口气,看着裴蕴道:“如此也好,待我回京后,便去裴府纳采!”
“如此甚好!”裴蕴笑了笑,又与他喝了几杯。
次日晌午,江梅便在晓月楼内吩咐了陈景彦一番。随后带着华缨、若雪和九竹前往渡口与沐箫和会合。
马车上,江梅倚在榻上暗忖,荆州一行已经完成所有目标,竟陵和江夏在手,且还被高炽夺得了长沙郡和巴陵,想必裴蕴此刻一定恨得牙痒痒,只可惜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江梅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微笑。
裴蕴也好,沐箫和也罢,他们最大的弱点便是没有得力的军将。想必这也是裴蕴把刘机从豫州带来的原因吧。而沐箫和哪怕夺下了江夏也只得倚靠荆州原来的军将把守。因而自己能赶在裴蕴和沐箫和无暇分身之际,让城安占据夏口。
“他裴蕴有本事就率兵来夺吧!”江梅暗笑道。
江梅赶到渡口后,发现沐箫和已经等候在那,而他身边立着印心、无陵和东成。让一位堂堂的世子等她。实在是有些惶恐。江梅于是下了马车。往前走去,歉意道:“让世子久等,小梅惭愧!”
“没事。你身体可还好?可有不舒适的地方?”沐箫和温言问道,
江梅抬头迎视他,虽然他语气和缓,但江梅察觉到沐箫和有一丝温怒,心中有些诧异。
“多谢世子挂怀,已经好多了。”江梅再次低头谢道。
沐箫和见她脸色确实已经红润很多,因而也不再担心,“如此甚好,那我们快些上船吧!”
二人说话的片刻,华缨已经掠过去,走上了船。
沐箫和瞅了瞅她的身影,没说什么,便挥袖昂步踏上甲船,江梅等紧随其后。
不过正当沐箫和一行人走上甲板后,身后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
“世子…”
沐箫和和江梅闻言均转过身望去,二人便见谢氏叔侄带着一些下人满脸笑意的朝这边走来。
谢旷走近后,便拱手诚恳说道:“听闻世子今日出发前往京城,而我叔侄二人也正欲回京,所以追随世子前来,希望与世子一道回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沐箫和立即笑道:“我还正愁一路无人下棋聊天呢,有了你们叔侄二人,这一路也不寂寞了!”他说话的时候,眼光可是瞅着谢廷林,上次一道回京时,他便知廷林善棋,心想这次一定要好好切磋一番。
谢廷林会意,于是笑道:“廷林但凭世子差遣!”
而这时谢旷也注意到了沐箫和身后的江梅,他早听谢廷林提及过她,因而心里知晓她的身份。江梅见他瞧到了自己,则立即欠身行礼。几人一番熟络后,便一道进了船舱中。
好在沐箫和已经着人准备了一只大船,因而谢氏叔侄也有得住所。
船开拔后,几人便在主舱内一路饮酒谈笑,沐箫和一路畅谈他在江夏的经历,而谢旷也细讲了不少在袁楷身边的故事。只是言语中提及竟陵时,沐箫和有意无意地朝江梅看一两眼,而江梅便装作认真听取状,而心里则思索着对付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