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有亮一听这充满了嘲笑的话语,立刻瞪起了牛眼。张云礼连忙笑着当起了和事佬:“周明不要心急,亮功的话可能有欠妥之处,可理是这么个理,若是事无巨细都不想放弃,那我军可能就永远都走不了了。”
“大人,属下觉得,其他的东西可以不要,但库房里的兵器甲胄不应留下。”崔守成说道,“等到了湖广,我军极有可能又要扩编,到时候缺的便是这些东西。万一朝廷拨付不及时,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还有铁厂的铁料,能多带就多带一点走,将来打造甲胄、兵器的时候都离不开它。”说到这儿,卢启武的语气中透着阵阵遗憾,“唉,可惜了那么好的一座矿山,那么好的一座铁厂了!不知道到了湖广那边还能不能设立咱们自己的铁厂。”
“其实,兵器、甲胄乃至铁料都是其次。”施琅也说话了,“大人,属下认为,最不应该放弃的便是军器局和铁厂的那些工匠和技师。因为不管是兵器也好,甲胄、铁料也罢,都是通过这些工匠和技师的手生产制作出来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长年的经验,只要大人能将他们带走,日后再开设铁厂和军器局必定事半功倍。”
第八十九章 安排
听完施琅的话,庞岳不禁在在心中连连称是,可以说,施琅的这一番话正是他心中所想。在十七世纪,最贵的依然是人才,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和技师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不过,还没等庞岳开口,张云礼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人,至于那些由我军带来赣州的工匠倒好说,只要他们愿意继续跟随我军前往湖广,旁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那些属于赣州卫和下面几个千户所、登记在册的匠户,就有些不好办了。若是我军将他们也带走,且不说如何向朝廷交代,就算黄大人和郝总兵那里也说不过去啊。”
的确,那些工匠都是兵部备案的匠户,不是私人的雇工,若是直接带走也不合适。该想个什么办法?庞岳的脑子飞快地运转起来。
“子彬兄言之有理,”卢启武道,“至于工匠方面,大人也不必过于担心。如今大人已经兼任湖广都司都指挥使,等到了湖广完全可以再从各卫所抽调一批匠户。眼下完全不必要因这些小事伤神。”
“可是,那些工匠尤其是军器局的兵器工匠,有很多是已经掌握了燧发枪制作技艺和一定铸炮技术的熟手,若是直接将他们带走,等到了湖广便可迅速恢复甚至超过现有的打造规模。”施琅说道,“湖广那边也有大批工匠是不假,但另起炉灶的话,无疑会浪费更多时日。”
“尊侯说得也没错,”田世尊捻须道,“如今形势紧迫,早一日打造出更为犀利的兵器,我军便会多一分胜算。使用原来的熟练工匠,这一进程势必会快得多。若是等到了湖广在搜罗工匠,无疑会拖延时日、乃至错失良机。”
看来,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处理好还真不太容易。也就一会儿的工夫,在场的众人便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了大家的意见,庞岳心中也就大致有了数,况且调防一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他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于是便说道:“好了,此事就交给我去办,诸位先不用考虑了。另外,此去湖广,路途遥远,我军万余人马所需粮草如何安排,也需要事先考虑周全。子敬先生,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好。”田世尊点头道。
……
此次议事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期间,守候在门外的亲兵也进来续了好几次茶水。
通过这次讨论,庞岳和部下们对调防一事制定了一个大致的计划,只是有些细节问题尚在谈论之中。见天色已晚,庞岳也不准备急在这一时,而是让大家先回去休息,至于剩下的细节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再在实践中慢慢完善。
众人告退之后,庞岳洗漱了一番之后也躺下来休息了。尽管夜已深沉,但他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眠。事实上,在今日傍晚接到圣旨之后,他心中便再也难以平静。隆武帝的信任和器重让他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湖广总兵、都司都指挥使,这个职务要放在过去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如今湖广已经成了隆武朝廷的统治枢纽,这一职务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接到圣旨之前,一贯有着自知之明的庞岳并未有过多的想法,可是没想到隆武帝还真就把这副重担交给了自己。
受之有愧啊!庞岳翻了个身,在心中暗自感叹道:自从去年因为那块铁疙瘩而莫名其妙地来到明末,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自己虽然做过一些事情,也改变了隆武帝的命运、挽救了隆武朝廷那本会覆亡的结局,但总的来说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依然没有改变,中原乃至江南的大部分地区沦落敌手。此番前往湖广,依旧是任重道远!…;
不过,一想到即将前往湖广,庞岳心中又有些期待,毕竟那是自己前世的家乡。虽然已经回不了原来的那个家,但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找到些许慰藉。只是不知道,自己魂牵梦绕的故土在明代的模样会是怎样的。
千万种思绪在庞岳头脑中纠缠着、挥之不去,直到后半夜他才昏昏沉沉地睡去。
“真奴,一百零一,记下,下一个……”次日上午,赣州镇的一间库房内,兵部职方司郎中路太平正和一众小吏在清点着某样东西,大学士何吾驺和庞岳都在场。
听着小吏不停地报着数,何吾驺的老脸上布满了惊奇,并不时地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身边的庞岳。
让何老大人如此吃惊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赣州镇所斩获的建奴首级,总共五百九十六级,已经用石灰硝好,在库房里堆成了两座小山。
虽然何吾驺之前一直在赣州城内,庞岳也将斩获数目告诉了他,但何吾驺对五百九十六这个数目不过是一笑了之,活了六十多岁了,他还没见过虚报吗?哂笑之余,何老夫子甚至还在感叹庞岳连虚报都弄得畏手畏脚。
但今日何吾驺却是没话说了,至少已经清点过的那一百多颗建奴首级全部是货真价实的,那帮专门干这个的兵部小吏仔细地检查了每一颗首级的牙口、发辫,没有发现半点弄虚作假的成分。
“此次赣州镇斩获颇丰啊!”何吾驺看了看两堆小山般的建奴首级,深有感触地说道。
既然已经清点过的这一百多颗全部属实,剩下的应该也不大能有假。五百九十六级,还都是建奴首级,这让何吾驺不得不吃惊。要知道,崇祯年间大明边军与建奴对阵时,即便斩首数十级也足以让明军主将当成报捷的资本。
“庞总兵治军有方、用兵得力,实乃国之栋梁!”还没等庞岳反应过来,何吾驺又加上了一句。
“阁老过奖了,末将受之有愧!”庞岳赶紧说道,“阁老位居庙堂,时刻为国操劳,所付出的的心血是末将不能相比的。末将身为一介武夫,不能像阁老一样在国事政务上出力,也就只能通过拼命杀敌来为君分忧了。更何况,能有如此斩获,与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也是分不开的,末将一人可当不得阁老如此盛赞。”
听到庞岳的话,何吾驺先是一怔,随后目光中的赞赏又浓重了几分,心说一个武将能如此明得失、知进退,实在是不简单啊!
“大人!”就在这时,卫远跑了进来,先向何吾驺行过礼之后又来到庞岳身边耳语了一番。
卫远说完之后,庞岳的脸色不由得严肃起来,赶紧向何吾驺抱拳道:“阁老,有件事等着末将去处理,恕末将失陪了。”
何吾驺点点头:“无妨。”
(ps:感谢十二章纹;后欢哥哥等书友的慷慨打赏;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书友;感谢编辑大大给的推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九十章 人心
当庞岳赶到总兵衙门大门口的时候,那里已经聚集了大批工匠,几乎堵塞了大半个街道。众人都伸长了脖子朝大门里张望着,脸上尽是期待之色。
突然,不知是谁无意间扭头看见了从后面赶来的庞岳,大喊了一声:“庞大人在这儿呢!”
这下,工匠们就像炸了窝一样,纷纷转过身朝着庞岳的方向涌过来,口中不停地喊着什么,由于人多嘴杂,让人听不清其中的意思。
见此情景,卫远赶紧指挥着亲兵们护卫在庞岳身前,抵抗着汹涌前来的人潮。
方才,庞岳已经从卫远口中知道了工匠们的来意,因此脸上也并未流露出吃惊的表情,而是从侧面跳到大门口的台阶上,大声说道:“诸位不要着急,有什么话进去之后慢慢地讲!”说完便朝大门内走去,并让门口站岗的士兵给后面的工匠们放行。
于是,汹涌的人潮便又向大门内涌去,将门口的士兵挤得东倒西歪。
这帮人是疯了还是怎么的?一名哨兵看着那些争先恐后往大门里挤、生怕落后半分的工匠,十分诧异地嘟囔了一句。
总兵衙门里的院子很大,工匠们全部进去之后终于不显得挤了,并且此处不像大街上那么人多眼杂,说话做事都要方便得多。
庞岳站上一处高台,看了看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脑袋,估计除了自己招募的那批工匠之外,属于赣州卫的匠户都来了。
“诸位先安静下来!”庞岳制止了众人的喧闹,“有什么话,一个一个来说!”
这时候,最前面的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工匠朝庞岳的方向挪了几步,说道:“大人,我们都知道,您马上就要率军离开了。小的们也别无他求,只是恳请您带着小的们一起走吧!”
老工匠的话音刚落,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院子里再次喧闹起来。
“是啊,大人,带着我们一起走吧!”
“工钱少点都不要紧!”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