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路可以走。”
你一言我一语。
会议讨论不到五分钟,会议的讨论就陷入了瓶颈。
这和昨天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一方面,大家都很清楚目前灵异杂志市场是什么样的境遇,跟风也无可厚非,可另一方面,大家心里都清楚,跟风就等于扑街,到时候要不改要不等着被上面砍。
该怎么办?
谁也说不清楚。
岳鹏看看晨阳,“小晨,你有什么看法?”
从今会议室后,晨阳就没说话,一直都安安静静听着,起先夏天他们其实还很期待,但后来讨论着讨论有的人就忘了,而那些没忘的,比如毕姚、巴辛他们,也不会太刻意强求。
毕竟,晨阳今天才第一天来上班,资料给了但也不一定能全部了解通透,而且,即便晨阳有把军旅题材捧红的能力,但那说到底也是他写的好,到后期改编只不过是遇到了些压力而已。
所以,到了后面讨论的时候,毕姚、巴辛他们其实也没怎么把希望寄托在晨阳身上,只求到时候他能拿出一篇堪比《封神榜》的作品就好。
晨阳深吸了口气,语气平和道,“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这次的杂志改革我认为是个契机点,打好这一仗,完全可以成为华夏第一大杂志。”
岳鹏两眼骤亮,“怎么说?”
晨阳道,“首先,我并不认为灵异杂志的市场已经被大杂志社控制,恰恰相反,我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其次,我觉得咱们的目光有点浅,刚才大家的讨论我也听了,你们下意识的把目标读者定在了一个区域内,而忽略了更广大的群体。”
毕姚插嘴,“更广大的群体?”
“不错,其实这个群体我们一直都知道,但却很多人忽略了他们,甚至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不是阅读的中坚力量而从来没有为他们办过一本杂志。”
晨阳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不用人再插嘴,一字一顿道,“他们就是百姓!”
覃思源哼了声,“百姓?什么不是百姓?难道你说我们把目标读者定位中学生就不是给百姓定位的吗?晨阳,你别以为自己的书改编过电视剧就在这里装什么大众代言人。”
岳鹏喝道,“老覃。”
覃思源哼了声,把头转过去。
毕姚开口道,“是啊晨阳老师,我觉得您这个定位有点儿太大了吧,百姓,这个怎么定位啊。”
夏天也道,“阳哥,虽然我也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问题咱们办的是杂志,又不是印钞机,那故事也不是华夏币,还能人人都喜欢?”
孔梦明和巴辛都苦笑摇头。
如果说刚才他们还对晨阳的建议有什么期待的话,现在的他们已经彻底放弃这种想法了。
先不谈灵异读者现如今的小众状态,就是全华夏灵异杂志他们独一家,也不可能把定位放的这么宽,不说别的,就是审稿的时候都标准啊。
晨阳笑了笑,除了覃思源故意针对他有点儿来火以外,其他的态度他在之前也预想过了,也没什么可放在心上的。
不用岳鹏问,晨阳主动回答夏天,“怎么不可以?百姓的故事当然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灵异、奇谈也可以是大家身边发生的事儿啊,老一辈人的经、奇怪的梦境,把这些事儿写出来,就是个很好的故事,百姓的故事百姓讲,不也是一种定位和角度吗?为什么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接地气不也可以吗?”
毕姚摇头,“晨阳老师,我实在搞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如果接地气的话那就不是灵异了。”
孔梦明也道,“是啊,晨老师,我也不太同意,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很多灵异都是走模仿《封神榜》的路线吗?”
晨阳纠正道,“我说过,《封神榜》不是灵异。”
孔梦明怼,“可大家认可啊,就算你说不是,但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晨阳问,“很多人是谁?”
孔梦明有点儿生气了,“您这样太无理取闹了。”
夏天撇了撇嘴,“阳哥,对不起,我也不太赞同你的想法,我觉得不可行,这个目标群体太大了,而且,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有谁看?”
巴辛也开口道,“我觉得这个想法不太好,第一期既然是试水还是跟风吧,实在不行咱们再想想。”
晨阳看向岳鹏。
这才是他的顶头上司。
至于毕姚他们,说实话,晨阳其实心里一点儿也不在乎,曾经牛逼到在华夏火了n年的常青树“故事会”如果都立不住脚,那他还混什么混啊!(未完待续。。)
287 夜说心语故事会!(2/20)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在晨阳看向岳鹏的瞬间,其他人的目光也朝着岳鹏看过去。
晨阳表面平静,但在内心深处,却感到有些紧张。
万一岳鹏不点头。
万一这个想法不能实施。
万一……
太多的万一在他脑海中闪过,这样的感觉令他有些不爽,但很快,这种情绪就被爱咋咋地的想法所代替。
当然,晨阳知道,后者那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其实是在赌气。
如果真的被否决了,他虽然不至于会颓废,但至少可以肯定,未来的日子他只需要做好审核和写稿两个任务就可以,至于其他的,他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五秒。
十秒。
二十秒。
也不知道整个会议室安静了多久,终于,岳鹏开口道,“小晨,你有多大的把握?”
“不敢说有多大,但至少第一期的预售销量应该在万册左右。”
杂志是全国发售的刊物,发行一万册可以算得上是扑街刊物。
但晨阳现在也不敢保证的太多,“故事会”在前世是常青树,但鬼知道第一期的“故事会”发行了多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说到底,他也只看到“故事会”辉煌的一面,具体如何运作,也是雾里看花。
“哼!万册。”覃思源冷笑,“第一期跟风预售量也能上万册。”
毕姚担忧道,“是啊晨阳老师,如果你的预售量仅仅是万册的话,我觉得这个方案行不通啊,这和扑街有什么区别。”
预售量这个东西说出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如果掰开了揉碎了,就是个期待值而已。
你说一万册,我还说三万册呢,具体能有多少,还得看市场,所以这个根本说不准,而且根据从前的经验来看,编辑评估的预售量往往要低于市场真正的销售量。
也就是说,晨阳这方案的第一期也不过几千册而已。
岳鹏双手互抵放在桌上,“那你具体说说,打算怎么做。”
晨阳如是说道,“第一,从刊物的整体上来说,我们不要用16开,要用32开,页码数为114。”
“那会不会太小了?”毕姚问。
晨阳摇头,“不会,这样的大小既可以节省纸张,同时也可以方便读者携带,你想想,如果杂志变成口袋书的话,那种感觉会不会和很棒?”
毕姚没话说了。
不过从她的眼神中晨阳可以看出来,她现在已经有赞同的意思了。
“那价格呢?”巴辛开口问。
“我研究过现如今的灵异杂志,16开的杂志都卖五块钱,咱们是32开,售价就定在三块钱。”
顿了顿,晨阳解释道,“这样一来是可以和其他的杂志区分,二来是可以在无形中打一场价格战,灵异读者虽然受众小,但我相信,相比于什么名家大作,他们更喜欢便宜的读物。”
“三块钱,会不会定价太低了?就算是三十二开的铜版纸也不止这个价啊,更何况零售商们是批发,拿货的时候售价一定比三块还要低。”巴辛皱眉。
晨阳笑着摇头,“不不不,我们不用铜版纸,所有的新刊都用毛边纸来印刷。”
“毛边纸?”
巴辛快被晨阳的话给吓到了。
现如今多少杂志都力求在质量上提高提高在提高,就便是铜版纸印刷都恨不得用最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有个很好的阅读体验。
晨阳倒好,为了利润完全不顾质量了,连铜版纸都不用了竟然要用毛边纸。
毛边纸啊!
那可是所有印刷纸里最差的!
除了报纸以外那家杂志肯用的纸啊!
孔梦明道,“用毛边纸印刷出来的还有人看吗?”
夏天也开口道,“是啊,那还不是看完就会用来擦屁股?”
覃思源冷哼,“异想天开。”
毕姚才刚亮起的双眸立刻黯淡下去,果然,不能对晨阳的方案抱有太大的幻想啊!
岳鹏没有说话,晨阳反问,“为什么要让人收藏,咱们做的又不是收藏品,杂志看完就以后扔了厕所也是种价值体现。”
这话他仅是对夏天和孔梦明说的。
毕姚的表现在他意料之中,至于覃思源……这孙子,他现在不想费神。
“那样我们的心血不是浪费了吗?”孔梦明不甘心的反驳。
晨阳被小姑娘的单纯打败了,笑道,“什么叫浪费了?我们把杂志做出来不就是为了给读者快乐的吗?至于读者快乐完觉得杂志应该何去何从,那就不是咱们的义务了,难道你们从前做报纸的时候,还希望读者拿到报纸一辈子珍藏?80%不都是卖钱了最后?”
孔梦明不说话了。
晨阳继续道,“模板的话,暂时我是分为‘我的故事’、‘三分钟典藏’、‘百姓话题’、‘华夏新传说’、‘情感故事’、‘东方夜谭’、‘笑话’这几个部分。”
“我的故事这个版块儿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字数规定在1500…3000字左右”
“3分钟典藏是从各类书刊、演说中搜索的精短故事,字数暂定为800字以下。”
“百姓话题是围绕百姓关心的话题展开,每期一个话题,而且话题要有时代气息,贴近百姓的生活,但字数要控制在1000到